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70291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09368.9

申请日:

2011.01.13

公开号:

CN102781611A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B 51/05申请日:20110113|||公开

IPC分类号:

B23B51/05

主分类号:

B23B51/05

申请人:

艾温工业工具公司

发明人:

约瑟夫·托马斯·诺瓦克; 马修·克里斯托弗·格林

地址:

美国俄亥俄州

优先权:

2010.01.13 US 13/006,080; 2010.01.13 US 12/687,06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王允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洞切割器,其具有圆柱形刀身,所述刀身包含切割边缘及在所述刀身的侧壁之内形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轴向伸长孔隙。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例如螺丝起子。每一轴向伸长孔隙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支点、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支点,及任选地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隔开的第三支点。杆,例如螺丝起子,可插入到所述孔隙中且顶着所述支点中的每一者放置以将块体从所述刀身的内部撬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洞切割器, 其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所 述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 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 伸长孔隙的杆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 且所述刀身在所述轴向伸长孔隙内界 定多个支点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块体撬出所述刀身的内部, 所述支点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 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支点, 及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 第二支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进一步包括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 间隔开的第三支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 个所述轴向伸长孔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支点大约位于所述孔隙的一端, 且所述第二支点大约位于所述第一支点的相对于所述孔的相对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2 到 4 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三支点大约位于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二支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成角度地 及在轴向上隔开, 且所述第三支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 所述旋转方 向是所述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 且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 : 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 而隔开的第一端, 及第二端, 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 且在与所述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以相对于所述刀身的 轴成锐角而定向的轴向伸长槽。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锐角至少约为 3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锐角是在约 35°到约 60°的范围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 开在约 1/2 英寸到约 1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支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成角 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1/2 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 且 所述第三支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 割边缘隔开在约 1 英寸到约 1-1/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
12: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支点的所述第一距离经配置用于 撬动具有约 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所述第三支点的所述第三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 有约 1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且所述第二支点的所述第二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邻近于所述切割边 缘的第一端, 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5/100 英寸到约 3/8 英寸的 范围内的第一距离。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切割边缘是由包含尖端及在所述尖 端之间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 且所述第一距离是从 (i) 所述切割边缘的最深锯沟起测 量, 或从 (ii) 在所述切割边缘的未排列锯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 2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每一支点是由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 缘而定向的支点表面所界定。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支点表面是直线的、 曲线的或两者。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洞切割器包含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在 所述刀身的相对端的非工作端, 且每一支点是在所述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所述洞切割器的所 述非工作端的边缘上形成。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多个支点中的每一者界定在所述各自孔隙 的邻近于所述洞切割器的所述非工作端的所述边缘中的凹座。
1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每一支点由多个支点表面界定, 所述多 个支点表面包含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缘而定向的第一支点表面, 及大体上垂直于所述 第一支点表面而定向的至少一个第二支点表面。
2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约 0.27 英寸的 最小宽度以允许 2 号螺丝起子插入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
21: 一种洞切割器, 其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所 述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 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 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 且所述刀身在所述至少一 个孔隙内界定 : 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一构件用于啮合 所述杆且将具有在第一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 ; 及比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 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构件, 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具有在大于所 述第一厚度范围的第二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进一步包含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 之间隔开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三构件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具有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厚度范围 之间的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成角度 地隔开, 且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隔开。
24: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是各 自的支点。
25: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 的大约中间位置处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
26: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界定轴向伸长 槽。
27: 根据权利要求 21 或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 所述旋 转方向是所述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 且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 缘而隔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 且在与所述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
28: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 开在约 1/2 英寸到约 1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成角 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1/2 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 且 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 3 割边缘隔开在约 1 英寸到约 1-1/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 1/2 英 寸的厚度的块体, 所述第三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 1 英寸的厚度的块体, 且所述第二构 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 2 英寸的厚度的块体。
30: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 少一部分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缘。
31: 根据权利要求 21 或 22 所述的洞切割器, 其中所述刀身界定穿过所述刀身形成的且 围绕所述刀身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轴向伸长孔隙。

