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697510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2737.1

申请日:

2012.07.27

公开号:

CN102795666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M 4/48申请日:20120727授权公告日:20140611终止日期:201507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G 31/02申请日:20120727|||公开

IPC分类号:

C01G31/02; H01M4/48(2010.01)I; B82Y30/00(2011.01)I

主分类号:

C01G31/02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梁叔全; 秦牡兰; 潘安强; 刘军; 唐艳; 张清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颜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制备方法需要采用的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
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
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
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
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
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氧化物选自VO、VO2、V2O3、
V2O5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的升温速度为1-10℃/min,烧
结时间0.5-6h。

说明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无记忆效应及环
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的高端电子器件中。为了应对全世界范围内
的能源危机,锂离子电池正在被考虑应用在电动汽车中。但是考虑到现有的正
极材料,其容量都比较低,大约在140mAh/g,开发新的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适合于容纳大量Li+离子的层状结构、具
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新
一代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之一。但受其材料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这类材料
的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值,且循环稳定性能较差,这使得五氧化二钒作为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材料微结构纳米化为解决上述不足
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材料微结构纳米化,可以形成独特的形貌,
获得高比表面积,极大地缩短Li+离子的扩散距离,提高电荷输运效率,从而
显著地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Liqiang Mai等人(Nano.Lett.,2010,10,4750-4755)以偏钒酸铵作为前驱体,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了五氧化二钒纳米线,该材料以30mA/g的电流密度在
2.0-4.0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获得了275mAh/g的初始比容量,充放电循
环5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降为187mAh/g。Zhongli Wang等人(ChemPlusChem.,
2012,77,124-128)以五氧化二钒粉末和过硫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解-分裂的方法
制备了五氧化二钒纳米片,该纳米片以300mA/g的电流密度在2.0-4.0V的电压
范围内充放电时,其初始比容量为275mAh/g,循环50圈后为180mAh/g。
See-How Ng等人(Phys.Chem.Chem.Phys.,2009,11,3748-3755)以三丙醇氧化
钒溶于二甘醇中的溶液作为前驱液,采用火焰喷射热分解法合成了五氧化二钒
纳米颗粒,该材料以50mA/g的电流密度在2.0-4.0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
其初始比容量达到300mAh/g,但50周循环后仅为135mAh/g。为了寻找绿色
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一些关于用水热法合成五氧化二钒纳米
材料的报道。Guicun Li等人(J.Phys.Chem.B,2006,110,9383-9386)将五氧化
二钒溶于双氧水后,在180℃水热反应48h制备了五氧化二钒纳米带。该材料
在以0.2mA/cm2的电流密度在电压范围1.5-4.0V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
到288mAh/g,但是循环6周之后,放电比容量降到191mAh/g。Tianyou Zhai等
人(Adv.Mater.,2010,22,2547-2552)将五氧化二钒溶于双氧水后,在205℃水
热反应4天,然后在400℃烧结1h,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线。该材料在以50mA/g
的电流密度在电压范围1.5-4.0V充放电时具有较高的初始比容量(351mAh/g),
但是容量损失严重,循环20周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75mAh/g。

前面介绍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得到了较高的
初始比容量,但其循环稳定性都比较差,且实验过程耗时较长,能量消耗较大,
合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
便、绿色环保、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锂
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下述
技术方案实现的:

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氧化物全部
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
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
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
加0.01-0.05克。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钒氧
化物选自VO、VO2、V2O3、V2O5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烧结的升
温速度为1-10℃/min,烧结时间0.5-6h。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钒氧化物在室温条件下能大量地溶解于双氧水溶液
中,产生大量的氧气并释放出热量,整个过程无其他杂质的加入和有害气体的
排出,是一种简便绿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选择的钒氧化物溶于双氧水后,全部都形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
溶液,产生大量的氧气和热。过氧钒酸(HVO4)溶液在加热干燥后,得到五氧
化二钒(V2O5·nH2O)凝胶,将凝胶进行烧结即可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得到
的纳米片结构增大了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表面积,提高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
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锂离子和电子所需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比
容量,并改善其循环稳定性能。

本发明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
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制备方法需要采用的设备简单,
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XRD图谱;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SEM图片;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TEM图片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
电化学性能。;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
阻抗图。

附图中:

图1的XRD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五氧化二
钒;

