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045552.9
2015.01.29
CN104692265A
2015.06.10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6C 23/62申请公布日:201506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23/62申请日:20150129|||公开
B66C23/6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周玉龙; 胡本; 赵江平; 丁新星; 李斌
221004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工业一区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4
刘新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绳、连接装置,其中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拉板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本发明提高腰绳的稳定性,使得腰绳整体不与臂架发生碰触,提高臂架与腰绳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绳、连接装置,其中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拉板连接; 所述的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通过链条与主弦杆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两端均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连接孔,腰绳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上连接孔铰接; 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下连接孔铰接,柔性连接体的另一端与主弦杆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臂架底部设置有两根所述主弦杆,其中: 所述腰绳包括位置相对的两条链条,两条所述链条中其中之一与连接装置一端的上连接孔铰,两条所述链条中其中另一与连接装置另一端的上连接孔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连接体为链条或者绳索; 所述的连接装置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顶部的腹杆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一个耳板铰接,另一端与腹杆上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一个梯形的腰绳架,梯形的上底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顶部的腹杆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一个耳板铰接,另一端与腹杆上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梯形的下底与主弦杆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绳架的下底两端具有销杆,并通过销杆与臂架底部的主弦杆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绳架内部安装有加固。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绳架杆的上底两端与腰绳铰接,所述的腰绳为起重链条。
说明书腰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腰绳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履带起重机中,起重臂由多节臂架连接而成,起重臂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以提升物品,使其具有一定的高度与幅度;二是用以承受载荷,使载荷通过起重臂逐步传递到整机及地面。可见,起重臂的长度是决定履带起重机作业高度与幅度的主要参数。因此,为了追求更大的起升高度与作业幅度,需要增加起重臂的长度。 履带起重机的起重臂一般在地面由多节(或称:多个)臂架组装好后,通过自身变幅能力将起重臂起臂到工作角度。臂架是一种空间桁架臂结构,主要由布置在矩形截面四个角点的弦杆和连接各弦杆的斜腹杆通过焊接组成。弦杆为桁架臂上布置在矩形截面四个角点的无缝钢管。腹杆为桁架臂上连接弦杆的无缝钢管,通常为斜腹杆,既与弦杆呈一定角度排列。 如图1所示,在水平起臂状态,多节臂架组装而成的起重臂1是一个长而细的压弯结构,由于起重臂1的自重,整个起重臂1尤其是中间部分会产生向下的挠度,在变幅力产生的起重臂1轴向分力作用下将进一步加大初始变形,引起二次变形,从而增加起重臂1的结构应力。起重臂1长度越长,起重臂1的重量就越重,当起重臂1到达一定长度后,起重臂1将有失稳的危险。上述情况严重阻碍希望通过增加起重臂1长度达到更大起升高度与作业幅度这一目的的实现。 现有技术中,在较长的起重臂1(或称:长臂架、长起重臂)中间增加支承或约束是减小长起重臂1所带来的起重臂变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履带起重机最常采用的方式是增加腰绳。 如图2所示,腰绳连接于起重臂1与拉板3之间。从图2中可以看出:腰绳2在起重臂1上的位置范围是比较大的,由于腰绳2是单独的结构件,如何在起重臂1上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腰绳2,同时腰绳2不会在起落臂的时候与拉板3或起重臂1产生干涉便成了腰绳布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图2~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腰绳布置的方式(或称: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腰绳2布置在臂架4、臂架5一端接头的上铰点处与拉板3之间。 腰绳2一端连接在臂架4与臂架5连接处的上部铰点位置(图3所示A处),另一端连接在与臂架铰点对应的拉板3的铰点上(图3所示L处)。在需要安装腰绳2时,将两节臂架即臂架4与臂架5之间连接的销轴与两节拉板3之间连接的销轴拆下,再分别将腰绳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臂架4、臂架5及拉板3安装在一起;拆腰绳2时亦然。