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板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镶板元件。
用于构成地板面层的镶板元件通常都是矩形的和长形的。但它们也可以具有其它的轮廓并例如设计成正方形的。根据这种通常为矩形的形状,在下文应用了如“纵向边”,“端侧边”或者类似的概念,而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长形的镶板元件。这些概念也只是用于区分镶板元件上的第一和第二侧边,这两个侧边都是各自成对相互平行的并相对各自的另一个所示侧边成一定角度设置,从而使镶板上用于“纵向边”的几何形状关系也可以规定用在其它的,例如一个“端侧边”上。
技术背景
由GB 2 256 023 A公开了一种属于此类的镶板元件。在由多块这样的镶板元件所构成的地板面层中规定,这些单个的镶板元件相互都具有一定的可活动性。据此,尤其是当镶板元件由木材制成并且这种木材由于天气情况的限制或者由于湿度影响而“变形”时,能够避免在相邻镶板之间接合缝的裂开,这是由于所设定的在相邻的镶板元件之间可能的间隙将可以吸收天然木材的这种运动。
但是在某些应用中以及根据布置式样的不同,要求尽可能地限制相邻的地板镶板元件之间的活动性,以便阻止污物钻入位于相邻镶板元件之间的可能形成的接缝中。由于该原因公开了按如下要求来构造不属于同一种类的地板面层,即不单靠所设定的槽和舌形件的几何形状关系不光是阻止相邻地板镶板的分离,从而这些元件首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相互接合,也就是说相互插入,而且只有借助于加入胶料一方面使它们牢固连接并确保可抗衡所述的分离力,同时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的胶料加入而完全封闭住,从而在两个相邻镶板元件的接缝处就既进不去湿气也进不去污物。
EP 0 085 196 A1公开了一种不属此类的、用于构成地板面层的垫块,其中,所有的边都设有各自配合的连接件。这些连接件在两侧构成为向上开口的槽,而在另外两侧构成为向下伸出的凸起。因此,一个垫块可以与另一个同类的垫块如此相连,即其在两侧以其向下指向的凸起压入已铺设的垫块的各个向上开口的槽中。
在属于此类的镶板元件的范围内,已由WO 96/27719公知,由一个长形的镶板元件的二个相互邻接的侧边,即一个纵向边和一个端侧边构成一个槽,而且该槽的下槽壁设计作为一个突起元件,该突起元件带有一个用于在各自对置侧上的一个互补闭锁元件的容纳通道。该互补闭锁元件在一定程度上就在可以进入该槽中的一个舌形件的下侧边上形成。按照所述的文献这些闭锁轮廓都是同样地在全部四个边上形成。另外还说明了成排地进行铺设。这意味着:首先使待并排铺设的一排镶板元件都必须在它们的端侧边上相互连接起来,然而作为组合件在它们的纵向边棱上要与已经铺设好的镶板的纵向边连接。但是这样一种工艺方法比较费力和繁锁,这是因为要处理多块在其端侧边上已相互闭锁起来的镶板元件。
与此相对,从DE 200 01 788 U1公知如此构成的闭锁轮廓,其在纵向侧设有槽-舌形件连接,即一个第二镶板通过一种转动运动放入一个已铺设的第一镶板中并随后向下转动,从而该舌形件进入该槽中。通过一种紧接着的、平行于该纵向边进行的推动运动,一个设置在正端侧的带有一个构成为闭锁元件的舌形件被引入一个铺设的、与之侧部相邻的镶板的槽中。为此,至少该设置在正端侧的槽的下槽壁为弹性的结构,从而该新铺设的镶板的舌形件连同其闭锁元件一起进入该槽中,并且借助于一个构成在一个槽壁上的容纳通道而闭锁住。但在铺设工作的简化方面也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构成地板面层的镶板元件,采用这种镶板元件可以使地板面层的铺设简便且无须胶料,并且可以实现相邻镶板元件之间尽可能无间隙的贴紧并可靠地保持住。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镶板元件来解决。