说明书


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主张 2010 年 1 月 13 日申请的共同待决的第 12/687,065 号美国专利申 请案及 2011 年 1 月 13 日申请的第 13/006,080 号美国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 所述申请案的 揭示内容如在本文中陈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洞切割器, 且更特定来说, 涉及在侧壁中具有界定支点的孔隙的洞切 割器, 所述界定支点的孔隙用于插入及撬动工具 ( 例如螺丝起子 ) 以从洞切割器的内部移 除工件块体。
     背景技术 洞切割器或洞锯是切割器的一种类型, 用于在各种材料 ( 例如, 木材、 金属、 干式 墙等 ) 中钻出圆形的洞。洞切割器通常具有大体上圆柱形主体, 所述主体界定侧壁、 位于主 体的一端且经设计以在切割器的旋转期间切割工件的具有锯齿的圆形切割边缘, 及位于主 体的与切割边缘相对的末端处的盖。所述盖通常包含螺纹、 洞或经调适以允许洞切割器以
     驱动方式连接到钻子的其它结构 ( 例如通过心轴 )。 在使用中, 圆形切割边缘在工件中形成 圆形洞, 且继而从工件移除圆形工件块体。通常, 在工件中切出洞之后, 工件块体便保持在 洞切割器的中空内部里, 且必须在切出另一洞之前从洞切割器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
     现有技术洞切割器包含在洞切割器的侧壁中形成的孔隙或槽, 其让用户穿过侧壁 插入杆 ( 例如螺丝起子 ) 且进入到洞切割器的内部里以继而撬出或以其它方式将块体推出 洞切割器。这种手动的块体移除任务可能费时且用户要花费大量努力。甚至在洞切割器包 括块体移除孔隙或槽的情况下也可能难以将块体自切割器的主体内取出, 因为块体可能变 得紧紧地楔入切割器, 或因为块体移除孔隙或槽没有与块体对准。 举例来说, 块体可能变得 弯曲或破裂, 且因此牢牢地嵌入洞切割器内。作为另一实例, 一些工件 ( 例如木材 ) 含有粘 性或胶状残渣而抑制块体的移除。作为又一实例, 较厚及较薄的工件将形成不同厚度的块 体及定位在洞切割器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块体。 厚工件可形成推入至洞切割器主体的较深处 的厚块体, 而薄工件可形成位于靠近切割边缘的薄块体。因此, 当用工具移除块体时, 块体 常常不会简单地 “弹出” 切割器。块体常常沿着切割器内侧滑动短距离, 扭转、 倾斜或以其 它方式逐渐地或递增地移动。在现有技术的洞切割器的侧壁中的孔隙可能相对较短, 且因 此仅可用于移除相对较薄或相对较厚的工件块体, 而不能移除两种类型的块体, 且有可能 不能用于移除中等厚度的块体。 其它现有技术洞切割器有相对于彼此在轴向上且成角度地 隔开的多个孔隙, 其中每一孔隙在长度上相对较短。 为了将块体撬出洞切割器, 此些类型的 孔隙可能需要将螺丝起子或其它杆从一个孔隙移动到另一孔隙。另外, 不可针对特定块体 厚度或定位于洞切割器的内部的特定块体适当地定位一个孔隙, 这进一步增加块体移除过 程的难度及耗时性。
     因此, 本发明的目标是克服上文描述的缺点及 / 或现有技术的劣势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 本发明针对洞切割器, 所述洞切割器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所述 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通过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 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 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 ( 例如螺丝起子 ), 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 件块体。刀身在轴向伸长孔隙内界定多个支点用于啮合杆且将块体撬出刀身的内部。所述 支点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支点, 及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切割 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支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在轴向上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 间而隔开的第三支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例如对于相对较大直径的洞切割器, 所述洞切割器包 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轴向伸长孔隙。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例如对于相 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 所述洞切割器仅包括一个轴向伸长孔隙。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相 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有约 1-7/16 英寸或更小的直径, 及相对大直径的洞切割器有约 1-1/2 英寸或更大的直径。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对于具有约 1-7/16 英寸或更小的直径的洞切割 器, 轴向伸长孔隙是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轴而定向, 及对于具有约 1-1/2 英寸或更大 的直径的洞切割器, 轴向伸长孔隙是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成锐角而定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支点大约位于轴向伸长孔隙的一端, 及第二支点 大约位于相对于第一支点而言的孔隙的相对端。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三支点大约位于在第 一与第二支点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二支点是相对于第一支点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 开, 及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三支点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洞切割 器界定旋转方向, 其是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 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 及第二端, 其比第一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 远且在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轴向 伸长孔隙界定相对于刀身的轴成锐角而定向的轴向伸长槽。所述锐角至少为约 30°, 且优 选在约 35°到约 60°的范围内。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第一支点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2 英寸到约 1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 第二支点是相对于第一支点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 缘隔开在约 1-1/2 英寸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 及第三支点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 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 英寸到约 1-1/2 英寸的范 围内的第三距离。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支点的第一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第三支点的第三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 英寸或更小厚 度的块体, 及第二支点的第二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轴向伸长孔隙界定邻近于切割边缘的第一端, 且所述 第一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5/100 英寸到约 3/8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在 一些此类实施中, 切割边缘由包含尖端及在尖端之间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 及所述第 一距离是从 (i) 切割边缘的最深锯沟起测量, 或从 (ii) 在切割边缘的未排列锯齿的尖端之 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每一支点是由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而定向的支点表 面所界定。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所述支点表面是直线、 曲线或两者。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洞切割器包含相对于切割边缘在刀身的相对端的非工作端, 及每一支点形成于各自孔隙的 邻近于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边缘上或在非工作端的侧上。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多个支 点中的每一者界定在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所述边缘中或在所述非工 作端的侧上的凹座。
     根据另一方面, 本发明是针对洞切割器, 所述洞切割器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所 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 所述轴向伸长孔隙 经配置以接纳通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 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刀身在 轴向伸长孔隙内界定 : 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一构件用于啮 合杆且将具有在第一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 及比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切 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构件, 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啮合杆且将具有在大于所述第一厚度范围 的第二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在轴向上在第 一与第二构件之间而隔开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三构件用于啮合杆且将具有在第一与第二厚 度范围之间的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 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是各自的支点。 在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二构件是相对于第一构件成角度地隔开, 及第三构件在第一与第 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第三构件大致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的 中间位置处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 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界定轴向 伸长槽。