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051331.8
2014.02.15
CN104848081A
2015.08.1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公布日:201508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日:20140215|||公开
F21S8/00; F21V13/00; F21Y101/02(2006.01)N
F21S8/0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朱志明; 罗明辉; 王婷
430205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特一号富士康科技园
一种背光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有发光体、一导光件、一反射板、及一散光板,所述导光件用于引导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源,并包括一第一导光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导光面相对的第二导光面,所述反射板贴附在所述第一导光面上,所述散光板贴附在所述第二导光面上,所述反射板用于将通过第一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中,所述散光板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改变为漫射光。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背光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有发光体及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用于引导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并包括一第一导光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导光面相对的第二导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贴附在所述第一导光面的反射板及一贴附在所述第二导光面上的散光板,所述反射板用于将通过第一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中,所述散光板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改变为漫射光。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遮蔽件,所述导光件还包括有四个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面与第二导光面的侧面,所述遮蔽件包围所述四侧面,用以阻止所述导光件中的光穿过。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电路板,所述发光体为两个,所述两发光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连接到一电子装置的主板上。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用于贴附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导光件上。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开设有两供所述发光体穿过的通孔。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电路板及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容置部中。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装置还包括有一安装架,所述背光模组滑动收容于所述安装架中。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一收容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及两自所述框架两侧延伸的侧部,所述侧部形成有供所述背光模组滑动的滑道。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
说明书背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 具有工作电压低、发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的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手机、PDA、显示器的背光装置中。通常情况下,AIO一体机前框通常会有logo区域,由于ID设计需要,在开机状态下要求将指定的logo照亮。logo对发光的亮度及均匀度要求很高。而常规的LED的光源集中在中间区域,且发光角度及强度均无法满足该功能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增强光的亮度与均匀度的背光装置。 一种背光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有发光体、一导光件、一反射板、及一散光板,所述导光件用于引导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源,并包括一第一导光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导光面相对的第二导光面,所述反射板贴附在所述第一导光面上,所述散光板贴附在所述第二导光面上,所述反射板用于将通过第一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中,所述散光板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改变为漫射光。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遮蔽件,所述导光件还包括有四个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面与第二导光面的侧面,所述遮蔽件包围所述四侧面,用以阻止所述导光件中的光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电路板,所述发光体为两个,所述两发光体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连接到一电子装置的主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一用于贴附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导光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开设有两供所述发光体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件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电路板及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容置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装置还包括有一安装架,所述背光模组滑动收容于所述安装架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一收容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及两自所述框架两侧延伸的侧部,所述侧部形成有供所述背光模组滑动的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为一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背光装置中所述反射板将通过第一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中,以增强所述导光件发射出去的光的强度;所述散光板将所述导光件发射出来的直射光改变为漫射光,即可增强所述导光件发射出去的光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中背光模组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背光装置的一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3的背光装置沿IV-IV线的一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光模组10电路板11发光体12固定板13通孔131连接件14导光件15第一导光面151第二导光面153容置部1531侧面155反射板16散光板17遮蔽件18安装架20框架21开口211侧部23滑道2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背光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10及一安装架20。所述背光模组10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0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装置可安装在一电子装置(图未示)的LOGO处,用于显示所述电子装置的LOGO。所述电子装置可为一个一体机。 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有一电路板11、两发光体12、一固定板13、一连接件14、一导光件15、一反射板16、一散光板17、及一遮蔽件18。所述两发光体12插接在所述电路板11上,用于发光。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发光体1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上,以使发光亮度更均匀。每一发光体12为一发光二极管。所述连接件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11,另一端可插接在所述电子装置的一主板(图未示)中,这样,所述主板就可通过所述连接件14为所述电路板11供电。所述固定板13用于贴附在所述电路板11上,而可与所述导光件15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板13开设有两供所述发光体12穿过的通孔131。 所述导光件15用于引导所述发光体12发射出来的光,并包括有一第一导光面151、一与所述第一导光面151相对的第二导光面153、及四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面151与第二导光面153的侧面155。所述第二导光面153凹设形成一容置部153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15为半透明材质。所述反射板16可压合在导光件15的第一导光面151上,用于将通过第一导光面151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15中,以增强所述导光件15的发光亮度。所述散光板17可贴合在所述导光件15的第二导光面153上,用于将所述导光件15发出的直射光改变为漫射光,这样就可使所述背光装置在其倾斜的情况下也能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LOGO,且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去的光的亮度均匀。所述遮蔽件18可包围在所述导光件15的四侧面155上,用于阻止所述导光件中的光通过所述四侧面155发射出来。 所述安装架20包括一收容所述背光模组10的框架21及两自所述框架21两侧延伸的侧部23。所述框架21的前部开设有一供连接件14穿过的开口211。每一侧部23的截面大致呈U形而形成一供所述背光模组10滑动的滑道231。 请一起参阅图3及图4,组装时,将所述固定板13贴附在所述电路板11上,并使所述两发光体12穿过所述通孔131。将所述固定板13通过常用固定方式,如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导光件15的容置部1531中,以使所述两发光体12位于所述导光件15的下方位置,所述电路板11亦就收容在所述容置部1531中。将所述反射板16压合在所述导光件15的第一导光面151上,所述散光板17贴合在所述导光件15的第二导光面153上。将所述遮蔽件18包围在所述导光件15的四侧面155上,从而完成整个组装。 使用时,所述连接件14插接在所述电子装置的主板中,这样,所述主板就可通过所述连接件14为所述电路板11供电,以点亮所述发光体12。所述发光体12的光经由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去。在发射过程中,所述遮蔽件18阻止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的光通过所述四侧面155发射出去,所述反射板16将通过第一导光面151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15中,以增强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去的光的亮度;所述散光板17将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来的直射光改变为漫射光,以让所述背光装置在其倾斜的情况下也能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LOGO,且使所述导光件15发射出去的光的亮度均匀。
《背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背光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有发光体、一导光件、一反射板、及一散光板,所述导光件用于引导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源,并包括一第一导光面及一与所述第一导光面相对的第二导光面,所述反射板贴附在所述第一导光面上,所述散光板贴附在所述第二导光面上,所述反射板用于将通过第一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反射回所述导光件中,所述散光板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面发射出来的光改变为漫射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