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及制备方法、装箱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及制备方法、装箱
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软袋输液包装纸箱均采用02类开槽箱,如图1所示,因输液的液体比重大,
如包装有32袋规格为250ml的软袋输液的纸箱重达15Kg,若包装材料的强度不足或结
构不合理,将无法形成有效自支撑,造成软袋输液受到挤压而破损,进而影响软袋输液
的安全储藏和运输。图1中使用的02类标准纸箱纸装有32个软袋产品,使用了五层纸
板以保证纸箱强度,并在箱内增了两组五层箱板制成的“口”型支撑,且02纸箱上下两端
封口为传统的搭接方式,容易变形,需在箱子的上、下各垫一块三层纸板加强,进一步
增加了成本。
为了保障软袋输液包装的强度,这类包装箱多使用五层瓦楞纸板保证承重,并在纸
箱中增加大量三/五层瓦楞纸板作为内支撑,以增强纸箱强度,避免因纸箱在运输、堆垛
过程中遭挤压变形而致软袋破损,导致软袋药液损失,甚至药液污染,影响药品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并显著提高纸箱的成本。
美国药企使用的纸箱为非标准箱型中的F型包卷式组合纸箱(简称F箱),如图2所
示,F型纸箱主要结构特点为:
1)纸箱由一块箱板(2)和一块H型板(1)组合而成,其中,底面、两个侧面和顶
面由一块整体箱板弯折而成,且底面为一整体,无需封口,保证了底面承重和底部受力,
无需增加底板来加强;H型板提供两个侧面和纸箱中间的支撑梁,且黏合部位及中间折
叠梁起到了有效的加强作用;
2)箱板(2)和H型板(1)由快干胶黏合,底部和四角的黏合部位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加强作用;
3)两块纸板均为三层瓦楞纸板,内部无需增加支撑板和盖板,大幅降低纸箱成本,
且箱子通过自带的支撑起到了国内纸箱中增加两个支撑板的加强效果;
4)F箱三层纸箱强度超过国内五层纸箱强度,除了其结构优势外,其纸张选用也起
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就纸箱的原料——纸板来说,目前,国内牛皮纸的原料为回收纸
浆,即回收纸板处理后二次使用,纸张内纤维短,强度低。国外的纸板所用的牛皮纸均
为原浆纸,即原木制作的纸浆,纤维长,强度大。
图2所示的这类纸箱满足了软袋包装对纸箱的强度支持的要求,却存在下述问题:
第一,底板长度决定了设备长度、进料时间、折叠效率。底板过长导致设备整体过
长,且设备制造、占地面积等成本升高。同时,纸板压过折痕,纸板越长则送入设备时
越容易变形,打乱生产节奏,降低生产效率。如图2所示的箱板2,包括了底板、两块侧
板以及盖板,带来了一系列的实际生产上的问题,譬如其生产设备的臃肿、生产效率的
低下、运行维护成本高......
第二,纸箱折好后,盖子必须是打开的,在装箱完成后再盖好封箱。F纸箱盖板分
为两部分和两个侧板连在一起,要保证其盖子在装箱前或装箱中不倒下来必须增加设备
结构,增加了设备成本。
第三,纸箱盖子分为两部分搭接后再用胶带粘合,粘合部位在运输中容易变形,且
搭接部位有纸张重叠,提高纸箱成本。
为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满足软袋包装支撑强度的要求,又有着合理的生产和使用
成本的纸箱。
发明内容
针对软袋包装品对包装纸箱的特殊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
所述纸箱包括支撑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间隔板,前、后面板,所述前、后面板通过所述中间隔板定位,
形成H形结构;
所述前、后面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前、后
面板的两侧竖边设置且相向延伸;
所述底板包括下面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结合;
所述底板、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而结合形成纸箱。
可选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所述纸箱包括支撑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间隔板,前、后面板,所述前、后面板通过所述中间隔板定位,
形成H形结构;
所述前、后面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前、后
面板的两侧竖边设置且相向延伸;
所述前、后面板的下侧边分别设置有第六加强结构;
所述底板包括下面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结合;
所述下面板与所述第六加强结构结合;
所述底板、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六加强结构而结合形成纸箱。
可选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所述纸箱包括支撑结构,底板,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间隔板,前、后面板,所述前、后面板通过所述中间隔板定位,
形成H形结构;
所述前、后面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前、后
面板的两侧竖边设置且相向延伸;
所述底板、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而结合形成纸箱;
所述前、后面板的上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七加强结构;
所述盖板的上面板通过第七加强结构与所述前、后面板结合,对纸箱形成封闭。
可选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纸箱,所述纸箱包括支撑结构,底板,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间隔板,前、后面板,所述前、后面板通过所述中间隔板定位,
形成H形结构;
所述前、后面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前、后
面板的两侧竖边设置且相向延伸;
所述前、后面板的下侧边分别设置有第六加强结构;
所述底板包括下面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结合;
所述下面板与所述第六加强结构结合;
所述底板、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六加强结构而结合形成纸箱;
所述前、后面板的上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七加强结构;
