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74202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0052.7

申请日:

2015.02.27

公开号:

CN104850973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8申请日:20150227|||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8(2012.01)I; G06Q50/28(2012.01)I; G06F21/32(2013.01)I

主分类号:

G06Q10/08

申请人: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郭振华; 张嘉奇; 李秀; 杜佳; 陈胜

地址: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代理人:

王震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第二人脸图像提供给第一移动终端。本发明在物流过程中增加了有效的双向验证/认证环节,大大提升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第二人脸图像提供给第一移动终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起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时即自动得到满足,或者,所述设定条件在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人脸图像请求时得到满足。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先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可提供人脸图像的提醒,在收到针对所述提醒的确认反馈时,认为收到来自对应移动终端的所述人脸图像请求。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处于预定距离之内,且/或者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完成了通话。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物流控制系统通过获取第一、第二移动终端各自的GPS信息、与移动基站的接入情况或与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来判断的。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属的ID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最终送件人ID和收件人ID。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收件人ID相关联的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所 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收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对应于最终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8.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同一配送中转环节上进行货物交接的第一送件人ID和第二送件人ID。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第二送件人ID相关联的第一、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第二送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提供确认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对应于第一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10.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在收到针对作为收件一方的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预存储于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说明书

说明书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也越来越普遍,网购成为现在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快递物流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其服务于网购产生的货物运输,满足了人们的网络购物需求,也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然而,传统的物流系统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配送货物给收件人时被他人冒领,货物在物流过程中被送件人丢失、损坏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货物安全风险,提高物流尤其是网购物流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第二人脸图像提供给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设定条件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起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时即自动得到满足,或者,所述设定条件在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人脸图像请求时得到满足。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先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可提供人脸图像的提醒,在收到针对所述提醒的确认反馈时,认为收到 来自对应移动终端的所述人脸图像请求。
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处于预定距离之内,且/或者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完成了通话。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物流控制系统通过获取第一、第二移动终端各自的GPS信息、与移动基站的接入情况或与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来判断的。
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属的ID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最终送件人ID和收件人ID。
与收件人ID相关联的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收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对应于最终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同一配送中转环节上进行货物交接的第一送件人ID和第二送件人ID。
与第一、第二送件人ID相关联的第一、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第二送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提供确认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对应于第一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记录针对同一货物的所有交接ID和相应的人脸图像,作为该货物的所有接触人员的人脸信息链。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在收到针对作为收件一方的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预存储于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物流的各个过程中增加了货物交接双方的双向验证或认证机制,从而保证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解决了货物在配送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验证、认证手段的问题,能够有效防止货物被其他人冒领或误领,同时防范送件人出现不轨行为,又能防止居心不良之人冒充送件人,危及收件人的财产或人身安全,还能避免货物在物流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流转时可能出现一些物品损坏或丢失而无法进行责任认证的问题。