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 其是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 及轴向 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 及第二端, 第二端比第一端在轴 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远且在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在 一些此类实施例中, 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2 英寸到约 1 英寸的范围内 的第一距离, 及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是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1/2 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 及第三构件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是成角度地及 在轴向上隔开, 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 1 英寸到约 1-1/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 离。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 1/2 英寸的厚度的块体, 第三构件用于 撬动具有小于约 1 英寸的厚度的块体, 及第二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 2 英寸的厚度的块 体。优选地, 第一、 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一个优势是其可提供相对快、 简单及有效的构件以将块体从 洞切割器里面取出。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优势是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提供多个支点, 且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不同的角位置处提供多个支点以帮助支点与不同厚度的各种工件块 体对准。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又一优势是其在同一轴向伸长孔隙内提供多个支点且借此让 用户通过使用多个支点而使块体从切割器取出, 而不用从孔隙中移除杆 ( 例如螺丝起子 )。
     鉴于下文对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及随附图示, 本发明及 / 或其当前优选实 施例的这些及其它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图 1 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刀片的侧面正视图。
     图 2 是体现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 3 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 图 2 的洞切割器的刀片的侧面正视图。
     图 4 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 用于较小直径洞切割器的本发明的洞切割 器刀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
     图 5 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 用于较小直径洞切割器的本发明的洞切割 器刀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中, 体现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刀身通常由参考数字 10 指示。本文使用的 术语 “洞切割器” 意思是在工件 ( 例如木材或金属工件 ) 中切出洞的工具, 且包含 ( 但不限 于 ) 洞锯。刀身 10 在图 1 中是以其平坦状态展示 ; 然而, 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将由相关领域 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刀身 10 是滚制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大体上圆柱形形状以形成洞切 割器。刀身 10 包含侧壁 12, 侧壁 12 在洞切割器的旋转轴 “X” 周围延伸以界定大体上圆柱 形刀身。刀身的一端具有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 X 而定向的切割边缘 14, 及刀身的相对端界 定轮缘 16。盖 ( 未图示 ) 牢牢地固定到轮缘 16 以封闭洞切割器的各自端。在切割边缘 14 对面且包含轮缘 16 及附接到轮缘 16 的盖 ( 未图示 ) 的洞切割器的端在本文中被称为洞切 割器的 “非工作” 端。如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盖 ( 未图示 ) 可包含螺纹毂及销 孔以使洞切割器可耦接到以驱动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 ( 例如电钻 ) 的心轴且由所述心轴驱 动。如图 1 所示, 切割边缘 14 由具有在锯齿之间延伸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然而, 基 于本文的教示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所述切割边缘可由当前已知或后来变 为已知的许多不同的锯齿形式或其它切割边缘形式中的任何一者所界定。同样地, 尽管刀 身 10 用金属薄片形成, 其滚制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洞切割器的圆柱形刀身 10, 继而焊接或 以其它方式附接到盖, 但是洞切割器可以用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其它方式中的 任何一者来形成。举例来说, 端盖及侧壁 12 可旋转、 拉伸、 模塑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一个零 件。
     如图 1 所示, 刀身 10 界定通过侧壁 12 在其中形成的两个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如可见, 两个槽 18 在圆柱形刀身 10 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两 个槽 18 相对于彼此大约等距隔开, 即, 两个槽相互隔开约 180°。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中, 每一槽 18 具有从约 1-1/8 英寸到约 1-4/5 英寸范围内的轴向深度 D5(D4-D2)。在所说 明的实施例中, 每一槽 18 具有约 1-1/3 英寸的轴向深度 D5。在某些实施例中, 每一槽 18 具 有从约 2/5 英寸到约 1-4/5 英寸范围内的周长 L。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每一槽 18 具有约 1-1/5 英寸的周长。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每一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 述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的杆 ( 例如螺丝起子 ), 用于移除位于刀身 10 内部里的工件块体。
     穿过洞切割器的侧壁 12 所形成的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的数目取决于洞切割器的 大小。一般来说, 洞切割器的直径越大, 可穿过圆柱形刀身 10 形成的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的数目就越大。在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中, 相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 ( 例如, 约 9/16 英 寸直径到约 13/16 英寸直径 ) 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轴 X 而定向的一个槽 18, 较大 直径的洞切割器 ( 例如, 约 7/8 英寸直径到约 1-7/16 英寸直径 ) 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轴 X 而定向的两个槽 18, 更大直径的洞切割器 ( 例如, 约 1-1/2 英寸直径到约 3-3/8 英 寸直径 ) 具有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 X 成锐角而定向的两个较大面积的槽 18, 且更大直径的 洞切割器 ( 例如, 约 3-1/2 英寸直径到约 6 英寸直径 ) 具有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 X 成锐角 而定向的四个较大面积的槽 18。在具有多个轴向延伸槽 18 的洞切割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中, 轴向延伸槽 18 围绕洞切割器的轴 X 相对于彼此大致等距隔开, 即, 如果有两个轴向延伸 槽 18, 那么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约 180°, 如果有三个轴向延伸槽 18, 那么其相对于 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约 120°, 如果有四个轴向延伸槽 18, 那么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 约 90°等等。 然而, 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文的教示所认识到, 轴向延伸孔隙或 槽 18 不必相对于彼此等距隔开, 在同一洞切割器上的所有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也不必界 定相同的孔隙面积或槽配置。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如图 1 中所示, 每一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包含相对于彼此 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的三个支点 20A、 20B 及 20C。 然而, 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基 于本文的教示所认识到, 槽 18 可包含少于三个的支点, 或多于三个的支点。支点 20A、 20B 及 20C 是刀身 10 的侧壁 12 的凹进边缘表面, 其在各自轴向延伸孔隙或槽 18 的邻近于洞切 割器的非工作端或在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侧上的边缘上形成。在图 1 的实施例中, 支点 20A、 20B 及 20C 在大体上垂直于洞切割器的旋转轴 X 或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 14 的方向上 线性延伸。因此, 普通工具 ( 例如螺丝起子 ) 可插入轴向延伸孔隙或槽 18 内, 滑动成与各 自支点 20A、 20B 或 20C 啮合, 且操纵为杆以顶着各自支点 20A、 20B 或 20C 以将块体撬出或 推出刀身 10 的内部。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界定宽度 W1, 所述宽度 W1 足以支撑普通工 具或器具, 例如普通螺丝起子 ( 例如, 2 号螺丝起子 ) 的细长轴。优选地, 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的凹座界定最小约为 1/4 英寸的宽度 W1 以让 2 号螺丝起子插入其中 (2 号螺丝起子 要求约 0.27 英寸的宽度或空隙 ), 且宽度 W1 优选是在约 1/4 英寸到约 1/3 英寸的范围内。 如可见, 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的凹进表面是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 14 而定向, 且位于 轴向延伸孔隙或槽 18 的与切割边缘 14 相对的侧上。另外, 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是在 轴向延伸孔隙或槽 18 的各自侧边缘内凹进以便侧边缘或唇缘 21 是在支点 20A、 20B 及 20C 的任一端处形成以当撬动其时促进将工具保持在 20A、 20B 及 20C 内。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每一唇缘或支点侧边缘 21 是大体上垂直于切割边缘 14 或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旋转轴 X 而定向。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的所说明的配置、 定向及位置帮助工具对支点 20A、 20B 及 20C 的啮合及使工具顶着支点 20A、 20B 及 20C 撬动以撬出或以其它方式将工作件块体移 出刀身 10 的内部。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 14 且在轴向延伸孔隙或槽 18 的与切割边缘 14 相对的侧上形成支点表面 20A、 20B 及 20C 的至少一部分促进使工具顶着块体的与切割边缘 14 相对的侧撬动以用力将块体从刀身 10 的内部推出。
