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69322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0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7464.5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2445921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5B 19/4097申请公布日:201205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9/4097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4097

主分类号:

G05B19/4097

申请人: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黄振彪; 陈妍君; 李卫东; 王顺

地址: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黄田坝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代理人:

魏池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是基于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的加载轨迹参数化设计方法,并根据成形曲率计算截面线上的上辊下压量,外延到两端驱动机构处,参考标定数据获得对应的数控代码;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加载轨迹优化提供基础接口,满足壁板滚弯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要求,提高加载轨迹优化设计效率。本方法相比传统的以经验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的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得初始的工艺参数和相应的数控代码,提高试验效率和零件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 下列步骤 : 步骤一 : 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 (1) 计算截面线 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 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 在有限元网格基础 上, 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 计算截面线, 首先是计算网格对象与平面相交的 各个线段。 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 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线段, 并将交线段有 序连接。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 当网格为体单元时, 根据参考单元计算底 面, 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 ; (2) 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 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 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 以三点计算 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 基于平面解析方法, 采用一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计算 三点外接圆圆心, 然后计算曲率半径, 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 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比例 进行分段, 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成形段, 工艺设计和生产时, 按分段进行滚弯成 形; (3) 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 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法, 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 计算弯矩作用下的回 弹半径, 从而获得一次弯曲成形时的曲率半径, 如式 1 和式 2 所示, 其中 Rr 为回弹后的半 径, R0 为回弹前的半径, 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 d, 板料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 E、 塑性刚模 量 D、 屈服极限 σs、 弹性应变 εs, 板料厚度 t, 下辊半径 ra, 和两下辊间距 l, 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 由式 3 和式 4 可以根据下压量计算成形曲率半径, 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 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 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截面 上的下压量参考值 ; 步骤二 : 多道次轨迹计算 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 多道次滚弯时部分成形被回弹抵 消, 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 s 的幂次式, 道次 数 n, dn = (1+s)nd (3) 每个道次的下压量 di 采用下式计算 ; 步骤三 : 下辊转动角度矢量计算 通过道次始末所滚位置 x1 和 x2, 得到毛料沿进给方向的运动矢量 l, 同下辊半径 r, 计 算下辊转动角度矢量 angle, 2 l = x2-x1 步骤四 : 数控代码生成 将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在上辊轴线上外延到两个驱动坐标处, 作为理想状态下的上辊 下压量, 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 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的因子系数 s 与材料性能有关, 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

