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46687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7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97300.5

申请日:

2013.12.18

公开号:

CN104728772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V 7/00申请公布日:2015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V 7/00申请日:20131218|||公开

IPC分类号:

F21V7/00; F21V17/00; F21V23/00(2015.01)I; F21V29/50(2015.01)I;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7/00

申请人:

李世辉; 林镓宸; 郭宗训

发明人:

李世辉; 林镓宸; 郭宗训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中正路700号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代理人:

陈践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主要是由一管体、一散热座及一发光模块所组成,本发明主要是在管体的圆周面上形成一反射层,并使所述的反射层直接对应于发光模块产生的一光源,借此,使光源可直接在管体内部受到反射层所反射,进而产生一柔和的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又,散热座与管体完成组设后,散热座的一散热部裸露于管体外,借此,可将管体内产生的热能,经散热部快速传导至管体外,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管体,其表面成型有一个穿透该管体的组设部,且该管体的一个圆周面具有一个反射层,该反射层的一个反射面是面向该管体的中心;
一个具有一个承载部的散热座,该承载部下方形成一个散热部及一个相对组设部,该承载部上方组设有一个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具有一个电路基板,该发光模组模块表面电性组设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以及
该散热座以该相对组设部,与该管体的该组设部相对组设,使该发光模块及该散热座位处于该管体内,该发光模块的各该发光二极管,并与该管体的该反射层呈相互对应,且该散热座的该散热部外露于该管体外,该管体两端分别组设一个灯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经电流导通后所发射出的光线,是受该反射层反射形成一个反射式的间接光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座的该相对组设部为一个供该管体的该组设部滑入以完成相对组设的滑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该组设部呈滑槽状,且该散热座呈板状。