     如图 1 所示, 每一槽 18 进一步界定侧边缘 23, 侧边缘 23 与支点 20A、 20B 及 20C 相对地隔开各别轴向延伸槽 18 的最小宽度 W2, 所述宽度 W2 足以让普通工具 ( 例如 2 号螺 丝起子 ) 在轴向上穿过轴向延伸槽 18 从一个支点 20A、 20B 或 20C 滑动到另一个支点。最 小宽度 W2 优选至少约 1/4 英寸, 更优选在约 1/4 英寸到约 1/3 英寸的范围内, 及在所说明 的实施例中, 是约 0.27 英寸。还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的侧边缘 23 大 体上光滑及成直线以帮助工具滑动移动进入及穿过轴向延伸槽 18( 例如, 从一个支点 20A、 20B 或 20C 到另一个支点以逐渐移除块体 ), 及以帮助碎片及 / 或屑穿过轴向延伸槽 18 排放。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每一支点 20A、 20B 及 20C 及轴 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的所说明的配置、 定向、 位置及尺寸仅仅是示范性的, 且可同等使用当 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其它配置、 定向、 位置及 / 或尺寸中的任何一者。
     如图 1 所示, 第一支点 20A 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 14 而隔开, 第二支点 20C 与 第一支点 20A 相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 14 相隔较远且邻近于洞切割器的轮缘 16 或非工作 端, 及第三支点 20B 在轴向上在第一支点 20A 与第二支点 20C 之间隔开。在所说明的实施 例中, 第一支点 20A 大约位于轴向伸长孔隙或槽 18 的一端, 第二支点 20C 大约位于孔隙或 槽 18 的相对于第一支点 20A 的相对端, 及第三支点 20B 大约位于在第一支点 20A 与第二支 点 20C 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如图 1 所示, 第一支点 20A 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 14 隔开在约 1/2 英寸到约 1 英寸 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 D1, 第二支点 20C 相对于第一支点 20A 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 割边缘 14 隔开在约 1-1/2 英寸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 D2, 及第三支点 20B 在第一 20A 与第二支点 20C 之间是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 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 14 隔开在约 1 英寸到约 1-2 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 D3。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第一支点 20A 的第一 距离 D1 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第三支点 20B 的第三距离 D3 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 例如, 3/4 英寸厚的胶合板块体 ), 及 第二支点 20C 的第二距离 D2 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 1-1/2 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 ( 例 如, 2×4 的块体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距离 D1、 D2 及 D3 是从由切割边缘 14 所界定的水 平面起测量, 例如从在未排列锯齿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 然而, 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可 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在支点 20A、 20B 及 20C 与切割边缘 14 之间的距离, 或在 洞切割器的其它特征与切割边缘 14 的之间的距离可相对于当前已知或使用的或后来变为 已知或使用的许多其它参考线或特征中的任何一者而测量, 例如从切割边缘锯齿的最深锯 沟的底部起测量。
     在图 1 的洞切割器的操作中, 举例来说, 为了移除相对厚的块体 ( 例如, 2×4 块 体 ) 或已进入刀身 10 的内部深处的块体, 用户可穿过轴向延伸槽 18 中的一者插入工具, 将 工具的尖端放置成与块体的面朝盖 ( 未图示 ) 或刀身 10 的内部的侧接触, 通过将工具的末 梢部分放置成与支点 20C 接触而选择位于在轴向上距切割边缘 14 最远的第二支点 20C, 且 对工具的最近部分施加力而使用工具及支点 20C 以朝向切割边缘 14 撬动块体且将块体撬 出刀身 10 的内部。如果通过顶住第二支点 20C 撬动工具而未移除块体, 那么用户可改变工 具的位置为顶住在同一轴向延伸槽 18 内的位于在轴向上离切割边缘 14 较近的第三或中间 支点 20B, 且使用此支点以将块体进一步朝向切割边缘 14 撬动及 / 或将块体撬出洞切割器 的内部。同样地, 如果通过顶住第三或中间支点 20B 撬动工具仍未从刀身 10 的内部移除块 体, 那么用户可再一次改变工具的位置为顶住邻近于切割边缘 14 的第一支点 20A( 不用从 各自轴向延伸槽 18 移除工具 ), 且使用第一支点 20A 以朝向切割边缘 14 撬动块体且将块体 撬出刀身 10 的内部。如可见, 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提供多个支点 20A、 20B 及 20C, 其可用于 逐渐地撬动或以其它方式使块体从刀身 10 的内部取出, 而不用从各自轴向延伸槽 18 移除 工具。
     如图 1 所示, 支点 20A、 20B 及 20C 相对于彼此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以致邻近 于切割边缘 14 的支点 20A 是位于轴向延伸槽 18 的最靠近切割边缘 14 的第一端 22, 第二支点 20C 是位于轴向延伸槽 18 的相对端或第二端 24, 及第三支点 20C 是位于第一支点 20A 与第二支点 20C 之间。在图 1 的实施例中, 洞切割器的直径足以包含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 X 成锐角而定向的两个轴向延伸槽 18。因此, 图 1 的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相对于洞切割器的 轴 X 成锐角 “A” 而定向。在当前优选实施例中, 角 A 至少为约 30°, 且优选在约 35°到约 60°的范围内。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锐角 A 约为 60°。如可见, 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从切 割边缘 14 以与洞切割器的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洞切割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中, 每 一轴向延伸槽 18 的第一端 22 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 14 隔开在约 15/100 英寸到约 3/8 英寸 的范围内的距离 D4。此配置的一个优势是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的第一或入口端 22 是紧邻 于切割边缘 14 而隔开以自切割边缘 14 接纳在切割边缘 14 处产生的碎片或屑, 且继而让此 类碎片或屑通过轴向延伸槽 18 且从刀身 10 的内部排放。此配置的又一优势是轴向延伸槽 18 的角定向帮助允许碎片随着洞切割器在切割操作期间旋转而向上流动穿过轴向延伸槽 18 且从切割边缘 14 及刀身 10 的内部流出。所说明的刀身 10 的另一优势是每一轴向延伸 槽 18 的第一或入口端 22 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 14 而隔开以致刀身的固态或大体上固 态的环形部分 26 在每一轴向延伸槽 18 的第一或入口端 22 与切割边缘 14 之间延伸。刀身 10 的此环形部分 26 有利地使刀身 10 具有足够强度以承受在洞切割器的制造期间施加于刀 身 10 的热而未使刀身变形, 及使洞切割器具有足够强度以承受在切割操作期间遇到的力。 然而, 刀身 10 的环形部分 26 足够薄 ( 如上文指示的, D4 在约 15/100 英寸到约 3/8 英寸的 范围内 ) 以让在切割边缘 14 处产生的碎片及屑流入轴向延伸槽 18 及从刀身 10 的内部离 开。 在图 2 及 3 中,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实施例通常由参考数字 100 所指示。洞 切割器 100 包含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110, 其与上文结合图 1 所描述的刀身 10 大体上相同, 且因此使用在参考数字前加上数字 “1” 的相似参考数字来指示相同的元件。在图 2 及 3 的 刀身 110 与上文描述的刀身 10 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在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的形状。如可 见, 与凹进直线边缘或表面截然相反, 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由轴向延伸槽或孔隙 118 的 凹进曲线或辐射式边缘或表面所界定, 所述凹进曲线或辐射式边缘或表面是在大体上平行 于切割边缘 114 的方向上成角度地延伸。如图 3 中最好地展示, 辐射式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通常是在大体上垂直于洞切割器 100 的旋转轴 X 的方向上成角度地延伸且是弯曲的, 以致每一支点表面 120A、 120B 及 120C 首先在远离切割边缘 114 的方向上延伸, 到达顶点, 且接着在回到切割边缘 114 的方向上弯曲。因此, 辐射式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形成沟状 的边缘或表面, 其中每一沟的最深部分最靠近洞切割器 100 的轮缘 116 或非工作端。以如 上文结合图 1 的实施例所描述的相同方式, 可将工具 ( 例如标准菲利普斯 (Phillips)2 号 螺丝起子 ) 放置成与曲线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接触, 且使所述工具围绕各自支点 120A、 120B 或 120C 转动以将块体撬出刀身 110 的内部。因此, 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优选界定 足以在其中接纳普通工具或器具 ( 例如螺丝起子的细长轴 ) 的半径及 / 或宽度 W1。 宽度 W1 优选在约 1/4 英寸到约 1/3 英寸的范围内。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的辐射性是有利地, 因 为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酷似普通工具 ( 例如, 螺丝起子的轴 ) 的形状。另外, 每一支点 120A、 120B 及 120C 的曲线形状在横向上支撑接纳于 120A、 120B 或 120C 支点内的工具以借 此阻止工具在撬动工件块体时滑动、 滑行或以其它方式从支点 120A、 120B 或 120C 脱离。基 于本文的教示如将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 以上描述的支点的形状及尺寸仅仅是