说明书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发 明 涉 及 一 种 壁 板 多 道 次 滚 弯 加 载 轨 迹 设 计 方 法, 尤其是涉及基于 Jammes10008 三轴数控滚弯机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滚弯是一种无模具回围转成形方式的工艺方法, 加工时被加工板材因受到上辊施 加的压力而产生一定的塑性弯曲变形。当下辊被驱动作回转运动时, 由板材与轴辊之间的 摩擦力形成的啮入力矩使板材实现进给 ; 当板材依次通过上辊的下方即变形区时, 板材也 就获得了沿其全长的塑性弯曲变形 ; 卸载回弹后, 工作弯曲部分最终就取得了等曲率的残 余变形, 滚弯工艺属于无模加工, 无法通过靠模的方法来保证成形件外形准确度, 只能依赖 两下辊之间的距离及上辊的运动轨迹等工艺参数成形, 传统的壁板滚弯成形方法以经验 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 并通过人工调整控制设备的参数和加工。 Jammes10008 三轴数控滚弯机是一种大型板材滚弯机, 可滚弯成形 10m 长 8 毫米厚的板材。 两个下辊轴可对称调节间距, 上辊轴由两端两个丝杠驱动机构, 可以上下运动和竖直平面 内小角度转动以成形锥形零件。
     发明内容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控三轴滚弯设备用的壁板多道次滚弯 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可以快速地获得初始的工艺参数和相应的数控代码, 提高试验效率和零件质量。
     本发明的思路是根据数控滚弯机机构的特点, 提取零件截面线, 根据截面线曲率 进行分段和参数化方法设计加载轨迹, 通过反向求解将加载轨迹转换为设备的数控代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 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步骤一 : 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
     (1) 计算截面线
     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 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 在有限元网格 基础上, 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 计算截面线, 首先是计算网格对象与平面相 交的各个线段。 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 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线段, 并将交线 段有序连接。 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 当网格为体单元时, 根据参考单元计算 底面, 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 ;
     (2) 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
     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 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 以三点 计算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 基于平面解析方法, 采用一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 计算三点外接圆圆心, 然后计算曲率半径, 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 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 比例进行分段, 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成形段, 工艺设计和生产时, 按分段进行滚弯
     成形 ; (3) 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
     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法, 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 计算弯矩作用下 的回弹半径, 从而获得一次弯曲成形时的曲率半径, 如式 1 和式 2 所示, 其中 Rr 为回弹后的 半径, R0 为回弹前的半径, 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 d, 板料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 E、 塑性刚 模量 D、 屈服极限 σs、 弹性应变 εs, 板料厚度 t, 下辊半径 ra, 和两下辊间距 l,
     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 由式 3 和式 4 可以根据下压量计算成形曲率 半径, 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 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 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 截面上的下压量参考值 ;
     步骤二 : 多道次轨迹计算
     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 多道次滚弯时部分成形被回弹 抵消, 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 s 的幂次式, 道 次数 n, 所述的因子系数 s 与材料性能有关, 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 n
     dn = (1+s) d (3)
     每个道次的下压量 di 采用下式计算 ;
     步骤三 : 下辊转动角度矢量计算
     通过道次始末所滚位置 x1 和 x2, 得到毛料沿进给方向的运动矢量 l, 同下辊半径 r, 计算下辊转动角度矢量 angle,
     l = x2-x1
     步骤四 : 数控代码生成将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在上辊轴线上外延到两个驱动坐标处, 作为理想状态下的 上辊下压量, 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 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 滚弯成形数控代码计算公式如下式, 其中 Dl, Dr 分别为两端处的下压量, e 为挠度补偿系数, Cl 和 Cr 为当上辊与两下辊水平切线相切标定时左右端头处的上辊下压量数控显示值。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 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是基于 Jammes10008 三轴数控滚弯机的加载轨迹参数化设计 方法, 并根据成形曲率计算截面线上的上辊下压量, 外延到两端驱动机构处, 参考标定数据 获得对应的数控代码 ; 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加载轨迹优化提供基础接口, 满足壁板滚
     弯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要求, 提高加载轨迹优化设计效率。本方法相比传统的以经验分析和 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 并通过人工控制的壁板滚弯成形方法具有突出的 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第一, 针对 Jammes10008 三轴数控滚弯机提出了使用两条截面 线的加载轨迹定义方法, 给出基于下辊间距和材料参数计算上辊下压量方法, 以及多道次 滚弯下压量的补偿方法, 解决了上辊下压量计算问题。 第二, 确定了采用反解算法确定工艺 参数的设计方法, 即按照零件截面曲率计算截面处上辊的下压量, 向驱动机构处外延求解 ; 根据毛料的运动矢量, 计算下辊转动的角度矢量, 将加载轨迹转换为设备的数控代码, 提高 了加载轨迹设计的针对性和效率, 充分发挥了数控滚弯设备对变形的精确控制功能。第 三, 采用变形量控制方法设计工艺参数, 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滚弯过程进行 “虚拟试 弯” , 预测可能出现的成形缺陷, 通过优化比较获得较优的生产工艺方案, 实现滚弯成形的 科学化、 数字化和可控化。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滚弯 壁板零件的两条截面线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实体 单元集外表面无向图构建流程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实体 单元集外表面搜索流程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壁板 零件的截面线分段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三轴 滚弯解析求解示意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成形 过程中毛料运动示意图。
