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73664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6179.4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号:

CN104775515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19申请日:20150403|||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19; E04B1/58; E04C3/20

主分类号:

E04B1/19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发明人:

崔钦淑; 聂洪达; 郭颜恺

地址:

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潮王路18号浙江工业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代理人:

王利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包括Z形柱2和框架梁,Z形柱包括腹板和两个翼缘,翼缘位于腹板的端部,翼缘内布置翼缘纵筋和翼缘水平箍筋,翼缘水平箍筋设置在翼缘纵筋外侧,腹板内布置腹板纵筋和腹板水平箍筋,腹板水平箍筋设置在腹板纵筋的外侧,在腹板和翼缘相交处的翼缘纵筋、腹板纵筋公用,在腹板水平箍筋内设置暗梁,暗梁包括暗梁纵筋和暗梁封闭箍筋,暗梁封闭箍筋的四个内角处布置暗梁纵筋,暗梁纵筋与腹板水平箍筋平行设置,暗梁纵筋端部与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连接。本发明有效提升腹板部位抗扭性能、受扭承载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所述Z形柱节点 包括Z形柱和框架梁,所述Z形柱包括腹板和两个翼缘,所述翼缘位 于所述腹板的端部,所述翼缘内布置翼缘纵筋和翼缘水平箍筋,所述 翼缘水平箍筋设置在所述翼缘纵筋外侧,所述腹板内布置腹板纵筋和 腹板水平箍筋,所述腹板水平箍筋设置在所述腹板纵筋的外侧,在所 述腹板和翼缘相交处的翼缘纵筋、腹板纵筋公用,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腹板水平箍筋内设置暗梁,所述暗梁包括暗梁纵筋和暗梁封闭箍筋, 所述暗梁封闭箍筋的四个内角处布置所述暗梁纵筋,所述暗梁纵筋与 所述腹板水平箍筋平行设置,所述暗梁纵筋端部与腹板与翼缘相交处 的腹板纵筋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的高度相同。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 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上、下边缘单侧腹板纵筋的配筋率不 应小于0.15%,腹板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少于2根。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 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暗梁纵筋锚固在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 内,锚固长度大于等于阈值la;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与腹板水平箍筋 相同,间距小于等于100mm,暗梁封闭箍筋的末端做成135°弯钩,弯 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大于等于10d,d为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 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组Z形中心线两侧相对的两根腹板纵 筋之间布置拉结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现浇普通钢 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异形柱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并且已成为住宅建设的 主要结构体系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住宅建筑的 使用合理性、灵活性、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形柱是指截面肢 高与肢厚的比值小于或等于4,且截面几何形状为“十”字形、“T” 形、“L”形和“Z”形的柱子,由异形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结构称为异 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中以T形、L形、十字形和Z形截面 柱代替一般框架结构中的矩形柱,通常角柱为L形截面、边柱为T形 截面、中柱为十字形截面,当柱网轴线发生偏移时,通常采用Z形截 面柱作为转换柱,Z形截面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高层住宅建筑中。 20世纪70年代后,异形柱结构体系在住宅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十字形截面柱框架节点,在梁端的负弯矩作用下对结构受力 是有利的,而对于Z形截面框架节点的腹板处,在梁端的负弯矩作用 下,会产生扭矩,对结构受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Z形柱节点在梁 端的负弯矩作用下易受扭破坏的问题已成为钢筋混凝土多、高层住宅 建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在钢筋混凝土Z形柱节点核心区腹板中 加入暗梁,以增强Z形柱梁柱节点的抗扭性能的研究与应用的国内外 文献中尚未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钢筋混凝土Z形柱节点的腹板部位抗扭性能较差、 受扭承载力较小、安全可靠性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 腹板部位抗扭性能、受扭承载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好的改善Z形柱 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所述Z形柱节点 包括Z形柱和框架梁,所述Z形柱包括腹板和两个翼缘,所述翼缘位 于所述腹板的端部,所述翼缘内布置翼缘纵筋和翼缘水平箍筋,所述 翼缘水平箍筋设置在所述翼缘纵筋外侧,所述腹板内布置腹板纵筋和 腹板水平箍筋,所述腹板水平箍筋设置在所述腹板纵筋的外侧,在所 述腹板和翼缘相交处的翼缘纵筋、腹板纵筋公用,在所述腹板水平箍 筋内设置暗梁,所述暗梁包括暗梁纵筋和暗梁封闭箍筋,所述暗梁封 闭箍筋的四个内角处布置所述暗梁纵筋,所述暗梁纵筋与所述腹板水 平箍筋平行设置,所述暗梁纵筋端部与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 连接。
