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750608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9955.7

申请日:

2015.05.12

公开号:

CN104820521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6F 3/04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前海艾道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神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11号金融科技大厦11楼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5051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G06F3/044; G02B27/22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前海艾道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楠

地址: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11号金融科技大厦1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代理人:

刘新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包括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所述显示面板、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显示面板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将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和防护罩之间,并通过第一粘合层将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和防护罩粘合,在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的同时实现了触摸感应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部分膜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所述显示面板、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显示面板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包括立体显示组件和触摸感应组件,所述触摸感应组件位于立体显示组件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和透明电极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和驱动线路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 触摸感应组件包括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和上ITO film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ITO film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包括立体显示组件和触摸感应组件,所述立体显示组件位于触摸感应组件之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和透明电极层;所述显示面板、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和驱动线路层,所述显示面板、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和上ITO film层,所述显示面板、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上ITO film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7或8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防反射保护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立体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
背景技术
裸眼立体显示技术能够满足观测者接近于现实中的感官需求,正逐渐在医疗显示产品、教学仪器设备、电视、手机、平板等产品中得到应用。同时,在这些显示产品中,平面的触摸技术,包括电容式触摸屏或触摸膜,电阻式触摸屏或触摸膜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维立体显示结构依光出射方向包括后壳支撑机构1、背光单元2、LCD玻璃3、光学聚焦玻璃(光学聚焦膜)4、复合3D光栅5和AR Film膜6,其中,LCD玻璃、光学聚焦玻璃和膜、复合3D光栅和AR Film膜可以是空隙,也可以是光学胶粘合各层结构。该结构主要由复合3D光栅使人感受立体效果。
如图2所示,现有的电容触摸屏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第一粘合层20、玻璃基板30、透明电极40、第二粘合层50、防护罩60和防反射保护层70。触摸原理为:手指接触形成的外部电容将改变同一层导电膜上,相邻两行(或两列)间的电容,相邻两个ITO(Indium Tin Oxide,掺锡氧化铟)导电条纹间加高频交流电压,同时检测其电 流,从一边向另一边扫描,电流异常的两个ITO导电条纹所在位置即为触摸点的横(纵)坐标。
上述触摸屏中,玻璃基板也可采用合成脂类的膜片材料。立体显示触摸设备采用直接将上述的触摸屏叠加至立体显示结构上,即可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控功能。
当前的裸眼立体显示的光栅,在大尺寸裸眼立体产品(例如从21英寸以上到110英寸)都会需要一个光学聚焦距离,厚度大概在2mm到20mm不等。而平面触摸的模组本身包括多层材料,加上最外侧的保护玻璃4mm或者6mm,导致整体的产品的厚度高和重量重。
在小尺寸裸眼立体产品上(例如4英寸到13英寸),立体光栅需要的光学聚焦距离在0.1mm到2mm等。整个产品的触摸膜的厚度为2mm左右。对于追求越薄越好的市场应用趋势来说,每0.1mm的厚度增加都将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现有的立体显示触摸设备必须将上述的触摸屏和立体显示结构叠加,而且电容触摸屏的叠放顺序不可改变,而且各模组的层次不能减少。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在具有裸眼立体显示功能的同时,能降低产品的厚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包括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所述显示面板、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显示面板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包括立体显示组件和触摸感应组件,所述触摸感应组件位于立体显示组件之上。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和透明电极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和驱动线路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和上ITO film层,所述显示面板、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三粘合层、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 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ITO film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包括立体显示组件和触摸感应组件,所述立体显示组件位于触摸感应组件之上。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和透明电极层;所述显示面板、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和驱动线路层,所述显示面板、玻璃基板、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包括第二粘合层和立体光栅层,所述触摸感应组件包括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和上ITO film层,所述显示面板、底层ITO film层、底层ITO层、第四粘合层、下ITO film层、传感线路层、驱动线路层、上ITO film层、第二粘合层、立体光栅层、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次设置。
所述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中,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防反射保护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包括立体显 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所述显示面板、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显示面板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将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和防护罩之间,并通过第一粘合层将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和防护罩粘合,在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的同时实现了触摸感应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部分膜层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三维立体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容触摸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为一种将立体光栅(可以是柱状透镜,也可以是狭缝光栅)和G+G(玻璃和玻璃)或者G+FF(玻璃和膜片)的触摸屏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堆栈结构和立体触摸平面器件。