     图 8 是 Jammes 数控滚弯机外形示意图。
     图 9 是 Jammes 数控滚弯机三辊运动示意图。
     图 10 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上辊轴 下压量向两端外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某型飞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 1 至图 7 及图 10 示出了基于 Jammes10008 数控滚弯机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 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 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
     步骤一 : 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
     它指的是三轴滚弯机上辊左右两个丝杠驱动机构下压位置点设计。 计算加载轨迹 的方法是截平面几何分析法, 具体作法是 :(1) 计算截面线
     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 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 在有限元网格 基础上, 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 如图 2 所示。计算截面线, 首先是计算网格 对象与平面相交的各个线段。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 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 线段, 并将交线段有序连接。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 当网格为体单元时, 根 据参考单元计算底面, 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
     实体有限元网格底面搜索采用一种基于深度遍历进行网格模型表面分割的算法。 该算法根据网格模型外表面拓扑结构特点, 将模型表面所有的面片单元及其邻边以图的数 据结构形式存储, 再利用深度遍历的算法提取出所有满足法矢角度要求的面片单元。
     图 3 所示为构建表面无向图的流程, 图 4 所示为使用无向图深度遍历搜索参考单 元相关的表面的流程。
     (2) 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
     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 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 以三点 计算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基于平面解析方法, 采用一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 计算三点外接圆圆心, 令三点 P1(x1, y1), P2(x2, y2), P3(x3, y3), 则圆心坐标 P0(x0, y0) 的计算 方法如公式 7 所示为 :
     其中各个变量如式 8 所示 :
     使用圆心坐标和 P1, P2, P3 中任何一点可计算外接圆半径, 对各节点处的曲率半径 先按一较大曲率半径进行初步过滤, 过大半径记为无穷, 作无效点处理, 然后根据有效曲率 半径平均值进行二次过滤, 剔除杂点。
     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 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比例进行分段, 如图 5 所示分段 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不同曲率的 A、 C 成形段和 B 成形段, 工艺设计和生产时, 按分 段进行滚弯成形。
     (3) 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和下辊旋转角度计算
     如图 6 所示, O 为坐标系中心, OA 和 OC 分别是下辊中心, OB 为上辊中心, Y0 为上辊 中心到下辊中心的距离, RB 为上辊半径, Oq 为零件当前段曲率中心。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 法, 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 计算弯矩作用下的回弹半径, 从而获得一次弯曲 成形时的曲率半径。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 d, 板料力学参数即弹性模量 E, 塑性刚模量 D, 屈服极限 σs, 弹性应变 εs, 板料厚度 t、 下辊半径 RA、 和两下辊间距 l, 如式 1 和式 2 所
     示。其中 Rr 为回弹后的半径, R0 为回弹前的半径。
     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 由式 3 和式 4 可以根据下压量计算成形曲率 半径。 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 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 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 截面上的下压量参考值。
     步骤二 : 多道次轨迹计算
     多道次比单道次滚弯成形具有更好的应力应变分布和稳定性, 因此一般采用一定 数量的滚弯道次成形零件。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 而根据理论 计算和实际生产经验, 多道次时部分成形被回弹抵消, 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 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的幂次式, 道次数 n, 如式 3 所示。这个因子系数 s 与材料 性能有关, 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
     dn = (1+s)nd (3)
     每个道次的下压量 di 采用式 (4) 计算。
     di = (i/n)mdn (4)
     分段计算轨迹时, 一般原则是所有分段按比例统一滚弯成形到一定曲率, 然后对 各个分段按曲率半径由大到小逐一成形。
     步骤三 : 下辊转动角度矢量计算
     根据多道次滚弯分段信息, 计算每一道次下辊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采用毛料被 滚动部位在毛料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参考量。以毛料长度方向为 X 坐标轴, 在毛料起始 端, 记 X 坐标为零, 在毛料末尾端, 记 X 坐标为毛料长度。在成形的某一道次结束时, 记下当 前毛料滚到位置 x1, 在下一道次开始时, 根据该道次分段信息, 计算该道次结束时毛料将要 滚到的位置 x2。通过两个位置之间的差值, 计算出该道次的运动矢量 l。根据毛料沿进给 方向的运动矢量和下辊半径 r, 采用式 5 计算下辊转动的角度矢量 angle, 如图 7 所示。
     l = x2-x1
     步骤四 : 数控代码生成
     图 8 是 Jammes 数控滚弯机外形结构, 其主要运动机构如图 9。两个下辊轴在平面 内对称运动调节间距, 上辊轴在左右两个驱动机构下有转动和平动两个自由度。以两个下 辊轴连线中点为原点, 沿下辊轴方向为 X 轴, 竖直方向为 Z 建立坐标系。设 L(X1, Z1)、 R(X2, Z2) 分别为零件左右截面线上的点的坐标。 上辊左右端到原点的距离均为 5600mm, 则左右端 的位置可由公式 9 计算得到。其中 Hl 和 Hr 分别为左右两个驱动点的理想下压量, 如图 10 所示。
     dxl = X1+5600
     dxr = 5600-X2 (9)
     Hl = Z1-yl·dxl
     Hr = Z2+yr·dxr
     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 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实 验测量, 当成形铝合金 T 态料等屈服应力点较高的材料时, 这个挠度的影响作用基本被抵 消掉。但当成形铝合金 M 态或 O 态等屈服应力点较低的材料时, 这个挠度力的作用不可忽 略。因此滚弯成形数控代码计算公式如式 14 所示。其中 Dl, Dr 分别为两端处的下压量, e 为挠度补偿系数, Cl 和 Cr 为当上辊与两下辊水平切线相切标定时左右端头处的上辊下压量 数控显示值。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59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5921A*CN102445921A*(21)申请号 201010297464.5(22)申请日 2010.09.30G05B 19/4097(2006.01)(71)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黄田坝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2)发明人黄振彪 陈妍君 李卫东 王顺(74)专利代理机构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代理人魏池阳(54) 发明名称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