在按本发明的镶板元件中,两个称作为纵向边的第一边,其一边具有一个槽,另一边具有一个舌形件。换言之,对于一种矩形的,尤其是长形的镶板元件而言,一个纵向边具有一个槽,另一个对置的纵向边具有一个舌形件。当然,按本发明的镶板元件同样可以设计成正方形的,从而两个第一边具有槽和舌形件,这二条边并不必需要比以下还要详细叙述的具有槽和舌形件的两条边更长。在这些第一边上这样形成槽和与之结构互补的舌形件,以保证使第二镶板元件倾斜地置于第一已经铺设的镶板元件上以进行铺设,并随后通过转动运动或旋转运动围绕该纵向边向下转动,进入一个已经有铺设好镶板元件的平面里,从而使待铺设的镶板元件的舌形件进入已经铺设好的镶板元件的槽里。
在最终铺设状态下,第二镶板元件的舌形件与在最终状态时邻接于该第二镶板元件的第一同类类型的镶板元件的槽共同作用,从而确保这两个相互连接起来的镶板元件可抵抗作用在垂直于二个镶板元件的纵向边上的分离力。换言之,由于槽和舌形件的共同作用而阻止了两个镶板元件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在一个垂直于铺设平面的方向上,就是垂直于镶板元件表面的方向上抬起。此外,槽和舌形件具有闭锁轮廓,这在下文还要详细叙述,它们阻止了两个镶板元件在一个垂直于纵向边的和平行于表面的方向上相互分离。
按本发明,在镶板元件的两个称作为正端侧的两侧设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形成两个相邻的镶板元件的端侧结合。这些保持机构按本发明同样如在纵向侧的保持机构那样防止了彼此相连的镶板元件相对彼此抬起或沿一个垂直该正端侧且平行于铺设平面的方向的相互分离。作为这类的保持机构可以设置成任意的结构形式。尤其是它们不一定必需是相互可闭锁的槽和舌形件结构,而通常是带有一个适当沉割部的一个槽或一个沟槽,一个伸出的元件,即一个带有一个与之结构互补的、相应于该槽的沉割部的凸起或一个锁定凸起或锁定钩的舌形件嵌入其中。
与现有技术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即该正端侧的保持机构借助于一个基本上横交铺设平面进行的下降运动,一个待铺设的镶板元件可与一个已铺设的同类的镶板元件相互连接。换言之,与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不同,这样实现在正端侧的连接,即一个待铺设的镶板元件在铺设时关于该正端侧正确设置,并且在旋转或转动时,不仅导致该舌形件到达适当的槽中,而且同时按需通过一种竖直的或垂直于铺设平面进行的下降运动使该保持机构,即舌形件或锁定凸起达到正端侧。尤其是按本发明如此实现上述闭锁,即一方面,可靠地确保两个以上述方式相互连接的镶板元件在正端侧抗衡一个垂直于正端侧并平行于铺设平面指向的分离力和另一方面,可靠地确保抗衡在很大程度上垂直于铺设平面的抬起力。由此获得一种包括数个按本发明的镶板元件的地板面层的特别简便且同时可靠的铺设。就是说,以一个唯一的转动或旋转运动,一个待铺设的镶板元件,不仅是在其纵向侧而且在其正端侧闭锁。就这方面而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待铺设的镶板元件以其纵向侧上的舌形件斜着置于一个已铺设的镶板元件中,并且在向下转动运动中,不仅在纵向侧而且也在正端侧与一个已铺设的镶板元件相连接,而不用沿纵向侧方向的另外的推动。
在构造该闭锁轮廓时,在纵向侧,特别是在容纳通道和筋处可以实现一种牢固的轮廓,以便该相互连接的镶板元件实现高保持力。与经常使用的铺设方法不同,在该常规方法中,一个镶板元件被水平推向一个已铺设的镶板元件,而按本发明是这样实现,即该镶板元件在铺设地板表面时不是相互水平推动,而是借助一个转动运动而相互引入。从而可以选择容纳通道和筋的一种有力的轮廓,它们不允许两个镶板元件被相互水平推在一起。但是在一种相应较弱的轮廓或在弹性结构中,该边区域还可以应用于通常单纯的水平推动的铺设方法。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首所述类纵向边的连接和闭锁。