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69480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7373.1

申请日:

2011.09.09

公开号:

CN102430818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F 17/00申请公布日:20120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F 17/00申请日:20110909|||公开

IPC分类号:

B23F17/00

主分类号:

B23F17/00

申请人:

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九如

地址:

22551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华港镇岳古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它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接着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值错位齿数K,若错位齿数K>0则重复步骤①和②,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向旋转K个齿。按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另一面齿距累积误差的谷值互补,大大减小齿圈径向跳动,即减小锥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提高啮合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 : ①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 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 ; ②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 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 ; ③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 ; ④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 ; ⑤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 K ; ⑥若错位齿数 K>0 则重复步骤①, 接着重复步骤②, 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 错位反向旋转 K 个齿。

说明书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齿部精加工前的对齿方法, 具体地讲,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 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背景技术 锥齿轮副广泛应用于传递两轴相交的运动和动力, 其啮合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侧 隙变动公差。锥齿轮副啮合时侧隙变动公差越小越好, 反之则啮合质量越来越差。总的来 说, 锥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值大小, 直接关系到传动平稳性、 噪声和使用寿命。汽车配套的 锥齿轮速比较大, 因此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尺寸差别较大, 切齿加工不在同一机床上 完成, 以及锥齿轮齿部切削成形工艺是两面分别进行, 再加上切齿加工所用机床的传动误 差, 配套夹具的定位误差等原因, 造成切削成形的齿部两面存在一定制造偏差, 特别是齿圈 径向跳动超差带来啮合时侧隙变动公差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该方法不改变原用 机床和原配套夹具的精度, 在批量切齿前经对齿调整后, 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 差曲线的峰值与另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谷值互补, 大大减少齿圈径向跳动, 即减小锥 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值, 提高啮合质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其改进之处在于 : 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 : ①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 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 ; ②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 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 ; ③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 ; ④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 ; ⑤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 K ; ⑥若错位齿数 K>0 则重复步骤①, 接着重复步骤②, 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 错位反向旋转 K 个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 1、 定点对齿方法简便, 检测基准可靠, 找出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值容易 ; 2、 用齿轮齿面两面的齿矩累积误差曲线作对比, 显见错位齿数, 便于作互补性调整 ; 3、 定点对齿方法, 不需调整机床及夹具就能实现改变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走向, 减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减小齿轮副的侧隙变动公差, 提高啮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 1 上部是现有技术制造左齿面的误差统计分析曲线, 下部是右齿面的误差曲 线, 图中左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与右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处在同一齿上, 此时齿轮齿面跳动最大, 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也最大。
     图 2 介于图 1 与图 3 之间, 图中左齿面与右齿面误差不在同一齿上, 但在相近齿 上。
     图 3 上部是现有技术制造左齿面的误差统计分析曲线, 下部是右齿面的误差曲 线, 图中左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与右齿面误差曲线最低点处在同一齿上, 此时齿轮齿面跳 动最小, 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也最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 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 : ①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 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 ; ②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 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 ; ③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 ; ④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 ; ⑤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 K ; ⑥若错位齿数 K>0 则重复步骤①, 接着重复步骤②, 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 错位反向旋转 K 个齿。
     本实施例是重型汽车变速器中的锥齿轮, 按步骤①和②实施后, 使用 CMM 齿轮检 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根据检测结果绘制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 用 两面齿距误差曲线作对比分析, 可显而易见峰谷错位齿数 K, 然后根据峰谷错位齿数 K 作互 补性调整。本实施例 K=2, 则在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时, 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方 向旋转 2 个齿。按本发明的方法调整, 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另 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谷值互补, 大大减小齿圈径向跳动, 即减小锥齿轮副侧隙变公差, 提高啮合质量。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081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CN102430818A*CN102430818A*(21)申请号 201110267373.1(22)申请日 2011.09.09B23F 17/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2551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华港镇岳古路1号(72)发明人金九如(54) 发明名称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它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接着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

2、次重合。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值错位齿数K,若错位齿数K0则重复步骤和,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向旋转K个齿。按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另一面齿距累积误差的谷值互补,大大减小齿圈径向跳动,即减小锥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提高啮合质量。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102430821 A 1/1页21.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

3、列步骤分步实施: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K;若错位齿数K0则重复步骤,接着重复步骤,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向旋转K个齿。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30818 ACN 102430821 A 1/2页3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齿部精加工前的对齿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背景技术0002 锥。

4、齿轮副广泛应用于传递两轴相交的运动和动力,其啮合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侧隙变动公差。锥齿轮副啮合时侧隙变动公差越小越好,反之则啮合质量越来越差。总的来说,锥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值大小,直接关系到传动平稳性、噪声和使用寿命。汽车配套的锥齿轮速比较大,因此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尺寸差别较大,切齿加工不在同一机床上完成,以及锥齿轮齿部切削成形工艺是两面分别进行,再加上切齿加工所用机床的传动误差,配套夹具的定位误差等原因,造成切削成形的齿部两面存在一定制造偏差,特别是齿圈径向跳动超差带来啮合时侧隙变动公差增大。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该方法不改变原用机床和原配。

5、套夹具的精度,在批量切齿前经对齿调整后,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另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谷值互补,大大减少齿圈径向跳动,即减小锥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值,提高啮合质量。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0005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按实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K;若错位齿数K0则重复步骤,接着重复步骤,但对齿时。

6、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向旋转K个齿。000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定点对齿方法简便,检测基准可靠,找出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值容易;2、用齿轮齿面两面的齿矩累积误差曲线作对比,显见错位齿数,便于作互补性调整;3、定点对齿方法,不需调整机床及夹具就能实现改变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谷走向,减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减小齿轮副的侧隙变动公差,提高啮合质量。附图说明0007 图1上部是现有技术制造左齿面的误差统计分析曲线,下部是右齿面的误差曲线,图中左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与右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处在同一齿上,此时齿轮齿面跳说 明 书CN 102430818 ACN 10243082。

7、1 A 2/2页4动最大,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也最大。0008 图2介于图1与图3之间,图中左齿面与右齿面误差不在同一齿上,但在相近齿上。0009 图3上部是现有技术制造左齿面的误差统计分析曲线,下部是右齿面的误差曲线,图中左齿面误差曲线最高点与右齿面误差曲线最低点处在同一齿上,此时齿轮齿面跳动最小,齿轮副侧隙变动公差也最小。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11 锥齿轮齿部两面切削精确对齿方法,按下列步骤分步实施:先精切齿轮齿部的一面,记下用对齿规对齿时所对应的齿槽;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使对齿规对齿的齿槽与上次重合;使用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按实。

8、测结果绘制并分析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计算两齿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谷值错位齿数K;若错位齿数K0则重复步骤,接着重复步骤,但对齿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向旋转K个齿。0012 本实施例是重型汽车变速器中的锥齿轮,按步骤和实施后,使用CMM齿轮检测仪检测已完成切齿的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根据检测结果绘制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用两面齿距误差曲线作对比分析,可显而易见峰谷错位齿数K,然后根据峰谷错位齿数K作互补性调整。本实施例K=2,则在精切齿轮齿部的另一面时,对齿规所对应的齿槽按错位反方向旋转2个齿。按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实现后续锥齿轮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峰值与另一面齿距累积误差曲线的谷值互补,大大减小齿圈径向跳动,即减小锥齿轮副侧隙变公差,提高啮合质量。说 明 书CN 102430818 ACN 102430821 A 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0818 ACN 102430821 A 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081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