     示范性的, 且可同等使用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其它形状及 / 或尺寸中的任何一 者。
     在图 2 及 3 的刀身 110 与上文描述的刀身 10 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轴向延伸槽或孔 隙 118 的角定向。如图 2 及 3 所示, 与图 1 中所展示的刀片 10 的轴向延伸槽或孔隙 18 相 比, 刀身 110 的轴向延伸槽或孔隙 118 设定成与刀身 110 的轴 X 成较小锐角。图 2 及 3 中 展示的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锐角 A 约为 47°。
     如图 2 所示, 洞切割器 100 包含焊接到刀身 110 的轮缘 116 且形成洞切割器的非 工作端的部分的盖 117。盖 117 包括 : 界定用于以螺纹方式啮合心轴的螺纹孔隙的中心毂 128 ; 围绕中心毂 128 相对于彼此大体上等距隔开的多个驱动销孔隙 130, 驱动销孔隙 130 用于啮合心轴的驱动销 ; 及在毂 128 的相对侧相对于彼此隔开约 180°的一对成角度地延 伸的孔隙 132。成角度地延伸的孔隙 132 经设定尺寸及定位以允许在其中插入工具 ( 例如 螺丝起子 ) 以进一步帮助移除工件块体。
     图 4 中,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实施例通常由参考数字 200 所指示。洞切割器 200 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210, 其与上文结合图 1 到 3 所描述的刀身 10 及 100 大体上相 同, 且因此使用在参考数字前加上数字 “2” 或在参考数字前加上数字 “2” 代替数字 “1” 的 相似参考数字来指示相同的元件。与上文所描述的刀身相比, 刀身 210 的主要差别是轴向 延伸槽或孔隙 218 是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 200 的旋转轴 X 而定向。刀身 210 形成相对小 尺寸的洞切割器 200, 且因此轴向延伸槽 218 不能界定与上文所描述的较大直径的洞切割 器同样大的槽面积, 及 / 或不能相对于洞切割器 200 的旋转轴 X 成锐角而定向。在所说明 的实施例中, 刀身 210 用于形成界定在约 7/8 英寸到约 1-7/16 英寸的范围内的刀身直径的 洞切割器。较小直径 ( 例如, 约 13/16 英寸直径或更小 ) 的洞切割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界 定与图 3 中说明的相同的槽配置, 但是仅包括一个此类槽。
     刀身 210 的另一差别是在支点 220A、 220B 及 220C 的形状。如可见, 第一支点 220A 由这样一个曲线表面所界定, 所述曲线表面是在横向上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 214 而从轴 向延伸槽 218 延伸但在与刀片 210 的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稍偏离切割边缘 214 而倾斜。 第一支点 220A 仅包含一个侧边缘 221, 其是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旋转轴 X 而定向。第 三或中间支点 220B 同样地由这样一个曲线表面所界定, 所述曲线表面在横向上大体上平 行于切割边缘 214 而从轴向延伸槽 218 延伸但在与刀片 210 的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稍偏 离切割边缘 214 而倾斜。 如同第一支点 220A, 第三或中间支点 220B 仅包含一个侧边缘 221, 侧边缘 221 是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 200 的旋转轴 X 而定向, 但是它是曲线的而不是直线 的。第二支点 220C 由轴向延伸槽 218 的第二端 224 所界定, 且如可见, 是由大体上平行于 刀片 210 的切割方向而延伸的曲线表面及大体上平行于刀片 210 的旋转轴 X 延伸且由轴向 延伸槽 218 的第二端 224 的各自侧边缘所形成的两个侧表面 221 所界定。在所说明的实施 例中, 第一支点 220A 及第三或中间支点 220B 中的每一者的宽度 W2 优选在约 2/10 到约 1/2 英寸的范围内, 且更优选在约 1/4 到约 3/8 英寸的范围内。第一支点 220A 及第三或中间支 点 220B 不必与 2 号螺丝起子的直径同样宽, 举例来说, 因为螺丝起子轴的部分可接纳在支 点 220A、 220B 中而螺丝起子轴的另一部分可延伸进入轴向延伸槽 218 的邻近部分。另一方 面, 第三支点 220C 的宽度 W1 优选为至少约 0.27 英寸以允许在其中插入 2 号螺丝起子。
     与上文描述的洞切割器 100 相比, 洞切割器 200 的另一差别是每一轴向延伸槽 218的第一或入口端 222 的配置。如可见, 第一支点 220A 的侧边缘 221 线性地且大体上平行于 旋转轴 X 延伸。每一轴向延伸槽 218 的第一或入口端 222 由两个曲线区所界定。第一曲线 区邻接第一支点侧边缘 221, 且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小半径 R1 所界定, 且第二曲线区邻 接侧边缘 223,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较大半径 R2 所界定且位于轴向延伸槽 218 的相对于第一 支点侧边缘 221 的相对侧上。如可见, 较大半径 R2 给予轴向延伸槽 218 的各自边缘以在与 刀片 210 的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离切割边缘 214 倾斜的形状。另外, 第一支点 220A 的 位置及大体上平行于旋转轴 X 而定向的各自侧边缘 221 的定向给予轴向延伸槽 218 相对宽 的第一端或入口区 222 以促进碎片或屑从切割边缘 214 流进轴进延伸槽 218 中。在所说明 的实施例中, 在轴向延伸槽 218 的入口端 222 处的宽度是在最小宽度 W1 或轴向延伸槽 218 的入口端 224 处的宽度的约 1-1/4 倍至约 1-1/2 倍的范围内, 且优选为宽度 W1 的至少约 1-1/3 倍。
     图 5 中,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实施例通常由参考数字 300 指示。 洞切割器 300 包含大体上圆柱形刀身 310, 其大体上与上文结合图 4 所描述的刀身 210 相同, 且因此使用 在参考数字前加上数字 “3” 代替数字 “2” 的相似参考数字来指示相同的元件。与结合图 4 所描述的刀身相比, 刀身 310 的主要差别是轴向延伸槽或孔隙 318 界定两个支点 320A、 320C 而不是三个支点。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刀身 310 用于形成界定刀身直径在约 7/8 英寸到 约 1-7/16 英寸的范围内的洞切割器。较小直径 ( 例如, 约 13/16 英寸直径或更小 ) 的洞切 割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界定与图 5 中所说明的相同的槽配置, 但仅包含一个此类槽。第二 支点 320C 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 314 隔开在约 1-1/2 英寸到约 2 英寸的范围内的距离 D2。 如上文所提及, 位于此范围内的第二支点 320C 有利地经配置用于撬动来自 2× 木材 (2-by wood)( 例如, 2×4、 2×6、 2×8 等 ) 的块体 ( 例如约 1-5/8 英寸或更小的块体 )。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可包含以下共同待决的专利申请案中的任何一者中所揭示及 / 或所主张的洞切割器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征, 所述专利申请案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且特 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所述共同待决的专利申请案 为: 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案, 代理人案号 97309.00203 且标题为 “具涂 层的洞切割器 (Coated Hole Cutter)” ; 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案, 代理 人案号 97309.00205 且标题为 “具有最小的齿距对刀身厚度比的洞切割器 (Hole Cutter With Minimum Tooth Pitch to Blade Body Thickness Ratio)” ; 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 的美国专利申请案, 代理人案号 97309.00196 且标题为具有 “具有挤出盖的洞切割器 (Hole Cutter With Extruded Cap)” ; 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案, 代理人案号 97309.00206 且标题为 “具有碎片外出孔隙的洞切割器 (Hole Cutter With Chip Egress Aperture)” ; 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的美国设计专利申请案, 代理人案号 97309.00209, 且标题为 “洞锯 (Hole Saw)” ; 及与本发明在同一日期申请的美国设计专利申请案, 代理人 案号 97309.00212, 且标题为 “洞锯 (Hole Saw)” 。
     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本发明轻易地了解, 在不脱离如由随附权利要求书所界 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可对本发明的上文所描述的及其它的实施例作出许多改变及 修改中的任何一者。 举例来说, 洞切割器可由许多不同材料中的任一者制成, 可以制成许多 形状中的任一者, 可采用许多不同尺寸中的任一者。 举例来说, 切割边缘可由当前已知或后 来变为已知的许多不同材料中的任何一者或材料的组合所形成。作为实例, 切割边缘可采用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任何形式、 图案、 布置或配置, 包含 ( 但不限于 ) 在特定应用、 混合应用或普通应用中倾向于运作良好的锯齿图案。举例来说, 切割锯齿可界定许多不同 锯齿形式、 齿距图案及 / 或设定图案中的任何一者。作为另一实例, 可在切割器的主体里设 置单一孔隙, 两个或两个以上孔隙可彼此成角度地及 / 或在轴向上对准, 或者两个或两个 以上孔隙可相对于彼此可变地成角度地及 / 或在轴向上隔开。洞切割器还可用在许多不同 切割应用中的任何一者中, 用在许多不同工件材料中的任何一者上, 例如木材、 金属、 塑料、 复合材料、 树脂、 石头、 纤维、 泡沫体等。 另外, 一个或一个以上孔隙可延伸到切割边缘, 延伸 到侧壁或盖的轮缘或甚至延伸到切割边缘及侧壁或盖的轮缘。作为另一实例, 每一支点的 长度或宽度可随支点或孔隙不同而不相同。作为又一实例, 支点表面可不绕着切割器的圆 周在垂直于切割器的旋转轴的方向上线性延伸。而是, 支点表面可界定弯曲的、 曲线的、 直 线的、 成角度的表面及 / 或前述的组合。再另外, 孔隙侧边缘可不线性地及在轴向上延伸, 这样便不会界定成角度的槽或孔隙的角宽度及通过辐射式转角将位于外部的支点连接到 孔隙的底边缘表面。而是, 举例来说, 孔隙侧边缘可为弯曲的、 曲线的、 直线的、 成角度地及 / 或前述的任何组合, 且孔隙侧边缘及孔隙末端表面及位于外部的支点的交叉可为直角、 钝 角及 / 或锐角交叉, 或可界定直线及 / 或曲线转角。同样地, 在支点之间延伸的表面可不为 线性, 且在表面之间的过渡可不由半径界定。 举例来说, 作为替代, 这些表面可为弯曲的、 曲 线的、 直线的及 / 或成角度的, 且在这些表面之间的过渡可为直角、 钝角及 / 或锐角交叉或 可界定曲线及 / 或直线的转角。作为另一实例, 可包含额外的表面, 或表面可从孔隙移除, 例如位于邻近于支点的或在支点之间的表面。另外, 轴向伸长孔隙或槽可界定不同于本文 所说明的数目的支点或相同的表面, 或一些轴向伸长孔隙或槽可界定与同一洞切割器的其 它孔隙或槽不同数目的支点的类型。 因此, 与限制意义截然相反, 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的此详细描述视为说明性的。