此外,它还可考虑并在这一点作为新颖性引入在一个大体成矩形的地板镶板的所有边上,可以设置带有高密度或中密度中间层的层压塑料或者不仅带高密度或中密度中间层而且还带一木中间层的成品板,一个闭锁轮廓在沿一个大体垂直该镶板的上表面的方向引入或压入该已铺设的相邻地板镶板的闭锁轮廓中时被紧固。换言之,按本发明设置在正端侧的闭锁轮廓在铺设时,通过沿一个大体水平的方向引入与之互补的闭锁轮廓中而实现啮合,这也可以在纵向边实现。例如一个正端侧和与之相邻的纵向侧具有此类闭锁轮廓的形状,而另外两侧可具有与之互补的形状。在铺设范围内,一个此类的镶板不仅纵向侧而且正端侧都有按需就位在已铺设的镶板的闭锁轮廓上,并随后大体垂直于其上表面压入该闭锁轮廓中,从而在这些位置处构成一种连接。与此相关指出,闭锁轮廓的所有实施形式,如下文所述,它们随后相应于该正端侧,在这些实施形式中也适用于和可考虑用于纵向侧。此外再次强调,上述实施形式可以被有利地应用,而不用在纵向侧的另外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总之,按本发明的用于正端侧的上述“搭扣解决法”适用于镶板的所有侧。
按本发明的镶板元件展示了其优点,特别是在这些优选实施例中,如此外优选的那样,其中不仅涉及一种带高密度或中密度中间层的压层塑料,而且涉及一种成品板,该成品板具有一种高密度板、中密度板、塑料、另外一种木基材料或普通的松木棒材制成的中间层。特别是考虑到该普通的由松木棒材制成的中间层,其具有相对不规则且粗糙的、带有缺陷和树脂斑点等的表面,这便表现出按本发明的镶板元件的优点,即两个在其纵向边上相邻的镶板元件不必被相互推动。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品板在其纵向边设置有按本发明的闭锁轮廓时,难于并且要借助工具才能水平推动该纵向侧,这样便也闭锁住了该正端侧。与之相对,按本发明则不需进行沿这些方向的推动。相反,正端侧在同样的运动,即在使纵向侧闭锁的转入运动中被相互卡住并在这些位置处闭锁就位,而大体不需要水平的推动。
从其它的权利要求中可知其它的优选的实施形式。
考虑至该闭锁的可靠性,特别是纵向侧的闭锁的可靠性,优选舌形件如此构成,即其在其下面具有一个沿舌形件的纵向延伸的筋,槽与之相应在其下面,即在下槽壁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筋的容纳沟槽。由此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即简便又达到了可靠地铺设。
最好设定:槽在其口部处朝上开口,这使一个倾斜搭置的镶板元件的舌形件容易进入。因而规定在舌形件的下面上的筋就能够从该舌形件向下伸出得更远些,从而在铺设好地板面层之后能够产生较高的保持力,该保持力能够可靠地阻止两块相邻的镶板在地板的铺设平面上分离,也就是横交于镶板纵向方向的拉开。此外在槽的上侧面上,而不是在舌形件的底面上设有斜面,其优点在于:舌形件的上面和下面都在槽的一个区域处接触,该区域位于槽内较深处,因而就实现了一种特别稳固的连接,这是因为在这种连接的两个相互离开最远的接触点和连接点之间的尺寸是相对较大的。
最好设定:通过槽和舌形件的几何形状关系在二个镶板元件之间总共形成四个接触位置,因而按这种方式实现了可靠的稳固性,也抵抗了分离力,这种分离力可能横交于地板的铺设平面作用,并且例如可能造成一个镶板相对于相邻接镶板产生抬起或者倾斜。通过一与围绕该纵向侧进行的、用于闭锁就位的转动运动相反的转动运动可能导致或有助于一种意外的松动。上述四个接触位置使两个相连接的镶板元件的一种此类的意外的转动运动变得困难,并且能够实现一种人合乎规则的固定连接,在欲松开这两个连接的镶板元件时,必须先克服一个固定力。特别是处于在舌形件的上和下面上的两个第一接触位置的情况。第三和第四接触位置以有利的方式彼此相分隔开,即在第三接触位置上,优选在保持筋和容纳通道之间,特别是在该容纳通道的侧壁上构成一种沿平行于铺设平面,即通常是水平的方向的接触。在第四接触位置上,优选在下槽壁的前端和在靠近筋的一个位置上实现一个与第三接触位置的方向,优选为大体垂直的方向成一角度的接触,从而精确限定了两个相连接的镶板元件在垂直方向上,特别是垂直于铺设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
