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7340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5308.7

申请日:

2003.08.26

公开号:

CN1581115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6F 13/00申请日:20030826授权公告日:20070411终止日期:201208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3/00; G06F12/00; B41J2/01

主分类号:

G06F13/00; G06F12/00; B41J2/01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福光康则; 木村正博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08.11 JP 2003-207085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在每1时钟中,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存储1个字,在A面存储了8个字(D0~D7)后,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从A面切换到B面,同时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DMA传输的面从B面切换到A面。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与在B面存储到8个字(D8~D15)并行,将存储在A面中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D0~D7)向局部存储器(29)DMA传输。实现压缩数据的高速展开处理和向液体喷射头的高速数据传输,使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执行速度与以往相比具有飞跃性的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译码单元,该译码单元具有:
能用硬件把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展开的译码电路;
把由所述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以字单位存储的行缓存器;
从外部向所述译码电路传输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压缩数据输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单元具有如下结构:所述行缓存器在两面具有能存储给定字数的展开数据的缓存区,在一面侧把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依次存储,在存储了给定字数的展开数据的时刻,将由所述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继续依次存储到另一面侧;
在一面侧1字1字存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时,同时把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单元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把在所述行缓存器中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DMA传输的装置,把1字的展开数据依次存储到所述行缓存器的一面侧的动作、把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DMA传输的动作与工作时钟同步,在每1时钟中同时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单元具有:用一个时钟切换存储由所述行缓存器的所述译码单元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缓存区面、存储的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DMA传输的缓存区面的缓存区面切换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单元具有:当在一面侧展开了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时刻,用一个时钟确认向所述外部存储器DMA传输了给定字数的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确认装置。

5.
  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说明书

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把输入到从液体喷射头向被喷射介质喷射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液体喷射头传输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和具有该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这里,液体喷射装置并不局限于从记录头向记录纸等被记录材料喷射墨水执行对被记录材料的记录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复印机和传真机等记录装置,也包含代替墨水,从相当于所述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对相当于被记录材料的被喷射材料喷出与特定用途对应的液体,使液体附着在被喷射材料上的装置。此外,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以外,能列举出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有机EL显示器和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电机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喷射作为精密吸管的试料的试料喷射头等。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谓喷墨式记录装置从记录头向记录纸等喷射墨水,记录图像数据等。把数据压缩为可行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行展开,展开为位图图像,从配置在记录头的头面上的多个喷嘴阵列喷射多色墨滴,在记录纸的记录面上形成展开的位图图像。通过把多色墨滴向记录面喷射,形成多个墨点,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此外,可行展开的压缩数据例如是一般广为人知的基于游程长度压缩方式的压缩数据,是基于能以字节单位依次展开的压缩方式的压缩数据。
一般,这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具有: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数据压缩为可行展开的图像数据,把输入的压缩数据进行行展开(解压缩),对展开的位图图像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后,把该数据向记录头的寄存器传输的数据传输装置。以往的一般的数据传输装置例如采用图13所示的结构。
数据传输装置10具有系统总线SB作为数据传输线路。在系统总线SB上可传输数据地连接着微处理器(MPU)11、RAM12和头控制部13,在头控制部13上连接着记录头62。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和数字相机等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的压缩记录数据通过系统总线SB存储到RAM12中。
存储在RAM12的压缩数据存储区中的压缩记录数据经由系统总线SB一字节一字节依次向微处理器11传输(用符号A表示的线路),通过基于程序的压缩数据的解压缩步骤,一字节一字节依次解压缩后,再经由系统总线SB向RAM12传输(用符号B表示的线路),存储在RAM12的所需位图图像区中。当在RAM12的位图图像区内全部存储了展开数据的时刻,把位图图像区内的展开数据经由系统总线SB向头控制部13内部的寄存器(未图示)一字节一字节传输(用符号C表示的线路),根据该位图图像,从记录头62的各喷嘴阵列向记录纸喷射墨水。
