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免疫扶正剂.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7291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0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5443.9

申请日:

2003.10.24

公开号:

CN1537619A

公开日:

2004.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37/04; A61P29/00; A61P31/06; A61P31/18;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37/04; A61P29/00; A61P31/06; A61P31/18; A61P35/00

申请人:

山东东阿免疫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张传印; 雷大鹏

地址:

252200山东省东阿县顾官屯镇(聊滑路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英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中药免疫扶正剂,属于中药领域,特点是由下述组份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大戟、黄连、当归、柴胡、仙灵脾和川芎。本发明是根据人体免疫学原理,利用中药与鸡蛋的配合,使药物浸入蛋中。药物直接作用到人体的骨髓、胸腺,加快人体干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分化、生成、成熟,同时激活休眠淋巴细胞,杀灭入侵病菌、病毒,达到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1、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配制而成: 大戟
2: 5-3、黄莲1.5-3、当归3-9、柴胡3-9、仙灵脾3-9和川芎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的 重量配比为:大戟2、黄莲2、当归6、柴胡6、仙灵脾6和川芎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 份还包括:人参5-15、玉竹5-15、熟地10-30、鱼腥草10-30、蒲公英 10-30、白芨6-12、香附3-9、枳实6-9、鸡骨草15-30、茵陈6-12、 栀子6-9、天花粉1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戟 可用重楼、芫花、甘遂、牵牛子、猫眼草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取上述药物, 按1∶5-6的比例加水,煮沸后加入去皮鸡蛋,鸡蛋煮熟后即可。

说明书


中药免疫扶正剂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是一组纯中药制作的防治因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中药制剂。

    人体的炎症、结核、肿瘤、艾滋病等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病菌、病毒侵入人体时,由于人体的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致使白细胞、淋巴细胞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杀灭入侵的病菌、病毒,人体正常细胞在病菌、病毒的作用下,形成病变细胞,发生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现在对人体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一般采用抗生素、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杀死大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容易形成原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目前尚未发现对淋巴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的治疗较理想的方法和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中药免疫扶正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炎症、结核、肿瘤、艾滋病等病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采用传统秘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筛选出按照中医理论科学配比而成的中药配方,数味中药协同与鸡蛋配合可加快人体干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分化,同时激活休眠淋巴细胞,以达疗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中药免疫扶正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配制而成:大戟1.5-3、黄莲1.5-3、当归3-9、柴胡3-9、仙灵脾3-9和川芎3-9。

    使用时,取上述药物200克,按1∶5-6的比例加水,煮沸后加入去皮乌鸡蛋,乌鸡蛋煮熟后即可服用。上述乌鸡蛋也可采用笨鸡蛋代替。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后,具有以下的临床效果:

    1、有效防治因人体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地炎症、结核、肿瘤等疾病,总有效率98%;对感染性炎症、淋巴结核治愈率95%,对肿瘤(癌症)抑制率87%,对艾滋病缓解率95%、抑制率90%。

    2、能明显增加淋巴细胞数量。

    3、能明显消杀病菌、病毒。

    4、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

    5、对放疗、化疗后的淋巴细胞降低的恢复有极好的效果。

    本发明防治疾病原理:

    本发明是根据人体免疫学原理,利用若干味中药,经过特定的工艺制作。本发明为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大戟具有逐水除满,消肿散结之功,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急慢性水肿及肝硬变腹水等;黄连、柴胡为清热解毒药,具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并且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又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镇痛、抗癌、抗辐射等作用;当归、仙灵脾为免疫调解剂和免疫增补剂;川芎为活血剂,以上药物与去皮乌鸡蛋同煎,使乌鸡蛋吸收药物成份,乌鸡蛋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比其他普通鸡蛋更具有营养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服用本制剂后,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到人体的骨髓、胸腺,加快人体干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分化、生成、成熟,同时具有激活休眠淋巴细胞的作用,杀灭入侵病菌、病毒,达到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目的;本品能有效的治疗淋巴组织疾病,能有效的改善人体外周淋巴系统,促进淋巴液循环。

