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9265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CN103719265A(21)申请号 201310696937.2(22)申请日 2013.12.18A23B 7/16(2006.01)(71)申请人广西科技大学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东环大道268号(72)发明人尹辉俊 许冠能 莫翔明 韦德隆陈夏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代理人张秋云(54) 发明名称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它由紫胶、柠檬酸、三乙磷酸铝、1-甲基环丙烯和溶剂组成,其中,紫胶。
2、的质量浓度为1020%,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12%,三乙磷酸铝的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浓度为0.0010.0005%。该保鲜涂膜剂是通过紫胶先用乙醇溶解,再加入柠檬酸、1-甲基环丙烯和三乙磷酸铝,然后加水稀释得到。本发明可以降低保鲜成本,且不产生耐冷致病菌。采用本发明的保鲜剂可以使芒果表面光鲜,防止芒果表面褐变和细菌滋生,100天后的坏果率小于3%、失水率小于25%。(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9265 ACN 103719。
3、265 A1/1页21.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芒果保鲜涂膜剂由紫胶、柠檬酸、三乙磷酸铝、1-甲基环丙烯和溶剂组成,其中,紫胶的质量浓度为1020%,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12%,三乙磷酸铝的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浓度为0.0010.0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芒果保鲜涂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3.权利要求2所述芒果保鲜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紫胶先用乙醇溶解,再加入柠檬酸、1-甲基环丙烯和三乙磷酸铝,然后加水稀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719265 A1/2页3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
4、属于水果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背景技术0002 芒果是一种南方热带水果,采摘后向北方运输或贮藏过程中,如不进行保鲜处理,极容易因呼吸或表面残留的有害菌而造成芒果迅速劣变腐烂。现有保鲜方法多为冷藏,然而冷藏成本较高,且容易产生耐冷致病菌。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及其使用方法。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芒果保鲜涂膜剂,由紫胶、柠檬酸、三乙磷酸铝、1-甲基环丙烯和溶剂组成,其中,紫胶的质量浓度为1020%,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12%,三乙磷酸铝的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1-甲基。
5、环丙烯的质量浓度为0.0010.0005%。0005 进一步,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2:71:1。0006 上述芒果保鲜涂膜剂的制备方法,紫胶先用乙醇溶解,再加入柠檬酸、1-甲基环丙烯和三乙磷酸铝,然后加水稀释。0007 本发明可以降低保鲜成本,且不产生耐冷致病菌。采用本发明的保鲜剂可以使芒果表面光鲜,防止芒果表面褐变和细菌滋生,100天后的坏果率小于3%、失水率小于25%。具体实施方式0008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09 实施例1将100g的紫胶先用200ml的(40)乙醇溶解,再。
6、加入10g的柠檬酸、0.01g的1-甲基环丙烯和0.003g的三乙磷酸铝,搅拌混合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水稀释至1000g,得到芒果保鲜涂膜剂。0010 实施例2将150g的紫胶先用300ml的(35)乙醇溶解,再加入15g的柠檬酸、0.005g的1-甲基环丙烯和0.005g的三乙磷酸铝,搅拌混合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水稀释至1000g,得到芒果保鲜涂膜剂。0011 实施例3将200g的紫胶先用400ml的(40)乙醇溶解,再加入20g的柠檬酸、0.008g的1-甲基环丙烯和0.004g的三乙磷酸铝,搅拌混合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水稀释至1000g,得到芒果保鲜涂膜剂。说 明 书CN 103719265 A2/2页40012 使用时,将芒果浸入保鲜涂膜剂中,浸涂,凉干,在芒果表面得到一层薄膜即可。001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37192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