此外,作为把数据传输处理高速化的以往技术的一个例子,众所周知设置系统总线和局部总线等两个独立的总线,在系统总线和局部总线之间配置了两个控制器的技术。在数据传输装置中,通过进行一方的总线控制器访问连接在系统总线一侧的主存储器时,另一方的总线控制器访问连接在局部总线一侧的局部存储器的并行处理,使数据传输处理高速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专利第3251053号公报
在采用图13所示结构的以往液体喷射装置的数据传输装置10中,为了提高液体喷射的执行速度,即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为了使记录速度更快,以下的问题成为了障碍。
首先,因为压缩的记录数据由程序一字节一字节用软件展开(解压缩),所以无法高速处理大量的压缩数据。假如使用能用高速时钟工作的具有高处理能力的微处理器11,就能高速化,但是如果安装这样高价的微处理器11,则产生数据传输装置10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地问题。
此外,向RAM12的数据传输和来自RAM12的数据传输都通过微处理器11进行,所以当微处理器11执行其他数据处理和运算等时,例如微处理器11向RAM12取程序时,有时会让数据传输等待,据此,产生数据传输延迟,所以无法实现数据传输率高速化。
通过系统总线SB从微处理器11到RAM12的访问线路和从RAM12到记录头62的数据传输线路公用,所以微处理器11访问RAM12时占有系统总线SB,这时无法进行RAM12到记录头62的数据传输。因此,产生对记录头62的数据传输延迟,无法实现数据传输率的高速化。
此外,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以往技术中,毕竟是通过程序一字节一字节用软件展开(解压缩)压缩的记录数据,所以无法高速展开处理大量的压缩数据。因此,在把从信息处理装置输出的压缩记录数据展开,向记录头传输,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等液体喷射装置中,即使是能高速进行数据传输处理的结构,展开压缩数据的处理依然缓慢,所以无法提高液体喷射的执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压缩数据的高速展开处理和向液体喷射头的高速数据传输,使把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的执行速度与以往相比,具有飞跃性的提高。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是一种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具有译码单元,该译码单元包括:能用硬件把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展开的译码电路;把用所述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以字单位存储的行缓存器;从外部向所述译码电路传输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压缩数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单元具有如下结构:所述行缓存器在两面具有能存储给定字数的展开数据的缓存区,在一面侧把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依次存储,在存储了给定字数的展开数据的时刻,由所述译码电路把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继续依次存储到另一面侧;在一面侧1字1字存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时,同时把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传输。
以字单位存储由译码电路展开(译码)的液体喷射数据的行缓存器具有给定字数的缓存区。这里,一面侧表示两面的缓存区中的任意一方的面,另一面侧表示与两面的缓存区中的所述一面侧不同的面,以下同样。在缓存区的一面侧依次存储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当在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时刻,存储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缓存区从一面侧切换到另一面侧,继续在另一面侧连续存储展开后的数据。
然后,当在另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时刻,把存储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缓存区从另一面侧再切换到一面侧,继续在一面侧连续存储展开后的数据。这样,对于具有两面的缓存区的行缓存器,每到给定的字数,就交替切换存储数据的面,存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因此,能无限制地连续执行由译码电路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处理。
此外,存储在行缓存器中的液体喷射数据中,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1字1字存储到一面侧时,与此同时,存储在另一面侧的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1字1字向外部存储器传输。即把一面侧作为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存储面,把一面侧作为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面,1字1字同时进行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数据存储面的存储和存储在数据传输面中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当在数据存储面中存储了给定字数的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时刻,存储在数据传输面中的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全部结束。而且,在该时刻,变空的展开后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存储面的面成为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面,展开后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面的面变为展开后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存储面,再次1字1字同时进行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向行缓存器的存储和存储在行缓存器中的液体喷射数据向外部存储器的数据传输。
因此,能同时进行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处理和向外部存储器传输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处理,能连续并行处理,所以能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能效率极高地执行向外部存储器传输数据的处理。而且,在理想状态下,2面的缓存区的切换时的损失为0,能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中途不间断地连续执行向外部存储器传输数据的处理。
据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所示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能展开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能效率极高地执行向外部存储器传输数据的处理,所以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能执行压缩数据的高速展开处理和向液体喷射头的高速数据传输,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执行速度与以往相比,具有飞跃性的提高。
本发明第二形态是根据所述第一形态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单元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把在所述行缓存器中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DMA传输的装置,把1字的展开数据依次存储到所述行缓存器的一面侧的动作、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1字1字DMA传输的动作与工作时钟同步,在每1时钟中同时进行。
