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5034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7413.8

申请日:

2015.04.24

公开号:

CN104820346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F 9/00申请日:20150424|||公开

IPC分类号:

G03F9/00

主分类号:

G03F9/00

申请人:

深圳市大川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代毓平; 代童庆

地址: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田工业区西发小区15栋厂房四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所述气浮传送平台包括一气浮传送面,所述气浮传送面通过气体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使得待对位的平板工件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状态;提供两对位挡板,所述两对位挡板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使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进而使得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在惯性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靠向所述对位基准结构进行对齐,最终完成平板工件的对位工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工件利用自身重力进行对位的方法,其操作简单、不会产生接触污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所述气浮传送平台包括一气浮传送面,所述气浮传送面通过气体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使得待对位的平板工件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状态;
提供两对位挡板,所述两对位挡板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
使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进而使得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在惯性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靠向所述对位基准结构进行对齐,最终完成平板工件的对位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传送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对位基准结构为“L”形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传送面为多孔材料介质层,且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上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细微气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传送平台还包括一空气泵,所述气浮传送平台的底侧开设有连通各所述细微气孔的进气口,所述空气泵通过所述进气口把过滤空气从所述细微气孔打出来,进而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上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为陶瓷层或铝金属材料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传送面为平面设计结构,所述气浮传送平台的底侧设有若干高度调节支脚,以通过分别调节所述若干高度调节支脚的高度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 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传送面为斜面设计结构,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

说明书

说明书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类工件加工前对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连续生产的过程中,将工件送达预定的位置是其基本的任务,比如说,在印刷电路板的生产中,有一道工序是通过曝光机对基板进行曝光,而对基板进行曝光前,需先通过曝光机的进板装置将基板从进板区移动到晒架上,为使进板装置在工作中能精准地把基板放置到晒架的夹持装置上,基板必须在进板区进行预对位。然而,现有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不仅需要安装若干组滚轮以对基板进行传送,而且在基板传送到位后,还需设置夹板装置,以通过夹紧操作对齐基板来达到预对位的目的。可见,现有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传送过程中基板容易被磨损和产生接触面的污染,最终导致曝光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不会产生接触污染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所述气浮传送平台包括一气浮传送面,所述气浮传送面通过气体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使得待对位的平板工件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 状态;提供两对位挡板,所述两对位挡板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使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进而使得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在惯性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靠向所述对位基准结构进行对齐,最终完成平板工件的对位工作。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气浮传送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对位基准结构为“L”形结构。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气浮传送面为多孔材料介质层,且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上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细微气孔。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气浮传送平台还包括一空气泵,所述气浮传送平台的底侧开设有连通各所述细微气孔的进气口,所述空气泵通过所述进气口把过滤空气从所述细微气孔打出来,进而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上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为陶瓷层或铝金属材料层。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气浮传送面为平面设计结构,所述气浮传送平台的底侧设有若干高度调节支脚,以通过分别调节所述若干高度调节支脚的高度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
作为上述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改进,所述气浮传送面为斜面设计结构,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对位效果好,而且由于平板工件通过气浮传送面时,两者之间并无接触,避免了两者接触产生摩擦而导致平板工件磨损或导致平板工件产生接触面污染的问 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实施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1所示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的实施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所述气浮传送平台包括一气浮传送面,所述气浮传送面通过气体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使得待对位的平板工件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状态;
具体地,如图2所示,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11,所述气浮传送平台11包括一气浮传送面111,所述气浮传送面111为多孔材料介质层,且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上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细微气孔112。所述气浮传送平台11还包括一空 气泵113,所述气浮传送平台11的底侧开设有连通各所述细微气孔112的进气口(未图示),所述空气泵113通过所述进气口把过滤空气从所述细微气孔112打出来,进而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上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优选地,所述多孔材料介质层为陶瓷层或铝金属材料层。图2中箭头X所示方向为待对位的平板工件2的进板方向,当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2沿X方向送达所述气浮传送面111时,在连绵的向上浮力作用下,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2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111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状态。
步骤S2,提供两对位挡板,所述两对位挡板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
具体地,如图2所示,提供两对位挡板12,所述两对位挡板12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11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优选地,由于大部分的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2皆为矩形结构,所以,所述气浮传送面111为矩形结构,所述对位基准结构为“L”形结构。
步骤S3,使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进而使得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在惯性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靠向所述对位基准结构进行对齐,最终完成平板工件的对位工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气浮传送面111为平面设计结构,为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即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沿所述两对位挡板12相交的一角倾斜向下),所述气浮传送平台11的底侧设有若干高度调节支脚114,这样便可通过分别调节所述若干高度调节支脚114的高度来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即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沿所述两对位挡板12相交的一角倾斜向下)。另外,所述气浮传送面111亦可直接采用斜面设计结构来使得所述气浮传送面111 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方位倾斜向下。这样一来,如图3所示,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2在惯性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靠向所述对位基准结构进行对齐,进而达到对位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对位效果好,而且由于平板工件通过气浮传送面时,两者之间并无接触,避免了两者接触产生摩擦而导致平板工件磨损或导致平板工件产生接触面污染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工件的对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气浮传送平台,所述气浮传送平台包括一气浮传送面,所述气浮传送面通过气体形成连绵的向上浮力,使得待对位的平板工件悬浮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上方并处于无接触摩擦的自由状态;提供两对位挡板,所述两对位挡板分别相接设于所述气浮传送面的两相邻沿边上,形成对位基准结构;使所述气浮传送面沿所述对位基准结构的所在侧倾斜向下,进而使得所述待对位的平板工件在惯性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