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76906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83267.1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号:

CN105401447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693申请日:20151224|||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693; D06M15/248; D06M15/09; D06M15/333; D06M13/256; D06M13/335; D06M13/328; D06M13/224; D06M11/52

主分类号:

D06M15/693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左士祥; 张宇

地址:

21551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院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分散剂、硫化剂、聚氯乙烯、促进剂、二苯胍、二乙醇胺、2-氨基乙醇、邻苯二甲酸丁酯、羟丙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技术效果:产品表干时间10-25min,实干50-65min;耐燃时间35-50s,阻火性:失重1-4g;附着力最高达100%,在水中浸泡22-30d不脱落、不生霉;光泽93-100%,柔韧性1.5-3mm,涂膜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隔热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2-5份,氢氧化钠1-2.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1.5-3份,硫磺4.5-6份,聚氯乙烯35-5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4-0.7份,二苯胍2-5份,二乙醇胺0.3-0.6份,2-氨基乙醇0.5-0.8份,邻苯二甲酸丁酯15-3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4-7份,聚醋酸乙烯25-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隔热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4份,氢氧化钠2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5份,硫磺5.5份,聚氯乙烯45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6份,二苯胍4份,二乙醇胺0.5份,2-氨基乙醇0.7份,邻苯二甲酸丁酯25份,羟丙甲基纤维素6份,聚醋酸乙烯3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隔热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3份,氢氧化钠1.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份,硫磺5份,聚氯乙烯4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5份,二苯胍3份,二乙醇胺0.4份,2-氨基乙醇0.6份,邻苯二甲酸丁酯2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5份,聚醋酸乙烯3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3份。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隔热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硫磺、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30-50min;第二步: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氢氧化钠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65-75℃,保温3-7h;第三步: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80-90℃,1500-35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40-50℃,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10-20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说明书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涉及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热涂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反射热光型、工期短、见效快的功能性涂料。隔热漆从特性原理分类主要有三种:隔绝传导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和辐射型隔热涂料。

现有的隔热涂料产品大多数应用在混凝土或金属结构表面起到隔热效果,这类隔热涂料的柔韧性、致密性及附着性一般比较差,不宜涂刷于纺织品上,进行隔热保温。但随着帐篷、遮阳伞、遮阳蓬等户外纺织品及遮阳布帘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纺织品的隔热保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一种防霉、柔软、使用寿命长、阻燃效果好和耐水性均优异的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纺织隔热涂料防霉性能差、使用寿命短、阻燃效果差和耐水性均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2-5份,氢氧化钠1-2.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1.5-3份,硫磺4.5-6份,聚氯乙烯35-5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4-0.7份,二苯胍2-5份,二乙醇胺0.3-0.6份,2-氨基乙醇0.5-0.8份,邻苯二甲酸丁酯15-3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4-7份,聚醋酸乙烯25-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5份。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织物隔热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3份,氢氧化钠1.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份,硫磺5份,聚氯乙烯4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5份,二苯胍3份,二乙醇胺0.4份,2-氨基乙醇0.6份,邻苯二甲酸丁酯2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5份,聚醋酸乙烯3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3份。

本发明一种织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硫磺、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30-50min;

第二步: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氢氧化钠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65-75℃,保温3-7h;

第三步: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80-90℃,1500-35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40-50℃,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10-20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述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天然胶乳、拉开粉、氢氧化钠与亚甲基二萘磺酸钠组合使用,产品表干时间10-25min,实干50-65min;2、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二苯胍、二乙醇胺和聚醋酸乙烯搭配使用,耐燃时间35-50s,阻火性:失重1-4g;3、天然胶乳、硫磺、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协同使用,附着力最高达100%,在水中浸泡22-30d不脱落、不生霉;4、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丁酯等组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光泽93-100%,柔韧性1.5-3mm,涂膜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5份,氢氧化钠2.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3份,硫磺6份,聚氯乙烯5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7份,二苯胍5份,二乙醇胺0.6份,2-氨基乙醇0.8份,邻苯二甲酸丁酯3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7份,聚醋酸乙烯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5份。

