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6963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28105.0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号:

CN105255990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Q 1/02申请日:20151120|||公开

IPC分类号:

C12Q1/02

主分类号:

C12Q1/02

申请人:

中国药科大学

发明人:

严明; 俞沁玮; 高鹏; 张陆勇

地址:

211215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柘宁东路3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筛选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方法,构建稳转细胞株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运用IP1assay免疫分析法验证激动剂LTB4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激动作用,以及拮抗剂LY293111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拮抗作用,实现待测样品对BLT1的拮抗作用的高通量检测,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灵敏度高、步骤少、无损失、结果准确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筛选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2)阳性药验证模型可靠性; (3)高通量筛选模型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T25中培养的细胞贴壁度要达到80%,达到对数生长期,细胞密度为3×106cells/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确定细胞数、验证阳性药及筛选BLT1拮抗剂试验的CHO-K1细胞应是复苏后至少传代3次且达到稳定生长状态的细胞。于实验前将其用PBS润洗细胞一次,接着用0.5mMEDTA消化,离心,去除上层液体,最后将细胞用适量SB重悬至所需细胞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配置IP-one标准稀释液、激动剂LTB4梯度稀释液需按照给定浓度配置,细胞分别稀释15000cells/μL、20000cells/μL、25000cells/μ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样方法:a:将稀释好的IPl溶液加入384白板中,每孔14μl,三个复孔;b:将稀释好的LTB4溶液按每个浓度3个复孔,7μl每孔加入384孔板中,接着向其中分别加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细胞稀释液7μl。此时标准曲线和反应孔反应体积均为14μl。将TopSeal-A膜贴于板面并37℃孵育1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终止试剂配置:用Lysisbuffer(LB)将IP1-d2及anti-IP1稀释33倍,按1∶1混匀平衡室温后加入各孔,每孔6μL。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20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重新贴上TopSeal-A膜并将板放于室温下继续孵育1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配制BLT1拮抗剂LY293111梯度稀释液方法为:拮抗剂LY293111母液浓度为4.6mM,用IP1StimulationBuffer逐级稀释为终浓度的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加样方法:将稀释好的LY293111溶液按每个浓度3个复孔,3.5μL每孔加入384孔板中。将配制的细胞溶液按每孔7μL加入384孔板中。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10.5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为防止试剂蒸发造成损失,将TopSeal-A膜贴于板面并将板放于室温下使之孵育30min。将LTB4母液稀释成步骤(2)中测定的EC80,每孔3.5μl加入对应的含塔索罗辛的384孔板中。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14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为防止试剂蒸发造成损失,将TopSeal-A膜贴于板面并将板放于37℃/5%CO2下使之孵育45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按步骤(2)配制终止试剂。向每孔加入6μLIP1-d2/anti-IP1溶液(1∶1)。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20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重新贴上TopSeal-A膜并将板放于室温下继续孵育1h。 10.权利要求1-10中所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在筛选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药物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理学领域,利用细胞稳定转染和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构建了白三
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的筛选模型,用于待测样品对BLT1的拮抗作用的高通量检测。

背景技术

白三烯B4受体1(BLT1)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在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白三烯(LT)通过激活BLT1在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及多
发性硬化等疾病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P3是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介导胞内Ca2+通道开放,增加胞内Ca2+浓度,引起生理反
应。胞内IP3是PIP2经PKC催化产生,PKC可在GPCRs与GTP结合蛋白Gαq相互作用后
而激活。这些G蛋白是由Gα,Gβ和Gγ三种亚基组成的异三聚体分子。激动剂介导的GPCRs
激活可导致GTP结合上Gα亚基,引起构象改变,导致三聚体解离成Gα和Gβγ。解离后,Gαq
参与PKC的激活。IP3不稳定,在胞内逐步降解为IP2、IP1。IP1在LiCl存在下可稳定存在。
测量胞内IP1是检测待测化合物对于GPCRs介导的PKC激活作用的方法。

IP1assay是一种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免疫分析方法,以检测在GPCRs调控
下PKC活性变化后产生的IP1。该方法基于d2标记的IP1示踪剂与样本IP1竞争结合Eu3+-
穴状物标记的IP1特异性抗体的结合位点。当抗体结合了d2-IP1示踪剂,337nm处的激光可
激发Eu3+-穴状物分子,其发出的能量被转移到示踪剂的d2分子上,而发出665nm的荧光,
在665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待测样品中的IP1含量的增多而减弱,因此信号强度与样品中IP1
浓度成反比。对于Gαq耦联的受体,细胞受到激动剂作用而激活会导致IP1水平增加,同时
665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加入拮抗剂后该反应逆转,导致信号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稳转细胞株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
高、步骤少、无损失、结果准确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确定稳转细胞株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构建条件,运
用IP1assay免疫分析法验证激动剂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激动作用,以及拮抗剂对稳转
细胞株BLT1受体的拮抗作用。

步骤一: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筛选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步骤二:阳性药验证模型可靠性。

步骤三:高通量筛选模型验证。

附图说明:

图1:IP1标准稀释液在Paradigm中的读值。(n=3,)

图2:LTB4作用激动BLT1稳转细胞产生的量效曲线。(n=3,)

