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塑料泡沫隔热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屋顶的隔热方法,属建筑物顶层隔热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尤其是在房屋的顶层,隔热措施有多种,但每种都存在某些缺陷。例如,一种是架空式隔热层,它是在房屋顶层上面用砖砌好一条条相互平等的低短砖墙,再将方形水泥块一块块摆放上面铺设成隔热层。此法主要缺陷是隔热效果差,造价高,日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顶层混凝土开裂而渗漏。一种是三合土隔热层,它是将石灰、黄泥、砂子混合后,直接铺设于房屋顶层形成隔热层,此法主要缺陷是隔层重量太大,增加了建筑物的负荷,隔热效果也不够理想。还有一种铝合金、瓦面式隔热层。它是以铝合金薄板或瓦形成瓦面遮掩顶层起到隔热作用。这种方法的缺陷是造价较高、整体性能差、不美观,同时加大了受风面积,容易造成翻顶,它只适用于低层建筑。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建筑物顶,主要是房屋屋顶隔热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量较轻、隔热效果特别好、保温性能佳、造价低、能使房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的建筑物顶塑料泡沫隔热方法。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建筑物顶塑料泡沫隔热方法,特征是采用了塑料泡沫板块,并按以下顺序步骤进行:
1、用水泥沙浆将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屋面抹平;
2、沿屋面四周用砖砌好边砖;
3、用砖砌好隔砖,把屋面分隔成若干个方块;
4、将塑料泡沫板块铺设于方块内;
5、在塑料泡沫板块预留好的方形缺口中放置小砖块或水泥预制块作支撑物;
6、在每个方块内铺放加厚塑料薄膜;
7、在每个方块上扎放钢筋;
8、在隔砖中间放置塑料条或木条作伸缩缝;
9、浇注混凝土,厚度控制在4—6cm范围内;
10、待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抹面。
当顶层面积小于100平方米时,可以省略上述施工步骤3和8,也即不必砌设隔砖把屋面分隔成若干个方块,不必留置伸缩缝。
本发明采用的塑料泡沫板块为高密度的密集型塑料泡沫,其重度和强度高于普通塑料泡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最突出地表现在隔热效果特别显著。经现场测试,对比数据如下: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隔热的七层砖混结构楼房:2002年8月22日中午13:20,屋面温度高达51℃,而七楼屋内温度31℃;下午16:00,屋面温度仍为51℃,而七楼屋内温度30℃。采用架空式隔热方法的五层砖混结构楼房,其旁边有一栋七层建筑,记录数据为:2002年8月22日中午13:35,五层屋面温度48℃,五楼屋内温度36℃;下午16:36,五楼屋面温度43℃,五楼室内温度35℃,晚上7:50,屋面温度30℃,而五楼室内温度33℃。
由于隔热效果好,防寒保暖效果也同样明显。它消除了顶层混凝土因温差大易裂缝渗漏的隐患,提高了建筑物使用寿命。屋顶也不必涂抹防漏膏等一类防漏材料。
本发明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解决了建筑行业一大难题,能够得到快速普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1.边砖,2.隔砖,3.塑料泡沫板块,4.小块砖或水泥预制块支撑物,5.加厚塑料薄膜,6.钢筋,7.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密集型塑料泡沫板一般为宽1米、长1.5米、厚0.05米的长方形板块,其中部分板块要在板块的一个角上开设一个0.025米见方的缺口,用于放置小块砖等支撑物。
如图1所示,在面积为300平方米的房屋顶层,首先抹上一层水泥沙浆,再沿四周用红砖砌放高0.06米、宽0.12米的边砖1;用红砖砌放高0.06、宽0.12米的隔砖2,将屋面分隔成三个长方块;将密集型塑料泡沫板3摆放于方块内;在预留好的泡沫板缺口中放入高度为0.06米地小块砖或水泥预制块作支撑物4;在每个方块中的泡沫塑料板上铺上一层厚的塑料薄膜5;以每个方块为单位扎放6mm钢筋;沿隔砖纵向放置塑料条或木条,浇注厚度为4-6cm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抹面。
经以上步骤完成建筑物顶塑料泡沫隔热层的实施,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