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668337.X
2014.11.20
CN104847655A
2015.08.19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53/22申请日:20141120|||公开
F04B53/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周俊; 王晓璐; 刘二龙
102206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6
朱登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至少包括支托机构和调节机构,其中:支托机构用于对泵送系统形成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托机构,用于调节支托机构的姿态,使泵送系统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本发明可以省去扶持工人和调整对接的人员,减少人工投入,使泵送系统的安装更加简便,为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支托机构(1)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支托机构(1)用于对泵送系统(3)形成支撑;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用于调节所述支托机构(1)的姿态,使所述泵送系统(3)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至少包括所述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和/或中心高度。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的底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或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用于调节所述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或后端(12)相对于地面的高度。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器(5)至少包括升降单元及为所述升降单元提供升降驱动力的驱动单元。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为上端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托机构(1)的底面、下端固定设置的菱形活动架(51);所述驱动单元为与所述菱形活动架(51)的左端和右端旋合、以控制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的间距的螺杆(52)。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螺杆(52)同时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的左侧或右侧或后侧,或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的左侧和右侧。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滚轮(6)的基座(7),所述支托机构(1)设置在所述基座(7)上。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8),用于限制所述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相对于泵车的车体底盘大梁的位置。10. 一种泵送系统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泵送系统(3)中的料斗(31)放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托机构(1)上;利用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1)的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支托机构(1)的姿态,使所述泵送系统(3)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
说明书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泵送系统的吊装是车间装配最浪费时间的工段之一。图1a显示的是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吊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b、图1c和图1d分别是图1a中的三个不同位置的C向视图、B-B截面示意图以及A向视图。如图1a~1d所示,目前泵送系统的吊装方法主要采用两根吊绳1’将泵送系统2’前端的输送缸21’和后端的料斗22’吊起,通过不断地调节吊绳1’在泵送系统2’上的吊挂位置,使泵送系统2’的安装角度(此处泵送系统2’的安装角度可以理解为输送缸21’的轴线与车体的底盘大梁的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可以理解为料斗22’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将泵送系统2’固定连接到泵车的车体3’上(连接点分别如图1b中示出的B位置、图1c中示出的C位置),完成泵送系统2’的吊装。上述整个吊装过程需要多名工人进行扶持和对接,这样耗费时间较长,而且泵送系统2’的安装角度无法保证,将直接影响泵送性能。除此之外,由于整个吊装过程在高空作业完成,极有可能发生泵送系统2’掉落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其能使泵送系统的安装更为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至少包括支托机构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支托机构用于对泵送系统形成支撑;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支托机构的姿态,使所述泵送系统的安装 角度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姿态至少包括所述支托机构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和/或中心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前端和/或后端的高度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支托机构的前端和/或后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器至少包括升降单元及为所述升降单元提供升降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单元为上端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托机构的底面、下端固定设置的菱形活动架;所述驱动单元为与所述菱形活动架的左端和右端旋合、以控制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的间距的螺杆。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螺杆同时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左侧或右侧或后侧,或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带滚轮的基座,所述支托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相对于泵车的车体底盘大梁的位置。 由于本发明设置了能对泵送系统形成支撑的支托机构,并在支托机构设置了能对其姿态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吊装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支托机构的姿态,使泵送系统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因此本发明可以省去扶持工人和调整对接的人员,减少人工投入,使泵送系统的安装更加简便,为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支托机构对泵送系统形成支撑,因此泵送系统的吊装脱离了高空作业,防止了安装过程中出现掉落事故,安全性得以提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泵送系统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泵送系统中的料斗放到支托机构上;利用设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支托机构的姿态,使所述泵送系统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姿态至少包括所述支托机构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和/或中心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支托机构的前端和/或后端的高 度调节器,通过调节所述支托机构的前端和/或后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以调节所述支托机构的姿态。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吊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第一位置的C向视图。 图1c为图1a中第二位置的B-B截面示意图。 图1d为图1a中第三位置的A向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俯视图。 图4a-4d分别为图2中支托机构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不同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5a为图2中的角度调节器在支托机构上的一种布置方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M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角度调节器在支托机构上的另一种布置方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吊绳2’泵送系统3’车体的底盘大梁21’输送缸22’料斗1支托机构11前端12后端2把手3泵送系统31料斗32输送缸4车体的底盘大梁5高度调节器51菱形活动架52螺杆53锥齿轮6滚轮7基座8限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7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泵送系统3包括料斗31以及垂直连接在料斗31侧面的输送缸32。