所述盖板的上面板通过第七加强结构与所述前、后面板结合,对纸箱形成封闭。
如上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面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盖板通过第二加
强结构与所述前、后面板、所述侧板结合,形成封闭的纸箱。
如上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板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盖板通过第二加强结构与所述前、
后面板、所述侧板结合,形成封闭的纸箱。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面板的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三加强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分别与所述
前、后面板结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第四加强结构,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分别与所述前、
后面板结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第四加强结构,所述第四加强结构分别与所述前、
后面板结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五加强结构,用于加强盖板与纸箱的结合强度。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五加强结构,用于加强盖板与纸箱的结合强度。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五加强结构,用于加强盖板与纸箱的结合强度。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三、四、五加强结构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折叠棱。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度满足如下条件:在折叠棱沿其侧边贴着板面相向折叠时,所述折叠棱延伸
出的长度占板面宽度的10%或更多,直至彼此接触。
如上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度至少2cm。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纸箱上设置有把手。
如上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是一对相对设置的开孔,所述开口宽度略大于手掌宽度。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是粘合或者钉子固定。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底板、盖板分别是在一块纸板上一体成型。
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的上面板上,设置有便撕口,方便用户打开纸箱。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纸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板形成工序:
在纸板上按照预定尺寸分别裁剪出支撑结构、底板、盖板的预制板;
压印、切割工序:
一次性的在支撑结构的预制板上形成所述支撑结构的中间隔板、前、后面板以及相
应的加强结构;
一次性的在底板的预制板上形成下面板、侧板以及相应位置的加强结构;
一次性的在盖板的预制板上形成上面板以及相应位置的加强结构;
折叠结合工序:
将所述支撑结构折叠成H形,相应的加强结构保持与面板呈直角并通过传送带传送到
底板的下面板上;
通过各自的加强结构实现支撑结构与底板的结合,形成纸箱。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包括在加强结构的接触面上涂敷粘合剂,通过粘合的方式结合;
或者,通过钉子来固定结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完成纸箱的装箱流程后,再将盖板通过相应的加强结构结合到纸箱上,完成对纸箱
的封箱。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纸箱的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纸箱放倒侧置;
将预定的堆积好的待装箱物,推入到放倒侧置的纸箱中;
将纸箱扶正;
将盖板通过相应的加强结构结合到纸箱上,完成封箱。
本发明进一步的提出了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纸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箱用于各种软包装的物品,所述软包装是所有不具备自支撑的包装品。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包装包括软袋包装产品。
基于本发明所提出的纸箱,缩短了单张纸板的长度,便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
效率并降低了设备成本;
由于纸箱本体没有盖子,便于装箱,降低了使用成本;
封盖面板是一块完整的纸板,提高了封箱强度;
底板、支撑结构、封盖均是一次成型,而且,其结合是通过加强结构粘合固定或钉
子固定而成,可以根据具体的包装对纸箱强度的需要,灵活的选用具有不同加强结构的
纸箱,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软袋包装箱及包装软袋
图2美国使用的F型包卷式组合纸箱
图3实施例1的支撑结构平面图
图4实施例1的支撑结构立体图
图5实施例1的底板的平面图
图6实施例1的底板与支撑结构的结合立体图
图7实施例1的封盖平面图
图8实施例1的封箱后的立体图
图9实施例2的支撑结构图
图10实施例2的支撑结构立体图
图11实施例2的底板的平面图
图12实施例2的底板与支撑结构的结合立体图
图13实施例3的支撑结构立体图
图14实施例3的底板的平面图
图15实施例3的底板与支撑结构的结合立体图
图16底板的一个变形设计
图17封盖相应的变形设计
图18纸箱的生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纸箱,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支撑结构的平面图,其中1-1是中间隔板,1-2是前后面板,
1-3是第一加强结构,优选的是,如图3、4所示,具有一定宽度的折叠棱。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有的结合,譬如底板与支撑结构,