说明书

说明书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
技术领域
一种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应用于照明设备上,本发明尤指一种在一管体圆周面组设一反射层,可使管体内的一发光模块所产生的一光源照射反射层后,产生一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照明上,发光二极管所制成的照明装置种类多样,且目前市面上已有取代一般日光灯管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存在光源指向性过强、易产生眩光使眼部造成不适等问题,因此,发光二极管灯管所产生的光线通常须至少经过一次反射后,才可降低人眼观看时的不适感;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如图中的发光二极管灯具10,其主要在一灯罩101内缘组设有一反光罩102,至少两支发光二极管灯管103相对设置于反光罩102下方,各发光二极管灯管103受电导通后所产生的一光线,会受到相对应的反光罩102所反射,使得受反射的光线可为人眼所接受,惟,每一组发光二极管灯管103皆须搭配一组反光罩102使用,是以,反光罩102在发光二极管灯具10的制作上属于必要的元件,请再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实施示意图,如图,现有发光二极管灯管103上缘,具有与反光罩102相对应且呈透明状的一出光面1031,发光二极管灯管103内组设有一电路基板1032,并设置于出光面1031下方,又,发光二极管灯管103下缘组设有作为散热使用的一散热基板1033,然而,由于散热基板1033以金属材质制成(通常为铝),因此散热基板1033无法透光,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经反光罩102反射后,部分光线会反射到发光二极管灯管103的散热基板1033上,进而使部分光线被遮挡,造成发光二极管灯管103下方形成一阴影区块,照明时会造成光强度不一致的问题;再者,前述的散热基板1033受到发光二极管灯管完全的包覆,是以制成的发光二极管灯管103实际散热效果并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及发光二极管灯管设计的经验,针对发光二极管灯管及其光线反射结构进行研究及改良,期能设计出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实体产品;缘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产生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且散热效果良好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主要于一管体的圆周面形成或组设有一面向灯管中心的反射层,并与一散热座及管体完成相互组设,又,散热座上方组设有一布设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基板的一发光模块,通过所述反射层所形成的反射作用,可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线被反射层反射后,进一步发散至灯管外,以形成一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进而使照射出去的光线形成柔和的光源,再者,散热座与管体完成相互组设后,散热座的一散热部裸露于管体外,是以发光二极管动作时所产生的一热能,可被散热座快速传导至管体外,使整体可产生绝佳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是,该发光二极体二极管经电流导通后所发射出的一光线,系受该反射层反射后,形成一个反射式的间接光源。
优选的是,该散热座的该相对组设部为一个滑槽,可供该管体的该组设部滑入后,完成相对组设。
优选的是,该管体的该组设部呈滑槽状,且该散热座呈板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确实可达到提供一种可直接产生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且散热效果良好的反射式发光二极体二极管灯管的目的。
为能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敬请参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图2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管。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符号说明】
10发光二极管灯具          101灯罩                     102反光罩
103发光二极管灯管        1031出光面               1032电路基板
1033散热基板                  20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
201管体202反射层        2011组设部               2021反射面
2012容置空间                  2013圆周面               203发光模块
204散热座                        2031电路基板           2041承载部
2032发光二极管              2042相对组设部       2043散热部
205灯头                            L光线                         H热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如图,本发明所称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20,其主要由一中空的管体201、一反射层202、一发光模块203、一散热座204及两灯头205所组构而成;如图所示,管体201具有一容置空间2012,反射层202组设(或直接形成)于灯管201的一圆周面2013,其较佳的理想位置为灯管201上方约1/2~1/3的位置,且反射层202的一反射面2021面向管体201中心;发光模块203主要由一电路基板2031及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2032所组构而成,所述的电路基板2031组设于散热座204的上方,所述的散热座204可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可使散热座204整体具有良好的导热及散热效果,其中,金属材质可以为铜、铝、铝合金等,不以此为限,又,上述的发光模块203及散热座204均组设于管体201之中,管体201两端再分别以一灯头205组设,进而将发光模块203及散热座204固定于管体201内。
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一),如图中所示管体201成型有一穿透管体201的组设部2011,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其可成型为槽状(或长槽孔状也可),使管体201的圆周截面整体观之呈C字型; 膜等片状型式,反射层202组设时,可利用本身材质的可挠性质,进而将反射层202略微弯曲后组设于管体201内缘,使反射层202可进一步被定位及容置于管体201的容置空间2012中,反射层202组设完成后,反射面2021面向管体201的中心,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图未绘示),则可以于管体201的圆周面2013表面直接涂布或镀上一层反射层也可;请接续参阅图5,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二),如图,散热座204上平面形成有一承载部2041,散热座204下方则形成为一散热部2043,又,邻近散热部2043的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相对组设部2042;发光二极管2032布设于电路基板2031的平面上,当所述的发光模块203预先组设于散热座204的承载部2041,进一步使电路基板2031紧贴于承载部2041;综上,当各构件进行组设,将组设有发光模块203的散热座204,以其相对组设部2042对应于灯管201的组设部2011,并使散热座204沿组设部2011组设入管体201的容置空间2012之中,组设完成时的态样请搭配参阅图6,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三),如图所示,散热座204以相对组设部2042与管体201的组设部2011形成相对限位;承上,当管体201与散热座204完成组设后,再以两灯头205分别组设于管体201两端,组设完成后,灯头205进一步与电路基板2031形成电性连接,整体组装完后的态样即如图3中所示;请再参阅本图中所示,所述的相对组设部2042可成型为滑槽状,供以搭配管体201的组设部2011,以使散热座204在组装完成后,可进一步受到组设部2011的夹持限位及固定,此设计有利于生产组装及提高更换时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7,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一),如图,本发明实施时,发光二极管2032受电流导通后可产生至少两条光线L,如图中的示意,各光线L初照射时,由于发光二极管2032为指向性光源,且发光二极管2032与反射面2021相对应,是以光线L会朝反射面2021方向照射,并进一步受反射面2021所反射,以将光线L反射至管体201外,其中,光线L受到反射面2021反射后,光线L会进一步呈均匀、柔和状;再者,本发明中所称的电路基板2031呈立式(即水平面积较小),是以光线L的反射不会受到电路基板2031所遮蔽,影响光强度。
请参阅图8,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二),如图,本发明实施一段时间后,发光二极管2032会产生一热能H,并分布于电路基板2031上,而本发明则是利用电路基板2031与散热座204直接接触,使电路基板2031将发光二极管2032所产生的热能H,快速传导至散热座204,由于散热座204的散热部2043外露于管体201外,可将热能H传导至散热部2043并进一步发散于空气中,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9,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承上,管体201的组设部2011也可成型为一滑槽状,散热座204则可呈板状的型式,即,以其两长边端缘形成相对组设部2042,是以,其组设时,可将呈板状的散热座204,经由呈滑槽状的组设部2011滑入后,使散热座204两长边端缘受到组部的夹持固定。
由上所述可知,本发明所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主要在一管体的圆周面上,成型或组设有一具有高反射率特性的反射层,且所述的反射层的一反射面面向管体中心,再者,于管体之中组设有一电性布设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块,利用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指向性较强一光线,使光线照射于反射面后,可受反射面的反射作用,进而产生一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形成光线均匀及柔和的照明光源;又,发光模块组设于一散热座上方,且散热座与管体完成相对组设后,散热座的散热部外露于管体之外,如此,可确保发光模块发光时所产生的一热能,可被散热部快速的传导至管体外发散,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再者,本发明所述的电路基板采立式设计,借此,以使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被反射后,不受电路基板的阻挡及遮蔽;依此,本发明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达到提供一种可直接产生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且散热效果良好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目的。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主要是由一管体、一散热座及一发光模块所组成,本发明主要是在管体的圆周面上形成一反射层,并使所述的反射层直接对应于发光模块产生的一光源,借此,使光源可直接在管体内部受到反射层所反射,进而产生一柔和的反射式的间接性光源,又,散热座与管体完成组设后,散热座的一散热部裸露于管体外,借此,可将管体内产生的热能,经散热部快速传导至管体外,以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