通过用DMA传输执行存储在行缓存器中的液体喷射数据向外部存储器的传输,能在1时钟中高速传输存储在译码部内的行缓存器中的展开后液体喷射数据。DMA(Direct Memory Access)传输是如果在给定寄存器中设定传输源和传输目标地址或传输数量,则以后不通过微处理器,能用硬件高速进行数据传输的众所周知的传输方式。据此,能高速执行与向外部存储器传输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处理同时执行的基于译码电路的译码处理,所以能最大限度发挥基于能进行高速的压缩数据展开处理的译码电路的数据展开处理性能。即因为能用1时钟向外部存储器传输1字的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所以能在1时钟中,1字1字把由译码电路展开的展开后液体喷射数据向行缓存器存储。因此,能在1时钟中同时进行把1字的展开数据向行缓存器的一面侧依次存储的动作和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1字1字向外部存储器DMA传输的动作,能执行在每1时钟中展开1字的压缩液体喷射数据,向外部存储器传输的处理。
本发明第三形态是根据所述第二形态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单元具有:用一个时钟切换存储由所述行缓存器的所述译码单元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的缓存区面、存储的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向所述外部存储器DMA传输的缓存区面的缓存区面切换装置。
如上所述,在理想状态下,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在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时刻,在另一面侧存储的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全部结束。而且,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存储面的面成为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面,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面的面变为展开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存储面。即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在一面侧存储给定字数,在另一面侧存储的给定字数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完全结束的时刻,有必要切换行缓存器的两个缓存区面。这时,通过用1时钟切换缓存区面,能使由于缓存区面的切换而产生的数据传输延迟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第四形态是根据所述第二形态或第三形态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单元具有:当在一面侧展开了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时刻,用一个时钟确认向所述外部存储器DMA传输了给定字数的在另一面侧展开完毕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确认装置。
如上所述,在理想状态下,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在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时刻,在另一面侧存储的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全部结束。可是,由于对外部存储器的访问等待等种种要因,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在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时刻,也可能在另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未完全结束。因此,在由译码电路展开的液体喷射数据在一面侧存储了给定字数的时刻,确认另一面侧存储的给定字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只DMA传输了给定字数。据此,能可靠地防止存储在行缓存器中的展开后记录数据DMA传输到外部存储器之前被其他记录数据覆盖。
本发明第五形态是具有所述第一形态~第四形态中的任意形态所述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五形态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在液体喷射装中,能取得所述第一形态~第四形态中的任意形态所述的发明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略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5是模式表示了记录数据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DECU和接收缓存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标题分析块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展开处理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行缓存器的数据传输的时序图。
图10是模式表示了展开压缩记录数据为止的情形的图。
图11是模式表示了展开压缩记录数据为止的情形的图。
图12是模式表示了展开后的记录数据。
图13是表示以往的数据传输装置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中:4-ASIC;4-ASIC;10-数据传输装置;21-ROM;22-RAM;24-MPU;27-接口部;28-译码电路;29-局部存储器;33-头控制部;41-DECU(译码单元);42-接收缓存器;50-喷墨式记录装置;51-滑架导轴;52-印字压板;53-输送驱动辊;54-输送从动辊;55-排纸驱动辊;56-排纸从动辊;57-供纸托盘;57b-供纸辊;61-滑架;62-记录头;63-纸检测器;100-记录控制部;200-信息处理装置;281-行缓存器;282-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3-数据传输确认装置;411-第一I-DMA控制器;415-第二I-DMA控制器;421-I-DMA控制器;412-展开处理控制器;413-L-DMA控制器;414-局部存储器控制器;422-切换控制块;423-标题分析块;424-数据传输控制块;425-FIFO存储器;426-命令存储寄存器;427-数据分离块;X-主扫描方向;Y-副扫描方向;SB-系统总线;LB-局部总线;IB1-第一专用总线;IB2-第二专用总线;IB3-第三专用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说明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图1是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略平面图,图2是它的侧视图。
在喷墨式记录装置50中,作为向记录纸P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设置有轴支撑在滑架导轴51上,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滑架61。在滑架61上配置有向记录纸P喷射墨水进行记录的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62。与记录头62相对,设置有规定记录头62的头面和记录纸P的间隔的印字压板52。而且,通过交替重复在滑架61和印字压板52之间使记录纸P在副扫描方向Y以给定输送量输送的动作和在记录头62在主扫描方向X往返一次期间中从记录头62向记录纸P喷射墨水的动作,在记录纸P上进行了记录。
供纸托盘57例如是能提供普通纸和相纸等记录纸P的结构,设置有作为自动提供记录纸P的供纸装置的ASF(自动供纸器)。ASF是具有设置在供纸托盘57上的两个供纸辊57b和未图示的分离垫的自动供纸机构。两个供纸辊57b之一配置在供纸托盘57的一方侧,另一个供纸辊57b安装在记录纸导槽57a上,记录纸导槽57a配合记录纸P的宽度,可滑动地设置在供纸托盘57中。而且,通过供纸辊57b的旋转驱动力和分离垫的摩擦阻力,当提供放置在供纸托盘57中的多张记录纸P时,不是一次提供多张记录纸P,而是一张一张正确地自动供纸。
