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5033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5033ACN102095033A21申请号201010590083622申请日20101215F16L21/00200601F16L5/02200601E03C1/12220060171申请人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地址610021四川省成都市走马街55号友谊广场B座14、15楼72发明人周强廖晓东谢惠庆康清泉吴贵君沈杰徐仕平张华代华君黄建军周勇汪世伟邹义娜杨能强杜伟亮罗文静74专利代理机构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代理人王芸林辉轮54发明名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
2、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预埋件及其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将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顶部,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本发明对止水节一次性预埋完成,大大减少了施工工艺,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无需预埋套管,节约了能源和成本;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建筑工程现浇场合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51INTCL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95039A1/1页21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上设有止水翼环(2),所述止水翼环(2)上设有止水环(3),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采用双层内插式承口(4)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三个连接支座(5),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关于连接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止水翼环(2)和连接支座(5)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3根据权利。
4、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设有顶盖(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5)的厚度不少于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7)直径范围为46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7)直径为5MM。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所述底模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
5、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
6、,将楼板底模脱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和底模的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权利要求书CN102095033ACN102095039A1/3页3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现浇场合的管道连接的接头,及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现浇楼板中该接头的施工方法。背。
7、景技术0002目前,对于现浇场合的水管接头,有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535401的专利名称为现浇密封止水节,该专利公开的止水节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预留空洞与水管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造成渗漏问题,而且该止水节也解决了长期使用造成漏水的问题。但是该止水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底边缘采用圆形或多边形结构,这对施工过程中与其配合安装的底模的平面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底模与底边缘的尺寸误差较大,就会导致止水节在底模上安装不牢固,在现浇混凝土时使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止水节和两端水管的安装;另外,在止水节周围的混凝土现浇结束且养护完毕,拆掉底模后,要将止水节底边缘的底面抹灰,由于底边缘的面积较大,抹灰难。
8、度大。0003对于现浇楼板的管道安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预埋套管,在现浇完毕再拆除套管,再将管道装入预留孔中,最后将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缝隙二次填缝。这种方法不仅施工工序复杂繁多,而且采用的材料和机具较多,不符合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与底模连接更紧密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本发明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现浇楼板施工中预埋件一次安装完成、无需二次填缝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上设有止水环,所述连接管的底部采用双层。
9、内插式承口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三个连接支座,所述三个连接支座关于连接管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连接支座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大提高了预埋节与底模的连接的可靠性,使得预埋节在混凝土现浇的时候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连接支座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大减少了支座与底模的接触面积,待底模拆除后,在支座底面抹灰的面积大大减少,因此,该结构还有后期施工便于抹灰的作用。0006所述连接管、止水翼环和连接支座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这种粗燥面的结构使得预埋节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与混凝土连接更紧密。0007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结构的设置是防止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掉进预。
10、埋节,或者施工过程中其他建渣杂物等掉入预埋节。0008所述连接支座的厚度不少于4MM。该结构特征使得预埋节连接支座的连接强度得到了保证。0009所述固定孔直径范围为46MM,如果固定孔孔径过大,用圆钉固定的时候会在底模上形成较大的孔洞,不利于底模的重复利用。根据实际施工测试,固定孔直径优选为5MM。说明书CN102095033ACN102095039A2/3页40010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所述底模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
11、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将楼板底模脱模。0011本发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
12、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0012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和底模的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即圆钉的长度要使其满足其至少能刚好能钉穿底模。00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预埋止水节与底模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预埋止水节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有效防止了积水渗漏问题;而且也便于底模拆除后底面抹灰;预埋止水节施工方法一次性预埋完成,无需先预埋套管,在现浇完毕再拆除套管,再将管道装入预留孔中,最后将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缝隙二次填缝等工艺,大大减少了施工工艺,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无需预埋套管,节约。
13、了能源和成本。附图说明0014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带有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顶盖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与底模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标记为1为连接管,2为止水翼环,3为止水环,4为双层内插式承口,5为连接支座,6为顶盖,7为固定孔,8为底模。具体实施方式0015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上设有止水翼环2,所述止水翼环2上设有止水环3,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采用双层内插式承口4结构,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边缘。
14、外侧设有三个连接支座5,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关于连接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7。连接支座5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说明书CN102095033ACN102095039A3/3页5大提高了预埋节与底模的连接的可靠性,使得预埋节在混凝土现浇的时候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也便于底模拆除后底面抹灰。所述连接管1、止水翼环2和连接支座5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这种粗燥面的结构使得预埋节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与混凝土连接更紧密。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设有顶盖6。顶盖结构的设置是防止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掉进预埋节,或者施工过程中其它建渣杂物等掉入预埋节。所述连接支座5的厚度不少于4MM。该。
15、结构特征使得预埋节连接支座的连接强度得到了保证。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孔直径范围为46MM。如果固定孔孔径过大,用圆钉固定的时候会在底模上形成较大的孔洞,不利于底模的重复利用,根据实际施工测试,固定孔直径优选为5MM。001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8,所述底模8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
16、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将楼板底模脱模。0017本发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0018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
17、节和底模的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即圆钉的长度要使其满足其至少能刚好能钉穿底模。0019采用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机具,节能、环保。002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002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0022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说明书CN102095033ACN102095039A1/1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950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