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771555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2451.0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5411728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2/90申请公布日:201603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F2/90(2013.01)I; D04C1/06

主分类号:

A61F2/90

申请人:

西安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采用仿形编织,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直接编织成与物体外形相近的各种管道,编织物的轴向伸缩性比机织结构好,富有弹性,厚度适宜,表面平整,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并且操作简便,结构参数易调,利于生产等优点。适用于直径0.1mm-0.3mm医用钛合金超细丝材编织丝内支架的编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直线型超细丝或螺旋型超细丝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适用于直径0.1mm-0.3mm医用钛合金超细丝材编织丝内支架的编制;工艺参数:齿轮比为130/44和130/56,编织高度为21.5和20.5cm,套在直径为2cm的金属芯棒上,热处理定型放在烘箱内进行。2.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条件:湿度65%,温度20℃,反复压缩3次,压缩速度10mm/min,压缩距离1cm(管腔支架初始直径的50%),编制长度3cm,编制数3个/组。

说明书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管腔内支架是一种通过细小的管道进入管腔狭窄处预定的部位,释放以后能扩张至设定的口径,对人体管壁产生持续而均匀的支撑力,从而保持管腔通畅的管状医疗器材。目前,随着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管腔内支架的研制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有尿道、胆道、食道、气管及血管等内支架。近年来,非血管内支架的开发逐渐成为医用管腔内支架开发领域的热门,在纺织技术中,机织、针织、非织和编织都可以用来加工管状织物。然而,机织结构的导管纵横向弹性和延伸性较差,针织管状织物表面不平整;非织管状织物结构稳定性较差,强力不足,硬挺度也不够。

编织技术可以进行仿形编织,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直接编织成与物体外形相近的各种管道编织物的轴向伸缩性比机织结构好,富有弹性,厚度适宜,表面比针织结构平整,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因此,在导管编制成型方面与其他纺织技术相比,二维管状编制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构参数易调,以及利于产业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根据编织工艺参数对由不同直径的原料织成的编织型管腔内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在编织过程中,针对影响编织工艺的因素主要有纱线线密度、齿轮比、编织高度锭子数和导管直径进行调整,为编织需要满足特定支撑性能要求的管腔内支架提供原料选择和工艺参数方面的支持。适用于直径0.1mm-0.3mm医用钛合金超细丝材编织丝内支架的编制。

发明内容

发明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是分别用直线型超细丝和螺旋型超细丝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工艺参数:齿轮比为130/44和130/56,编织高度为21.5和20.5cm,套在直径为2cm的金属芯棒上。将套在金属芯棒上的编织物放在烘箱内,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定型。热定型的目的是使超细丝的内部结构或织物的形状在热作用下固定并获得一定的尺寸,从而保证热定型后从芯棒上退下来的织物形状及性能的稳定性。编织型管腔内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压缩弹性回复率与超细丝的抗弯刚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幂函数关系,超细丝的抗弯刚度越大,用其编织的管腔内支架的径向压缩力越大,而超细丝受到压缩后回复到原来形状的可能性越小。

发明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是用体式显微镜对从芯棒上退下来的编织物孔径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每组试样的孔径测量三组数据,取平均值,此处的孔径是指编织物表面长丝交织构成的菱形结构的最短对角线长度,每一组数据是指对一个样品上30个孔径的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编织机齿轮比大小对编织型管腔内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压缩弹性回复率的影响显,齿轮比越大,编织时单位长度内芯棒上编织的超细丝根数越多,编织出的管腔内支架的超细丝交错越紧密,支架受到压缩时承力超细丝越集中,故其径向支撑力越大;同时发生变形后超细丝之间的摩擦力越大,阻碍了其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发明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是用自行设计的压缩仪对12种内支架编织物进行压缩性能编制该压缩仪的工作原理为:上端固定的压柱连接着传感器,被编制的管道支架放置在下端平台上,该平台可升降以实现径向压缩管道;压缩仪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中的压缩编制软件采集并显示压缩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根据人体管腔内支架径向挤压的生物力学以及以往的经验,确定的编织条件为:湿度65%,温度20℃,反复压缩3次,压缩速度10mm/min,压缩距离1cm(管腔支架初始直径的50%),编制长度3cm,编制数3个/组。编织高度对管腔内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压缩弹性回复率也有明显影响。编织高度越小,编织角越大,管腔内支架单位面积内承力超细丝的根数越多,径向支撑力越大;而压缩变形后交叉超细丝的根数也越多,摩擦力越大,越难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直线型超细丝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工艺参数:齿轮比为130/44,编织高度为21.5cm,套在直径为2cm的金属芯棒上编织12种内支架样品。编织条件为:湿度65%,温度20℃,反复压缩3次,压缩速度10mm/min,压缩距离1cm(管腔支架初始直径的50%),编制长度3cm,编制数3个/组。

实施例2:用螺旋型超细丝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工艺参数:齿轮比为130/44,编织高度为21.5cm,套在直径为2cm的金属芯棒上编织12种内支架样品。编织条件为:湿度65%,温度20℃,反复压缩3次,压缩速度10mm/min,压缩距离1cm(管腔支架初始直径的50%),编制长度3cm,编制数3个/组。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医用钛合金编织丝内支架编制方法,采用仿形编织,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直接编织成与物体外形相近的各种管道,编织物的轴向伸缩性比机织结构好,富有弹性,厚度适宜,表面平整,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并且操作简便,结构参数易调,利于生产等优点。适用于直径0.1mm-0.3mm医用钛合金超细丝材编织丝内支架的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