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7388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3077.X

申请日:

2003.08.12

公开号:

CN1580932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B17/12; G03B29/00; G06F1/16

主分类号:

G03B17/12; G03B29/00; G06F1/16

申请人: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翁释龙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何秀明;李晓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应用于掀盖式装置。掀盖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自动回位机构包括紧固机构、转轴和传动机构。紧固机构用以将第一壳体紧固于第二壳体。转轴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体。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传动机构受到紧固机构的触动,致使转轴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旋转回位装置,装设于一掀盖式装置中,其中该掀盖式装置 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包括: 一可旋转模块,旋转式耦接于第一壳体上; 一转轴,设置于可旋转模块的两侧,用以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 体; 一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以及 一触动组件,具有一接触端,其中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该触 动组件引动传动机构,以使转轴旋转并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触动组件是一钩件,可 活动式配置于第一壳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第二壳体开设有一接合 孔,用以容置钩件,使第一壳体紧固于第二壳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接触端是一滑动杆,配 置于钩件的一侧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传动机构是一螺旋斜面, 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触动组件可活动式耦接于螺旋斜面,使得接 触端沿着螺旋斜面滑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传动机构是一齿轮组, 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接触端耦接该齿轮组的一齿状部,使得触动 组件推动齿轮组旋转。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自动旋转回位装置还包 括一弹簧,套设于滑动杆上,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使钩件紧扣接合孔。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钩件还包括一导引部, 导引部导引钩件进入接合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第一壳体是一液晶显示 器(LCD)。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掀盖式装置是一笔记 本计算机。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掀盖式装置是一手机。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可旋转模块是一数字 相机。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其中可旋转模块一液晶显 示模块(LCM)。
14: 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应用于一掀盖式装置中,其中该 掀盖式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该自动回位机构包括: 一紧固机构,用以将第一壳体紧固于第二壳体; 一转轴,用以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体;以及 一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其中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 该传动机构受到紧固机构的触动,致使转轴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该紧固机构还包括: 一接合孔,开设于第二壳体中;以及 一钩件,可活动式配置于第一壳体,用以扣入接合孔。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紧固机构还包括一滑动杆, 配置于钩件的一侧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传动机构是一螺旋斜面, 当紧固机构触动螺旋斜面时,滑动杆沿着螺旋斜面滑动。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传动机构是一齿轮组,当 紧固机构触动该齿轮组,使得滑动杆耦接齿轮组的一齿状部,用以推动齿轮 组旋转。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紧固机构还包括一弹簧, 套设于滑动杆上,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使钩件紧扣接合孔。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钩件还包括一导引部,其 中该导引部导引钩件进入接合孔。
21: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第一壳体是一液晶显示模 块。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掀盖式装置是一笔记本计 算机。
23: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掀盖式装置是一手机。
24: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回位机构,其中可旋转模块是一数字相机。

说明书


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回位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DSC)的市场日益兴盛蓬勃,主要来自于数字相机对图像处理的快速与即时性,同时也带动了数字图像的普及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整合潮流,在手机、PDA、笔记本计算机等便携式装置中内建数字相机已成为新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内建于掀盖式装置的数字相机设置于盖体的转轴处或盖体的前端。参照图1A-1C,其表示一掀盖式装置的内建数字相机的侧视图。在图1A-1C中,掀盖式装置包括盖体110、本体120和转轴130,转轴130用以连接盖体110与本体120,使盖体110可相对于本体120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旋转动作。数字相机100通过转轴104旋转式耦接于盖体110的前端,以增加镜头102提取图像的范围。

    如图1A所示,数字相机100处于初始位置的未旋转状态,相对于盖体110的旋转角度为0度;如图1B所示,数字相机100相对于盖体110的旋转角度为90度;如图1C所示,数字相机100相对于盖体110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数字相机100的旋转角度可以是0度到180度的任一角度,使用者可调整镜头102的最适合角度进行拍摄。然而当盖体110与本体120闭合前,如经旋转后的数字相机100未回位至0度或旋转至180度,数字相机100将会与本体120相撞或发生干涉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利用掀盖式装置本身的组件来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即可避免发生可旋转模块与掀盖式装置本体相撞或产生干涉。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自动旋转回位装置,装设于掀盖式装置中,其中掀盖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包括:可旋转模块、转轴、传动机构和触动组件。可旋转模块旋转式耦接于第一壳体上。转轴设置于可旋转模块地两侧,用以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体。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触动组件具有一接触端,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触动组件引动传动机构,藉以使得转轴旋转并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应用于掀盖式装置中。掀盖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自动回位机构包括:紧固机构、转轴和传动机构。紧固机构用以将第一壳体紧固于第二壳体。转轴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体。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可旋转模块受到紧固机构的触动,致使转轴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了解,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中:

    图1A-1C表示一掀盖式装置的内建数字相机的侧视图;

    图2表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3A-3C表示图2中的紧固机构的动作方式示意图;

    图4表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5A-5C表示图4中的传动机构的动作方式示意图;

    图6A表示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B表示图6A中的第一齿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包括第一壳体一盖体210、第二壳体一本体220和转轴230。转轴230用以连接盖体210与本体220,使盖体210可相对于本体220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旋转动作。如图2所示,盖体210为液晶显示器(LCD),而本体220是笔记本计算机主体。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包括:紧固机构、转轴和传动机构。紧固机构主要包括有接合孔222和钩件212;接合孔222开设于本体220的前端;而钩件212以可活动式配置于盖体210的前端。转轴204配置于数字相机200的两侧面,而内建于掀盖式装置的数字相机200通过转轴204旋转地耦接于盖体210的前端,以增加镜头202提取图像的范围。传动机构为螺旋斜面206,设置于转轴204的一端。