图2的SEM和图3的TEM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呈纳米片
状形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原料五氧化二钒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
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64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
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37mAh/g,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0%;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
最大放电比容量为206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32
mAh/g,其容量保持率只有64%,这表明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
比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从图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比原料五
氧化二钒的电阻明显减小,锂离子脱嵌时的活性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
粘接剂按照7: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
中得到浆糊状的混合物;获得的浆糊混合物涂在铝箔上,并在90℃真空干燥过
夜,作为Li/V2O5纽扣电池(2016型号)的正极,以金属锂片作为负极,以聚
丙烯膜作为隔膜,1M LiPF6溶于碳酸乙酯/碳酸二甲酯(EC/DMC)(1:1,体积
比)作为电解液,在填充了高纯氩气的手套箱(Mbraum,Germany)中组装成纽扣电
池(2016型号)。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性能测试于室温下在武汉产型号为CT2001A
的蓝电测试系统上进行。测试的电压范围为4-2.1V(参比于Li/Li+)。电池的阻抗
于室温下在德国产IM6ex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测量。

实施例1

将0.364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30mL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
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后,将溶液在7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
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00℃并在400℃恒
温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图1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
备的五氧化二钒的XRD图谱。得到的峰与卡片相一致,合成的五氧化二钒属于
正交晶系,Pmmm空间群。图2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的SEM图
片,图3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的TEM图片。从图2、图3可以
看出,实施例1合成的五氧化二钒呈纳米片状形貌。

本实施例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按前述方法制
成纽扣电池(2016型号),在蓝电测试系统测量得到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
电化学性能图如附图4;从附图4可以看出,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放电
比容量达到264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37mAh/g,
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0%;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206mAh/g,在
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32mAh/g,其容量保持率只有64%,这
表明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图5
是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原料五氧化二钒的阻抗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
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比原料五氧化二钒的电阻明显减小,锂离子脱嵌时
的活性显著提高。

实施例2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10mL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
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室温下继续搅拌6小时后,将溶液在4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
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250℃并在250℃恒
温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实施例3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15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
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室温下继续搅拌4小时后,将溶液在6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
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500℃并在500℃恒
温0.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实施例4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30mL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
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后,将溶液在8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
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00℃并在300℃恒
温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实施例5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50mL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
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室温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将溶液在9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
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50℃并在350℃恒
温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实施例6

将0.5g二氧化钒粉末加入到20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
至二氧化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
下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将溶液在50℃加热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
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50℃并在350℃恒温
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实施例7

将0.25g五氧化二钒粉末和0.25g二氧化钒粉末一起加入到30mL质量分
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和二氧化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
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4小时,然后将溶液
在60℃加热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
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50℃并在450℃恒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
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9566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CN102795666A*CN102795666A*(21)申请号 201210262737.1(22)申请日 2012.07.27C01G 31/02(2006.01)H01M 4/48(2010.01)B82Y 30/00(2011.01)(71)申请人中南大学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72)发明人梁叔全 秦牡兰 潘安强 刘军唐艳 张清(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代理人颜勇(54) 发明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57) 摘要。

2、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制备方法需要采用的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

3、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

4、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氧化物选自VO、VO2、V2O3、V2O5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的升温速度为1-10/min,烧结时间0.5-6h。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95666 A1/4页3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无记忆效应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的高端电子器件。

5、中。为了应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锂离子电池正在被考虑应用在电动汽车中。但是考虑到现有的正极材料,其容量都比较低,大约在140mAh/g,开发新的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0003 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适合于容纳大量Li+离子的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之一。但受其材料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这类材料的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值,且循环稳定性能较差,这使得五氧化二钒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材料微结构纳米化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材料微结。

6、构纳米化,可以形成独特的形貌,获得高比表面积,极大地缩短Li+离子的扩散距离,提高电荷输运效率,从而显著地提高其电化学性能。0004 Liqiang Mai等人(Nano.Lett.,2010,10,4750-4755)以偏钒酸铵作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了五氧化二钒纳米线,该材料以30mA/g的电流密度在2.0-4.0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获得了275mAh/g的初始比容量,充放电循环5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降为187mAh/g。Zhongli Wang等人(ChemPlusChem.,2012,77,124-128)以五氧化二钒粉末和过硫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解-分裂的方法制备了五氧化二。

7、钒纳米片,该纳米片以300mA/g的电流密度在2.0-4.0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其初始比容量为275mAh/g,循环50圈后为180mAh/g。See-How Ng等人(Phys.Chem.Chem.Phys.,2009,11,3748-3755)以三丙醇氧化钒溶于二甘醇中的溶液作为前驱液,采用火焰喷射热分解法合成了五氧化二钒纳米颗粒,该材料以50mA/g的电流密度在2.0-4.0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其初始比容量达到300mAh/g,但50周循环后仅为135mAh/g。为了寻找绿色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一些关于用水热法合成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的报道。Guicun Li等人(J。

