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特别是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治疗脂肪肝的中药药品一般选用丹参降脂,单一的丹参降脂治疗效果不显著,复发率高。制止目前还没有单纯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复方药品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六种中药原料组成,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生产制作的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泽泻12-30%,丹参10-25%,山楂12-30%,决明子10-25%,制何首乌5-20%,柴胡5-20%。
它的制作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a、首先按比例将泽泻、丹参、山楂分别加浓度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
b、将泽泻、丹参、山楂地提取液合并,过滤,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时,浓缩成一定相对密度的清膏,清膏备用;
c、将泽泻、丹参、山楂过滤后的药渣与按比例称取的决明子、制何首乌、柴胡加水浸泡2小时,浸泡后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并将其过滤,滤液备用;
d、将上述清膏与滤液合并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的清膏,将清膏真空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备用;
e、往膏粉内加入淀粉,混匀,然后加入乙醇适量泛丸,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泽泻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闭经,病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山楂消食建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疼痛,泻痢腹痛,瘀血经闭,疝气疼痛,高脂血症。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脂血。
本发明经临床使用证明,以上述药物为原料,经精湛的加工工艺制得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它的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尤其是服用本发明可彻底地根治脂肪肝,加快代谢,复发率几乎为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实施例如下表:
表1原料名称重量百分比含量(%)泽泻15 20 25 1230 18丹参10 20 25 15 18 10山楂20 20 12 23 15 30决明子15 25 10 20 22 18制何首乌20 5 18 15 10 12柴胡20 10 10 15 5 12合计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实施例:
1、按上述比例称取泽泻、丹参、山楂,分别将泽泻、丹参、山楂,加浓度为60-85%的乙醇在多功能提取罐内回流2次,每次2小时。
2、然后将三种药物的回流提取液合并在一起,用60目的筛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乙醇回收罐内减压回流至无醇味止,然后放入真空浓缩罐内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8-1.5的清膏备用。
3、将泽泻、丹参、山楂过滤后的药渣与按比例称取的决明子、制何首乌、柴胡混合加水(每1kg加水8kg)浸泡2小时,浸泡后煎煮2小时后过滤,滤液备用。然后再次加水煎煮泽泻、丹参、山楂过滤后的药渣与按比例称取的决明子、制何首乌、柴胡1.5小时,并将煎液过滤,滤液备用;将两次煎煮的滤液合并,再次过滤,滤液备用。
4、将上述清膏与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5的清膏,将相对密度的清膏放入喷雾干燥机真空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备用;
5、往膏粉内加入淀粉,每42g的细粉加入淀粉8g,混和均匀后加入浓度为60-85%的乙醇,每公斤混合细粉加入适量乙醇泛丸,乙醇泛丸的加入量依季节和膏粉的性质盯,如果膏粉潮,则少加,反之亦反。制成成品固体制剂装袋,每袋5克。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5克。
本发明作为治疗脂肪肝和高血脂症的制剂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肥胖性脂肪肝30例,疗程3个月,结果表明总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93.3%。对湿浊内停,肝郁血瘀症的总显效率为73.5%,总有效率为96.7%。本发明可明显改善患者胁肋痛胀,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不爽及肝肿大等主要症状体征,对血脂ACT的异常亦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