本发明能够减少传统应用的器件厚度,同时在不进行显示液晶层的改造的基础上,为显示设备同时增加立体显示和平面触摸的功能。本发明不局限于尺寸,从2英寸到150英寸均可适用,有巨大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10之上,包括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20、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所述显示面板10、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20、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依显示面板10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20包括立体显示组件21和触摸感应组件22。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具有裸眼立体显示功能,所述触摸感应组具有触摸感应功能,包括电容感应和电阻感应两种。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位于立体显示组件21之上,也可以是所述立体显 示组件21位于触摸感应组件22之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和第三粘合层213,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玻璃基板221和透明电极层222;所述显示面板10、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三粘合层213、玻璃基板221、透明电极层222、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从光射面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电极层222用于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立体光栅层212用于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此第一较佳实施例采用电容触控的方式。
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和第三粘合层213,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玻璃基板221、传感线路层223和驱动线路层224,所述显示面板10、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三粘合层213、玻璃基板221、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从光射面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线路层223和驱动线路层224用于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立体光栅层212用于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此第二较佳实施例采用电阻触控的方式。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和第三粘合层213,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底层ITO film层225、底层ITO层226、第四粘合层227、下ITO film层228、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和 上ITO film层229,所述显示面板10、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三粘合层213、底层ITO film层225、底层ITO层226、第四粘合层227、下ITO film层228、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ITO film层、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从光射面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层ITO film层225、底层ITO层226、第四粘合层227、下ITO film层228、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和上ITO film层229用于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立体光栅层212用于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此第三较佳实施例采用ITO触控的方式。
上述第一至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触摸感应组件22均位于立体显示组件21之前,即触摸感应组件22在立体显示组件21的外侧,当然,立体显示组件21也可位于触摸感应组件22之上,即立体显示组件21在触摸感应组件22的外侧。
请参阅图7,在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和立体光栅层212,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玻璃基板221和透明电极层222;所述显示面板10、玻璃基板221、透明电极层222、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此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比,立体显示组件21在触摸感应组件22的外侧,而且还省去了一层粘合层,厚度进一步降低。
请参阅图8,在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和立体光栅层212,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玻璃基板221、传感线路层223和驱动线路层224,所述显示面板10、 玻璃基板221、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此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相比,立体显示组件21在触摸感应组件22的外侧,而且还省去了一层粘合层,模组厚度进一步降低。
请参阅图9,在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显示组件21包括第二粘合层211和立体光栅层212,所述触摸感应组件22包括底层ITO film层225、底层ITO层226、第四粘合层227、下ITO film层228、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和上ITO film层229,所述显示面板10、底层ITO film层225、底层ITO层226、第四粘合层227、下ITO film层228、传感线路层223、驱动线路层224、上ITO film层229、第二粘合层211、立体光栅层212、第一粘合层30和防护罩40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此实施例与第三较佳实施例相比,立体显示组件21在触摸感应组件22的外侧,而且还省去了一层粘合层,模组厚度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地,为了很好的保护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40上设置有防反射保护层50,该防反射保护层50为立体显示触摸模组的表面处理,当然,此结构还可以是防菌层、硬化层、镜面层等结构。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还不限于LCD液晶面板、OLED自发光液晶面板、可弯曲式OLED面板、等离子面板、背投面板等等。
进一步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立体光栅层212包括但不限于柱 状透镜光栅、狭缝光栅、以及其他符合膜材上通过UV成型等制成的光栅结构。
更进一步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玻璃基板221可以是硅玻璃、亚克力材料玻璃、石墨烯玻璃,以及具有柔韧性的其他材料的高透光率的光学材料制作的基板。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起到承载镀层、进行光学聚焦、防护,丝印等等。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各种叠层的材料和厚度均为根据立体显示和平面触摸表面处理等功能要求而进行设计计算和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立体显示触摸模组,是一体式的具有立体显示效果的光栅和触摸屏功能相互结合的堆叠结构和以此结构构成的平面器件。将立体光栅(可以是柱状透镜,也可以是狭缝光栅)和G+G(玻璃和玻璃)或者G+FF(玻璃和膜片)的触摸屏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堆栈结构和立体触摸平面器件,并且其工艺方法同传统的生产工艺相兼容。本发明通过第一粘合层将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和防护罩粘合,在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的同时实现了触摸感应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光学聚焦玻璃(或光学聚焦膜),降低了产品的厚度和重量。
同时,本发明在不进行显示器件例如液晶玻璃的工艺变化的基础上,为平面显示设备同时增加立体显示和平面触摸的功能。另外,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中立体显示组件不局限其叠放位置,可放在电容触摸屏的任意层结构上,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而且还可巧妙利 用电容触摸屏的ITO层作为聚焦层,来降低产品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触摸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包括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所述显示面板、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第一粘合层和防护罩依显示面板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将具体裸眼立体显示和触摸功能的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和防护罩之间,并通过第一粘合层将立体显示及触摸感应模组和防护罩粘合,在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功能的同时实现了触摸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