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9382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86867.2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号:

CN103730143A

公开日:

2014.04.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1B 33/08申请公布日:201404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33/08申请日:20131216|||公开

IPC分类号:

G11B33/08

主分类号:

G11B33/08

申请人:

黄承星

发明人:

黄承星

地址:

246300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痘姆乡红星村上冲组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硬盘防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防震胶圈。本发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1),胶圈本体(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15),胶圈本体(1)外侧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将胶圈本体(1)分为上环部(11)和下环部(3),环形凹槽(12)之上为上环部(11),环形凹槽(12)之下为下环部(3),下环部(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呈圆柱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设有导角。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下环部(3)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14),所述垫块(14)绕胶圈本体(1)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4)为6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与下环部(3)的高度比例为1: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的高度为0.5厘米。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穿孔(15)的直径与胶圈本体(1)的外径比例为3:5。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外径与下环部(3)的外径比例为4:5。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为硅胶一体成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硬盘防震胶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防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防震胶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硬盘作为计算机内部的储存设备,其内部存储了与人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各种重要资料,如果不慎将硬盘损坏,重要资料遗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计算机在使用时,硬盘内的扇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此时稍微的震动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人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硬盘大多通过螺丝直接固定在机箱内部。
于2007年5月2日公告的第CN2896444Y号硬盘防震胶垫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硬盘防震胶垫,包括垫面体,两个垫面体相对布置,两个垫面体同侧延伸连接形成一体,整体从其侧面看呈“C”形,在两垫面体上设置一同心的通孔。现有的硬盘防震胶圈,其上下两头对称,其吸震效果不好,且不易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硬盘防震胶圈,本硬盘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 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硬盘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之上,硬盘托块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胶圈本体的环形凹槽卡入安装孔。
其中,胶圈本体呈圆柱体。上环部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设有导角。下环部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绕胶圈本体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垫块为6块。上环部的高度与下环部的高度比例为1:3。胶圈本体的高度为0.5厘米。穿孔的直径与胶圈本体的外径比例为3:5。上环部的外径与下环部的外径比例为4:5。胶圈本体为硅胶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硬盘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之上,硬盘托块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胶圈本体的环形凹槽卡入安装孔。硬盘防震胶圈整体为柔性材料制成,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增大了下环部的体积,使得硬盘防震胶圈具备更好的吸震效果。本硬盘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
1:胶圈本体,11:上环部,12:环形凹槽,13:下环部,14:垫块,15:穿孔,2:硬盘托块,21:安装孔,3: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6所示: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1,胶圈本体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15,胶圈本体1外侧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将胶圈本体1分为上环部11和下环部13,环形凹槽12之上为上环部11,环形凹槽12之下为下环部13,下环部1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1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
硬盘3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2之上,硬盘托块2上开设有若于安装孔21,胶圈本体1的环形凹槽12卡入安装孔21。胶圈本体1的下环部13位于硬盘3托盘与机箱底板之间,下环部13在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还对硬盘3托盘起到支撑作用。
硬盘3防震胶圈整体为柔性材料制成,下环部1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1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增大了下环部13的体积,上环部11相对下环部13的体积较小,使得硬盘3防震胶圈具备更好的吸震效果。本硬盘3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更好。
胶圈本体1呈圆柱体,胶圈本体1的上端面与硬盘3接触,使得胶圈本体1受力均匀,减震效果更好。
上环部11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设有导角,胶圈本体1具有弹性,较容易将胶圈的上环部11穿过硬盘3托盘的安装孔21,安装方便。
下环部13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14,所述垫块14绕胶圈本体1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由于下环部13对硬盘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下环部13的体积较大,在下环部13的下端面设置垫块14,可使下环部13在作为支撑部的同时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垫块14为6块,6块垫块14均匀地分布在下环部13的下端面,可使垫块14受力均匀。
针对3.5英寸的硬盘3,上环部11的高度与下环部13的高度比例为1:3,胶圈本体1的高度为0.5厘米,其减震效果较好。
穿孔15的直径与胶圈本体1的外径比例为3:5,上环部11的外径与下环部13的外径比例为4:5,本实施例中,胶圈本体1的上环部11的外径为0.5厘米,穿孔15可使胶圈本体1的弹性更好,而且还节省加工用料。
胶圈本体1为硅胶一体成型,硅胶具有适中的柔性且成本低廉,硬盘3防震胶圈用硅胶做原材料可起到较佳防震效果,该硬盘3防震胶圈的结构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生产制造简单。当然其原材料并不限定为硅胶,例如可以为橡胶等其他柔性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硬盘防震胶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0143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CN103730143A(21)申请号 201310686867.2(22)申请日 2013.12.16G11B 33/08(2006.01)(71)申请人黄承星地址 246300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痘姆乡红星村上冲组21号(72)发明人黄承星(54) 发明名称一种硬盘防震胶圈(57) 摘要本发明涉及硬盘防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防震胶圈。本发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

2、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较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0143 ACN 103730143 A1/1页21.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1),胶圈本体(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15),胶圈本体(1)外侧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将胶圈本体(1)分为上环部(11)和下环部(3),环形凹槽(12)之上为上环部(11),环形凹槽(12。

