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2511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0429.1

申请日:

2015.03.28

公开号:

CN10480486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1B 3/00申请日:20150328|||公开

IPC分类号:

C11B3/00; C11B3/14

主分类号:

C11B3/00

申请人:

王朝阳

发明人:

王朝阳

地址:

8300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深度脱胶油加热后输送到空气分离器中,去除空气;(2)将油温提升至230-245℃,进入第一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臭味和短碳链脂肪酸,如十四碳链至十六碳链;(3)将第一组脱酸脱臭塔中的油抽出后,温度提升至245-255℃,进入第二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中长碳链脂肪酸,然后出油降温得脱臭脱酸油。本发明实现了大小脂肪酸分子可以在不同塔内进行挥发,油品因在高温状态下滞留时间短,从而油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利用特制的脱酸脱臭塔使得油膜分布更加均匀,厚度更薄,脂肪酸挥发阻力更小、挥发更快。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深度脱胶油加热后输送到空气分离器中,去除空气;
(2)将油温提升至230--245℃,进入第一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臭味和短碳链脂肪酸,如十四碳链至十六碳链;
(3)将第一组脱酸脱臭塔中的油抽出后,温度提升至245--255℃,进入第二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中长碳链脂肪酸,然后出油降温得脱臭脱酸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脱酸脱臭塔结构是特制的,即在现有的由填料塔和盘式塔组成的脱臭脱酸塔基础上,在填料塔上设有列管式溢流塔,该塔由抽真空口、进油口、热源进口、热源出口以及上端具有对称或者螺旋方式分布的溢流口的列管组成,其壳程加热,管程内壁下行油膜。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组脱酸脱臭塔后经加热至255-265℃,进入第三组脱酸脱臭塔,以除去长碳链脂肪酸。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植物油脱酸脱臭系在230----270度范围内的同一塔内进行,造成小分子脂肪酸脱出后,占据了脱酸脱臭塔空间,大分子脂肪酸难以挥发,脱酸效果差,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为了达到脱酸效果,油在塔中打循环,使得油品在高温状态下滞留时间长,影响了油品的质量。在CN103409236A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脂行业中食用油脱臭的组合式脱酸脱臭塔,其构成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密封固接在一起的填料式脂肪酸捕集段、填料预脱段、鼓膜脱臭段以及位于底部的猛犸泵脱臭、脱色段。其不足之处在于油膜较厚,分布欠均匀,在填料塔中油中的脂肪酸气体挥发阻力大、时间长,不利于从油中挥发的脂肪酸气体被直接汽上提带走;且下部真空度低,不利于脂肪酸气体的上提和挥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大小脂肪酸分子可以在不同塔内进行挥发,油品在高温状态下滞留时间短的脱酸脱臭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脱臭塔内油膜分布均匀,厚度更薄,脂肪酸气体挥发快、阻力小的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
本发明的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深度脱胶油加热后,输送到空气分离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氧气氧化油脂;
2、将油温提升至230--245℃,进入第一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臭味和短碳链脂肪酸,如十四碳链至十六碳链;
3、将第一组脱酸脱臭塔中的油抽出后,温度提升至250--255℃,进入第二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中长碳链脂肪酸,如十七碳链以上,然后出油并降温,得脱臭脱酸油。
上述的两组脱酸脱臭塔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最好使用本发明人同日申请的“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塔”,即在现有的由填料塔和盘式塔组成的脱臭脱酸塔基础上,在填料塔上设有列管式溢流塔,该塔由抽真空口、进油口、热源进口、热源出口以及上端具有对称或者螺旋方式分布的溢流口的列管组成,其壳程加热,管程内壁下行油膜。
上述的脱酸脱臭塔可以脱酸要求增至三组,即在第二组脱酸脱臭塔后油品经加热进入第三组脱酸脱臭塔,以除去长碳链脂肪酸。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存在以下优点:
1、实现了大小脂肪酸分子可以在不同塔内进行挥发,油品因在高温状态下滞留时间短,从而油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2、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首先通过列管式溢流塔,可将油在列管内壁充分形成油膜,沿管壁下行的油膜中的脂肪酸易挥发出来并被蒸汽带走,在有壳程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将大部分短碳链的脂肪酸分子脱出。其次,通过波纹填料塔充分将上行的直接蒸汽均匀分配,并与下行的油充分接触。此时将中长碳链的脂肪酸分子脱出。最后,通过盘式塔中的油经过直接喷入的蒸汽充分搅拌,将油中残存的长碳链游离脂肪酸分子随上行的蒸汽带走。通过三种形式的塔结合, 使得油膜分布更加均匀,厚度更薄,脂肪酸挥发阻力更小、挥发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利用的特制的脱酸脱臭塔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利用的特制的脱酸脱臭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序号:1、4、7为加热器,2、5、8为特制的脱酸脱臭塔,3、6、9为泵,10为降温器。