    当盖体210朝向本体220盖下,使盖体210相对于本体220进行闭合的旋转动作,直到钩件212扣入接合孔222,盖体210即可闭合扣入本体220;当使用者推动按键214使钩件212脱离接合孔222后,盖体210即可相对于本体220进行开启的旋转动作。

    参照图3A-3C,其表示图2中的紧固机构的动作方式示意图。紧固机构还包括有滑动杆216和弹簧218。滑动杆216配置于钩件212的侧端,而弹簧218套设于滑动杆216上。钩件212还包括导引部212a和扣接部212b,导引部212a导引钩件212进入接合孔222,使扣接部212b扣接接合孔222侧壁。导引部212a可以是导引斜面、导引弧面、或导引截角。

    如图3A所示,当盖体210朝向本体220盖下,钩件212逐渐接近接合孔222。接着,在图3B中,导引部212a导引钩件212进入接合孔222,使得钩件212向右侧移动,产生d的最大位移量并同时压缩弹簧218。如图3C所示,当钩件212完全进入接合孔222,扣接部212b扣接接合孔222侧壁。此时,弹簧218提供弹性恢复力使钩件212向左侧移动以紧扣接合孔222,盖体210即可稳固地闭合扣入本体220。

    参照图4,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的立体图。自动旋转回位装置包括:数字相机200、转轴204、螺旋斜面206和触动组件。触动组件用以产生触发动作,触动数字相机200产生旋转。触动组件具有一接触端;当触动组件移动至螺旋斜面206,接触端触动螺旋斜面206并沿着螺旋斜面206滑动,藉以引动转轴204旋转,间接使转轴204带动数字相机200旋转回位。如图4所示,当数字相机200装设于掀盖式装置并设置于盖体210的前端,触动组件可以是紧固机构的钩件212,接触端可以是滑动杆216,滑动杆216套设有弹簧218。

    参照图5A-5C,其表示图4中的传动机构的动作方式示意图;同时参照与图5A-5C分别对应的图3A-3C。在图3A和5A中,盖体210朝向本体220盖下,钩件212逐渐接近接合孔222,然而数字相机100仍处于旋转且未回位的状态。在图3B和5B中,向右侧移动的钩件212恰可触动螺旋斜面206,使得滑动杆216沿着螺旋斜面206滑动,藉以引动转轴204旋转并间接带动数字相机200旋转至回位状态,如图5C所示。在图3C和5C中,弹簧218提供弹性恢复力使钩件212向左侧移动而脱离螺旋斜面206,此时,钩件212是在数字相机200回位状态下紧扣接合孔222,因而能防止数字相机与笔记本计算机本体相撞或产生干涉。

    图6A表示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本发明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也可采用齿轮组作为传动机构。如图6A所示,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3060、第二齿轮3062和第三齿轮3064。第一齿轮3060与第二齿轮3062同轴式耦接,而第二齿轮3062与第三齿轮3064相啮合。第三齿轮3064与转轴304同轴式耦接。图6B表示图6A中的第一齿轮的俯视图。第一齿轮3060具有一齿状部3060a,凸设于第一齿轮3060的部分圆周上。部分圆周的弧度范围依据可旋转模块的最大旋转角度而定。滑动杆316的对应处设置有齿状部(未显示)。当紧固机构触动齿轮组,使得滑动杆316的齿状部耦接第一齿轮3060的齿状部3060a,用以推动齿轮组旋转。第二齿轮3062与第一齿轮3060同轴旋转,第二齿轮3062传动第三齿轮3064旋转,进而带动转轴304转动。因此,齿轮组也可间接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至回位状态。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是利用掀盖式装置本身的紧固机构结合数字相机的内建设计,在不增加额外零组件的情况下,即可提供数字相机旋转回位的触发动作,避免在盖体与本体闭合时发生数字相机与笔记本计算机本体相撞或有干涉产生。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是以数字相机装设在盖体上为例,当然也可以做简单的变化,例如装设在本体上,其它的构件仅需作些许的调整,就可提供数字相机旋转回位的触发动作,避免在盖体与本体闭合时发生数字相机与笔记本计算机本体相撞或有干涉产生,由于此种设计为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示范说明做些调整即可,在此就不多作赘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数字相机自动回位机构,是以数字相机为主要实施例,但并非仅只限定于数字相机,其它任何内建于掀盖式装置的可旋转模块,均可利用本发明的自动旋转回位装置而具有自动回位的功能。其中掀盖式装置可以是笔记本计算机、手机、或其它具有掀盖紧固机构的装置。可旋转模块则为数字相机(DSC),、液晶显示模块(LCM),或其它可相对于掀盖式装置旋转的内建组件。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

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旋转模块的自动回位机构,应用于掀盖式装置。掀盖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自动回位机构包括紧固机构、转轴和传动机构。紧固机构用以将第一壳体紧固于第二壳体。转轴将可旋转模块枢接于第一壳体。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的一端。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传动机构受到紧固机构的触动,致使转轴带动可旋转模块旋转回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