2、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是基于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的加载轨迹参数化设计方法,并根据成形曲率计算截面线上的上辊下压量,外延到两端驱动机构处,参考标定数据获得对应的数控代码;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加载轨迹优化提供基础接口,满足壁板滚弯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要求,提高加载轨迹优化设计效率。本方法相比传统的以经验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的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得初始的工艺参数和相应的数控代码,提高试验效率和零件质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CN 102445942 A 1/2页21.。

3、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1)计算截面线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在有限元网格基础上,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计算截面线,首先是计算网格对象与平面相交的各个线段。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线段,并将交线段有序连接。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当网格为体单元时,根据参考单元计算底面,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2)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以三点计算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基于。

4、平面解析方法,采用一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计算三点外接圆圆心,然后计算曲率半径,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比例进行分段,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成形段,工艺设计和生产时,按分段进行滚弯成形;(3)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法,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计算弯矩作用下的回弹半径,从而获得一次弯曲成形时的曲率半径,如式1和式2所示,其中Rr为回弹后的半径,R0为回弹前的半径,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d,板料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E、塑性刚模量D、屈服极限s、弹性应变s,板料厚度t,下辊半径ra,和两下辊间距l,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由式3和式4可以根据下压量计。

5、算成形曲率半径,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参考值;步骤二:多道次轨迹计算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多道次滚弯时部分成形被回弹抵消,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s的幂次式,道次数n,dn(1+s)nd (3)每个道次的下压量di采用下式计算;步骤三:下辊转动角度矢量计算通过道次始末所滚位置x1和x2,得到毛料沿进给方向的运动矢量l,同下辊半径r,计算下辊转动角度矢量angle,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2/2页3lx2-x1步骤四:数控代。

6、码生成将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在上辊轴线上外延到两个驱动坐标处,作为理想状态下的上辊下压量,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因子系数s与材料性能有关,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1/6页4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基于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背景技术00。

7、02 滚弯是一种无模具回围转成形方式的工艺方法,加工时被加工板材因受到上辊施加的压力而产生一定的塑性弯曲变形。当下辊被驱动作回转运动时,由板材与轴辊之间的摩擦力形成的啮入力矩使板材实现进给;当板材依次通过上辊的下方即变形区时,板材也就获得了沿其全长的塑性弯曲变形;卸载回弹后,工作弯曲部分最终就取得了等曲率的残余变形,滚弯工艺属于无模加工,无法通过靠模的方法来保证成形件外形准确度,只能依赖两下辊之间的距离及上辊的运动轨迹等工艺参数成形,传统的壁板滚弯成形方法以经验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并通过人工调整控制设备的参数和加工。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是一种大型板材滚弯机。