图2中序号:11、抽真空口,12、列管式溢流塔,33、法兰盘,14、溢流口,15、进油口,16、热源进口,17、列管,18、热源出口,19、波纹填料塔,20、进气管,21、伞帽,22、抜气筒,23、盘式塔,24、猛犸泵,25、油池,26、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好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葵花籽油)(使用本发明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葵花籽油(酸价2.54mgKOH/kg、色泽为黄35红2.2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20红1.5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2.54mgKOH/kg降至0.10 mgKOH/kg,色泽为黄10红0.8(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10464-2003),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实施例二(红花籽油)(使用本发明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葵花籽油(酸价1.96mgKOH/kg、色泽为黄35红2.8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20红1.7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1.96mgKOH/kg降至0.08mgKOH/kg,色泽为黄10红0.8(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T22465-2008),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实施例三(菜籽油)(使用本发明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菜籽油(酸价2.72mgKOH/kg、色泽为黄35红4.1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25红2.1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2.72mgKOH/kg降至0.09mgKOH/kg, 色泽为黄10红1.0(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1536-2004),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实施例四(三级棉籽油)(使用本发明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三级棉籽油(酸价0.87mgKOH/kg、色泽为黄35红4.5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35红2.7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0.87mgKOH/kg降至0.07mgKOH/kg,色泽为黄15红1.3(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1537-2003),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实施例五(葵花籽油)(使用传统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葵花籽油(酸价2.37mgKOH/kg、色泽为黄35红2.4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20红1.6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2.37mgKOH/kg降至0.13 mgKOH/kg,色泽为黄10红0.9(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10464-2003),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实施例六(红花籽油)(使用传统组合塔)
1、将初脱胶原料葵花籽油(酸价1.7mgKOH/kg、色泽为黄35红2.6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加热至90℃后进入脱色塔,与脱色白土及活性碳充分混合并同时加热至110℃,混合25分钟过滤出活性白土及活性碳,得深度脱胶及脱色的油(色泽为槽黄20红1.6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
2、将脱色油进入析气器,析出油中所含的氧气,并经加热至240℃进入1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45分钟抽出,经加热至255℃进入2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25分钟后抽出,经加热至260℃进入3号列管填料盘式组合塔约15分钟后抽出,经冷却得到脱臭脱酸油,其酸价1.7mgKOH/kg降至0.12mgKOH/kg,色泽为黄10红0.9(罗维朋比色计133.4mm槽),该两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T22465-2008),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完全达标。

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物理脱酸脱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深度脱胶油加热后输送到空气分离器中,去除空气;(2)将油温提升至230-245,进入第一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臭味和短碳链脂肪酸,如十四碳链至十六碳链;(3)将第一组脱酸脱臭塔中的油抽出后,温度提升至245-255,进入第二组脱酸脱臭塔,脱去油中中长碳链脂肪酸,然后出油降温得脱臭脱酸油。本发明实现了大小脂肪酸分子可以在不同塔内进行挥发,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动物或植物油、脂、脂肪物质或蜡;由此制取的脂肪酸;洗涤剂;蜡烛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