作为把记录纸P在副扫描方向Y输送的记录纸输送装置,设置有输送驱动辊53和输送从动辊54。输送驱动辊53由步进电机等的旋转驱动力控制旋转,通过输送驱动辊53的旋转,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记录纸P。
设置有多个输送从动辊54,分别靠向输送驱动辊53,通过输送驱动辊53的旋转输送记录纸P时,一边挨着记录纸P,一边随着记录纸P的输送而旋转。在输送驱动辊53的表面,形成具有高摩擦阻力的保护膜。通过输送从动辊54按在输送驱动辊53的表面上的记录纸P通过该表面的摩擦阻力紧贴在输送驱动辊53的表面上,通过输送驱动辊53的旋转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
此外,在供纸辊57b和输送驱动辊53之间配置有基于以往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技术的纸检测器63。纸检测器63是具有被付与向直立姿态的自动恢复特性,并且只能在记录纸输送方向转动,在向记录纸P的输送线路内突出的状态下被轴支撑的杆,通过把该杆的顶端按在记录纸P上,杆转动,据此,形成检测记录纸P的结构的检测器。纸检测器63检测由供纸辊57b提供的记录纸P的开始端位置和结束端位置,与该检测位置匹配,决定记录区,执行记录。
而作为排出记录了的记录纸P的装置,设置有排纸驱动辊55和排纸从动辊56。排纸驱动辊55由步进电机等的旋转驱动力控制并旋转,通过排纸驱动辊55的旋转,记录纸P向副扫描方向Y排出。排纸从动辊56在周围具有多个齿,成为各齿的顶端与记录纸P的记录面点接触的具有锐角齿的带齿辊。多个排纸从动辊56分别靠向排纸驱动辊55,通过排纸驱动辊55的旋转排出记录纸P时,与记录纸P向挨着,随着记录纸P的排出而转动。
而且,旋转驱动供纸辊57b或输送驱动辊53以及排纸驱动辊55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用电机、在主扫描方向驱动滑架61的未图示的滑架驱动用电机由记录控制部100控制并驱动。此外,记录头62也同样有记录控制部100控制,向记录纸P的表面喷射墨水。
图3是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50的概略框图。
喷墨式记录装置50具有执行各种记录处理的控制的记录控制部100。记录控制部100具有系统总线SB和局部总线LB等2系统独立的总线。在系统总线SB上可传输数据地连接着MPU(微处理器)24、ROM21、RAM22、非易失性存储介质23、I/O25、译码电路28。在MPU24中,进行各种处理的运算处理。在ROM21中预先存储着MPU24的运算处理所必要的软件程序和数据。RAM22作为软件程序的临时存储区、MPU24的工作区而使用。此外,在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23中存储着MPU24的运算处理结果的给定数据,即使喷墨式记录装置50的电源断开时,也保持该数据。
记录控制部100通过与外部设备具有接口功能的接口部27与个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200连接,在与信息处理装置200之间,通过系能进行各种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而且,I/O25根据MPU24的运算处理结果,通过输入输出部26对各种电机控制部31进行输出控制,并且输入来自各种传感器32的输入信息等。各种电机控制部31是驱动并控制喷墨式记录装置50的各种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由记录控制部100控制。此外,各种传感器32检测喷墨式记录装置50的各种状态信息,通过输入输出部26向I/O25输出。
在执行记录时,信息处理装置200成为主机一侧,从信息处理装置200输出包含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以下称作压缩记录数据)的记录控制数据(液体喷射控制数据),喷墨式记录装置50从接口部27输入记录控制数据。译码电路28用硬件展开压缩记录数据后,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行缓存器281存储。存储在行缓存器281中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按每给定字数的数据,通过局部总线LB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后,通过局部总线LB,从头控制部33内部的寄存器向记录头62传输。头控制部33对记录头62进行控制,从配置在记录头62的头面上的多个喷嘴阵列向记录纸P的记录面喷射各色墨水。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的框图。图5是模式表示了数据传输装置的记录数据流程的时序图。
记录控制部100具有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4,ASIC4内置有所述的接口部27、所述头控制部33、接收缓存器42和作为本发明的“译码单元”的DECU41。在DECU41中内置有所述译码电路28、行缓存器281和“DMA输送装置”(后面将具体描述)。此外,系统总线SB、局部总线LB是16位总线,能在给定的各数据传输周期中输送1字(2字节)的数据。下面,参照图5所示的时序图说明数据传输装置10的记录数据的流程。
接口部27具有与信息处理装置200之间按给定的数据传输步骤,把信息处理装置200作为主机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的装置,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用于通过记录控制部100执行记录控制的记录控制数据。在记录控制数据中包含有用MPU24执行命令分析的命令和远程命令、由DECU41用硬件展开的压缩记录数据,在各数据块中,在开始附加6字节的标题,从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接口部27在给定的数据传输周期中通过第一专用总线IB1把接收的记录控制数据向接收缓存器42 DMA传输(符号T1)。如上所述,DMA传输是如果在给定寄存器中设定传输源和传输目标地址或传输数量,则以后不通过MPU24,能用硬件高速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方式。从接收缓存器42分析从接口部27 DMA传输来的记录控制数据的标题,从记录控制数据分离命令和远程命令,取出压缩记录数据,在下一数据传输周期中,通过第二专用总线IB2把压缩记录数据向DECU41 DMA传输(符号T2)。
命令是通过系统总线SB,MPU24访问接收缓存器42,执行命名分析(符号COM)。在下一数据传输周期中,DECU41展开从缓存器42 DMA传输来的压缩记录数据(符号T3),在展开的记录数据变为一定数据量的时刻,与系统总线SB一侧数据传输非同步地经由局部总线LB向局部存储器29的位图区DMA传输(符号T4)。作为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位图区的位图数据的记录数据再经由局部总线LB向DECU41 DMA传输(符号T5)。DECU41经由第三专用总线IB3把该记录数据向头控制部33 DMA传输(符号T6),存储在头控制部33内部的寄存器中。头控制部33把存储在寄存器中的记录数据向记录头62 DMA传输(符号T7)。
图6是表示DECU41和接收缓存器4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接收缓存器42的标题分析块的结构的框图。接着,详细说明在ASIC内构成的DECU41和接收缓存器42。
接收缓存器42具有:作为存储了压缩记录数据的“主存储器”的FIFO(先进先出)存储器425;作为把压缩记录数据向FIFO存储器425存储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数据传输控制块424;存储命令的命令存储寄存器426;作为分析记录控制数据的标题的“标题分析装置”的标题分析块423;作为根据标题分析块423的分析结果,从记录控制数据分离命令,把命令向命令存储寄存器426存储,把分离了命令后的记录控制数据向数据输送控制块424传输,存储到FIFO存储器425的“命令分离装置”的切换控制块422;作为把存储在FIFO存储器425中的记录控制数据分离为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的“数据分离装置”的数据分离块427。此外,接收缓存器42具有:控制与接口部27之间通过第一专用总线IB1进行的DMA传输的I-DMA控制器421。
如果开始了信息处理装置200和喷墨式记录装置50间的记录控制数据的数据传输,则接口部27接收的记录控制数据通过第一专用总线IB1向接收缓存器42 DMA传输。DMA传输到接收缓存器42的记录控制数据向切换接收缓存器42内部的记录控制数据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切换控制块422传输。切换控制块422是把从接口部27 DMA传输来的记录控制数据向标题分析块423、数据输送控制块424或命令存储寄存器426的任意一个传输的块,标题分析块423控制该数据传输线路。在开始数据传输时,切换控制块422的数据传输线路成为标题分析块423,首先在标题分析块423进行标题的分析。
