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715212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92605.7

申请日:

2015.06.02

公开号:

CN104838876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06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李爱民; 张永泰; 张永吉; 苏芃; 张甜; 张云虹

地址:

225007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子5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代理人:

江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属于农业,特别是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第一年入冬前从顶芽与种球连接处切下不带茎块的顶芽,洗净后以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后冷藏,第二年将顶芽竖插于以水浸泡过的基质中,再将育苗盘置于温度20~25℃、光周期16小时、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的条件下培养,待慈姑苗长出2~3片叶时,移栽至大田。本发明在可控的培养条件下育苗,整个育苗时间不到25日,一方面可节省劳力、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可突破季节限制,为慈姑的工厂化育和周年栽培提供技术基础。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于第一年入冬前从顶芽与种球连接处切下不带茎块的顶芽,清水洗净后随即放入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60±10分钟,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至表面干燥后,置于0~5℃的温度条件下冷藏;
2)第二年育苗前一天将符合NY/T 2118-2012标准的基质泡于水中,次日将基质从水中取出,晾干至基质达到手捏成团,且落地即散的要求,将基质填满育苗盘;
3)将顶芽竖插于基质内,播插深度1±0.2cm,播插密度为1600±100株/米2;
4)将播插好的育苗盘置于温度20~25℃、光周期 16小时、光照强度 2000~3000勒克斯的条件下培养,生长过程中保持基质湿度为70~80%;
5)待慈姑苗长出2~3片叶时,移栽至大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慈姑无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高度不小于4c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特别是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慈姑育苗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种芽保存。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入冬前对选择好的留种球茎进行切芽,将切下的顶芽用沙层积法保存。即选阴凉通风处挖一小坑,铺上细沙,然后放上慈姑芽,一层沙、一层芽分层堆积,使种牙不见光,并尽量控制环境温度低于15℃。另一种是将球茎预留在大田,冬季保持田间最低水位深度不低于10cm,育苗时直接采用整个球茎进行播插育苗。这两种途径在应用时均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途径在保存时需挖坑,工作量较大。第二种途径在应用时要占用大量耕地,影响耕地使用效率。
(2)催芽。育苗前如室外温度低于15℃,取出的种芽需在15℃以上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经10~15天出芽后,才可播于秧田育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姑的提前育苗,影响慈姑与不同作物轮作的茬口衔接。
(3)播种。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15℃以上时进行。育苗秧田与大田比一般在1:10,即100亩大田需10亩以上的苗床田。这种育苗方法,一方面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秧田占用了一季作物生长期,土地使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慈姑育苗方法上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无土育苗方法,该育苗方法为未来慈姑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年入冬前从顶芽与种球连接处切下不带茎块的顶芽,清水洗净后随即放入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60±10分钟,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至表面干燥后,置于0~5℃的温度条件下冷藏;
2)第二年育苗前一天将符合NY/T 2118-2012标准的基质泡于水中,次日将基质从水中取出,晾干至基质达到手捏成团,且落地即散的要求,将基质填满育苗盘;
3)将顶芽竖插于基质内,播插深度1±0.2cm,播插密度为1600±100株/米2;
4)将播插好的育苗盘置于温度20~25℃、光周期 16小时、光照强度 2000~3000勒克斯的条件下培养,生长过程中保持基质湿度为70~80%;
5)待慈姑苗长出2~3片叶时,移栽至大田。
本发明以饱和漂白粉液浸泡,实现了对慈姑顶芽进行保存前的灭菌处理;以冷藏的方式,利于活体的保存,慈姑顶芽在冷藏保存时占用空间小,顶芽存活率高;以符合NY/T 2118-2012标准的基质作为育苗时苗体根系固定和营养供应的介质,将慈姑顶芽播插于基质中,节约了苗床田;播插无需考虑当季的温度;播插密度采用1600±100株/米2,可实现每芽约占面积为6cm 2,育苗密度高,空间利用效率比传统育苗提高约30倍;在合适的温度、光照周期和强度、合适的基质湿度下培养,可有效保障成苗率,缩短成苗时间。
总之,本发明在可控的培养条件下育苗,整个育苗时间不到25日,一方面可节省劳力、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可突破季节限制,为慈姑的工厂化育和周年栽培提供技术基础。
另外,本发明所述育苗盘高度不小于4cm,以保证慈姑幼苗有充足的根部生长空间,为移栽大田后幼苗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播插慈姑顶芽的图片。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生长出的慈姑苗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1)11月中下旬,选择具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充分成熟、顶芽较弯曲且粗,无病虫为害的慈姑球茎,将顶芽从顶芽与种球连接处切下,并注意切下的顶芽上不带茎块,经清水洗净后随即放入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60±10分钟,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至表面干燥后,置于0~5℃的冷库或冻箱中保存备用。
(2)准备好基质和育苗盘。购买符合NY/T 2118-2012标准的基质,购买育苗盘(长×宽×高=60厘米×20厘米×4厘米)。
(3)第二年4月至5月期间,将装于可透水包装袋内的基质泡于水塘或水沟中,第二天将基质从水中取出,晾干至基质能“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将基质填满育苗盘,用木条或长尺刮平基质。
(4)从冷库或冰箱中取出冷藏的顶芽,竖插于基质内,播插深度1±0.2cm,每芽所占空间约6厘米2,即每盘约200个顶芽,如图1所示。
(5)将播插好的育苗盘置于温度20~25℃、光周期 16小时、光照强度 2000~3000勒克斯的组培室中培养,生长过程中每隔1天用喷壶喷水,保持基质的湿度为70~80%。
(6)经过大约20日,慈姑苗达2~3片叶,如图2所示就可以移栽至大田。
经统计,本发明顶芽成苗率为90~95%。
而传统的慈姑育苗方法顶芽成苗率为80 ~90%。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慈姑无土育苗的方法,属于农业,特别是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第一年入冬前从顶芽与种球连接处切下不带茎块的顶芽,洗净后以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后冷藏,第二年将顶芽竖插于以水浸泡过的基质中,再将育苗盘置于温度2025、光周期16小时、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的条件下培养,待慈姑苗长出23片叶时,移栽至大田。本发明在可控的培养条件下育苗,整个育苗时间不到25日,一方面可节省劳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