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71330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6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94894.9

申请日:

2011.07.13

公开号:

CN102874293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B 9/08申请公布日:20130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B 9/08申请日:20110713|||公开

IPC分类号:

B62B9/08

主分类号:

B62B9/08

申请人:

安徽省舒城三乐童车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赖小生; 郑春刚

地址:

231300 安徽省舒城县经济开发区三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独立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轮座、压缩簧、钉式刹轴、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刹线与钉式刹轴直接连接或通过对夹、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利用推车者施加在手把上的推力提升刹线及车轮相邻刹齿之间的刹轴而实现刹车解锁;当手把上的人工推力撤去,轮座内的弹簧张力推动钉式刹轴迅疾切入车轮相邻刹齿之间而实现刹车。本自动刹车装置提高了推车中的婴儿人身安全系数和使用推车的便捷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轮座、压缩簧、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动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手把,定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上端,定位套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和束夹,高孔内铆有钢质短轴,定位套与动位套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和后空腔,压缩簧被置于后空腔内部,轮座被两端固定着推车后端左、右侧车轮的中心轴横向穿接,刹线上端的横头插接于动位套的扣孔,刹线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内穿行,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插于轮座侧面纵向长孔的钉式刹轴,钉式刹轴的钉头位于轮座的无车轮一侧,刹线下端连接钉式刹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的顶部为提扣,下部有2只平行立圈,对夹位于轮座后空腔外侧,刹线下端横头插接于对夹提扣,钉式刹轴穿过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是上提扣和下横筒的合体件,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下端,钉式刹轴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刹线横头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直接连接:刹线下端为一环扣,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钉式刹轴横穿刹线下端的环扣。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钉式刹轴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