最好使槽或者舌形件的平面向下移,从而在槽或者舌形件之上具有与在槽或者舌形件的下面相比至少同样大小的或者必要情况时甚至较大的材料厚度。按这种方式就使得在使用地板面层时,也就是在日常使用中由于人和家具而产生的压力被较好地吸收,而且使槽和舌形件连接承载较少,因而使较小的分离力作用在二个相邻的镶板元件上。
最好在舌形件上面具有一个伸至镶板元件上边的上接触面,而且如果要持续地铺设并借助胶料将镶板元件连接起来,那么设有一个胶料容纳通道是有利的。该胶料容纳通道可以设置成凹槽的形式,它沿舌形件的纵向并在舌形件上面延伸,其位于镶板元件的上棱边之下,因为在该上棱边的区域里设有一个用于贴靠在一个相邻的镶板元件上的接触面。
另外在两个相邻接的镶板元件之间最好设有两个接触面,它们阻止沿横交于镶板元件的纵向方向的二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接触面在二个镶板元件之间,从而这二个镶板元件就不能继续相互对向推动。另一方面,作为第二接触面,即一方面是保持通道和另一方面是筋之间的贴靠面,从而确保相邻接的镶板元件可抵抗相互拉开的分离力。按这种方式不仅能使镶板元件实现无间隙的、而且是无接缝的或者无缝隙的铺设,还由此实现一种具有尽可能封闭的表面的、卫生方面非常好的地板面层。
若舌形件的底面向着舌形件的自由端升高地向上伸展,那么附加地使得在纵向边上通过槽和舌形件的闭锁更容易了。因而一个待铺设的镶板可以尤其简单地用其舌形件倾斜地接在一个已铺设好的镶板上并接着转动进入。
在铺设一个镶板元件的转动运动期间应越过一个制动点。在完成铺设以后该制动点确保可靠地保持住已铺设镶板元件的位置。为了实现一种尽可能平缓的制动特性并因而使铺设简化,最好设定将这个点设在一方面是筋和另一方面是保持通道之间,其中保持通道在该制动点的范围内用一个尽可能大的半径倒圆,从而不会产生突然升高的,而是一个尽可能缓和建立起来的、待克服的制动压力。
最好规定使镶板元件的纵向槽连接在端侧槽的右端上,其中“右”和“左”的定义是指从上面和从外面来看,也就是不从镶板元件的中点看,一个铺好的,其装饰面朝上的镶板元件选择的。这种槽的布置对于镶板元件的通常铺设方式来说是不普遍的和令人感到意外的,因为通常情况下镶板元件纵朝向槽连接在端侧槽的左端上:
通常的铺设系统如由商业性的地板铺设商所实施的以及从商业通用的地板镶板系统的铺设说明书中已知的那样,规定要从房间的某个角开始来铺设地板面层。为了使二块相邻的镶板元件实现可靠的连接,通常必须施加一定的挤压力。为此通常要用一种木垫块,它就放在新的待铺设的镶板元件的槽边棱上,并要承受由一个锤所施加的击打,而且使该击打分散开,从而使新的待铺设的镶板元件的舌形件压入已铺好的镶板元件的槽里。
实践中并不排除,尤其是在非专业人员进行地板铺设时,将木垫块歪斜地放在槽的边棱上,因而此时就存在有危险,即由于撞击造成所不允许的在边棱上的侧压。其后果可能使镶板元件的边棱变形并损伤其表面,从而在变形区域可能产生不希望有的接缝,或在那里产生一个向上突起的接缝边棱。此外在那里还可能损害地板的所希望有的抗潮湿性。
由于此处所建议的几何形状关系有利于一种不通常的铺设系统,对于这种系统而言,在保持通常的铺设方向的情况下不将木垫块放在槽的棱边上,而是放在镶板元件的舌形件的棱边上。由击打所施加的、以便使二块镶板元件相互定位卡住的压力并没有大到会使舌形件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则可能会阻碍这二个镶板元件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击打木垫块放置在舌形件上时也不会使镶板元件的表面受到损害,因而就可靠地确保了所希望的地板面层的表面质量。
对于正端侧闭锁,优选另一种实施形式,在该实施形式中正端侧的槽和正端侧的舌形件各自具有一个优选为狭槽形的凹部,其中该凹部在其最终铺设状态是彼此指向的,一个外舌形件是可插入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该外舌形件,两个在其正端侧彼此相连接的镶板确保抗衡抬起。
