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6961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4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4864.0

申请日:

2015.11.02

公开号:

CN105255768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20申请日:20151102|||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Q1/04

主分类号:

C12N1/20

申请人:

石河子大学

发明人:

蒋建军; 剡根强; 王鹏雁; 杨龙龙; 剡文莉

地址:

832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四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5102

代理人:

李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骤:瘤胃乳酸菌的提取、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动物胃肠道能长期定居、繁殖活性强、且抗生素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能有效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分离株乳酸菌的环境抗逆性鉴定与筛选: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
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性选取其中的28~34株菌株,在pH2~
4、0.2~0.4%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2~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
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恩诺
沙星、氟苯尼考、林肯霉素、红霉素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
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之后进行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
实验;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
的乳酸菌,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8~12g,酵母膏5~10g,碳
酸钙2~4g,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
30h,乳酸菌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乳酸菌扩大
培养浓度为2×1010CFU/mL。
3.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所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法制备,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3~8mL,连用12~18天,犊牛口服1~
3mL,连用8~12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犊
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有
明显的保健作用。

说明书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酸菌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刍动物胃肠道聚集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乳酸菌是主要的固有优势菌群,在营
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抗肠道感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产生
的乳酸能降低肠道PH,酸化肠道,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和维持维生素D的吸收率,
其分泌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
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提高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因此,乳酸菌作为胃
肠道优势菌常用于动物微生态活菌制剂的细菌之一,但不同来源的乳酸菌其对环境的
适应性差异较大,来自非宿主胃肠道乳酸菌和环境与食品源的乳酸菌在特定动物胃肠
道的定居时间较短呈一过性增殖,而同一种动物胃肠道乳酸菌经过对宿主胃肠道的适
应性选择,能适应胃肠道环境且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乳酸菌是反刍动物胃肠道中的优势益生菌群,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功能,是人用
乳酸菌乳及动物饲用微生态活菌制剂的主要菌株之一,但目前商品化的畜用益生素所
含的乳酸菌多来源于土壤、水源、植物及乳制品,其乳酸菌在动物胃肠道不能长期定
居、繁殖活性差、且受抗生素的抑制,不能有效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

因此,一种具有在动物胃肠道能长期定居、繁殖活性强、且抗生素的抑制效果不
明显,能有效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28~34株菌株,在pH2~4、0.2~0.4%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
培养,筛选出2~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8~12g,酵母膏5~10g,碳
酸钙2~4g,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
30h,乳酸菌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应用时将
乳酸菌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奶牛
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3~8mL,连用12~18天,犊牛
口服1~3mL,连用8~12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
照组,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
犊牛均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动物胃肠道能长期定居、繁殖活性强、且抗生素
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能有效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0株菌株,在pH2、0.2%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3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0g,酵母膏5g,碳酸钙2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2: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0株菌株,在pH2、0.3%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1g,酵母膏8g,碳酸钙3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3: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0株菌株,在pH3、0.4%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2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1g,酵母膏7g,碳酸钙4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4: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2株菌株,在pH4、0.3%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3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9g,酵母膏6g,碳酸钙2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5: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2株菌株,在pH2.5、0.4%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
出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0g,酵母膏10g,碳酸钙2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6: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28株菌株,在pH3.5、0.2%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
出3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8g,酵母膏10g,碳酸钙3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7: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28株菌株,在pH3、0.3%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1g,酵母膏8g,碳酸钙4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8: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4株菌株,在pH2、0.4%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2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2g,酵母膏8g,碳酸钙3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9: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4株菌株,在pH4、0.3%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出
4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2g,酵母膏5g,碳酸钙3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10: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如下步骤:

a、瘤胃乳酸菌的提取:

利用乳酸菌选择SL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的瘤胃液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分离出乳酸
菌菌株;

b、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

将a步骤中分离出的菌株先通过API50CHL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根据生长特
性选取其中的30株菌株,在pH2.5、0.2%的胆盐、25℃—40℃环境下进行培养,筛选
出3株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的嗜乳酸杆菌及发酵乳杆菌;

c、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

耐药试验:将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环境抗逆性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并在培养基中
添加阿洛西林(AZL)、青霉素(P)、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AMC)、新霉素(N)、
庆大霉素(CN)、链霉素(STR)、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林肯霉素(CD)、
红霉素(E)中的至少一种抗生素,筛选出对以上药物耐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菌株;

抑菌实验: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的实验;将
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涂抹在实验培养基上,再在培养基上接种筛选出的乳酸菌,
观察抑菌斑的大小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mm和16.4mm,说明筛选出的菌株对大肠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

d、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

用大麦芽汁400~600mL、水400~600mL,胰蛋白胨12g,酵母膏10g,碳酸钙2g,
分别制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将分离株接种后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18~30h,乳酸菌
扩大培养浓度分别可以到达3.5×108CFU/mL、1.2×107CFU/mL,实际应用时将乳酸菌
活菌数配制为2×1010CFU/mL为优。

上述培养基选用SL培养基,SL培养基配方如下:10g酪蛋白水解物;5g酵母提
取物;2g柠檬酸二铵;25g乙酸钠(CH3COONa·3H2O);0.58gMgSO4·7H2O;15g琼脂;
20g葡萄糖;1.0ml吐温80;6g磷酸氢二钾;0.03gFeSO4·7H2O;0.15gMnSO4·4H2O。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溶解琼脂在400~6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
在400~6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
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
复融化和冷却。

实施例11: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
制备的奶牛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5mL,连用12天,犊
牛口服1mL,连用12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
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实施例12: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
制备的奶牛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3mL,连用15天,犊
牛口服2mL,连用8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
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实施例13: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
制备的奶牛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7mL,连用13天,犊
牛口服3mL,连用9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
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实施例14: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
制备的奶牛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6mL,连用16天,犊
牛口服3mL,连用11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
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实施例15: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使用方法,上述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所
制备的奶牛专用乳酸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每头奶牛每天口服4mL,连用18天,犊
牛口服2mL,连用10天,经测定血清钙及CD4+、CD8+、IFN-r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犊牛腹泻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0%,表明乳酸菌制剂对围产期奶牛和初生犊牛均
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专用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骤:瘤胃乳酸菌的提取、菌株环境抗逆性的鉴定、分离株耐药性及抑菌试验、乳酸菌的扩大培养及活菌制剂的配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动物胃肠道能长期定居、繁殖活性强、且抗生素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能有效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