说明书

说明书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用车领域,即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婴儿推车的轮子约可分为两类:万向轮和普通车轮,万向轮通过操作其上的扳手实现刹车和刹车解锁;而主流情形的普通车轮手动刹车装置是指:婴儿车的每支车后脚管对应一只轮座,每只轮座具有一个空腔,车后脚管下端插在轮座空腔内,轮座被车轮中心轴横穿,刹车柄位于两只车轮之间。当刹车柄边侧的刹片嵌于车轮的相邻刹齿之间即实现刹车(靠近车脚管一侧的车轮中心处向外发散6‑8片刹齿,相邻刹齿之间的夹角大小相同);当人工掀动刹车柄使刹片从相邻刹齿之间撤出时刹车即解锁。由此可见,当推车人聊天、打电话或因突发事件需迅疾离开时,可能会完全忘记将婴儿推车刹车定位,从而产生婴儿人身安全隐患,例如婴儿车沿坡面自滑行导致严重后果等(可阅见相关事故报告)。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婴儿推车后端每一侧只有一只车轮(即单侧单后轮),且左、右两侧的共两只车轮分别固定于同一支中心轴的两端,但两只车轮的相向一侧中心处仍然具有向外散发的若干片刹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特别针对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提供一种自动刹车装置,使人们在停止婴儿车推动的同时自动锁定刹车,在欲推动婴儿车行走时刹车即解锁,给家长育儿带来更多安全和方便。 
本发明技术方案: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 轮座、压缩簧、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动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手把,定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上端,定位套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和束夹,高孔内铆有钢质短轴,定位套与动位套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和后空腔,压缩簧被置于后空腔内部,轮座被两端固定着推车后端左、右侧车轮的中心轴横向穿接,刹线上端的横头插接于动位套的扣孔,刹线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内穿行,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插于轮座侧面纵向长孔的钉式刹轴,钉式刹轴的钉头位于轮座的无车轮一侧,刹线下端连接钉式刹轴。 
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的顶部为提扣,下部有2只平行立圈,对夹位于轮座后空腔外侧,刹线下端横头插接于对夹提扣,钉式刹轴穿过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 
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是上提扣和下横筒的合体件,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下端,钉式刹轴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刹线横头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 
刹线与钉式刹轴直接连接:刹线下端为一环扣,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钉式刹轴横穿刹线下端的环扣。 
钉式刹轴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 
本自动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加载于推车手把的人工外力撤去时,后空腔内被压缩的弹簧张力释放,推动钉式刹轴的无钉头一端迅即切入车轮的相邻刹齿之间实现刹车;当婴儿车需行走时,手把被推车人自然压下,即刹线被向上提起,刹线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着的钉式刹轴被向上提起(同时钉式刹轴沿轮座侧面纵向长孔上行,后空腔内的压缩簧被再次压缩),即钉式刹轴的无钉一端自相邻刹齿之间脱出,刹车被解锁。 
本自动刹车装置的使用效果:推车人撤去对手把的压力,本刹车装置自动刹车,即推车已不可自运行,提高了车中婴儿人身安全系数;当人们欲推车行走,施加于推车手把的压力使得刹车同步解锁,提高了推 车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车架。 
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图‑‑‑刹车状态下的关节。 
图3为平面放大图:婴儿推车行走状态下的关节。 
图4为关节部位爆炸图。 
图5a‑b分别是轮座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6为轮座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位置示意。 
图7a‑b分别是车轮立体图和车轮有刹齿一侧的平面图。 
图8a‑b分别为对夹立体图,以及刹线、钉式刹轴连接对夹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图9a‑b分别为双层套件立体图,以及刹线、钉式刹轴连接双层套件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图10a‑d分别为两种不同下端的刹线图、携有凹圈结构的钉式刹轴图、以及刹线连接钉式刹轴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图11a‑b分别是钉式刹轴工作状态‑‑钉式刹轴与刹齿配合图。 
图12是钉式刹轴非工作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3、图5‑6、图11a‑b: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2、定位套3、轮座、压缩簧6、上端携有横头81的刹线8,动位套2插接固定于推车手把14,定位套3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11上端,定位套3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31和束夹33,高孔31内铆有钢质短轴32,定位套3与动位套2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51和后空腔52,压缩簧6被置于后空腔52内部,推车后端的两只车轮15固定于中心轴19的两端,中心轴19穿过轴套54实现与轮座的连接。刹线8上端的横头81插接于动位 套2的扣孔21,刹线8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11内穿行。 
参见图8a‑b,本例还具有对夹部件,且刹线的下端具有横头81,刹线8与钉式刹轴7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存在于轮座后空腔52外侧,刹线8下端的横头81插接于对夹的提扣41,钉式刹轴7穿过轮座侧面纵向长孔53和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42(2只立圈42之间的段落实际位于轮座的后空腔52之内,该段落之上是压缩簧6,参见图6),钉式刹轴7的钉头71和车轮15分居轮座的两侧。 
参见图8b,刹线8为金属线,横头81为钢质件,刹线8端部居于横头81中位,且与横头81一体化溶接。动位套2扣孔21的结构相同于对夹提扣41的结构,参见图8a和图4:扣孔21、提扣41中的双圆孔平行且大小一致,其中一个圆孔上含窄开口211,由于窄开口211可供刹线8切入,所以当横头81插入双圆孔内时,刹线8位居双圆孔之间的中位;扣孔21、提扣41的另一个圆孔完全封闭,从而保证了横头81的受力需求。 
为保证钉式刹轴7自相邻刹齿16之间完全脱出,刹线8向上提升的位移量必须超过车轮15的刹齿16高度。参见图3:由于定位套3高孔31的存在,且钢质短轴32横向铆定在高孔31内,推车行走时,刹线8始终紧贴着高孔31内的短轴32,即实际上是被耐磨性好的短轴32上顶着,有效增大了刹线8的上行位移量。 
参见图2和图4:束夹33能够较好地维持着刹线8的预设走向,避免了刹线8可能的超预期摆动;还由于束夹33具有适当的高度,使得刹线8上提和下行时均避免了与后脚管11上腰孔12的擦碰。 
参见图1‑3及图11a‑b和图12:当推车者下压手把14时,以定位套3和动位套2之间的铆合钉18为轴,动位套2相对于定位套3下旋(约90°左右),关节形态如图3所示;此时动位套2扣孔21带动刹线8上抽、继而刹线8上提对夹、对夹再上提钉式刹轴7,使得钉式刹轴7自车轮15的相邻刹齿16之间脱出,则刹车解锁,车轮15可以自 由行走。另外:上述钉式刹轴7上提的过程即是其压缩轮座后空腔52内的压缩簧6的过程。反之:如撤去使用者对手把14的外加力,轮座后空腔52内原被压缩着的压缩簧6释放张力,推动钉式刹轴7沿后空腔52侧面的纵向长孔53下移,钉式刹轴7的一端卡入车轮15的相邻刹齿16之间,即钉式刹轴7由图12中的位置演变至图11a‑b中的位置,则车轮15被锁定,推车稳定处于刹车状态。另外:由于钉式刹轴7的下移带动对夹下移、刹线8下行,则关节由图3演变至图2状态。 
在本例中,图5、图6后空腔52的顶孔55可以不存在。 
图11b也是图1后端右侧车轮部位的放大图,与之对称的图11a是图1中的推车后端左侧车轮的刹车状态。 
实施例2。参见图9a‑b,本例还具有双层套件,且刹线8的下端具有横头81,刹线8与钉式刹轴7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52内压缩簧6的下端,钉式刹轴7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44,刹线8下端的横头81穿过轮座后空腔52的顶孔55和压缩簧6,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43。 
对于省略了轮座的图9b,其中的压缩簧、刹线的下横头、双层套件和钉式刹轴的一段均位于轮座的后空腔内。 
本例中没有例1中的对夹部件,余同例1。 
实施例3。参见图10:刹线8的下端为环扣,环扣可以是硬环45或软环46。刹线8下端的环扣穿过轮座后空腔52的顶孔55和压缩簧6,继而被钉式刹轴7穿过。对于省略了轮座的图10d,其中的压缩簧、刹线下端的环扣和钉式刹轴的一段均位于轮座后空腔内。 
钉式刹轴7可以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72,见图10c。 
本例中没有例1中的对夹部件,没有例2中的双层套件,余同例1。 
下面继续说明本发明: 
在以上的例1‑3中,为保证钉式刹轴7相对于轮座无左右方向过量位移,钉式刹轴7在无钉头71的一端可以携有销钉或螺母等定位件。