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81611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CN102781611A*CN102781611A*(21)申请号 201180009368.9(22)申请日 2011.01.1313/006,080 2010.01.13 US12/687,065 2010.01.13 USB23B 51/05(2006.01)(71)申请人艾温工业工具公司地址美国俄亥俄州(72)发明人约瑟夫托马斯诺瓦克马修克里斯托弗格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代理人王允方(54) 发明名称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57) 摘要本。

2、发明提供一种洞切割器,其具有圆柱形刀身,所述刀身包含切割边缘及在所述刀身的侧壁之内形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轴向伸长孔隙。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例如螺丝起子。每一轴向伸长孔隙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支点、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支点,及任选地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隔开的第三支点。杆,例如螺丝起子,可插入到所述孔隙中且顶着所述支点中的每一者放置以将块体从所述刀身的内部撬出。(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8.1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1/021217 2011.0。

3、1.1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88269 EN 2011.07.21(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3 页1/3页21.一种洞切割器,其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所述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且所述刀身在所述轴向伸长孔隙内界定多个支点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块体撬出所述刀身的内部,所述支点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

4、支点,及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切割器,其进一步包括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隔开的第三支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所述轴向伸长孔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支点大约位于所述孔隙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支点大约位于所述第一支点的相对于所述孔的相对端。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三支点大约位于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的中间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二支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所。

5、述第三支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所述旋转方向是所述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且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且在与所述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以相对于所述刀身的轴成锐角而定向的轴向伸长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锐角至少约为3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锐角是在约35到约60的范围内。11.根。

6、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2英寸到约1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支点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1/2到约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三支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英寸到约1-1/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支点的所述第一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所述第三支点的所述第三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且所述第二支点的所述第二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

7、-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5/100英寸到约3/8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切割边缘是由包含尖端及在所述尖端之间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且所述第一距离是从(i)所述切割边缘的最深锯沟起测量,或从(ii)在所述切割边缘的未排列锯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81611 A2/3页3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每一支点是由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缘而定向的支点表面所界定。16。

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支点表面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两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洞切割器包含相对于所述切割边缘在所述刀身的相对端的非工作端,且每一支点是在所述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所述洞切割器的所述非工作端的边缘上形成。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多个支点中的每一者界定在所述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所述洞切割器的所述非工作端的所述边缘中的凹座。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每一支点由多个支点表面界定,所述多个支点表面包含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缘而定向的第一支点表面,及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支点表面而定向的至少一个第二支点表面。20.根据权利要。

9、求1或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约0.27英寸的最小宽度以允许2号螺丝起子插入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21.一种洞切割器,其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所述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且所述刀身在所述至少一个孔隙内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具有在第一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及比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具有在大于所述第一厚度范围的。

10、第二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洞切割器,其进一步包含在轴向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隔开的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用于啮合所述杆且将具有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厚度范围之间的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所述刀身。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成角度地隔开,且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隔开。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是各自的支点。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处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26.根据权利要求。

11、21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界定轴向伸长槽。27.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所述旋转方向是所述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且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所述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相隔较远且在与所述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2英寸到约1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1/2到约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且。

12、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81611 A3/3页4割边缘隔开在约1英寸到约1-1/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1/2英寸的厚度的块体,所述第三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1英寸的厚度的块体,且所述第二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2英寸的厚度的块体。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切割边缘。31.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洞切割器,其中所述刀身界定穿过所述刀身形成的且围绕所述刀身相对于。

13、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轴向伸长孔隙。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81611 A1/10页5具有界定多个支点的轴向伸长孔隙的洞切割器0001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0002 本申请案主张2010年1月13日申请的共同待决的第12/687,065号美国专利申请案及2011年1月13日申请的第13/006,080号美国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如在本文中陈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技术领域0003 本发明涉及洞切割器,且更特定来说,涉及在侧壁中具有界定支点的孔隙的洞切割器,所述界定支点的孔隙用于插入及撬动工具(例如螺丝起子)以从洞切割器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背景技术0004 洞切割。

14、器或洞锯是切割器的一种类型,用于在各种材料(例如,木材、金属、干式墙等)中钻出圆形的洞。洞切割器通常具有大体上圆柱形主体,所述主体界定侧壁、位于主体的一端且经设计以在切割器的旋转期间切割工件的具有锯齿的圆形切割边缘,及位于主体的与切割边缘相对的末端处的盖。所述盖通常包含螺纹、洞或经调适以允许洞切割器以驱动方式连接到钻子的其它结构(例如通过心轴)。在使用中,圆形切割边缘在工件中形成圆形洞,且继而从工件移除圆形工件块体。通常,在工件中切出洞之后,工件块体便保持在洞切割器的中空内部里,且必须在切出另一洞之前从洞切割器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0005 现有技术洞切割器包含在洞切割器的侧壁中形成的孔隙或槽,。

15、其让用户穿过侧壁插入杆(例如螺丝起子)且进入到洞切割器的内部里以继而撬出或以其它方式将块体推出洞切割器。这种手动的块体移除任务可能费时且用户要花费大量努力。甚至在洞切割器包括块体移除孔隙或槽的情况下也可能难以将块体自切割器的主体内取出,因为块体可能变得紧紧地楔入切割器,或因为块体移除孔隙或槽没有与块体对准。举例来说,块体可能变得弯曲或破裂,且因此牢牢地嵌入洞切割器内。作为另一实例,一些工件(例如木材)含有粘性或胶状残渣而抑制块体的移除。作为又一实例,较厚及较薄的工件将形成不同厚度的块体及定位在洞切割器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块体。厚工件可形成推入至洞切割器主体的较深处的厚块体,而薄工件可形成位于靠近切。

