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940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94816.6

申请日:

2015.09.18

公开号:

CN105254394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G1/06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汤阴环美制动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艳军; 赵焕军

地址:

456150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永通路东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41116

代理人:

杨红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由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冷却、颗粒收尘、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工序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按一定比例向造粒机中添加由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组成的粘结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了复合肥生产效率,减少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也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由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冷却、颗粒收尘、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工序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按一定比例向造粒机中添加由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组成的粘结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46%N的尿素、11%N44%P2O5的磷酸一铵、60%K2O的氯化钾,其相应份数依次为43份、30份、1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所添加的粘结剂为82%MgO的氧化镁粉和85%H3PO4的磷酸溶液,其中氧化镁粉的份数为8~15,磷酸溶液的份数为3~6。

说明书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其中,在原料造粒阶段需要蒸汽锅炉加热,以实现原料的顺利造粒过程;在颗粒烘干阶段燃烧炉加热,对颗粒内含的水分进行烘干,以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这使得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能耗较大。同时利用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还需要在颗粒烘干和颗粒冷却,增设尾气处理及洗尘系统,以防止污染环境。这使得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系统,较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目前,也有采用氨酸法工艺生产复合肥的,该工艺利用液氨与硫酸、磷酸一铵等原料在造粒机内快速反应间的化学反应热将造粒物料温度提升到较佳的造粒温度75-85℃,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及小部分未反应的氨气由尾气风机抽至喷淋洗涤箱经过四次洗涤,然后从烟囱排空。在此工艺中减轻了烘干负荷,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煤耗,使同等规模的装置生产能力提高50%以上。这在节省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工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液氨的供给量需要控制,从而需要增加控制装置的成本;且液氨与硫酸、磷酸一铵等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快,会使得热量分布不均,这会降低成球率,同时生成的热量会使得液氨迅速转换成氨气,这就需要增加相应的尾气处理装置,使得系统装置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技术,利用在复合肥生产的造粒环节中,添加相互之间化学反应速度较为温和,且反应产物既无尾气释放又能增加复合肥肥效的化学粘结剂,以实现减轻烘干负荷,节约能耗,减少复合肥生产工艺环节,降低生产设备成本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技术,由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冷却、颗粒收尘、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工序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按一定比例向造粒机中添加由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组成的粘结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46%N的尿素、11%N44%P2O5的磷酸一铵、60%K2O的氯化钾,其相应份数依次为43份、30份、17份;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所添加的粘结剂为82%MgO的氧化镁粉和85%H3PO4的磷酸溶液,其中氧化镁粉的份数为8~15,磷酸溶液的份数为3~6。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所添加的粘结剂为82%MgO的氧化镁粉和85%H3PO4的磷酸溶液,其中氧化镁粉的份数为12,磷酸溶液的份数为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复合肥生产的造粒环节中,添加粘结剂为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添加容易,且量容易控制,且其相互之间在造粒机中的化学反应速度较为温和持久,有利于造粒的成球率提高;反应会生产一定热量,可省掉颗粒烘干环节;在反应前后均无尾气释放,可省掉尾气处理环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简化了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成本;

2、利用反应生成的热量,省掉颗粒烘干环节,减少了能源消耗;

3、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气、有毒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污染;

4、成球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可达9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1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技术,由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冷却、颗粒收尘、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工序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按一定比例向造粒机中添加由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组成的粘结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46%N的尿素、11%N44%P2O5的磷酸一铵、60%K2O的氯化钾,其相应份数依次为43份、30份、17份;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所添加的粘结剂为82%MgO的氧化镁粉和85%H3PO4的磷酸溶液,其中氧化镁粉的份数为8~15,磷酸溶液的份数为3~6。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所添加的粘结剂为82%MgO的氧化镁粉和85%H3PO4的磷酸溶液,其中氧化镁粉的份数为12,磷酸溶液的份数为5。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工艺,由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冷却、颗粒收尘、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工序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原料配料工序环节中,所用的原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在所述的原料造粒工序环节中,按一定比例向造粒机中添加由氧化镁粉和磷酸溶液组成的粘结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了复合肥生产效率,减少了设备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