    本发明由纯中药制作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大戟:逐水除满,消肿散结。用于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痰饮积聚、癫痫发狂、急慢性水肿及肝硬变腹水等。动物实验表明,对大鼠实验性腹水有明显利尿作用。红芽大戟对各型痢疾菌,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滴虫、流感病毒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又有降压、利胆、解热、镇静、镇痛、抗癌、抗辐射等作用。

    当归:补血养心,活血调经,为补血之要药。用治血虚之面色萎黄、头昏眼花、心悸乏力等症。本品既补血,又辛散活血,兼能散寒,既有调经止痛之效,又有消除血虚、血瘀、血寒所致疼痛之功。当归多糖有显著提高小鼠E-花环形成率及脂酶染色阳性率作用,提示当归多糖是有效的细胞免疫促进剂。

    柴胡:疏散退热,舒肝,升阳。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抗抑郁、抗炎等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鼠ip柴胡多糖(分子量9900)可显著增加脾系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和流感病毒血清中抗体滴度,但不影响脾细胞分泌溶血素。柴胡多糖明显提高Con 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表明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免疫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另外,柴胡还有镇咳、抗氧化、抗病原体、抗肿瘤与抗诱变的作用。

    仙灵脾:补肾兴阳,祛风除湿,强志坚筋。采用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用仙灵脾进行治疗,以了解仙灵脾刺激免疫的机制。经免疫功能检测:溶血空斑试验结果证明:仙灵脾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量、PFC反应及小鼠的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炭粒的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仙灵脾还有降压、降血糖、降血脂、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衰老、抗肿瘤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可通达周身,既可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具有通达气血之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或气滞血瘀诸痛、疮痈肿痛、头痛、痹痛、冠心病心绞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川芎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表面活性,使其不易黏附成团而易于在血流中单个杀灭。川芎的溶血栓作用可以改变癌症患者血流循环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在血流中不易粘着停留、着床,也易于被杀灭。川芎还能改善微循环,增加放射损伤部位血氧供应,抑制胶原合成,减轻放射性病理变化,有利于化疗药物到达病所,杀灭癌细胞。体外实验表明: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孤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作用制。以上是本发明所用的主要药物的药理。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治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心脾两虚、血虚萎黄、津伤口渴等症。人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根据对动物的脑电图及条件反射方法的研究,人参主要是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改善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它还能提高人的一般脑力和体力的机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动物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处于垂危状态时,立即注入人参制剂,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压稳固回升,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乃至促进动物恢复健康。人参具有抗变作用,DNA变异既是疾病、衰老及癌变的根源,也是病理信息,在人体处于“潜病”状态而无自觉症状时,用抗变剂进行纠正,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人参对DNA大鼠肝癌发生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应用人参皂甙可以部分抵消外源性ACTH致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促进NK细胞以及T细胞活性恢复。提示人参皂甙可以通过调整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酮)轴的活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玉竹:滋阴润肺,益胃生津,除烦强心。用于热病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糖尿病等症。以玉竹醇提取物灌胃,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对ConA的增殖反应,说明玉竹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玉竹参与机体的免疫和造血调节。玉竹中的甾体抑甙成分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壮腰强肾。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熟地黄还有强心、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抗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作用。

    上述人参、玉竹、熟地三药在本发明中作抗变剂、免疫调节剂和滋补剂。作为治疗炎症、结核、肿瘤、艾滋病的辅助制剂。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用于肺痈、肺热咳嗽、热毒疮疡、湿热淋症、湿热泻痢等症。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鱼腥草煎剂于体外能显著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新鱼腥草素及类鱼腥草素(乙酰乙醛)im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促进SRBC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能力。此外,鱼腥草还有镇痛、止血、镇咳平喘、抗过敏、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疗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本品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母细胞偶然性转化率。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健胃、抗肿瘤、抗内毒素等作用。

    上述鱼腥草、蒲公英二药,在本发明中作治疗肺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及肺肿瘤的辅助药物。

    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症。

    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脾闷,寒疝腹痛等症。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满胀痛,泻痢后重,痰滞气阻胸痹,结胸等症。

    上述白芨、香附、枳实三味,在本发明中作为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辅助制剂。

    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等症。

    茵陈: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等症。茵陈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抗癌等作用。茵陈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此外,栀子还有镇静、催眠;镇痛、降温;抗炎、保肝;促进胆汁、胃液、胰腺分泌等作用。