16、割边缘的薄块体。因此,当用工具移除块体时,块体常常不会简单地“弹出”切割器。块体常常沿着切割器内侧滑动短距离,扭转、倾斜或以其它方式逐渐地或递增地移动。在现有技术的洞切割器的侧壁中的孔隙可能相对较短,且因此仅可用于移除相对较薄或相对较厚的工件块体,而不能移除两种类型的块体,且有可能不能用于移除中等厚度的块体。其它现有技术洞切割器有相对于彼此在轴向上且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孔隙,其中每一孔隙在长度上相对较短。为了将块体撬出洞切割器,此些类型的孔隙可能需要将螺丝起子或其它杆从一个孔隙移动到另一孔隙。另外,不可针对特定块体厚度或定位于洞切割器的内部的特定块体适当地定位一个孔隙,这进一步增加块体移除过程的。

17、难度及耗时性。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克服上文描述的缺点及/或现有技术的劣势中的一者或一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2/10页6者以上。发明内容0007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针对洞切割器,所述洞切割器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通过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例如螺丝起子),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刀身在轴向伸长孔隙内界定多个支点用于啮合杆且将块体撬出刀身的内部。所述支点包含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支点,及比所述第一支点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支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一。

18、步包含在轴向上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而隔开的第三支点。000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相对较大直径的洞切割器,所述洞切割器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的多个轴向伸长孔隙。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对于相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所述洞切割器仅包括一个轴向伸长孔隙。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有约1-7/16英寸或更小的直径,及相对大直径的洞切割器有约1-1/2英寸或更大的直径。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对于具有约1-7/16英寸或更小的直径的洞切割器,轴向伸长孔隙是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轴而定向,及对于具有约1-1/2英寸或更大的直径的洞切割器,轴向伸长孔隙是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成锐角而。

19、定向。000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点大约位于轴向伸长孔隙的一端,及第二支点大约位于相对于第一支点而言的孔隙的相对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点大约位于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的中间位置处。0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点是相对于第一支点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点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其是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比第一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远且在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轴向伸长孔隙界定。

20、相对于刀身的轴成锐角而定向的轴向伸长槽。所述锐角至少为约30,且优选在约35到约60的范围内。0011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第一支点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2英寸到约1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第二支点是相对于第一支点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1/2英寸到约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及第三支点在第一与第二支点之间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英寸到约1-1/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点的第一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第三支点的第三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及第二支点的第。

21、二距离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轴向伸长孔隙界定邻近于切割边缘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5/100英寸到约3/8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在一些此类实施中,切割边缘由包含尖端及在尖端之间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及所述第一距离是从(i)切割边缘的最深锯沟起测量,或从(ii)在切割边缘的未排列锯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3/10页7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支点是由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而定向的支点表面所界定。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所述支点表面是直线、曲线或两者。在一。

22、些此类实施例中,洞切割器包含相对于切割边缘在刀身的相对端的非工作端,及每一支点形成于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边缘上或在非工作端的侧上。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多个支点中的每一者界定在各自孔隙的邻近于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所述边缘中或在所述非工作端的侧上的凹座。0014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是针对洞切割器,所述洞切割器包括大体上圆柱形刀身,所述圆柱形刀身界定切割边缘及穿过刀身形成的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经配置以接纳通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的杆,用于从所述刀身的内部移除工件块体。刀身在轴向伸长孔隙内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用于啮合杆且将具有在第一。

23、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及比所述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远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用于啮合杆且将具有在大于所述第一厚度范围的第二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在轴向上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而隔开的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用于啮合杆且将具有在第一与第二厚度范围之间的厚度范围内的厚度的块体撬出刀身。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是各自的支点。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构件是相对于第一构件成角度地隔开,及第三构件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第三构件大致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在轴向上及成角。

24、度地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轴向伸长孔隙界定轴向伸长槽。0016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洞切割器界定旋转方向,其是切割边缘的切割方向,及轴向伸长孔隙界定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而隔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比第一端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相隔较远且在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端成角度地隔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第一构件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2英寸到约1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及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是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1/2到约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及第三构件在第一与第二构件之间是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隔开在约1英寸到约1-1/2。

25、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1/2英寸的厚度的块体,第三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1英寸的厚度的块体,及第二构件用于撬动具有小于约2英寸的厚度的块体。优选地,第一、第二及第三构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0017 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一个优势是其可提供相对快、简单及有效的构件以将块体从洞切割器里面取出。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优势是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提供多个支点,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同的角位置处提供多个支点以帮助支点与不同厚度的各种工件块体对准。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又一优势是其在同一轴向伸长孔隙内提供多个支点且借此让用户通过使用多个支点而使块体从。

26、切割器取出,而不用从孔隙中移除杆(例如螺丝起子)。0018 鉴于下文对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及随附图示,本发明及/或其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这些及其它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4/10页80019 图1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本发明的洞切割器刀片的侧面正视图。0020 图2是体现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0021 图3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图2的洞切割器的刀片的侧面正视图。0022 图4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用于较小直径洞切割器的本发明的洞切割器刀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0023 图5是在形成为圆柱形刀身形状之前,用。

27、于较小直径洞切割器的本发明的洞切割器刀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在图1中,体现本发明的洞切割器的刀身通常由参考数字10指示。本文使用的术语“洞切割器”意思是在工件(例如木材或金属工件)中切出洞的工具,且包含(但不限于)洞锯。刀身10在图1中是以其平坦状态展示;然而,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将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刀身10是滚制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大体上圆柱形形状以形成洞切割器。刀身10包含侧壁12,侧壁12在洞切割器的旋转轴“X”周围延伸以界定大体上圆柱形刀身。刀身的一端具有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X而定向的切割边缘14,及刀身的相对端界定轮缘16。盖(未图示)牢牢地固定到轮缘。

28、16以封闭洞切割器的各自端。在切割边缘14对面且包含轮缘16及附接到轮缘16的盖(未图示)的洞切割器的端在本文中被称为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如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盖(未图示)可包含螺纹毂及销孔以使洞切割器可耦接到以驱动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的心轴且由所述心轴驱动。如图1所示,切割边缘14由具有在锯齿之间延伸的锯沟的多个锯齿所界定。然而,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所述切割边缘可由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不同的锯齿形式或其它切割边缘形式中的任何一者所界定。同样地,尽管刀身10用金属薄片形成,其滚制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洞切割器的圆柱形刀身10,继而焊接或以。

29、其它方式附接到盖,但是洞切割器可以用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其它方式中的任何一者来形成。举例来说,端盖及侧壁12可旋转、拉伸、模塑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一个零件。0025 如图1所示,刀身10界定通过侧壁12在其中形成的两个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如可见,两个槽18在圆柱形刀身10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两个槽18相对于彼此大约等距隔开,即,两个槽相互隔开约180。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每一槽18具有从约1-1/8英寸到约1-4/5英寸范围内的轴向深度D5(D4-D2)。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槽18具有约1-1/3英寸的轴向深度D5。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槽18具有从约2。

30、/5英寸到约1-4/5英寸范围内的周长L。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槽18具有约1-1/5英寸的周长。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每一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经配置以接纳穿过所述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的杆(例如螺丝起子),用于移除位于刀身10内部里的工件块体。0026 穿过洞切割器的侧壁12所形成的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的数目取决于洞切割器的大小。一般来说,洞切割器的直径越大,可穿过圆柱形刀身10形成的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的数目就越大。在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中,相对小直径的洞切割器(例如,约9/16英寸直径到约13/16英寸直径)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轴X而定向的一个槽18,较大直径的洞切割器(例如,约7。