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742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CN102874293A*CN102874293A*(21)申请号 201110194894.9(22)申请日 2011.07.13B62B 9/08(2006.01)(71)申请人安徽省舒城三乐童车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231300 安徽省舒城县经济开发区三乐公司(72)发明人赖小生 郑春刚(54) 发明名称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57) 摘要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独立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轮座、压缩簧、钉式刹轴、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刹线与钉。

2、式刹轴直接连接或通过对夹、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利用推车者施加在手把上的推力提升刹线及车轮相邻刹齿之间的刹轴而实现刹车解锁;当手把上的人工推力撤去,轮座内的弹簧张力推动钉式刹轴迅疾切入车轮相邻刹齿之间而实现刹车。本自动刹车装置提高了推车中的婴儿人身安全系数和使用推车的便捷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1/1页21.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轮座、压缩簧、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动位套插接固。

3、定于推车手把,定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上端,定位套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和束夹,高孔内铆有钢质短轴,定位套与动位套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和后空腔,压缩簧被置于后空腔内部,轮座被两端固定着推车后端左、右侧车轮的中心轴横向穿接,刹线上端的横头插接于动位套的扣孔,刹线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内穿行,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插于轮座侧面纵向长孔的钉式刹轴,钉式刹轴的钉头位于轮座的无车轮一侧,刹线下端连接钉式刹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的顶部为提扣,下部有2只平行立圈,对夹位于轮座后空腔外侧,刹线下端横头。

4、插接于对夹提扣,钉式刹轴穿过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是上提扣和下横筒的合体件,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下端,钉式刹轴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刹线横头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线与钉式刹轴直接连接:刹线下端为一环扣,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钉式刹轴横穿刹线下端的环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钉式刹轴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权 利 要 。

5、求 书CN 102874293 A1/4页3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用车领域,即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场婴儿推车的轮子约可分为两类:万向轮和普通车轮,万向轮通过操作其上的扳手实现刹车和刹车解锁;而主流情形的普通车轮手动刹车装置是指:婴儿车的每支车后脚管对应一只轮座,每只轮座具有一个空腔,车后脚管下端插在轮座空腔内,轮座被车轮中心轴横穿,刹车柄位于两只车轮之间。当刹车柄边侧的刹片嵌于车轮的相邻刹齿之间即实现刹车(靠近车脚管一侧的车轮中心处向外发散6-8片刹齿,相邻刹齿之间的夹角大小相同);当人工掀动刹车柄使刹片从相。