一方面,在送件人发送货物给收件人时,系统可将收件人的照片发送给送件人,同时将送件人的照片发送给收件人,从而可以在交接时进行双向认证来确认双方身份;另一方面,当货物在物流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转接时,系统可以对收件一方进行人脸识别来确保货物的安全以及明确货物有关事故责任。本发明可以较好地保证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出现事故时可以进行可靠有效的责任认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S2、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S3、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第二人脸图像提供给第一移动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条件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起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时即自动得到满足,物流控制系统直接将送收件双方的人脸图像提供给送收件双方ID对应的移动终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人脸图像请求时才将送收件双方的人脸图像提供给送收件双方ID对应的移动终端。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可以先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可提供人脸图像的提醒,在收到针对所述提醒的确认反馈时,认为收到来自对应移动终端的所述人脸图像请求。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步骤S3中,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处于预定距离之内,且/或者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完成了通话。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物流控制系统通过获取第一、第二移动终端各自的GPS信息、与移动基站的接入情况或与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来判断的。结合物流的特点,通过采用上述手段,可避免过早将相关人脸图像数据或相关的提醒提供给对应移动终端,避免不必要地占用其资源,提高处理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属的ID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最终送件人ID和收件人ID。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移动终端对应于物流过程中的最终送件人,第二人脸图像和第二移动终端对应于货物的收件人,在这种情况下,送件人和收件人可以先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对方在系统中预先记录的人脸图像(送件人作为物流公司的员工,其人脸图像事先记录在系统,收件人一般可由寄件人向物流公司的系统提供照片,记录其人脸图像),利用图片,通过人眼观察对比真人,双向验证身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与收件人ID相关联的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收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对应于最终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不通知,匹配结果仅作为系统记录),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这种实施例提供了系统认证机制,即,系统通过图像 对比,可以自动识别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其可由送件人或收件人的移动终端拍摄收件人的照片后提交系统)是否与预存储的与收件人ID相关联的第二人脸图像匹配,一方面,其匹配结果可以通知第一移动终端,让送件人知悉系统的判断结果与自己靠人眼观察的判断结果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这种机制还可以利用系统的识别和记录,来防止或记录送件人实际并未将货物送达真正的收件人的行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确立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包括:所述物流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录入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同一配送中转环节上进行货物交接的第一送件人ID和第二送件人ID。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移动终端对应于物流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环节上的第一送件人(上游送件人),第二人脸图像和第二移动终端对应于该中转环节上的第二送件人(下游送件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送件人可以先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对方在系统中预先记录的人脸图像,通过人眼观察图片对比真人,双向验证身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与第一、第二送件人ID相关联的第一、第二人脸图像预存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收到针对第二送件人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提供确认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对应于第一送件人ID的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这种实施例提供了系统认证机制,即,系统通过图像对比,可以自动识别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其可由第一或第二送件人的移动终端拍摄第二送件人的照片后提交系统)是否与预存储的与第二送件人ID相关联的第二人脸图像匹配,一方面,其匹配结果可以通知第一移动终端,让第一送件人知悉系统的判断结果与自己人眼观察的判断结果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这种机制还可以利用系统的识别和记录,来防止或记录第一送件人实际并未将货物转交的第二送件人的行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
S2、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 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
S3、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并在收到针对作为收件一方的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的人脸图像比较请求时,将与该请求关联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与预存储于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在判断为匹配时,记录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记录不匹配信息并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比较请求由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
同样,第一移动终端所属的ID与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可以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最终送件人ID和收件人ID,也可以分别为关于同一货物的同一配送中转环节上进行货物交接的第一送件人ID和第二送件人ID。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仅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收件人/第二送件人可依据第一人脸图像观察实际送件人,判断实际送件人是否与第一送件人身份一致,但是,物流控制系统并不将第二人脸图像提供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系统通过图像对比,自动识别由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提交的对比人脸图像是否与预存储的与第二人脸图像匹配,其识别结果可通知或不通知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或记录最终送件人/第一送件人实际并未将货物转交的收件人/第二送件人的行为,而在通知的情况下,还可以帮助最终送件人或第一送件人验证对方身份,最终送件人或第一送件人在验证身份的情况下才交接货物,保证货物不会被错送。另外,如果在匹配时默认进行通知,则未发出通知的情况也能表示系统未通过身份验证。
在这种实施例中,前述实施例中的优选特征也均可以采用。
另外,在前面各种实施例中,所述物流控制系统还可记录针对同一货物的所有交接ID和相应的人脸图像,作为该货物的所有接触人员的人脸信息链,从而在货物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查找出是哪个环节上的哪个人员的责任。
通过在物流过程中增加有效的验证/认证环节,本发明能提升货物在物流中的安全。
人脸识别可采用已知的技术手段,例如采用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MFBP(Multi-order Fusion Binary  Patterns)+FLD(Fisher Linear Discrimiant)的综合方法,将其在最权威的测试库之一FERET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比以往的方法都更加快速、更加准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物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物流控制系统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与第二移动终端相关联;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是否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如果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属的ID确立了预定的送收货关系,所述物流控制系统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对应地将所述第一人脸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