    上述鸡骨草、茵陈、栀子三药,在本发明中用作治疗肝炎、肝肿瘤的辅助药物。

    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症。天花粉蛋白对人体具有免疫原性,天花粉蛋白药物流产者及经天花粉蛋白治疗的宫外孕、葡萄胎患者,肌肉注射结晶天花粉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程度不等的特异性IgE抗体和IgG抗体生成反应。天花粉蛋白同时也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天花粉还有抗炎、抗肿瘤、抗艾滋病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天花粉作为治疗乳腺炎、乳腺肿瘤、肿块、乳腺癌以及艾滋病的辅助药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根据人体免疫学原理,利用中药与鸡蛋的配合,使药物浸入蛋中。药物直接作用到人体的骨髓、胸腺,加快人体干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分化、生成、成熟,同时激活休眠淋巴细胞,杀灭入侵病菌、病毒,达到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分别选取大戟20克、黄莲20克、当归60克、柴胡60克、仙灵脾60克和川芎60克,精心筛选,去净杂质,混合后备用。取上述药物200克,按1∶5-6的比例加水,煮沸后加入去皮鸡蛋,鸡蛋煮熟后即制得本发明药物。服用方法:早晚各服一枚,7-10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2。分别选取大戟20克、黄莲20克、当归60克、柴胡60克、仙灵脾60克、川芎60克、人参15克、玉竹10克、熟地20克、鱼腥草20克、蒲公英20克、白芨10克、香附6克、枳实8克、鸡骨草20克、茵陈10克、栀子8克、天花粉10克。精心筛选,去净杂质,混合后备用。上述大戟可用重楼、芫花、甘遂、牵牛子或猫眼草替代,但用量须慎重调配。取上述药物200克,按1∶5-6的比例加水,煮沸后加入去皮乌鸡蛋,鸡蛋煮熟后即制得本发明药物。服用方法:早晚各服一枚,7-10日为一疗程。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于1998年至2003年在山东省东阿县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

    1.对炎症的治疗试验:

    1.1临床资料:共实验各种炎症145例,按性别分类:男68例,女77例;年龄6-75岁。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检查均符合炎症的诊断标准。其中:肠炎15例,胃炎10例,肺炎16例,肝炎12例,胸膜炎6例,胰腺炎10例,乳腺炎10例,肾炎10例,咽炎8例,食管炎10例,腮腺炎12例,扁桃体炎14例,淋巴结炎12例。肠炎取10例,其他炎症取半数,使用本疗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其他肠炎5例,其他炎症半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匹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方法和结果:

    两组病人在来院后,治疗组服用本法加工的药物鸡蛋,早晚各服一枚,并结合病情辨证论治,另服中药汤剂;服用3天病情减轻,7-10日全部治愈,出院后跟踪病人调查60日,无复发和并发症。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7天病情减轻,10-15日治愈率95%,出院后跟踪病人调查60日,复发或并发症者占40%。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愈或基本治愈,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减轻或外观体征改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趋于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没有减轻或外观体征没有改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没有变化。

    疗效观察:治疗组75例炎症患者,治疗后观察,显效率91%,有效率9%。在治疗组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36h消除疼痛者占83%,3日原炎症部位肿痛消除占90%,1-4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的占92%;对照组占74%,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由此可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见下表:总治疗数(例)显效数(例)有效数(例)无效数(例)治疗组    75    68    7对照组    70    35    17    18疗效数据对照表内容                  治疗前                   治疗后    白细胞总数     中性粒细胞占比      白细胞总数   中性粒细胞占比10000以上10000-4000400 0以下70%以上50-70% 50% 以下 10000 以上10000-4000 4000 以下70%以上50-70%50%以下治疗组(例)40 20 15 40 20 15 6  69 0 6 69 0对照组(例)35 21 14 35 21 14 10  52 8 10 52 8

    (正常范围:白细胞4000-10000,中性粒细胞占比50-70%)

    2.对淋巴结核的治疗试验:

    2.1临床资料:共试验淋巴结核症60例,按性别分类:男28例,女32例;年龄7-41岁。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检查均符合淋巴结核症的诊断标准。其中取半数,使用本疗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其他半数,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匹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2.2方法和结果:两组病人在来院后,治疗组采用本法加工的药物鸡蛋,早晚各服一枚,服用7天病情减轻,10-45日28例痊愈,2例基本痊愈,出院后跟踪病人调查180日,无复发和并发症。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疗,治疗7天病情减轻,10-50日29例痊愈,1例无效,出院后跟踪病人调查180日,复发或有并发症者占48%。

    2.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淋巴结核肿大消除,溃烂面愈合,血象指标恢复正常,外观体征恢复正常,不再复发;有效:淋巴结肿块缩小或溃烂面收敛,血象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淋巴结肿块没有缩小或溃烂面没有收敛愈合,血象指标未变。疗效结果见下表:  总治疗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治疗组(例)    30    28    2对照组(例)    30    23    6    1疗效数据对照表:内容                   治疗前                   治疗后       白细胞数      淋巴细胞占比      白细胞数    淋巴细胞占比10000以上10000-40004000以下 40% 以上 20- 40%20%以下10000以上10000-40004000以下 40% 以上 20- 40%20%以下治疗组(例)30 20 10 30 30对照组(例)30 18 12 30 11 19

    3.对肿瘤、癌症的治疗试验:

    3.1临床资料:共试验各种肿瘤(癌症)62例,按性别分类:男32例,女30例;年龄14-82岁。其中:淋巴癌12例,肺癌14例,肝癌10例,胃癌8例,食道癌6例,胰腺癌6例,乳腺癌6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检查均符合癌症的诊断标准。均为其他医院医治无效转入我院治疗,未采用对比实验。

    3.2方法和结果:病人在来院后,全部服用本法加工的药物鸡蛋,早晚各服一枚,并结合病情辨证论治,另服中药汤剂,服用7天病情减轻,10-30日病变体积减小,出院后跟踪病人调查1年,无复发和并发症。

    3.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肿瘤病灶逐渐缩小,疼痛消失,外观体质逐渐恢复健康,生存期明显延长。

    有效:肿瘤的生长在服用本发明药物鸡蛋1-2周后得到控制,自觉症状减轻,病灶部位疼痛缓解。

    疗效结果见下表:  总治疗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治疗组(例)    62    36    26

    4.对艾滋病及并发症的治疗试验:

    4.1临床资料:共在河南省某县(按照实验者的要求不公开)实验艾滋病30例,按性别分类:男11例,女19例;年龄9-52岁。其中:CD4+在200-400/ul间者22例,CD4+低于200/ul者8例。

    艾滋病患者均为当地县防疫站确诊AIDS成阳性,并有并发症出现,未采用对比实验;全部服用本法加工的鸡蛋,早晚各服一枚,并结合辨证论治及病情另服中药汤剂,服用14天病情减轻,30日原有发烧、头疼、乏力、红斑(溃烂)消失,伴有的肺炎愈合,肺结核愈合或好转,淋巴结核痊愈;CD4+、CD8细胞计数接近或达到健康人的标准(500-1500/ul)。

    4.2方法和结果:

    病人在接受治疗中,采用本法加工的鸡蛋,早晚各服一枚,服用15天病情减轻,30日症状消失,无并发症。

    4.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原有的发烧、头疼、乏力、红斑(溃烂)等症状消失,CD4+、CD8细胞数达到或接近健康人的标准(500-1500/ul)。

    有效:原有的发烧、头疼、乏力、红斑(溃烂)等症状减轻,伴有的肺炎愈合,肺结核愈合或好转,淋巴结核痊愈;CD4+、CD8细胞计数接近健康人的标准(500/ul)。

    疗效结果见下表:  总治疗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治疗组(例)    30    22    8

    疗效数据对照表:  内容            治疗前            治疗后           CD4+细胞            CD4+细胞  800以上 400-800 400以下  800以上  500-800  500以下治疗组(例)    1    9    20    12    16    2

    5.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治疗试验:

    5.1临床资料:

    共在河南省某县实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40例,按性别分类:男22例,女18例;年龄12-49岁。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均为当地县防疫站确诊AIDS成阳性,尚无并发症出现;采用对比实验,20例服用本法加工的鸡蛋,早晚各服一枚,并结合辨证论治及病情另服中药汤剂;其余20例未服用任何药物。

