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130437.1
2015.03.24
CN104678471A
2015.06.03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2B 5/128申请公布日:20150603|||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B 5/128登记生效日:2016082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台州市万创夜光明工贸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B-7区块变更后权利人: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B-7区块|||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5/128申请日:20150324|||公开
G02B5/128; B32B17/06; B32B15/20; B32B33/00; G09F13/16
G02B5/128
台州市万创夜光明工贸有限公司
陈国顺; 王增友
318000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B-7区块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徐关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由多层材料涂布复合而成,反光布表面由条状荧光色层与银灰色层规律相间隔组成,银灰色层在夜间均有强烈地逆反射性能,荧光色层在白天具有警示作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能有效发挥材料的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警示作用。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由多层材料涂布复合而成,反光布表面由条状荧光色层与银灰色层规律相间隔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布表面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由荧光色涂层构成的荧光色层覆盖在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下部,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与荧光色涂层接触处,设有铝反射层,从而使得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银灰色层,而未设置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荧光色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在荧光色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色涂层通过阻燃胶粘剂附着在阻燃布基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折射率为折射率在1.91-1.94之间玻璃微珠。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色层为荧光红或者黄有机颜料与阻燃树脂混合而成。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布基为全棉阻燃布或者芳纶阻燃布。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为特殊氟类物质。 9.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热压通过有规律的模具结构,将玻璃微珠均匀布在热塑性载体膜上上,玻璃微珠50-60%沉入载体膜内,40-50%裸露在外面,形成植珠载体膜; 2)对植珠载体膜中裸露在外面的半球镀铝处理,形成植珠载体镀铝膜; 3)对植珠载体镀铝膜的镀铝层涂布荧光涂层; 4)在步骤3)的荧光涂层表面涂布阻燃胶粘剂与阻燃布基复合; 5)剥离载体膜形成了荧光色与银灰色相间的结构,在荧光色表面进行防水涂层处理。
说明书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设备、制服、工作服、防护服等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反光材料是运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回归反射原理,通过先进工艺制成。它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尤其是晚上,能够形成较高的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光材料制成的安全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夜间被发现。在火灾现场,除了燃烧本身,烟尘和有毒气体等更是可怕的杀手。为了使火灾现场的人有更多时间来减小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不仅要求阻燃性材料有阻止燃烧的性能,还要有抑制烟尘产生和有毒气体释放的性能。阻燃反光布就是在综合以上种种条件的基础上开发的用在消防防护等服装上的高科技新型材料。它不仅有阻燃性能,还能在低能见度的情况下有微弱光照时有醒目的逆向回归反光性能,从而增加了人们在火灾现场进行救助的可能性。但是普通阻燃反光布在白天的警示作用不明显,不能够有效地发挥材料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由于材料有荧光色/银灰色层,故能有效发挥白天和夜间的安全防护警示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由多层材料涂布复合而成,反光布表面由条状荧光色层与银灰色层规律相间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布表面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由荧光色涂层构成的荧光色层覆盖在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下部,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与荧光色涂层接触处,设有铝反射层,从而使得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银灰色层,而未设置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荧光色层。 进一步的,在荧光色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色涂层通过阻燃胶粘剂附着在阻燃布基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折射率为折射率在1.91-1.94之间玻璃微珠。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色层为荧光红或者黄有机颜料与阻燃树脂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布基为全棉阻燃布或者芳纶阻燃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涂层为特殊氟类物质。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的制作方法,包括 1)将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热压通过有规律的模具结构,将玻璃微珠均匀布在热塑性载体膜上上,玻璃微珠50-60%沉入载体膜内,40-50%裸露在外面,形成植珠载体膜; 2)对植珠载体膜中裸露在外面的半球镀铝处理,形成植珠载体镀铝膜; 3)对植珠载体镀铝膜的镀铝层涂布荧光涂层; 4)在步骤3)的荧光涂层表面涂布阻燃胶粘剂与阻燃布基复合; 5)剥离载体膜形成了荧光色与银灰色相间的结构,在荧光色表面进行防水涂层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银灰色层在夜间均有强烈地逆反射性能,荧光色层在白天具有警示作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能有效发挥材料的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作步骤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作步骤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制作步骤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制作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由多层材料涂布复合而成,反光布表面由条状荧光色层2与银灰色层1规律相间隔组成。 所述反光布表面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由荧光色涂层11构成的荧光色层2覆盖在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下部,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与荧光色涂层11接触处,设有铝反射层4,从而使得设置有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银灰色层1,而未设置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区域形成荧光色层2。在荧光色层2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7,使其具备防水效果。所述荧光色涂层11通过阻燃胶粘剂5附着在阻燃布基6上。所述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折射率为折射率在1.91-1.94之间玻璃微珠。所述荧光色层2为荧光红或者黄有机颜料与阻燃树脂混合而成;所述阻燃布基6为全棉阻燃布或者芳纶阻燃布;所述防水涂层7为特殊氟类物质。 本发明的制作过程如下: 1、将折射率在1.91-1.94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热压通过有规律的模具结构,将玻璃微珠均匀布在热塑性载体膜上8上,玻璃微珠50-60%沉入载体膜内,40-50%裸露在外面,形成如图3所示结构植珠载体膜; 2、对步骤1所形成的材料的裸露在外面的半球镀铝处理,形成如图4所示结构植珠载体镀铝膜; 3、对步骤2所形成的材料的镀铝层涂布荧光色涂层11,形成如图5所示结构; 4、在步骤3所形成的结构荧光色涂层11表面涂布阻燃胶粘剂5与阻燃布基6复合,形成如图6所示结构; 5、剥离载体膜8形成了荧光色与银灰色相间的结构,在荧光色表面进行防水涂层7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由多层材料涂布复合而成,反光布表面由条状荧光色层与银灰色层规律相间隔组成,银灰色层在夜间均有强烈地逆反射性能,荧光色层在白天具有警示作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能有效发挥材料的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警示作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