另外,在一个实施形式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该实施形式中设有一个带有至少一个钩状凸起的正端侧舌形件,其优选形成在该舌形件的一个或两个正端壁上。该钩可作为固定钩构成,其中其沿引入方向倾斜构成,并且一个大体平行于铺设平面指向的凸起防止了抬起。另外,显而易见,此类凸起构成在正端侧槽的正端边上。
最后,在一个实施形式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该实施形式中设有优选在其端部带至少一个球部或一个球头的舌形件,该球部或球头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容纳在正端侧槽的槽基的边上的相应凹区中。为了增加弹性,对于此类闭锁而言,这些凹部构成得比舌形件的球部大。
【附图说明】
以下对于附图中所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叙述。附图所示为:
图1表示了通过二个相互连接的相邻镶板元件的槽和舌形件结合区的一个横断面;
图2和3表示了图1所示两块镶板元件在不同铺设阶段时的纵向边的连接;
图4表示了从一个镶板元件的上表面所见的简化的透视图;
图5和6分别表示了通过第一种实施例的镶板元件的一个端侧的槽形结构或舌形件结构的一个横断面;和
图7至13分别表示了镶板元件之间端侧连接的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横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1表示两个同类的镶板元件,其中的一个镶板元件1具有一个槽2,另一个镶板元件1具有一个舌形件3,该舌形件3伸入相邻镶板元件1的槽2里。镶板1的材料厚度在槽2之上或者在舌形件3之上稍微大于在槽2或者舌形件3之下,以使得能较好地承受人或家具造成的压力负荷并且使槽-舌形件结合部的负载尽可能小。
这二个镶板元件1通过一方面是槽2和另一方面是舌形件3的啮合效应确保抵抗了向上抬起的力,同样还和铺就镶板元件1的地面对镶板元件1的支承力一起抗衡向下作用的压力。
针对横交镶板元件1的纵向方向的分离力则由镶板元件1的接触面4来阻挡。沿着该接触面4,一个在舌形件3的下面上构成的筋5贴靠在保持通道6的侧壁上。
与这些分离力相反作用的且用于使这二块镶板元件1相互推进的力则由接触面7来承受,二块镶板元件1相互贴靠在该接触面上,而且该接触面从两块镶板元件1的上边棱向下伸展。
在图1所示的铺设了的状态下有四个接触位置8a至8d,其中接触位置8c与接触面4是等同的。通过这四个接触位置8a至8d就使这两个镶板元件1可抵抗分离的或者偏转的力而固定住,从而使这二个镶板元件1只能在纵向方向上相向平行推移,而不必抵抗附加的保持力。
图1表示了两个镶板元件1的无胶连接。而在舌形件3之上和上接触面7之下的凹槽9可用作为胶料容纳通道,并且在这二个镶板元件1要用胶料持久地和接缝密闭地连接起来时用于容纳多余的胶料。
图2表示了铺设中的这二个镶板元件1。左镶板1已铺好,其中可以看到槽2。第二镶板元件1以其舌形件3倾斜地靠到第一镶板元件1的侧棱边上并且使舌形件3尽可能多地引入槽2内。这通过以下途径而更容易:即槽2具有一个上边棱10,它在向着槽2的开口方向向上延伸,而且以这种方式形成了一个尤其由图1可见到的引入通道11。
同样,舌形件3也具有一个下侧边12,该侧边向着舌形件3的自由端方向倒斜角,也就是向上延伸,这样右镶板元件1在其由图2可见到的倾斜位置上就能够尽可能多地引入槽2内。这种引入运动一方面是由舌形件3与槽2的上和下限制棱边的接触而限制,另一方面则由二个镶板元件1在它们的上接触面7的区域处的接触而限制。
图3中右镶板元件1相对于图2所示偏转得更为平缓和倾斜得更小,因而可以更多地引入槽2内。此时筋5的倒圆的下棱边抵达至位于镶板元件1的保持通道6和侧棱边之间的区域14。从这个区域14至保持通道6的过渡部分采用了一个相对较大的半径:对于所示的实施例来说该圆角的半径大致等于保持通道16的宽度的一半,或者等于在区域14之下材料的宽度的一半。