6、邻刹齿之间撤出时刹车即解锁。由此可见,当推车人聊天、打电话或因突发事件需迅疾离开时,可能会完全忘记将婴儿推车刹车定位,从而产生婴儿人身安全隐患,例如婴儿车沿坡面自滑行导致严重后果等(可阅见相关事故报告)。 0003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婴儿推车后端每一侧只有一只车轮(即单侧单后轮),且左、右两侧的共两只车轮分别固定于同一支中心轴的两端,但两只车轮的相向一侧中心处仍然具有向外散发的若干片刹齿。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任务:特别针对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提供一种自动刹车装置,使人们在停止婴儿车推动的同时自动锁定刹车,在欲推动婴儿车行走时刹车即解锁,给家长育儿带来更多安全和方便。 0005 本发明技。

7、术方案: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定位套、 轮座、压缩簧、上端携有横头的刹线,动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手把,定位套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上端,定位套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和束夹,高孔内铆有钢质短轴,定位套与动位套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和后空腔,压缩簧被置于后空腔内部,轮座被两端固定着推车后端左、右侧车轮的中心轴横向穿接,刹线上端的横头插接于动位套的扣孔,刹线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内穿行,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插于轮座侧面纵向长孔的钉式刹轴,钉式刹轴的钉头位于轮座的无车轮一侧,刹线下端连接钉式刹轴。 0006 。

8、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的顶部为提扣,下部有2只平行立圈,对夹位于轮座后空腔外侧,刹线下端横头插接于对夹提扣,钉式刹轴穿过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 0007 刹线与钉式刹轴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是上提扣和下横筒的合体件,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下端,钉式刹轴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刹线横头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 0008 刹线与钉式刹轴直接连接:刹线下端为一环扣,刹线穿过轮座后空腔顶孔和压缩簧,钉式刹轴横穿刹线下端的环扣。 说 明 书CN 102874293 A2/4页40009 钉式刹轴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 0010 本自动刹车装置。

9、的工作原理:加载于推车手把的人工外力撤去时,后空腔内被压缩的弹簧张力释放,推动钉式刹轴的无钉头一端迅即切入车轮的相邻刹齿之间实现刹车;当婴儿车需行走时,手把被推车人自然压下,即刹线被向上提起,刹线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着的钉式刹轴被向上提起(同时钉式刹轴沿轮座侧面纵向长孔上行,后空腔内的压缩簧被再次压缩),即钉式刹轴的无钉一端自相邻刹齿之间脱出,刹车被解锁。 0011 本自动刹车装置的使用效果:推车人撤去对手把的压力,本刹车装置自动刹车,即推车已不可自运行,提高了车中婴儿人身安全系数;当人们欲推车行走,施加于推车手把的压力使得刹车同步解锁,提高了推 车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0012 图1为一种单。

10、侧单后轮婴儿推车车架。 0013 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图-刹车状态下的关节。 0014 图3为平面放大图:婴儿推车行走状态下的关节。 0015 图4为关节部位爆炸图。 0016 图5a-b分别是轮座立体图和剖视图。 0017 图6为轮座后空腔内的压缩簧位置示意。 0018 图7a-b分别是车轮立体图和车轮有刹齿一侧的平面图。 0019 图8a-b分别为对夹立体图,以及刹线、钉式刹轴连接对夹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0020 图9a-b分别为双层套件立体图,以及刹线、钉式刹轴连接双层套件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0021 图10a-d分别为两种不同下端的刹线图、携有凹圈结构的钉式刹轴图、以及刹线连。

11、接钉式刹轴的示意图(省略轮座)。 0022 图11a-b分别是钉式刹轴工作状态-钉式刹轴与刹齿配合图。 0023 图12是钉式刹轴非工作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4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3、图5-6、图11a-b:单侧单后轮婴儿推车的自动刹车装置,分别独立存在于推车后端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动位套2、定位套3、轮座、压缩簧6、上端携有横头81的刹线8,动位套2插接固定于推车手把14,定位套3插接固定于推车后脚管11上端,定位套3侧面的同一母线上具有高孔31和束夹33,高孔31内铆有钢质短轴32,定位套3与动位套2相互插入后活动铆接,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脚管腔51和后空腔5。

12、2,压缩簧6被置于后空腔52内部,推车后端的两只车轮15固定于中心轴19的两端,中心轴19穿过轴套54实现与轮座的连接。刹线8上端的横头81插接于动位 套2的扣孔21,刹线8的大部段落自后脚管11内穿行。 0025 参见图8a-b,本例还具有对夹部件,且刹线的下端具有横头81,刹线8与钉式刹轴7通过对夹间接连接:对夹存在于轮座后空腔52外侧,刹线8下端的横头81插接于对夹的提扣41,钉式刹轴7穿过轮座侧面纵向长孔53和对夹下端的两片立圈42(2只立圈42之间的段落实际位于轮座的后空腔52之内,该段落之上是压缩簧6,参见图6),钉式刹轴7的钉说 明 书CN 102874293 A3/4页5头71。