该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格式是在记录控制数据中附加6字节的标题,标题存储在标题分析块423的6字节寄存器431中,并被分析。标题的结构是开始2字节为通道,接着的2字节为长度,再接着的2字节为数据通信的协商中使用的数据,是接口部27与信息处理装置200之间,用于确认决定硬件上的通信条件和通信协议的数据。通道表示接着标题以下的数据是命令还是压缩记录数据,如果为00H或02H,就是命令,如果是40H就成为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高位字节表示接收,低位字节表示发送。长度是包含了标题的数据的数量(字节数)。命令是在喷墨式记录装置50用于执行记录控制的控制命令,例如是记录纸P的供纸控制、输送控制、排出控制、滑架61的驱动控制等控制命令。
标题分析块423中,通道分析块432分析标题的开始2字节,当标题以下的数据是命令时,切换控制块422的数据传输线路切换到命令存储寄存器426,把用长度分析块433分析的字节数的数据存储到命令存储寄存器426。此外,通道分析块432分析标题的开始2字节,当标题以下的数据是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时,切换控制块422的数据传输线路切换到数据输送控制块424,把用长度分析块433分析的字节数通知数据输送控制块424,把该字节数的数据向数据输送控制块424传输。
例如,当标题中存储着图7所示的数据时,通道为40H,长度为FFH,所以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包含标题为255字节,即在标题以后有249字节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所以把标题以后的249字节数据向数据输送控制块424传输。
存储到命令存储寄存器426的命令通过系统总线SB访问MPU24,执行命令分析。传输到数据输送控制块424的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存储到FIFO存储器425。存储到FIFO存储器425的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按照来自DECU41的数据传输要求,通过第二专用总线IB2向DECU41 DMA传输。这时,在数据分离块427中,MPU24监视数据,当为远程命令时,用MPU24分析远程命令,不向DECU41传输,只当是压缩记录数据时,向DECU41 DMA传输。此外,当信息处理装置200和接口部27间的数据通信格式为无标题的数据通信格式时,不进行标题分析块423的标题解析,把接口部27接收的数据原封不动存储到FIFO存储器425中后,分离了远程命令,用MPU24进行远程命令的分析。
DECU41具有作为“DMA传输装置”的第一I-DMA控制器411、第二I-DMA控制器415和L-DMA控制器413。通过控制第二专用总线IB2一侧的DMA传输的第一专用总线IB1,接收缓存器42的FIFO存储器425中存储的压缩记录数据1字1字向展开处理控制器412 DMA传输。展开处理控制器412内置有译码电路28和行缓存器281。从接收缓存器42的FIFO存储器425一字一字DMA传输的  压缩记录数据由译码电路28用硬件1字1字展开,展开的记录数据存储到行缓存器281中。
L-DMA控制器413控制局部总线LB一侧的DMA传输。此外,局部存储器控制器414控制连接在局部总线LB上的局部存储器29的读出和写入。而且,当在行缓存器281中存储了给定字节数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的时刻,存储在行缓存器281中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由L-DMA控制器413通过局部存储器控制器414,经由局部总线LB,与系统总线SB一侧的DMA传输非同步地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DMA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第二I-DMA控制器415控制第三专用总线IB3一侧的DMA传输。存储在局部存储器29的位图区中的展开后记录数据通过第二I-DMA控制器415,通过局部存储器控制器414,经由局部总线LB和第三专用总线IB3,向头控制部33 DMA传输,存储到头控制部33的内部寄存器中后,向记录头62 DMA传输。
此外,从行缓存器281到局部存储器29的DMA传输通过L-DMA控制器413脉冲传输,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DMA传输第二I-DMA控制415脉冲传输。如上所述,脉冲传输是在传输连续的数据时,通过把地址的指定等步骤省略一部分,在给定数据块的数据全部传输完毕之前,占有总线进行传输的数据传输方式。L-DMA控制器413在行缓存器281中存储了给定字节数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的时刻,在把给定字节数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1字1字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给定字节数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第二I-DMA控制器415把存储在局部存储器29的位图区中的展开后记录数据按各给定字节数的数据块,1字1字把一个数据块向记录头62 DMA传输完毕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
而且,从行缓存器281到局部存储器29的脉冲传输当与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脉冲传输冲突时,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脉冲传输优先,在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脉冲传输中,暂时停止从行缓存器281到局部存储器29的脉冲传输,基于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记录数据的来自记录头62喷嘴阵列的墨水喷射动作不会中途断开。通过对记录头62传输完给定数据块的数据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传输,不会发生由于系统总线SB一侧的MPU24的要求而无法执行数据传输的弊端,所以能高速进行向记录头62的记录数据的传输。
图8是表示展开处理控制器41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行缓存器281在两面具有8字(16字节)的存储区加上预备存储区1字(2字节)共9字的数据存储区,分别为A面和B面。用译码电路28一字一字展开的记录数据按顺序一字一字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当在A面存储了8字的展开数据的时刻,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从A面切换到B面。用译码电路28一字一字展开的记录数据继续按顺序一字一字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当在B面存储了8字的展开数据的时刻,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从B面切换到A面。
当A面一侧一字一字存储用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时,同时把存储在B面一侧的展开后记录数据通过L-DMA控制器413一字一字向作为外部存储器的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存储在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同样,在B面一侧一字一字存储用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时,同时把存储在A面一侧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通过L-DMA控制器413向局部存储器29一字一字DMA传输,存储在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进行切换,使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面总是与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此外,展开处理控制器412具有在DMA传输完存储了8字展开数据的面的展开数据的时刻,确认只执行了DMA传输所必要的数据数的数据传输却认装置。