进一步,所述暗梁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的高度相同。
再进一步,暗梁上、下边缘单侧腹板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腹板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少于2根。
暗梁纵筋锚固在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内,锚固长度大于 等于阈值la;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与腹板水平箍筋相同,间距小于等 于100mm,暗梁封闭箍筋的末端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 大于等于10d,d为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
在至少一组Z形中心线两侧相对的两根腹板纵筋之间布置拉结 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组拉结筋,也可以为多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在Z形柱梁柱节点腹板核心区加 入了暗梁,对Z形柱节点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能够改善Z形柱节点 的抗扭性能,可有效地提高Z形柱节点的抗扭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Z形柱节点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放大俯视图。
图4是混凝土Z形柱节点框架梁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4,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 所述Z形柱节点包括Z形柱2和框架梁3,所述Z形柱2包括腹板和 两个翼缘,所述翼缘位于所述腹板的端部,所述翼缘内布置翼缘纵筋 和翼缘水平箍筋10,所述翼缘水平箍筋10设置在所述翼缘纵筋外侧, 所述腹板内布置腹板纵筋6和腹板水平箍筋8,所述腹板水平箍筋8 设置在所述腹板纵筋6的外侧,在所述腹板和翼缘相交处的翼缘纵筋、 腹板纵筋6公用,在所述腹板水平箍筋8内设置暗梁,所述暗梁包括 暗梁纵筋4和暗梁封闭箍筋5,所述暗梁封闭箍筋5的四个内角处布 置所述暗梁纵筋4,所述暗梁纵筋4与所述腹板水平箍筋8平行设置, 所述暗梁纵筋4端部与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6连接。
进一步,暗梁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3的高度相同。
再进一步,暗梁上、下边缘单侧腹板纵筋6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腹板钢筋6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少于2根。
暗梁纵筋4锚固在腹板与翼缘相交处的腹板纵筋6内,锚固长度 大于等于阈值la;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与腹板水平箍筋相同,间距小 于等于100mm,暗梁封闭箍筋的末端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 长度大于等于10d,d为暗梁封闭箍筋的直径。
在至少一组Z形中心线两侧相对的两根腹板纵筋6之间布置拉结 筋7。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组拉结筋,也可以为多组。
图1中,1为Z形柱节点核心区,2为Z形柱,3为框架梁,7为 拉结筋;参照图4,9为框架梁纵向钢筋(底筋),11为框架梁纵向 钢筋(顶筋),12为框架梁节点箍筋。
本实施例的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施工流程 如下:
1)绑扎梁底面以下Z形柱腹板水平箍筋8和翼缘水平箍筋10。Z 形柱中箍筋的弯钩,应设置在柱角处,且需按垂直方向交错布置,所 有箍筋应与柱的纵筋垂直;
2)安装柱模板;
3)浇筑柱混凝土(顶层柱边要注意留够梁筋的锚固位置);
4)拆除柱模板;
5)安装框架梁底模,注意预留出保护层厚度;
6)安放框架梁纵向钢筋(底筋9);
7)绑扎节点梁箍筋12;
8)绑扎节点Z形柱腹板暗梁纵筋4和暗梁封闭箍筋5,暗梁纵筋 锚固于核心区两侧柱端纵向钢筋的内侧,锚固长度大于等于阈值la, 暗梁封闭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其直径与节点的水平箍筋相同,间距小 于等于100mm,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HRB335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直径大于等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大 于等于10d,d为箍筋直径;
9)绑扎腹板水平箍筋8和翼缘水平箍筋10;
10)绑扎框架梁纵向钢筋(顶筋11);
11)安装节点区模板,包括框架梁的侧模板及楼板底模板;
12)浇筑节点混凝土,振捣密实;
14)拆除模板,即得到暗梁增强的Z形柱节点。
在建造过程中,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与 普通异形柱节点的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仅在钢筋混凝土Z形柱节点腹 板的部位布置暗梁。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改善Z形柱节点抗扭性能的暗梁增强方法,包括Z形柱2和框架梁,Z形柱包括腹板和两个翼缘,翼缘位于腹板的端部,翼缘内布置翼缘纵筋和翼缘水平箍筋,翼缘水平箍筋设置在翼缘纵筋外侧,腹板内布置腹板纵筋和腹板水平箍筋,腹板水平箍筋设置在腹板纵筋的外侧,在腹板和翼缘相交处的翼缘纵筋、腹板纵筋公用,在腹板水平箍筋内设置暗梁,暗梁包括暗梁纵筋和暗梁封闭箍筋,暗梁封闭箍筋的四个内角处布置暗梁纵筋,暗梁纵筋与腹板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