13、和车轮15分居轮座的两侧。 0026 参见图8b,刹线8为金属线,横头81为钢质件,刹线8端部居于横头81中位,且与横头81一体化溶接。动位套2扣孔21的结构相同于对夹提扣41的结构,参见图8a和图4:扣孔21、提扣41中的双圆孔平行且大小一致,其中一个圆孔上含窄开口211,由于窄开口211可供刹线8切入,所以当横头81插入双圆孔内时,刹线8位居双圆孔之间的中位;扣孔21、提扣41的另一个圆孔完全封闭,从而保证了横头81的受力需求。 0027 为保证钉式刹轴7自相邻刹齿16之间完全脱出,刹线8向上提升的位移量必须超过车轮15的刹齿16高度。参见图3:由于定位套3高孔31的存在,且钢质短轴32横。

14、向铆定在高孔31内,推车行走时,刹线8始终紧贴着高孔31内的短轴32,即实际上是被耐磨性好的短轴32上顶着,有效增大了刹线8的上行位移量。 0028 参见图2和图4:束夹33能够较好地维持着刹线8的预设走向,避免了刹线8可能的超预期摆动;还由于束夹33具有适当的高度,使得刹线8上提和下行时均避免了与后脚管11上腰孔12的擦碰。 0029 参见图1-3及图11a-b和图12:当推车者下压手把14时,以定位套3和动位套2之间的铆合钉18为轴,动位套2相对于定位套3下旋(约90左右),关节形态如图3所示;此时动位套2扣孔21带动刹线8上抽、继而刹线8上提对夹、对夹再上提钉式刹轴7,使得钉式刹轴7自车。

15、轮15的相邻刹齿16之间脱出,则刹车解锁,车轮15可以自 由行走。另外:上述钉式刹轴7上提的过程即是其压缩轮座后空腔52内的压缩簧6的过程。反之:如撤去使用者对手把14的外加力,轮座后空腔52内原被压缩着的压缩簧6释放张力,推动钉式刹轴7沿后空腔52侧面的纵向长孔53下移,钉式刹轴7的一端卡入车轮15的相邻刹齿16之间,即钉式刹轴7由图12中的位置演变至图11a-b中的位置,则车轮15被锁定,推车稳定处于刹车状态。另外:由于钉式刹轴7的下移带动对夹下移、刹线8下行,则关节由图3演变至图2状态。 0030 在本例中,图5、图6后空腔52的顶孔55可以不存在。 0031 图11b也是图1后端右侧车。

16、轮部位的放大图,与之对称的图11a是图1中的推车后端左侧车轮的刹车状态。 0032 实施例2。参见图9a-b,本例还具有双层套件,且刹线8的下端具有横头81,刹线8与钉式刹轴7通过双层套件间接连接:双层套件位于后空腔52内压缩簧6的下端,钉式刹轴7横穿双层套件的下横筒44,刹线8下端的横头81穿过轮座后空腔52的顶孔55和压缩簧6,插接于双层套件的上提扣43。 0033 对于省略了轮座的图9b,其中的压缩簧、刹线的下横头、双层套件和钉式刹轴的一段均位于轮座的后空腔内。 0034 本例中没有例1中的对夹部件,余同例1。 0035 实施例3。参见图10:刹线8的下端为环扣,环扣可以是硬环45或软环。

17、46。刹线8下端的环扣穿过轮座后空腔52的顶孔55和压缩簧6,继而被钉式刹轴7穿过。对于省略了轮座的图10d,其中的压缩簧、刹线下端的环扣和钉式刹轴的一段均位于轮座后空腔内。 0036 钉式刹轴7可以设置便于环扣位置稳定的凹圈72,见图10c。 0037 本例中没有例1中的对夹部件,没有例2中的双层套件,余同例1。 0038 下面继续说明本发明: 说 明 书CN 102874293 A4/4页60039 在以上的例1-3中,为保证钉式刹轴7相对于轮座无左右方向过量位移,钉式刹轴7在无钉头71的一端可以携有销钉或螺母等定位件。 说 明 书CN 102874293 A1/7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4293 A2/7页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4293 A3/7页9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4293 A4/7页10图9a图9b图10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4293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