这样,对于具有A面和B面等2面的缓存区的行缓存器281,对用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每8字,交替切换存储数据的面,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所以能无限制地连续执行用译码电路28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此外,与把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行缓存器281存储的处理并行,把与正在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中已经存储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因此,同时并行处理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和把展开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处理,所以能以极高效率执行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处理。
图9是表示从行缓存器281向局部存储器29传输记录数据的定时的时序图。
CLK是ASIC4的工作时钟。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符号D0)在每1时钟中,每次1字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在A面中存储到8字(符号D0~D7)。如果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存储了8字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0~D7),则在下一时钟(符号C1)中,通过数据传输确认装置283确认在A面存储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0~D7)时,已经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的8字记录数据是否由L-DMA控制器413 DMA传输了。最初,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未存储展开后的记录数据,所以接着在下一时钟(符号C2)中,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把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从A面向B面切换,同时把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的面从B面切换为A面。
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接着在每一时钟中,每次1字依次向行缓存器281的B面存储,在B面存储到8字(符号D8~D15)。同时,与在每一时钟中,每次1字依次向行缓存器281的B面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并行,把A面中存储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0~D7)通过L-DMA控制器413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行缓存器281是ASIC内部SRAM(Static RAM),总是用1时钟就能进行数据读写,而局部存储器29是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M),数据读写的最初的访问就需要3时钟。因此,记录数据(符号D0~D7)向局部存储器29的DMA传输中,最初的1字记录数据(符号D0)就需要3时钟,以下同样。
如果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存储了8字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8~D15),则在下一时钟(符号C11)中,通过数据传输确认装置283确认在B面存储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8~D15)时,已经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的8字记录数据(符号D0~D7)是否由L-DMA控制器413 DMA传输了8字。在时钟C11的时刻,存储在A面一侧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0~D7)还未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8字,所以在该时刻,不进行行缓存器281的A面和B面的切换。接着,在下一时钟(符号C12)的时刻也同样,再在下一时钟(符号C13)的时刻,变为存储在A面一侧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0~D7)的8字全DMA传输给局部存储器29的状态。然后,在下一时钟(符号C14)中,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把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从B面切换到A面,同时把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的面从A面切换到B面。
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接着在每1时钟中,1次1字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在A面中存储到8字(符号D16~D23)。同时,与在每一时钟中,每次1字依次向行缓存器281的A面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并行,把B面中存储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8~D15)通过L-DMA控制器413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如果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存储了8字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16~D23),则在下一时钟(符号C21)中,通过数据传输确认装置283确认在A面存储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16~D23)时,已经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的8字记录数据(符号D8~D15)是否由L-DMA控制器413 DMA传输了8字。在时钟C21的时刻,存储在B面一侧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8~D15)还未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8字,所以在该时刻,不进行行缓存器281的A面和B面的切换。接着,在下一时钟(符号C22)的时刻也同样,再在下一时钟(符号C23)的时刻,变为存储在B面一侧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8~D15)的8字全DMA传输给局部存储器29的状态。然后,在下一时钟(符号C24)中,通过缓存区面切换装置282把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从A面切换到B面,同时把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的面从B面切换到A面。
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接着在每1时钟中,1次1字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在B面中存储到8字(符号D24~D31)。同时,与在每一时钟中,每次1字依次向行缓存器281的B面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并行,把A面中存储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符号D16~D23)通过L-DMA控制器413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以下,通过重复同样的操作,并行进行把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向行缓存器281存储的动作和把存储在行缓存器281中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动作。