3、)之下为下环部(3),下环部(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呈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设有导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下环部(3)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14),所述垫块(14)绕胶圈本体(1)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4)为6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与下环部。

4、(3)的高度比例为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的高度为0.5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穿孔(15)的直径与胶圈本体(1)的外径比例为3: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上环部(11)的外径与下环部(3)的外径比例为4:5。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其特征在于:胶圈本体(1)为硅胶一体成型。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730143 A1/3页3一种硬盘防震胶圈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硬盘防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防震胶圈。背景技术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

5、,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硬盘作为计算机内部的储存设备,其内部存储了与人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各种重要资料,如果不慎将硬盘损坏,重要资料遗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计算机在使用时,硬盘内的扇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此时稍微的震动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人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硬盘大多通过螺丝直接固定在机箱内部。0003 于2007年5月2日公告的第CN2896444Y号硬盘防震胶垫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硬盘防震胶垫,包括垫面体,两个垫面体相对布置,两个垫面体同侧延伸连接形成一体,整体从其侧面看呈“C”形,在两垫面体上设置一同心的通孔。现有的硬盘防震胶圈,其上下两头对称,其吸震。

6、效果不好,且不易安装。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硬盘防震胶圈,本硬盘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较好。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硬盘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之上,硬盘托块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胶圈本体的环形凹槽卡入安装孔。0007 其中,胶圈本体呈圆柱体。上环部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

7、设有导角。下环部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绕胶圈本体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垫块为6块。上环部的高度与下环部的高度比例为1:3。胶圈本体的高度为0.5厘米。穿孔的直径与胶圈本体的外径比例为3:5。上环部的外径与下环部的外径比例为4:5。胶圈本体为硅胶一体成型。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0009 本发明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胶圈本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胶圈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胶圈本体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环形凹槽之上为上环部,环形凹槽之下为下环部,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硬盘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之上,硬盘。

8、托块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胶圈本体的环形凹槽卡入安装孔。硬盘防震胶圈整体为柔性材料制成,下环部的高度大于上环部的高度,下环部的外径大于上环部的外径,增大了下环部的体积,使得硬盘防震胶圈具备更好的吸震效果。本硬盘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更好。说 明 书CN 103730143 A2/3页4附图说明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13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4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0015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0016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9、。0017 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0018 1:胶圈本体,11:上环部,12:环形凹槽,13:下环部,14:垫块,15:穿孔,2:硬盘托块,21:安装孔,3:硬盘。具体实施方式0019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0 实施例,见图1至图6所示:0021 一种硬盘防震胶圈,包括呈柱状的胶圈本体1,胶圈本体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15,胶圈本体1外侧设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将胶圈本体1分为上环部11和下环部13,环形凹槽12之上为上环部11,环形凹槽12之下为下环部13,下环部1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1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002。

10、2 硬盘3固定安装于硬盘托块2之上,硬盘托块2上开设有若于安装孔21,胶圈本体1的环形凹槽12卡入安装孔21。胶圈本体1的下环部13位于硬盘3托盘与机箱底板之间,下环部13在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还对硬盘3托盘起到支撑作用。0023 硬盘3防震胶圈整体为柔性材料制成,下环部13的高度大于上环部11的高度,下环部13的外径大于上环部11的外径,增大了下环部13的体积,上环部11相对下环部13的体积较小,使得硬盘3防震胶圈具备更好的吸震效果。本硬盘3防震胶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更好。0024 胶圈本体1呈圆柱体,胶圈本体1的上端面与硬盘3接触,使得胶圈本体1受力均匀,减震效果更好。0025 。

11、上环部11的上端面与外侧面的交接处设有导角,胶圈本体1具有弹性,较容易将胶圈的上环部11穿过硬盘3托盘的安装孔21,安装方便。0026 下环部13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垫块14,所述垫块14绕胶圈本体1的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由于下环部13对硬盘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下环部13的体积较大,在下环部13的下端面设置垫块14,可使下环部13在作为支撑部的同时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0027 本实施例中垫块14为6块,6块垫块14均匀地分布在下环部13的下端面,可使垫块14受力均匀。0028 针对3.5英寸的硬盘3,上环部11的高度与下环部13的高度比例为1:3,胶圈本体1的高度为0.5厘米,其减震效果较好。0。

12、029 穿孔15的直径与胶圈本体1的外径比例为3:5,上环部11的外径与下环部13的说 明 书CN 103730143 A3/3页5外径比例为4:5,本实施例中,胶圈本体1的上环部11的外径为0.5厘米,穿孔15可使胶圈本体1的弹性更好,而且还节省加工用料。0030 胶圈本体1为硅胶一体成型,硅胶具有适中的柔性且成本低廉,硬盘3防震胶圈用硅胶做原材料可起到较佳防震效果,该硬盘3防震胶圈的结构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生产制造简单。当然其原材料并不限定为硅胶,例如可以为橡胶等其他柔性材料。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3730143 A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730143 A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730143 A3/3页8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73014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