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指的是汽车在噪声、振动与声振
粗糙度方面的性能,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
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
车辆的NVH问题是国际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
题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
关系,目前,各大公司有近20%的研发费用消耗在解决车辆的NVH问题上,
但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车辆的NVH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结构,通过提高副车架的NVH性能,从而
实现整个汽车的NVH性能的提高。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结构,包括: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与
加强凸台,所述加强凸台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下板上,车辆的发动机悬置位于所
述加强凸台上方,且所述发动机悬置与所述加强凸台相贴,所述副车架上板扣
合在所述发动机悬置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凸台为锥台,且所述锥台面积较大的一面与所述副车
架下板相贴。
进一步地,所述锥台侧面与所述副车架下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5-45
度。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
与所述副车架下板的上表面、所述锥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依次贴合所述副车架下板的上表面、所述锥台侧面
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两根,两根加强筋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强凸台
相对两侧。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结构,所述副车架下板上相对两侧分别设置
有第一沉槽、第二沉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沉槽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沉槽以所述副车架下板的中线轴对
称。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结构的加强凸台为金属加强凸台。
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结构,通过在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处的副车架下板上增
设加强凸台,使得副车架下板在该区域垂向延伸,可以有效地提高该区域的垂
直刚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振动能量,提高整个副车架的NVH性能,进而提
高整个汽车的NVH性能;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际应用优势
明显。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
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副车架下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副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个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副车架上板,
2副车架下板,
3加强凸台,31侧面,
4发动机悬置处,
5加强筋,
6第一沉槽,
7第二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结构,通过提高副车架的NVH性能,从而实现整
个汽车的NVH性能的提高。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副车架下板2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
又一个实施例的副车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2,副车架结构
包括:
副车架上板1、副车架下板2与加强凸台3,所述加强凸台3固定在所述
副车架下板2上,车辆的发动机悬置位于所述加强凸台3上方,且所述发动机
悬置与所述加强凸台3相贴,所述副车架上板1扣合在所述发动机悬置上方。
其中,加强凸台3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金属板、金属台等,只要能够对
副车架下板2形成加强,且对发动机悬置形成支撑即可;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
结构,通过在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处4的副车架下板2上增设加强凸台3,使得
副车架下板2在该区域垂向延伸,可以有效地提高该区域的垂直刚度,从而有
效地隔绝发动机的振动能量,提高整个副车架的NVH性能,进而提高整个汽
车的NVH性能;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际应用优势明显。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台3采用锥台,且所述锥台面积较大的一
面与所述副车架下板2相贴。其中,锥台的结构形式为上小下大,类似于金字
塔,将其面积较大的一面与副车架下板2的上表面相贴合,可使锥台稳固的固
定在副车架下板2上,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悬置处4的垂直刚度,提高
NVH性能。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台侧面31与所述副车架下板2的上表面之间
的夹角为5-45度。具体的,即将锥台的侧面31限定为5-45度的斜坡状,研究
发现,该角度的斜坡,可以大大提高锥台稳固性,使得锥台、发动机悬置及副
车架有机的连为一个整体,即将以上三者的刚度有效连接为整体,有效地提高
发动机悬置处前后方向刚度,降低来自发动机前后方向的振动,提高副车架整
体的NVH性能;同时,对发动机悬置处4的副车架下板2的加强,可以大大
改善发动机悬置处的冲压回弹,保证相关区域装配精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筋5,所述加强
筋5两端分别与所述副车架下板2的上表面、所述锥台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
加强锥台稳固性,使得锥台、发动机悬置及副车架更为牢固的连为一个整体,
另外增设加强筋5对副车架下板2和锥台进行连接固定,从而改善副车架整体
的NVH性能。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依次贴合所述副车架下板2的上表面、
所述锥台侧面31平滑过渡。所述加强筋5设置有两根,两根加强筋5分别设
置在所述加强凸台3相对两侧。改善副车架NVH性能。
其中,加强筋5的数目和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使
用两根等长的加强筋5,分别对称的横向连接在锥台的相对两侧,即使得两侧
均匀受力,以达到稳固的效果;也可以选择一根尺寸较大的加强筋5和一根尺
寸较小的加强筋5,分别连接在锥台的相对两侧,以达到稳固的效果;还可以
将以上的加强筋5均连接在锥台的同一侧,根据实际需要可灵活设置;另外,
优选的,加强筋5依次贴合副车架下板2的上表面、锥台侧面31平滑过渡,
即向发动机悬置处4平滑过渡,便于将锥台、发动机悬置及副车架有机的连为
一个整体,即将以上三者的刚度有效连接为整体,从而大大增强副车架整体的
NVH性能。
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下板2上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
沉槽6、第二沉槽7。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副车架重量大大减轻,可达5%。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槽6与所述第二沉槽7联通;经研究发现,将副车架
下板2上相对两侧的两个沉槽联通,可使得副车架整体结构上的刚度大大加强,
从而有效控制了冲压回弹,实际使用优势明显。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沉槽6与所述第二沉槽7
以所述副车架下板2的中线轴对称。第一沉槽6与第二沉槽7的形状一般与副
车架下板2的形状相对应,如目前的副车架下板2一般为蝶形,因此,两个沉
槽对应设置为蝶形,两个沉槽可以对称设置,也可不对称设置,均可以改善副
车架下板2整体的刚度,有效地控制了冲压回弹。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台3为金属加强凸台3,当然,加强凸台3可以
为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只要有效地提高副车架刚度即可。
可见,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副车架的NVH性能,副车架
模态提高15hz左右,发动机悬置动刚度提升12%,将有效的隔绝发动机振动
及噪音;同时减轻了重量,副车架减重约5%,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副车架
冲压工艺精度,零部件垂向回弹量降低60%,实际应用优势明显。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
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
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
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