这样,能用1时钟同时进行把1字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行缓存器281的一面侧依次存储的动作和在另一面侧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1一字一字DMA传输的动作,能执行在每一时钟中把1字的压缩记录数据展开,向局部存储器29传输的处理。此外,通过用1时钟切换行缓存器281的缓存区面(A面和B面),能使由于缓存区面的切换而产生的数据传输延迟为最小限度。当在行缓存器281的一面侧存储了8字由译码电路展开的记录数据的时刻,确认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另一面侧的8字记录数据是否DMA传输了8字。据此,能可靠防止存储在行缓存器281中的展开后记录数据DMA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之前被其他记录数据覆盖。
图10和图11模式地表示了在DECU41内部,压缩记录数据由译码电路28用硬件展开,向行缓存器281存储。此外,图12模式地表示了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从行缓存器281向局部存储器29传输并存储。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记录数据是由游程长度压缩方式压缩的。游程长度压缩方式是众所周知的数据压缩方式,以下简单说明。游程长度压缩数据是字节边界的压缩数据,计数(1字节)和数据(1字节或多字节)成为1组。即游程长度压缩数据成为首先是计数,然后一定存在数据的结构。计数值为128以上(负的常数)即80H以上时,意味着重复下一字节的数据而展开,按从257减去计数值取得的数,重复该计数的下一字节的数据而展开。而当计数值为127以下即7FH以下时,意味着在该计数以后不重复,接着的是原封不动展开的数据,按该计数值加1取得的字节数,不重复而原封不动展开该计数以后的数据。
下面,列举游程长度压缩数据的一个例子,说明该压缩数据由译码电路28展开,存储到行缓存器281中,从行缓存器281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中的记录数据流。
在接收缓存器42的FIFO存储器425(主存储器)中,如图所示,存储着从FEH开始的24字(48字节)游程长度压缩的记录数据。游程长度压缩的记录数据一字一字即2字节2字节经由第二专用总线IB2向译码电路28 DMA传输,由硬件展开后,存储到行缓存器281中。在该实施例中,游程长度压缩数据的数据开始地址为偶数地址,局部存储器29一侧的位图数据(图像数据)的数据开始地址为偶数地址。此外,从行缓存器281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数据块的字节数(1行的字节数)为16字节。此外,图10所示的主存储器、DECU41内部的行缓存器281、图12所示的局部存储器29中,左上端为偶数地址,从左向右,按顺序变为高位地址。
下面,一字一字按顺序说明。首先,从接收缓存器42的FIFO存储器425,最初的1字的压缩记录数据(FEH,01H)向DECU41内部的译码电路28 DMA传输(传输S1)。FEH是计数,01H是数据。计数的值FEH=254,因为是128以上,所以257-254=3次,重复数据01H而展开,一字节一字节依次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接着,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中的游程长度压缩数据是03H、02H(传输S2)。03H是计数,02H是数据。计数的值03H=3,因为是127以下,所以从该计数的下一数据开始有3+1=4字节不重复而展开的数据。即计数03H以后的数据02H、78H、55H、44H不重复,原封不动展开,依次存储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中(传输S2~S4)。在传输S4中DMA传输的字数据的高位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FBH是计数,下一字节的数据重复六次(257-251=6)而展开。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FFH、FEH(传输S5)。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FF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BH的数据。因此,重复FFH六次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FEH是计数,重复下一字节的数据3次(257-254=3)而展开。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11H、06H(传输S6)。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11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EH的数据。因此,重复11H三次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06H是计数,不重复以后7字节(6+1=7)的数据(66H、12H、77H、45H、89H、10H、55H)而原封不动地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传输S7~S10)。
而展开处理控制器412当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存储了1行的字节数即16字节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的时刻(传输S6的时刻),把16字节作为1行的数据块,1字1字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这时,L-DMA控制器413在把1行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毕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传输W1)。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的1行的记录数据以偶数地址为开始,从低位地址为开始,1字1字依次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图12(a))。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10H、FAH(传输S11)。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10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BH的数据。因此,重复10H六次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FAH是计数,重复下一字节的数据7次(257-250=7)而展开。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20H、08H(传输S12)。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20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AH的数据。因此,重复20H七次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08H是计数,不重复以后9字节(8+1=9)的数据(12H、13H、14H、15H、16H、17H、18H、19H、20H)而原封不动地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图11的传输S13~S17)。