泵送系统3的安装过程的主要困难在于其安装角度不易调节,此处的安装角度既可以理解为输送缸32的轴线与车体的底盘大梁4的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可以理解为料斗3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二者大小相同,因此调节上述任一角度均可。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主要是针对料斗3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 图2和图3显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泵送系统安装装置至少包括支托机构1,其中:支托机构1呈碗状,与泵送系统3中的料斗31的外轮廓基本相适配,用于对泵送系统3形成支撑。将泵送系统3安装到泵车车体的整个过程中,料斗31始终坐设在支托机构1上,由支托机构1进行支撑,因此脱离了高空作业,防止了安装过程中出现掉落事故,安全性得以提升。 由于料斗31直接置于支托机构1,因此料斗3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随着支托机构1的姿态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本发明在支托机构1 还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支托机构1的姿态,从而调节料斗3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进而使泵送系统3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这种方式可以省去扶持工人和调整对接的人员,减少了人工投入,使泵送系统的吊装更加简便,为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姿态至少包括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和/或中心高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单独调节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来改变支托机构1的姿态;也可以单独对支托机构1的中心高度进行调节,改变支托机构1的姿态;还可以既调节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同时对支托机构1的中心高度进行调节,以改变支托机构1的姿态。上述方式通常根据泵送系统3的安装角度预设值进行选用。 所述调节机构最好设置在支托机构1的底部,该位置更易于对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和/或中心高度进行调节。 作为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器5,可以选用图4a~4d示出的设置两套高度调节器5的方案,分别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同时调节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这样既可以调节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还可以对支托机构1的中心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当然,也可以仅布置在前端11或后端12,仅对前端11或后端12的高度进行,但是这种情形下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范围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该调节过程: 图4a显示的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均未处于举升状态,图4b显示的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均呈举升状态,图4a和4b中的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n相同,区别仅在于支托机构1的中心高度不同。图4c显示的支托机构1的前端11由高度调节器5抬升起来,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未动作,此时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n朝顺时针方向发生偏离,产生了变化,中心高度也得到了抬升。图4d显示的支托机构1的后端12由高度调节器5抬升起来,前端11的高度调节器5未动作,此时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n朝逆时针方向发生偏离,产生了变化,中心高度也得到了抬升。甚至还可以是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均处于抬升状态,但是,前端11和后端12的高度调节器5的抬升高度不相一致,此时,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n发生一定的偏离,中心高度在图4c和图4d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抬升。 由此可以看出,在支托机构1的前端11和后端12均设置高度调节器5,可以扩大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n和中心高度的调节范围,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泵送系统的安装以及装配于不同整车的情况,进而扩大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具体地,高度调节器5至少包括升降单元以及为升降单元提供升降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其中: 升降单元可以采用菱形活动架51,该菱形活动架51的上端固定连接到支托机构1的底面,下端固定设置。 驱动单元采用的是螺杆52,利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当螺杆52旋转的过程中,与菱形活动架51左端和后端的螺母(图中未示出)转动配合,控制左端和后端的螺母的间距,从而控制菱形活动架51的上端和下端的间距,进而控制支托机构1的中心高度。也就是说,通过旋转螺杆52便可以达到升降支托机构1的目的,易于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螺杆52的数量可以是两根,同时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左侧或右侧或后侧,或分别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左侧和右侧。当两根螺杆52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左侧或/和右侧(如图5a所示),此时,需要锥齿轮53与螺杆52相配合(如图5b所示),以改变螺杆52的转动方向后,再与菱形活动架51相配合。当将两根螺杆52同时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后侧(如图6所示),此时根螺杆52的转动动力直接作用于菱形活动架51,而无需锥齿轮53改变转动方向。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装锥齿轮53,以改变螺杆52的布置方式。 为了手摇方便,高度调节器5还可以包括固定连接到螺杆52的端头的把手2。 需要说明的是,高度调节器5固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给出的机械结构 实现,该种结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也可以采用液压或电动系统替换上述机械结构,从而可以更为精确地控制支托机构1的高度和角度。 如图3所示,泵送系统安装装置还可以包括基座7,支托机构1设置在基座7上。基座7装配有四个滚轮6,每一个滚轮6均具有转向功能,这样可以方便调节泵送系统3相对于基座7的中心位置。 上述各实施例中,泵送系统安装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8,用于限制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相对于泵车的车体的底盘大梁4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在基座7的两侧分别布置限位机构8,并且两限位机构8之间的距离与泵车车体的底盘大梁4的宽度基本相同,如图3中示出的宽度D。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时,将泵送系统安装装置朝车体的底盘大梁4中推入,直至限位机构8上的安装孔与底盘大梁4的底部的孔位相对齐,此时泵送系统安装装置的位置得以确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泵送系统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利用吊装工具将泵送系统3中的料斗31放到支托机构1上。 然后,利用设置在支托机构1的调节机构,调节支托机构1的姿态,使料斗31的纵向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即泵送系统3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 最后,将泵送系统3固定连接到泵车的车体上,完成泵送系统3的安装。 上述步骤中,所述姿态至少包括支托机构1的纵向中心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和/或中心高度。 上述步骤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支托机构1的前端和/或后端的高度调节器5,通过调节支托机构1的前端和/或后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以调节支托机构1的姿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送系统安装装置及方法,至少包括支托机构和调节机构,其中:支托机构用于对泵送系统形成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托机构,用于调节支托机构的姿态,使泵送系统的安装角度达到预设值。本发明可以省去扶持工人和调整对接的人员,减少人工投入,使泵送系统的安装更加简便,为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