在该种方案下,当履带起重机由于换臂长或其他情况需要趴下臂架使拉板3落下到起重臂1上时,腰绳2容易堆叠到臂架4、臂架5上。 方案二、腰绳2布置在臂架4、臂架5一端接头的下铰点处与拉板3间。 腰绳2一端连接在臂架4与臂架5连接处的下部铰点位置(如图4所示B处),另一端连接在与臂架铰点对应的拉板3的铰点上(如图4所示L处)。这样,一部分腰绳2处于臂架4、臂架5内部,通过对加重臂架内部的腰绳2,使臂架下落且拉板3下落时,臂架内部的腰绳2通过其重量将臂架上部的腰绳2拖拽至臂架4或臂架5内部,以此避免腰绳2在臂架4、臂架5上堆叠的情况发生。 如图2~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提供的腰绳布置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方案一: 1、在如图3所示的方案一中,由于固定腰绳2的销轴同时也是两节臂架即臂架4、臂架5之间以及两节拉板3之间的连接销轴,当需要拆装腰绳2时,臂架4、臂架5之间连接的销轴与两节拉板3之间连接的销轴都需要重新拆装一次,而臂架4、臂架5及拉板3由于其重量较大,拆装很不便利,大大影响了腰绳2的拆装效率。 2、臂架4、臂架5连接处(如图5所示S处)由于需要完成各种功能,该区域有相当数量的附件。当如图3所示拉板3落下到臂架5上时便会至少出现以下问题: 问题1、腰绳2堆积在臂架4、臂架5上,使得拉板3无法顺利进入拉板托架(图5中C处),从而影响整个臂架长度范围内拉板的放置; 问题2、由于腰绳2落下后会有很大一部分落在臂架4、臂架5上,腰绳2落下区域有相当数量的附件,这些附件极有可能与腰绳2的组件干涉。再次起臂时,落下来的腰绳2的组件再次随拉板3上升,很可能在上升过程中钩挂住臂架4或臂架5上的某一附件,造成某些结构件的损坏。 方案二: 1、与方案一同理,拆装如图4所示腰绳2时也需要同时拆装臂架4、臂架5及拉板3,拆装很不便利,影响了腰绳2的拆装效率。 2、通过使一部分如图4所示腰绳2置于臂架4、臂架5内部,在臂架4、臂架5及拉板3下落时,臂架4、臂架5内部的腰绳2通过其重量将臂架4、臂架5上部的腰绳2拖拽至臂架4、臂架5内部,可以避免腰绳2在臂架4、臂架5上堆叠的情况发生。但由于在起落臂时腰绳2会反复的通过臂架4、臂架5连接处的间隙,避免腰绳2在频繁起落过程中与图5所示S处的附件相互碰撞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同时,为了便于运输,每节臂架对应的拉板3的总长与起重臂的长度是相等的,即当拉板3完整安装在臂架上时,拉板3安装点与臂架安装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由图1及图2可知起臂及工作时,拉板3与臂架会成一定角度,此时,拉板3安装点相对臂架安装点会有一个朝向臂头方向的水平位移,以图4为例,上述情况下,腰绳2相对于竖直方向也会有一个偏角,即会靠近臂架5,便会造成以下技术问题: 问题1、工作时腰绳2碰到臂架5的横杆,使该处横杆多承受腰绳2带来的分力。 问题2、不管问题1会不会发生,在起落臂时,腰绳2不可避免的会与臂架5横杆发生碰撞。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存在腰绳易与臂架发生碰撞,而腰绳与臂架发生的碰撞会造成臂架主要横杆的损伤,导致臂架使用寿命短,不利于臂架长期使用。 。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腰绳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腰绳易与臂架发生碰撞,导致臂架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腰绳结构包括腰绳、连接装置,其中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拉板连接; 所述的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装置通过链条与主弦杆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装置两端均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连接孔,腰绳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上连接孔铰接; 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下连接孔铰接,柔性连接体的另一端与主弦杆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腰绳结构包括两条所述拉板,所述臂架底部设置有两根所述主弦杆,其中: 所述腰绳包括位置相对的两条链条,两条所述链条中其中之一与连接装置一端的上连接孔铰,两条所述链条中其中另一与连接装置另一端的上连接孔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柔性连接体为链条或者绳索;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装置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顶部的腹杆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一个耳板铰接,另一端与腹杆上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一个梯形的腰绳架,梯形的上底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顶部的腹杆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一个耳板铰接,另一端与腹杆上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梯形的下底主弦杆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腰绳架的下底两端具有销杆,并通过销杆与臂架底部的主弦杆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绳架内部安装有加固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腰绳架杆的上底两端与腰绳铰接,所述的腰绳为起重链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腰绳结构,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拉板连接;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在腰绳正常使用时,腰绳处于绷紧状态,当臂架下落,腰绳处于松弛状态时,由于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优选的为链条,当然钢丝绳之类的也可以)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使得连接装置处于柔性连接体的固定中,使得连接装置保持一个最低的高度,使得连接装置与主弦杆连接的链条在臂架内保持一定的张进度,从而不会臂架上产生堆叠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臂架底部的主弦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臂架的腹杆与腹杆之间的空间较大,所以有效地避免了腰绳反复起落与臂架内部结构发生接触与碰撞,故而提高了臂架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腰绳不易与臂架发生接触与碰撞,所以腰绳工作过程中也更为安全、可靠。