而当展开处理控制器412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存储了1行的字节数即16字节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的时刻(传输S12的时刻),把16字节作为1行的数据块,1字1字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这时,L-DMA控制器413在把1行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毕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传输W2)。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的1行的记录数据以偶数地址为开始,从低位地址为开始,1字1字依次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图12(b))。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11H、02H(传输S18)。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11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DH(传输S17的高位地址一侧)的数据。因此,重复11H三次(257-254=3)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在A面一侧的存储数据达到16字节的时刻,剩下的数据依次存储到B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02H是计数,不重复以后3字节(2+1=3)的数据(98H、B0H、F2H)而原封不动地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传输S19~S20)。
而展开处理控制器412当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一侧存储了1行的字节数即16字节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的时刻(传输S18的时刻),把16字节作为1行的数据块,1字1字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这时,L-DMA控制器413(图6)在把1行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毕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传输W3)。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的1行的记录数据以偶数地址为开始,从低位地址为开始,1字1字依次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图12(c))。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ABH、03H(传输S21)。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ABH是数据,是之前的计数FCH(传输S20的高位地址一侧)的数据。因此,重复ABH五次(257-252=5)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此外,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的03H是计数,不重复以后4字节(3+1=3)的数据(FFH、FEH、FCH、FDH)而原封不动地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传输S22~S23)。
接着,从FIFO存储器425 DMA传输到译码电路28的压缩的记录数据是FEH、FFH(传输S24)。低位地址一侧(偶数地址一侧)的FEH是计数,高位地址一侧(奇数地址一侧)FFH是计数FEH的数据。因此,重复FFH三次(257-254=3)而展开,依次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而当在行缓存器281的B面一侧存储了1行的字节数即16字节的展开后记录数据的时刻(传输S24的时刻),把16字节作为1行的数据块,1字1字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这时,L-DMA控制器413在把1行的展开后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完毕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传输W4)。
传输到局部存储器29的1行的记录数据以偶数地址为开始,从低位地址为开始,1字1字依次存储到局部存储器29的给定位图区中(图12(d))。而且,当在局部存储器29中存储了1次主扫描循环中喷射墨水的位图数据部分的记录数据时,从局部存储器29向记录头62 DMA传输。
这时,第二I-DMA控制器415在向头控制部33 DMA传输完1次主扫描循环中喷射墨水的位图数据部分的记录数据之前,占有局部总线LB进行脉冲传输。
这样,通过把以往由程序用软件展开压缩的记录数据的处理通过译码电路28用硬件展开,能高速执行压缩的记录数据的展开处理。此外,因为把以往通过程序1字节1字节展开的压缩记录数据以字单位(2字节)展开,所以能更高速进行压缩的记录数据的展开处理。而且,通过具有系统总线SB和局部总线LB等2个独立的总线、连接在局部总线LB上的局部存储器29的结构,能与系统总线SB一侧不同步地在局部总线LB一侧执行从局部存储器29到记录头62的数据传输。据此,不会发生由于从MPU24到ROM21或RAM22的访问等,向记录头62的记录数据的传输被中断,产生记录数据的传输延迟,记录执行速度下降。通过DMA传输,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此外,由接收缓存器42进行:以往通过程序用软件处理的记录控制数据的标题分析处理;根据标题分析结果从记录控制数据分离命令,把命令向命令存储寄存器426存储,把压缩记录数据向FIFO存储器425存储的处理。而且,把接口部27通过第一专用总线IB1接收的记录控制数据向接收缓存器42传输,把通过第二专用总线IB2存储在接收缓存器42的FIFO存储器425中的记录控制数据分离为远程命令和压缩记录数据。而且,只把压缩记录数据向DECU41传输,把由译码电路28展开后的记录数据通过第三专用总线IB3向头控制部33传输。用MPU24分析命令和远程命令。据此,能大幅度降低系统总线SB的数据传输负载和MPU24的处理负载,所以对MPU24的依存度极低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使接口部27和接收缓存器42之间、接收缓存器42和DECU41之间、DECU41和记录头62之间的数据传输处理更高速化。
DECU41对于具有A面和B面等两面缓存区的行缓存器281,对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每8字,交替切换存储数据的面,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所以能无限制地连续执行由译码电路28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此外,与向行缓存器281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并行,把与存储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中已经存储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因此,能同时连续并行进行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和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展开的记录数据的处理,所以能以极高效率执行展开压缩为可行展开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 DMA传输的处理。
这样,因为能实现压缩数据的高速展开处理和向记录头62的高速数据传输,所以喷墨式记录装置50的记录执行速度与以往相比,有飞跃性的提高。此外,如果记录头62的数据处理能力低,则无论进行怎样的高速数据传输,也只能取得记录头62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记录执行速度,所以当然有必要配置具有足够处理能力的记录头62。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描述的发明范围中,能有各种变形,它们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液体喷射装置.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体喷射数据的数据传输装置。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在每1时钟中,在行缓存器(281)的A面存储1个字,在A面存储了8个字(D0D7)后,存储展开的记录数据的面从A面切换到B面,同时把展开后的记录数据向局部存储器(29)DMA传输的面从B面切换到A面。由译码电路28展开的记录数据存储到行缓存器(281)的B面,与在B面存储到8个字(D8D15)并行,将存储在A面中的展开后的记录数据(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