由于在区域14和保持通道6之间的这种“平缓”的倒圆,当继续将舌形件3引入槽2内时就慢慢建立起一个制动压力,在铺设右镶板元件1时就必须抵抗这个制动压力,直到这二个镶板元件1然后布置成由图1可见的相互连接起来的形式为止。在这种铺设了的状态下这二个镶板元件1相互无间隙地,但也是无张力地贴靠着,其中筋5无张力地放在保持通道6里。已铺设的镶板元件1为抬起而要重新抵抗的制动压力确保了二个镶板元件1的装配连接。需要补充的是:闭锁轮廓的结构应设计保证在该待装入的舌形件3上形成一个裕量。换句话说,在具有该舌形件3的镶板上,在接触面7和按图1所示的筋5的右边缘(即接触位置8c)之间的尺寸要大于在具有槽2的镶板上的相对应的尺寸,该尺寸也是指在接触位置7和保持通道6的在其上面形成第三个接触位置8c的那个位置之间的尺寸。应该补充的是:保持通道整体结构微微倒圆,而且筋5的底面也倒圆。然而第三个接触位置8c的设置应使该处的切线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垂直指向,因而镶板就相互相关地定位在水平方向上。接触位置8d也设计布置在保持通道6周围的一个倒圆的区域处。但此处的切线在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基本为水平的,一般与第三个接触位置8c成一个角度,从而使镶板相互相关地定位在垂直方向上,而且即使当地面不平时也阻止松开和产生高度差。
由图4在一个纯粹简化和立体的视图中可见一个镶板元件1,它分别具有一个纵向布置的槽2或舌形件3。镶板元件1已对准好,也就是其可见面或者装饰面朝上,以便铺设。该镶板元件1在其端侧上也具有一个端侧槽15和一个端侧舌形件16。沿观察方向“B”从上以及从镶板元件1之外来看,纵向布置的槽2连接在端侧槽15的右端处。按这种方式保持地板面层通常的铺设方向就能够实现一种铺设系统,此时若用一个木垫块来工作的话,该木垫块并不作用于镶板元件1的槽2所处的侧边棱上。因此更确切地说,该木垫块可以直接作用于舌形件3上,因而即使撞击木板歪斜时也可以可靠地排除对镶板元件1表面的损伤。
纵向侧的槽2的相应的沉割部或舌形件3,也尤其是筋5和保持通道6的结构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选择得足够地强,从而在铺设平面里不会有一种不利的水平的相互推入。与此相对的是在端侧槽和舌形件的几何形状上不设定这类明显突出的沉割部,因而在该变形形式中通过二个相邻接的镶板元件1相互沿纵向方向的推动就能够使推移的镶板元件1的正面侧与另外一个第三个镶板元件1相互连接。
图5和6示出了端侧槽15和端侧舌形件16的一种按本发明的结构形式:舌形件16b不沿镶板元件1的水平面延伸,而是约垂直于镶板元件向下。于是相应的槽15b与之相应向上开口,以容纳舌形件16b。
在一个这样的结构形式中,端侧槽15b和舌形件16b选择这样的铺设法,即在铺设时待铺设的镶板元件1倾斜放置到已经铺设的镶板元件上,然后按上述方式向下偏转。但是接下来就不用水平推动该镶板元件了。更确切地说,该镶板元件以其正面侧从一开始与已铺设的镶板元件1的正面侧叠置设置,从而在向下偏转时,该待铺设的镶板元件的正端侧以舌形件16b进入已铺设的镶板元件1的正面侧槽15b。虽然该下降的镶板元件1的这种运动实际上为一种转动运动,但槽15b和舌形件16b的咬合大体上可描述为一种横交于镶板元件1的平面进行的下降运动。
由此槽15b具有一个沉割部,舌形件16b的与之轮廓相应的凸起,如图所示,在一个纯示意的实施例中为一个略成球形的轮廓,从而在克服一个以其将舌形件16b压紧在槽15b中的闭锁力后可建立一个保持力,该保持力保证一个已铺设的镶板元件1在其端侧区域可克服抬起力,并且即使在两个相邻镶板元件端侧的分隔区域中也可实现无边缘碰撞的、平滑的地板上表面。