将硫化剂、促进剂、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50min;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分散剂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75℃,保温7h;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90℃,35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50℃,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20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与分散剂组合使用,产品表干时间25min,实干65min;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二苯胍、二乙醇胺和聚醋酸乙烯搭配使用,耐燃时间35s,阻火性:失重4g;天然胶乳、硫化剂、促进剂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协同使用,附着力99.8%,在水中浸泡22d不脱落、不生霉;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丁酯等组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光泽93%,柔韧性1.5mm,涂膜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2份,氢氧化钠1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1.5份,硫磺4.5份,聚氯乙烯35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4份,二苯胍2份,二乙醇胺0.3份,2-氨基乙醇0.5份,邻苯二甲酸丁酯15份,羟丙甲基纤维素4份,聚醋酸乙烯2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份。

将硫化剂、促进剂、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35min;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分散剂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65℃,保温4h;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82℃,20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42℃,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2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与分散剂组合使用,产品表干时间20min,实干60min;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二苯胍、二乙醇胺和聚醋酸乙烯搭配使用,耐燃时间40s,阻火性,失重3g;天然胶乳、硫化剂、促进剂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协同使用,附着力99.5%,在水中浸泡25d不脱落、不生霉;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丁酯等组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光泽95%,柔韧性2mm,涂膜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4份,氢氧化钠2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5份,硫磺5.5份,聚氯乙烯45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6份,二苯胍4份,二乙醇胺0.5份,2-氨基乙醇0.7份,邻苯二甲酸丁酯25份,羟丙甲基纤维素6份,聚醋酸乙烯3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4份。

将硫化剂、促进剂、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45min;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分散剂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73℃,保温6h;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88℃,30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48℃,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18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与分散剂组合使用,产品表干时间15min,实干55min;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二苯胍、二乙醇胺和聚醋酸乙烯搭配使用,耐燃时间45s,阻火性,失重2g;天然胶乳、硫化剂、促进剂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协同使用,附着力99%,在水中浸泡28d不脱落、不生霉;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丁酯等组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光泽98%,柔韧性2.5mm,涂膜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100份,拉开粉3份,氢氧化钠1.5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份,硫磺5份,聚氯乙烯40份,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5份,二苯胍3份,二乙醇胺0.4份,2-氨基乙醇0.6份,邻苯二甲酸丁酯2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5份,聚醋酸乙烯3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3份。

将硫化剂、促进剂、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丁酯和天然胶乳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釜中,搅拌40min;再加入聚醋酸乙烯、拉开粉、分散剂和聚氯乙烯,通入二氧化碳排除反应釜内空气后,边搅拌边升温至70℃,保温5h;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85℃,2500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至45℃,在砂磨机上研磨至细度15μm,过滤后即得产物。

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与分散剂组合使用,产品表干时间10min,实干50min;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二苯胍、二乙醇胺和聚醋酸乙烯搭配使用,耐燃时间50s,阻火性,失重1g;天然胶乳、硫化剂、促进剂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协同使用,附着力100%,在水中浸泡30d不脱落、不生霉;天然胶乳与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丁酯等组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光泽100%,柔韧性3mm,涂膜使用寿命长。

以上实施例中的所有组分均可以商业购买。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申请的内容进行阐述,而不是限制,因此在和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天然胶乳、拉开粉、稳定剂、分散剂、硫化剂、聚氯乙烯、促进剂、二苯胍、二乙醇胺、2-氨基乙醇、邻苯二甲酸丁酯、羟丙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技术效果:产品表干时间10-25min,实干50-65min;耐燃时间35-50s,阻火性:失重1-4g;附着力最高达100%,在水中浸泡22-30d不脱落、不生霉;光泽93-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