图3:LY293111拮抗BLT1稳转细胞产生的量效曲线。(n=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1、实验材料

CHO-K1/Gal5/BLT1细胞株、F12、10%FBS、2μL/mLHygromycin、StimulationBuffer
(SB)、CO2培养箱、384孔板、ParadigmTMDetectionPlatform。

2、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

1)T25中培养的细胞贴壁度要达到80%,达到对数生长期。

2)将贴壁细胞经EDTA消化、离心后重悬,对细胞计数。

3)用培养基稀释细胞悬液,使细胞密度达到3×106cells/mL,将此细胞悬液移入T25培
养瓶中,在37℃/5%CO2环境下培养细胞。

4)用于确定细胞数、验证阳性药及筛选BLT1拮抗剂试验的CHO-K1细胞应是复苏后
至少传代3次且达到稳定生长状态的细胞。于实验前将其用PBS润洗细胞一次,接着用0.5mM
EDTA消化,离心,去除上层液体,最后将细胞用适量SB重悬至所需细胞密度。

(2)标准曲线的测定及最佳细胞数确定

1)配制IP-one标准稀释液:P1标准溶液(试剂盒自带)逐级稀释为最终浓度的2倍。

2)配制激动剂LTB4梯度稀释液:用BLT1激动剂LTB4刺激细胞产生IP1,根据最终
拟合曲线得到的EC50和窗口值确定最佳细胞数。(见图1)。

3)配制不同浓度的细胞稀释液:用IP1StimulationBuffer将(1).4)中重悬好的细
胞分别稀释为15000cells/μL、20000cells/μL、25000cells/μL。

4)加样:a:将(2).1)中稀释好的IP1溶液加入384白板中,每孔14μl,三个复孔;
b:将(2).2)中稀释好的LTB4溶液按每个浓度3个复孔,7μl每孔加入384孔板中,接着
向其中分别加入(2).3)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细胞稀释液7μl。此时标准曲线和反应孔反应
体积均为14μl。将TopSeal-A膜贴于板面并37℃孵育1h。

5)终止试剂:用Lysisbuffer(LB)将IP1-d2及anti-IP1稀释33倍,按1∶1混匀平
衡室温后加入各孔,每孔6μL。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20μL试剂混合均匀以
充分反应。重新贴上TopSeal-A膜并将板放于室温下继续孵育1h。

6)检测:孵育时间到达后,揭去TopSeal-A膜,将板放于设定好程序的ParadigmTM
DetectionPlatform上检测。处理数据,确定最佳细胞数和激动剂ET-1的EC50和EC80。(见图
2)

(3)拮抗剂验证

1)配制BLT1拮抗剂LY293111梯度稀释液:拮抗剂LY293111母液浓度为4.6mM,用
IP1StimulationBuffer逐级稀释为终浓度的5倍。

2)配制含最佳细胞数的溶液:用SB将(1).4)中重悬好的细胞稀释为(2).6)中得
到的最佳细胞浓度(14000cells/well)。(见图2)

3)加样:将(3).1)中稀释好的LY293111溶液按每个浓度3个复孔,3.5μL每孔加
入384孔板中。将(3).2)配制的细胞溶液按每孔7μL加入384孔板中。将384孔板在500
rpm下离心5s,使10.5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为防止试剂蒸发造成损失,将TopSeal-A
膜贴于板面并将板放于室温下使之孵育30min。

4)将LTB4母液稀释成(2).6)中测定的EC80,每孔3.5μl加入对应的含塔索罗辛的
384孔板中。将384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14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为防止
试剂蒸发造成损失,将TopSeal-A膜贴于板面并将板放于37℃/5%CO2下使之孵育45min。

5)按(2).5)配制终止试剂。向每孔加入6μLIP1-d2/anti-IP1溶液(1∶1)。将384
孔板在500rpm下离心5s,使20μL试剂混合均匀以充分反应。重新贴上TopSeal-A膜并将
板放于室温下继续孵育1h。

6)孵育时间到达后,揭去TopSeal-A膜,将板放于设定好程序的ParadigmTMDetection
Platform上检测。处理数据,确定拮抗剂的IC50。(见图3)

二、数据处理

1、根据最终拟合曲线得到的EC50和窗口值确定最佳细胞数。

2、根据LTB4作用激动BLT1稳转细胞产生的量效曲线处理数据,确定最佳细胞数和激动
剂ET-1的EC50和EC80

3、根据LY293111拮抗BLT1稳转细胞产生的量效曲线,确定拮抗剂的IC50

实验结果

确定稳转细胞株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构建条件,每孔细胞数为20000
cells/μL,即14000cells/well时,所得到激动剂EC50与报道值最接近且窗口值最大。(见图1、
2)通过该模型验证了激动剂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激动作用,其EC50为30.92nM。同时
验证了拮抗剂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拮抗作用,其IC50为1971nM。(见图3)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药物筛选模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筛选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方法,构建稳转细胞株白三烯受体BLT1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运用IP1assay免疫分析法验证激动剂LTB4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激动作用,以及拮抗剂LY293111对稳转细胞株BLT1受体的拮抗作用,实现待测样品对BLT1的拮抗作用的高通量检测,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灵敏度高、步骤少、无损失、结果准确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