槽15b和舌形件16b的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纯示意的球形的轮廓允许,在克服该相应的闭锁力的情况下实现镶板元件1的无损坏地拆下和其端侧连接的解除。尤其是当舌形件16b在其下面相对而言轻微地发散且又向上以一个明显的尺寸会聚时,可以使舌形件16b在槽15b中的插入更为容易,与此相对,导致相当高的保持力,但却使两个镶板元件1的拆卸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通过克服该保持力而使这些正面侧彼此分开,即通过一种上述的运动使槽15b和舌形件16b沿其纵向彼此推开。
有利的是,槽15b具有一个比舌形件16b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从而舌形件16b无应力地或以一个向下作用的预紧力被保持在槽15b中,即使舌形件16b有一定的尺寸工差,在槽15b和舌形件16b之间也不会出现受压部位,该受压部位可将舌形件16b向上压并可能导致两个正端侧相邻的镶板元件之间的区域中的分隔边。取而代之的有利的是,专门在槽15b和舌形件16b之间的上区域中各设置一个连接件,从而舌形件16b由于槽15b中的沉割部而可靠地保持在槽15b中。
在图7至13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闭锁轮廓的正端侧的另外的结构形式,它们整体作为槽15b和舌形件16b示出。在按图7的实施形式中,舌形件16b作为向下伸出的凸台构成在一个在图中右侧看到的镶板的上缘上构成的唇部上。在向下转动右侧所示的镶板时,使舌形件16b达到槽15b中。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一个平行该正端侧推入的外舌形件17实现该最终的闭锁,该外舌形件17一部分容纳在舌形件16b的一侧中,另一部分容纳在一个槽侧面中。这样,可在右侧看到的朝可在左侧看到的镶板铺设的镶板以其正端侧与相邻镶板闭锁。槽-舌形件结合确保(按图7)侧向的固定,通过外舌形件17防止镶板抬起。
在图8的实施形式中,同样通过该槽-舌形件连接防止侧向移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该舌形件在该唇的前端构成。此外,该舌形件具有两个斜边,它们被容纳在槽15b的斜向结构的边中。从而该右侧的镶板在其不至少少许向右移动的情况下不会被抬起。但是这防止了镶板的抬起,从而在该实施例中,这两个镶板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不可分开的彼此连接的。
在图9的实施形式中,这样实现克服抬起,即舌形件16b一方面具有一个斜边。另一方面在结构为直的边上具有数个钩状凸起18,这些凸起防止了右侧的镶板抬起。换言之,倒刺或止动钩结构类型的凸起18防止了直的槽边缘经过其向上运动,从而防止了右侧镶板的抬起。
在图10的实施形式中,这样实现上述内容,即虽然舌形件16b具有两个大体直的边,但其前端约构成为球部或球头。与此相应,槽15b在其角区域至少有些凹部,从而具有一沉割部20,舌形件的加宽部可以固定在该沉割部中。
图11示出了类似于图9的实施形式,其中该槽和舌形件具有两个直边,并且在舌形件上在两个边上构成有凸起18,其将右侧的镶板保持在铺设位置中,并确保防止抬起。
在图12中示出了一个与图10的实施形式相似的实施形式,其中,凸出部19或该球部倒圆件只在一个边上形成在舌形件的前端上,与之相应,槽只在一个角区域中具有一个凹部20,球部体可以容纳在该凹部中。象图10的实施形式的情况那样,凹部20此外还形成略深于该舌形件的凸出部所必需的深度,以便使周围区域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允许一种弹性闭锁。
在图13的实施形式中,最后一种如此确保防止抬起的方式是,舌形件和槽彼此的尺寸确定准则为:舌形件略比槽宽,从而在铺设好的状态下出现紧配合,使这两个镶板彼此被紧密保持住。在这种情况下,右侧的镶板显然保证其正端侧防止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