8、.Phys.Chem.B,2006,110,9383-9386)将五氧化二钒溶于双氧水后,在180水热反应48h制备了五氧化二钒纳米带。该材料在以0.2mA/cm2的电流密度在电压范围1.5-4.0V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88mAh/g,但是循环6周之后,放电比容量降到191mAh/g。Tianyou Zhai等人(Adv.Mater.,2010,22,2547-2552)将五氧化二钒溶于双氧水后,在205水热反应4天,然后在400烧结1h,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线。该材料在以50mA/g的电流密度在电压范围1.5-4.0V充放电时具有较高的初始比容量(351mAh/g),但是容量损失严重。

9、,循环20周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75mAh/g。0005 前面介绍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得到了较高的初始比说 明 书CN 102795666 A2/4页4容量,但其循环稳定性都比较差,且实验过程耗时较长,能量消耗较大,合成成本高。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0007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0008 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

10、钒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0009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钒氧化物选自VO、VO2、V2O3、V2O5中的一种或多种。0010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烧结的升温速度为1-10/min,烧结时间0.5-6h。001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钒氧化物在室温条件下能大量地溶解于双氧水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氧气并。

11、释放出热量,整个过程无其他杂质的加入和有害气体的排出,是一种简便绿色的制备方法。0012 本发明选择的钒氧化物溶于双氧水后,全部都形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产生大量的氧气和热。过氧钒酸(HVO4)溶液在加热干燥后,得到五氧化二钒(V2O5nH2O)凝胶,将凝胶进行烧结即可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得到的纳米片结构增大了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表面积,提高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锂离子和电子所需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并改善其循环稳定性能。0013 本发明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制备方法需要。

12、采用的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0014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XRD图谱;0015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SEM图片;0016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的TEM图片0017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电化学性能。;0018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正极材料五氧化二钒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阻抗图。0019 附图中:0020 图1的XRD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五氧化二钒;0021 图2的SEM和图3的T。

13、EM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呈纳米片状形貌;说 明 书CN 102795666 A3/4页5002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原料五氧化二钒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64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37mAh/g,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0%;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206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32mAh/g,其容量保持率只有64%,这表明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0023 从图5中可。

14、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比原料五氧化二钒的电阻明显减小,锂离子脱嵌时的活性显著提高。具体实施方式0024 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0025 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PVDF)粘接剂按照7: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得到浆糊状的混合物;获得的浆糊混合物涂在铝箔上,并在90真空干燥过夜,作为Li/V2O5纽扣电池(2016型号)的正极,以金属锂片作为负极,以聚丙烯膜作为隔膜,1M LiPF6溶于碳酸乙酯/碳酸二甲酯(EC/DMC)(1:1,体积比)作为电解液,在填充了高纯氩气。

15、的手套箱(Mbraum,Germany)中组装成纽扣电池(2016型号)。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性能测试于室温下在武汉产型号为CT2001A的蓝电测试系统上进行。测试的电压范围为4-2.1V(参比于Li/Li+)。电池的阻抗于室温下在德国产IM6ex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测量。0026 实施例10027 将0.364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30mL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后,将溶液在7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00并在400恒温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

16、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图1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的XRD图谱。得到的峰与卡片相一致,合成的五氧化二钒属于正交晶系,Pmmm空间群。图2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的SEM图片,图3显示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的TEM图片。从图2、图3可以看出,实施例1合成的五氧化二钒呈纳米片状形貌。0028 本实施例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按前述方法制成纽扣电池(2016型号),在蓝电测试系统测量得到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图如附图4;从附图4可以看出,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64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3。

17、7mAh/g,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0%;而原料五氧化二钒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206mAh/g,在充放电循环50圈后,放电比容量只有132mAh/g,其容量保持率只有64%,这表明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图5是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与原料五氧化二钒的阻抗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比原料五氧化二钒的电阻明显减小,锂离子脱嵌时的活性显著提高。0029 实施例20030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10mL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说 明 书CN 102795666 A4/4页6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

18、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6小时后,将溶液在4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250并在250恒温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0031 实施例30032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15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4小时后,将溶液在6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500并在500恒温0.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0033 实施例40034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

19、末加入到30mL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2小时后,将溶液在8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00并在300恒温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0035 实施例50036 将0.5g五氧化二钒粉末加入到50mL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将溶液在90干燥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50并在35。

20、0恒温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0037 实施例60038 将0.5g二氧化钒粉末加入到20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二氧化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将溶液在50加热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350并在350恒温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0039 实施例70040 将0.25g五氧化二钒粉末和0.25g二氧化钒粉末一起加入到30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五氧化二钒和二氧化钒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溶液,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室温下继续搅拌4小时,然后将溶液在60加热形成五氧化二钒凝胶,即得固体前驱体,该前驱体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50并在450恒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说 明 书CN 102795666 A1/3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95666 A2/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95666 A3/3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9566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