    5.2方法和结果:

    病人在接受治疗中,采用本法加工的鸡蛋,早晚各服一枚,服用30日。服用30天后,CD4+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6个月后再服用30天,实验期2年。服用后2年内实验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未服药者出现并发症者12例,占60%。

    5.3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CD4+细胞计数接近健康人的标准(500/ul)。无并发症出现。疗效结果见下表: 总治疗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治疗组(例)    20    12    8对照组(例)    20    2    10    8疗效数据对照表:  疗效           治疗前          治疗后          CD4+细胞         CD4+细胞 800以上 400-800 400以下 800以上 400-800 400以下治疗组(例)    1   14    5    8    12对照组(例)    2   16    2    2    10    8

    本实验证明:

    本发明能有效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艾滋病等疾病。

    下面是利用本方法治疗疾病的具体病例:

    例1、付××,女,40岁,1998年2月自觉肝部不适,伴有阵发性疼痛,遂到聊城地区人民医院诊断,肝区CT扫描(平扫加强化):肝脏形态大小可,肝右叶后段见多发性小片状低密度阴影,CT值37-48Hu,无明显占位;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大部分低密度灶消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肝门结构清晰,胆囊无明显异常。脾大,密度均匀。诊断结果:1、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1)肝癌(2)肝血管瘤;2、脾大。1998年3月开始服用本发明制剂,服用一周后,自觉疼痛减轻,再服一周,疼痛更轻,睡眠亦有改善,CT检查发现病灶由7.6×8.3缩小为4.8×5.6cm,随后又一连服用15周,病灶全部消失,随访8年,完全恢复健康。

    例2、王××,女,45岁,1999年春患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病变、PCP肺炎),经多方求医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时至当年冬季,患者呼吸愈加困难,不断的咳血咳脓,夜间不能入眠,患者经过长达一年多疾病的煎熬,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瘦的皮包骨,体重只有35公斤,生命奄奄一息,不得不依靠输入氧气维持生命,患者家属为其求医治疗花费7万多元,仅氧气费就达一万余元。1999年12月,患者开始服用本发明制剂,仅服用三天,患者就试着撤掉氧气,第一次撤氧气时间达1.5h,以后几天每次撤氧时间均有延长,服用一周后就完全撤掉了氧气,患者连续服用26周,身体得到完全康复。面色红润而有光泽,体重恢复到70公斤。随防5年,一直保持健康,未再复发。

    例3、李××,男,19岁,2003年6月患肝炎。HBV-DNA定性:阳性;HBV-DNA定量:7.46×107拷贝/ml;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抗-HBc阳性。患者体征,皮肤和眼睛均发黄,身体消瘦。患者自觉全身无力。2003年7月8日开始服用本发明制剂,连续服用四周,患者体征大有改观,皮肤和眼睛颜色恢复正常,乏力现象消除。2003年8月6日检测,HBV-DNA定量:1.85×107拷贝/ml,比服用本发明制剂前降低5.61×107拷贝/ml。

    例4、杨×,男,24岁;2002年出现发烧、头疼、乏力、周身皮表红斑、口腔溃烂、全身淋巴结肿大,经当地县防疫站确诊为艾滋病。2003年5月服用本发明制剂,并另服中药汤剂人参、三七、茯苓等,2周以后发烧、头疼、乏力、红斑、溃烂、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该制剂;30天后,发烧、头疼、乏力、红斑、溃烂、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消失;45天后经外周血检测淋巴CD4+细胞绝对记数达到800ul(健康人的标准500-1500/ul)。未出现并发症、未复发。

中药免疫扶正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免疫扶正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免疫扶正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免疫扶正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免疫扶正剂.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中药免疫扶正剂,属于中药领域,特点是由下述组份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大戟、黄连、当归、柴胡、仙灵脾和川芎。本发明是根据人体免疫学原理,利用中药与鸡蛋的配合,使药物浸入蛋中。药物直接作用到人体的骨髓、胸腺,加快人体干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分化、生成、成熟,同时激活休眠淋巴细胞,杀灭入侵病菌、病毒,达到防治因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免疫缺损形成的炎症、结核、肿瘤(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