箱体与盖板,均是通过支撑结构与各面板之间的结合而实现的。
示意性的,在前后面板上,开设有把手,公知的是,开设把手的目的是便于搬运。
关于把手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纸箱上设置的各种把手一致,在此不做具体说
明。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把手的设置不是必须的,而是可选的设计。
如图3、4所示,作为第一加强结构的折叠棱1-3,设置在前后面板的四个侧边上。
折叠后的支撑结构1,前后面板经中间隔板,形成H形结构。
对于折叠棱的宽度,一般说来,在折叠棱沿其侧边贴着板面相向折叠时,所述折叠
棱延伸出的长度占板面宽度的10%或更多,或者至彼此接触。就绝对宽度而言,一般不
少于2cm。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棱这种宽度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足够的结合强度,而且,折叠
棱越宽,不管是采用粘结剂粘合的方式,还是用钉子钉,其结合强度也越大。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酌情设置适当宽度的折叠棱。作为加强结构之一种的折叠
棱,上述设计方式不仅适合于本实施例,本发明中的所有的结合,均适用于此。
图5是底板2的平面示意图,包括下面板2-1,两个侧板2-2,以及设置在下面板和
侧板前后侧边上的第三加强结构2-3.2和第四加强结构2-3.1。沿虚线折起后,通过相应的
加强结构结合,形成如图6所示的纸箱箱体。
至于结合方式,典型的,可以采用粘结的方式,或者,可选的,采用钉子固定的方
式。这种结合方式,不仅适合于本实施例,本发明中的所有的结合,均适用于此。
公知的是,上述在底板2的下面板2-1以及侧板2-2上设置加强结构2-3.2、2-3.1,二者
可以替换性的设置,或者二者同时设置加强结构。
图7给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盖板3的设计形式,盖板3包括上面板3-1,以及在四
周侧边设置的第二加强结构3-2。
在采用盖板3对箱体进行封箱时,盖板3的四个加强结构3-2,分别与箱体的前后面板
1-2,侧板2-2结合。盖板3上的作为第二加强结构的折叠棱可以以插入的方式,即与箱体
的前后面板1-2,侧板2-2的内表面结合;或者与箱体的前后面板1-2,侧板2-2的外表面结
合,如图8所示。
此外,图7中给出的上面板上的对角线,示意性的表示在上面板上设置有便撕口,方
便用户打开纸箱。至于便撕口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纸箱上设置的各种变斯口
一致,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这种设计便撕口,不仅适合于本实施例,本发明中的所有的结合,均适用于此设计。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这种便撕口的设置不是必须的,而是可选的设计。
实施例二
如图9、10所示,实施例二中,支撑结构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前、后面板的
下侧边增加了一第六加强结构1-4,其余和实施例一中的支撑结构1完全一样。
与之相应的,底板2,由于第六加强结构的存在,如图12所示所示的底板2的下面
板可以与第六加强结构结合,故而,如图11所示,可以取消下面板上的加强结构,而只
需要保留下面板2-1和侧板2-2。
至于其他的结合方式,以及盖板的封箱,和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和方法完全一致。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底板2上的如实施例一图5所示的加强结构2-3.2和2-3.1,
可以选择性的保留第三加强结构2-3.2,或者是保留第四加强结构2-3.1,当然,如果需要
更高的结合强度,还可以将第三加强结构2-3.2和第四加强结构2-3.1都保留。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的对支撑结构进行一些改进设计,如图13
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在支撑结构1的前、后面板的上侧边,增加了
一第七加强结构1-7,使得支撑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1-3、第六加强结构1-5和第
七加强结构1-7,其余和实施例一、二中的支撑结构1完全一样,形成的箱体如图15所
示。
与之相应的,由于增加了第七加强结构,盖板3上的加强结构可以取消,如图15所
示,可以采用如图17所示的盖板3通过第七加强结构来与箱体结合,从而对箱体进行封
箱。
至于底板,可以采用如图14、或者图16的设计方式,或者是结合了图14和图5的
设计方式,在底板的侧板和下面板的侧边上均设置加强结构。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底板,底板与支撑架构的结合方式,与实施例一完全一样,通
过加强结构来结合。
此外,对于盖板3的加强结构,也可以选择性的取消或保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实施例中只记载了在支撑结构的前、后面板
的上侧边和下侧边,或者只是在支撑结构的下侧边设置加强结构,或者在上下侧边均没
有设置加强结构,然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在前后面板的上、下侧边之一,或者
二者上设置或不设置加强结构。
同样,对于中间隔板的上下侧边,若有需要,也可以选择性的设置由折叠棱构成的
加强结构,用于增强与下面板和/或者盖板的结合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是否增设加强结构,示待包装物品对包装箱的结构强度的需要而定。
图18给出了本发明中的纸箱的生产制备流程以及装箱的流程。
预先切割好的H型板和底板分别通过供应机构进入折箱设备,H型板首先折叠成H
型,然后送到喷胶的底板上,底板折叠成型,二者粘合后形成纸箱的箱体,通过传送带
输出。在传送带输送过程中完成人工或自动装箱后,进入封箱设备。盖板通过供应机构
送到纸箱(粘合部位喷胶)上部,进行折叠,使二者粘合在一起。
最后,关于本发明中纸箱的纸板的选择,箱板,优选的是俄卡纸作为表面纸。俄卡
(俄国产的牛咭纸)为原木纸浆(多位针叶原木),强度好,价格优于美卡(美国产的牛
咭纸),保证了纸箱的张力和折叠后的仍有好的强度。
瓦楞纸提供支撑强度,选择国产质量较好的产品,通过上胶黏合来增加其强度。里
纸选用国产质量较好的高克重牛皮纸(170g以上)。
H型板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因为立面受力较小,可以选用国产高质量牛皮纸(140g
或170g)来生产,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