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743010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9813.8

申请日:

2015.04.13

公开号:

CN104834842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6F 21/31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林俊佑 葛传勇变更后:姜华|||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21/31登记生效日:2018011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苏州天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前海大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归庄渠径村香塘路68号变更后权利人: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21/31申请日:20150413|||公开

IPC分类号:

G06F21/31(2013.01)I; G06F21/62(2013.01)I

主分类号:

G06F21/31

申请人:

苏州天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俊佑; 葛传勇

地址:

215400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归庄渠径村香塘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代理人:

贺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并对其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或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并对其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5.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信息调取模块,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
使用权限设置模块,用于对调取出的所述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密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属性类别划分模块,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第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包括:第三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第四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9.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人们在使用该终端时,为了达到保密效果,通常在待机时锁定屏幕,使用者时需要输入解锁密码才能解锁,解锁密码由机主本人进行设置。然而在某些场合下,例如家中或者聚会场所,朋友或家人会借用机主的终端进行使用,在使用时需要向机主询问解锁密码并输入完成解锁才可进入终端桌面,而由于解锁密码并非为非机主用户进行设置,因此对密码并不熟悉,当终端再次待机后或者当非机主用户以后再次借用机主用户的终端时,很容易忘记密码,因此需要再次向机主用户询问解锁密码。同样,机主用户更换密码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另外,由于终端借用人员的不同,机主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保密需求,例如机主可以允许一些借用者在使用终端时可以查看任何资料或使用任何功能;而不希望某些借用者查看任何资料或使用全部功能。
因此,本发明人觉得上述问题非常有其改良的必要性,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作设计及专业制造经验,积极地针对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进行研究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下终于开发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可有效解决非机主用户在多次使用机主用户终端时需要重复输入机主用户设置的解锁密码所导致的繁琐问题,以及,机主用户针对不同的借用人员有着不同的保密需求而导致的终端隐私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并对其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信息调取模块,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
使用权限设置模块,用于对调取出的所述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密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
属性类别划分模块,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作为优选,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第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包括:第三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 第四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非机主用户在首次输入机主用户设置的解锁密码后,可在终端上输入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终端将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机主用户可对与非机主用户对应的所述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即可以允许或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如果机主用户设置成允许,则将终端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如此,当该非机主用户再次对终端进行解锁时就可以输入之前由自己设定的预设密码,同样可以达到解锁效果;另外,机主用户可以通过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以达到针对不同的借用人员设置不同的保密需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发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实际应用中,非机主用户在首次借用机主用户的终端时,需要输入由机主用户设置的解锁密码,在完成解锁后,终端将提供一输入界面,非机主用户可通过该输入界面输入所述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其中,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微信号、社交网络昵称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为姓名。所述预设密码可由非机主用户自由设置,例如可以设置成非机主用户自己终端的解锁密码,设置好的预设密码将与非机主用户的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即相互对应。非机主用户在输入结束后可将输入内容进行保存,如此,终端将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将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在数据库中,一个非机主用户拥有一个单独的分数据库,该分数据库内储存有该非机主用户输入的所述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
步骤102、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并对其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由机主用户决定。例如,从数据库内调取出的所述个人信息为用户A,在终端的所述个人信息所处界面上,将显示有对于用户A的使用权限设置功能,启用该设置功能后,将显示两个设置选项,即允许与拒绝,机主用户可对两个设置选项的其中一个进行确定,从而完成对用户A的使用权限的设置。
步骤103、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具体的,终端将获取由机主用户对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当获取到的设置结果为允许时,则终端将获取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并将其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如此,则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再次借用机主用户的终端时,就可以通过在解锁界面上输入自己设置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解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内还另外设置有一分密码数据库,在解锁过程中,当终端获取到非机主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时,则将该解锁密码与所述分密码数据库内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比对,若出现重复,则控制终端完成解锁。此外,由机主用户设置的原始的解锁密码依然有效。
例如,由机主用户设置的解锁密码为:3214,由非机主用户设置的预设密码为:2100,则在解锁时,可输入上述两个密码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完成解锁。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步骤202、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其中,在终端的所述个人信息所处界面上,将显示有对于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划分功能,启用该功能后,将显示两个设置选项,即第一属性选项与第二属性选项,机主用户可对两个设置选项的其中一个进行确定,从而完成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
其中,所述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具体的,如果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则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再次通过输入解锁密码进入终端桌面时,将享有与机主用户相同的对终端内安装的应用程序的使用功能;如果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则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再次通过输入解锁密码进入终端桌面时,所能使用的应用程序为被机主用户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对于机主用户不允许使用的,非机主用户将无法使用,即被隐藏。例如,机主用户不希望用户B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为微博、微信,则机主用户可通过在终端上执行设置操作以达到对用户B隐藏微博、微信的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步骤302、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1为相同工作原理,在此本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具体的,如果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则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再次通过输入解锁密码进入终端相册时,将享有与机主用户相同的对终端相册的内的所有照片可进行查看的功能;如果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则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再次通过输入解锁密码进入终端相册时,所能查看的图片为被机主用户允许查看的图片,对于机主用户不允许查看的,非机主用户将无法查看,即被隐藏。例如,终端相册可被设置成两个数据库,即隐私数据库与非隐私数据库,当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时,则只对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显示非隐私数据库,即当该非机主用户进行终端相册时,将只能查看非隐私数据库内的图片。如此,可很好地保护终端相册的隐私,给非机主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保障了机主用户的隐私。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 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40,所述装置40包括:
记录模块401,用于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
信息调取模块402,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
使用权限设置模块403,用于对调取出的所述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以及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
密码处理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为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以及忽略所述预设密码。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40还包括:
属性类别划分模块405,用于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
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6,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6包括:
第一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7,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正常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第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8,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桌面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对其它应用程序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请复参考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40还包括:
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9,用于根据属性类别的划分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09包括:第三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10,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一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正常显示已储存的所有图片;以及
第四使用机制建立模块411,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被划分为第二属性类别的结果建立与所述个人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相册使用机制为:当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进入终端相册时,只显示机主用户允许所述个人信息对应的非机主用户所查看的图片,即对其它图片进行隐藏,其中不允许查看的图片由机主用户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装置。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中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将不进行赘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发明可实现以下优点:
借由本发明,当非机主用户在首次输入机主用户设置的解锁密码后,可在终端上输入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终端将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机主用户可对与非机主用户对应的所述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即可以允许或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如果机主用户设置成允许,则将终端将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如此,当该非机主用户再次对终端进行解锁时就可以输入之前由自己设定的预设密码,同样可以达到解锁效果;另外,机主用户可以通过对所述个人信息的属性类别进行划分以达到针对不同的借用人员设置不同的保密需求的效果。

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基于非机主用户的终端使用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记录非机主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以及预设密码并保存于数据库,其中所述个人信息与所述预设密码相互关联;接收机主用户的操作从数据库内调取出所述个人信息并对其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使用权限的设置包括:允许或拒绝与所述个人信息相互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作为终端解锁分密码的设置;根据所述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设置结果对与其相关联的所述预设密码进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