31、/8英寸直径到约1-7/16英寸直径)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5/10页9器的轴X而定向的两个槽18,更大直径的洞切割器(例如,约1-1/2英寸直径到约3-3/8英寸直径)具有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X成锐角而定向的两个较大面积的槽18,且更大直径的洞切割器(例如,约3-1/2英寸直径到约6英寸直径)具有相对于洞切割器的轴X成锐角而定向的四个较大面积的槽18。在具有多个轴向延伸槽18的洞切割器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中,轴向延伸槽18围绕洞切割器的轴X相对于彼此大致等距隔开,即,如果有两个轴向延伸槽18,那么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约180,如果有三个轴向延伸槽18,那么。

32、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约120,如果有四个轴向延伸槽18,那么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隔开约90等等。然而,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文的教示所认识到,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8不必相对于彼此等距隔开,在同一洞切割器上的所有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也不必界定相同的孔隙面积或槽配置。0027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每一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包含相对于彼此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的三个支点20A、20B及20C。然而,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文的教示所认识到,槽18可包含少于三个的支点,或多于三个的支点。支点20A、20B及20C是刀身10的侧壁12的凹进边缘表面,其在各自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

33、8的邻近于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或在洞切割器的非工作端的侧上的边缘上形成。在图1的实施例中,支点20A、20B及20C在大体上垂直于洞切割器的旋转轴X或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14的方向上线性延伸。因此,普通工具(例如螺丝起子)可插入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8内,滑动成与各自支点20A、20B或20C啮合,且操纵为杆以顶着各自支点20A、20B或20C以将块体撬出或推出刀身10的内部。每一支点20A、20B及20C界定宽度W1,所述宽度W1足以支撑普通工具或器具,例如普通螺丝起子(例如,2号螺丝起子)的细长轴。优选地,每一支点20A、20B及20C的凹座界定最小约为1/4英寸的宽度W1以让2号螺丝起子插入其。

34、中(2号螺丝起子要求约0.27英寸的宽度或空隙),且宽度W1优选是在约1/4英寸到约1/3英寸的范围内。如可见,每一支点20A、20B及20C的凹进表面是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14而定向,且位于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8的与切割边缘14相对的侧上。另外,每一支点20A、20B及20C是在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8的各自侧边缘内凹进以便侧边缘或唇缘21是在支点20A、20B及20C的任一端处形成以当撬动其时促进将工具保持在20A、20B及20C内。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唇缘或支点侧边缘21是大体上垂直于切割边缘14或大体上平行于洞切割器的旋转轴X而定向。每一支点20A、20B及20C的所说明的配置、定向及位。

35、置帮助工具对支点20A、20B及20C的啮合及使工具顶着支点20A、20B及20C撬动以撬出或以其它方式将工作件块体移出刀身10的内部。大体上平行于切割边缘14且在轴向延伸孔隙或槽18的与切割边缘14相对的侧上形成支点表面20A、20B及20C的至少一部分促进使工具顶着块体的与切割边缘14相对的侧撬动以用力将块体从刀身10的内部推出。0028 如图1所示,每一槽18进一步界定侧边缘23,侧边缘23与支点20A、20B及20C相对地隔开各别轴向延伸槽18的最小宽度W2,所述宽度W2足以让普通工具(例如2号螺丝起子)在轴向上穿过轴向延伸槽18从一个支点20A、20B或20C滑动到另一个支点。最小宽。

36、度W2优选至少约1/4英寸,更优选在约1/4英寸到约1/3英寸的范围内,及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是约0.27英寸。还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轴向延伸槽18的侧边缘23大体上光滑及成直线以帮助工具滑动移动进入及穿过轴向延伸槽18(例如,从一个支点20A、20B或20C到另一个支点以逐渐移除块体),及以帮助碎片及/或屑穿过轴向延伸槽18排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6/10页10放。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每一支点20A、20B及20C及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的所说明的配置、定向、位置及尺寸仅仅是示范性的,且可同等使用当前已知或后来变为已知的许多其它配置、定向、位置及。

37、/或尺寸中的任何一者。0029 如图1所示,第一支点20A在轴向上邻近于切割边缘14而隔开,第二支点20C与第一支点20A相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14相隔较远且邻近于洞切割器的轮缘16或非工作端,及第三支点20B在轴向上在第一支点20A与第二支点20C之间隔开。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支点20A大约位于轴向伸长孔隙或槽18的一端,第二支点20C大约位于孔隙或槽18的相对于第一支点20A的相对端,及第三支点20B大约位于在第一支点20A与第二支点20C之间的中间位置处。0030 如图1所示,第一支点20A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14隔开在约1/2英寸到约1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一距离D1,第二支点20C相对于。

38、第一支点20A成角度地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14隔开在约1-1/2英寸到约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二距离D2,及第三支点20B在第一20A与第二支点20C之间是成角度地及在轴向上隔开,且在轴向上与切割边缘14隔开在约1英寸到约1-2英寸的范围内的第三距离D3。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支点20A的第一距离D1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第三支点20B的第三距离D3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例如,3/4英寸厚的胶合板块体),及第二支点20C的第二距离D2是经配置用于撬动具有约1-1/2英寸或更小厚度的块体(例如,24的块体)。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距离D1、D2。

39、及D3是从由切割边缘14所界定的水平面起测量,例如从在未排列锯齿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起测量。然而,基于本文的教示如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在支点20A、20B及20C与切割边缘14之间的距离,或在洞切割器的其它特征与切割边缘14的之间的距离可相对于当前已知或使用的或后来变为已知或使用的许多其它参考线或特征中的任何一者而测量,例如从切割边缘锯齿的最深锯沟的底部起测量。0031 在图1的洞切割器的操作中,举例来说,为了移除相对厚的块体(例如,24块体)或已进入刀身10的内部深处的块体,用户可穿过轴向延伸槽18中的一者插入工具,将工具的尖端放置成与块体的面朝盖(未图示)或刀身10的内部的侧接触。

40、,通过将工具的末梢部分放置成与支点20C接触而选择位于在轴向上距切割边缘14最远的第二支点20C,且对工具的最近部分施加力而使用工具及支点20C以朝向切割边缘14撬动块体且将块体撬出刀身10的内部。如果通过顶住第二支点20C撬动工具而未移除块体,那么用户可改变工具的位置为顶住在同一轴向延伸槽18内的位于在轴向上离切割边缘14较近的第三或中间支点20B,且使用此支点以将块体进一步朝向切割边缘14撬动及/或将块体撬出洞切割器的内部。同样地,如果通过顶住第三或中间支点20B撬动工具仍未从刀身10的内部移除块体,那么用户可再一次改变工具的位置为顶住邻近于切割边缘14的第一支点20A(不用从各自轴向延伸槽18移除工具),且使用第一支点20A以朝向切割边缘14撬动块体且将块体撬出刀身10的内部。如可见,每一轴向延伸槽18提供多个支点20A、20B及20C,其可用于逐渐地撬动或以其它方式使块体从刀身10的内部取出,而不用从各自轴向延伸槽18移除工具。0032 如图1所示,支点20A、20B及20C相对于彼此在轴向上及成角度地隔开以致邻近于切割边缘14的支点20A是位于轴向延伸槽18的最靠近切割边缘14的第一端22,第二说 明 书CN 102781611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