当然,由于连接装置可以是梯形结构的腰绳架,通过柔性连接体的连接,使得腰绳架保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会产生较大的位移现象,继而避免了腰绳架与臂架发生接触碰撞等损伤;其次还有利于更换连接装置上方的腰绳,在更换的同时,由于连接装置的最低高度的保证,腰绳不会与臂架产生碰触。 除此之外,由于腰绳架为梯形的结构,,其牢固性好,拆卸方便,并且由于不是柔性的链体,晃动性低,通过腰绳架内部的三个加固杆,能够满足腰绳的整体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处于水平起臂状态时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设置腰绳的起重机处于水平起臂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腰绳与两节臂架、拉板之间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腰绳与两节臂架、拉板之间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两节臂架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7为图6在腰绳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腰绳与连接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状态图; 图10为图6的整体状态图。 附图标记:1、起重臂;2、腰绳;3、拉板;4、臂架;5、臂架;6、腰绳;71、连接架;72、腰绳架;;8、柔性连接体;9、臂架;91、主弦杆;92、腹杆,1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6~图10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少腰绳与臂架碰撞的腰绳连接装置。 下面结合图6~图10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腰绳结构包括腰绳结构包括腰绳、连接装置,其中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拉板连接; 所述的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8与臂架顶部的腹杆92连接。 其中连接装置可以为连接架71,连接架71两端均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连接孔,腰绳6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上连接孔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架71过链条与主弦杆91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架71两端均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连接孔,腰绳6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上连接孔铰接; 柔性连接体的一端与下连接孔铰接,柔性连接体8的另一端与主弦杆91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臂架9底部设置有两根所述主弦杆91,其中: 所述腰绳6包括位置相对的两条链条,两条所述链条6中其中之一与连接架71一端的上连接孔铰,两条所述链条中其中另一与连接架71另一端的上连接孔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柔性连接体8为链条或者绳索;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架71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顶部的腹杆92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8的一端与连接架71的一个耳板铰接,另一端与腹杆92上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一个梯形的腰绳架72,梯形的上底具有两个耳板,起重臂架9顶部的腹杆92具有双孔耳板,柔性连接体8的一端与腰绳架72的双孔耳板的一个孔铰接,梯形的下底主弦杆91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腰绳架72的下底两端具有销杆,并通过销杆与臂架9底部的主弦杆91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绳架72内部安装有加固杆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腰绳架72的上底两端与腰绳6接,所述的腰绳为起重链条。 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腰绳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绳结构.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绳、连接装置,其中腰绳的一端与连接装置的端部连接,腰绳的另一端与拉板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安置在臂架的内部,连接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体与臂架顶部的腹杆连接。本发明提高腰绳的稳定性,使得腰绳整体不与臂架发生碰触,提高臂架与腰绳的使用寿命。。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