8、,可滚弯成形10m长8毫米厚的板材。两个下辊轴可对称调节间距,上辊轴由两端两个丝杠驱动机构,可以上下运动和竖直平面内小角度转动以成形锥形零件。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控三轴滚弯设备用的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得初始的工艺参数和相应的数控代码,提高试验效率和零件质量。0004 本发明的思路是根据数控滚弯机机构的特点,提取零件截面线,根据截面线曲率进行分段和参数化方法设计加载轨迹,通过反向求解将加载轨迹转换为设备的数控代码。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9、括下列步骤:0006 步骤一: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0007 (1)计算截面线0008 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在有限元网格基础上,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计算截面线,首先是计算网格对象与平面相交的各个线段。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线段,并将交线段有序连接。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当网格为体单元时,根据参考单元计算底面,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0009 (2)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0010 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以三点计算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基于平面解析方法,采用一。

10、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计算三点外接圆圆心,然后计算曲率半径,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比例进行分段,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成形段,工艺设计和生产时,按分段进行滚弯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2/6页5成形;0011 (3)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0012 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法,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计算弯矩作用下的回弹半径,从而获得一次弯曲成形时的曲率半径,如式1和式2所示,其中Rr为回弹后的半径,R0为回弹前的半径,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d,板料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E、塑性刚模量D、屈服极限s、弹性应变s,板料厚度t,下辊半径ra。

11、,和两下辊间距l,0013 0014 0015 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由式3和式4可以根据下压量计算成形曲率半径,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参考值;0016 步骤二:多道次轨迹计算0017 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多道次滚弯时部分成形被回弹抵消,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s的幂次式,道次数n,所述的因子系数s与材料性能有关,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0018 dn(1+s)nd (3)0019 每个道次的下压量di采用下式计算;0020 0021 步骤三:下辊转动角。

12、度矢量计算0022 通过道次始末所滚位置x1和x2,得到毛料沿进给方向的运动矢量l,同下辊半径r,计算下辊转动角度矢量angle,0023 lx2-x10024 0025 步骤四:数控代码生成0026 将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在上辊轴线上外延到两个驱动坐标处,作为理想状态下的上辊下压量,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滚弯成形数控代码计算公式如下式,其中Dl,Dr分别为两端处的下压量,e为挠度补偿系数,Cl和Cr为当上辊与两下辊水平切线相切标定时左右端头处的上辊下压量数控显示值。0027 0028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

13、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是基于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的加载轨迹参数化设计方法,并根据成形曲率计算截面线上的上辊下压量,外延到两端驱动机构处,参考标定数据获得对应的数控代码;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加载轨迹优化提供基础接口,满足壁板滚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3/6页6弯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要求,提高加载轨迹优化设计效率。本方法相比传统的以经验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并通过人工控制的壁板滚弯成形方法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第一,针对Jammes10008三轴数控滚弯机提出了使用两条截面线的加载轨迹定义方法,给出。

14、基于下辊间距和材料参数计算上辊下压量方法,以及多道次滚弯下压量的补偿方法,解决了上辊下压量计算问题。第二,确定了采用反解算法确定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即按照零件截面曲率计算截面处上辊的下压量,向驱动机构处外延求解;根据毛料的运动矢量,计算下辊转动的角度矢量,将加载轨迹转换为设备的数控代码,提高了加载轨迹设计的针对性和效率,充分发挥了数控滚弯设备对变形的精确控制功能。第三,采用变形量控制方法设计工艺参数,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滚弯过程进行“虚拟试弯”,预测可能出现的成形缺陷,通过优化比较获得较优的生产工艺方案,实现滚弯成形的科学化、数字化和可控化。附图说明0029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

15、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框图。0030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滚弯壁板零件的两条截面线图。0031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实体单元集外表面无向图构建流程图。0032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实体单元集外表面搜索流程图。0033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壁板零件的截面线分段图。0034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三轴滚弯解析求解示意图。0035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

16、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成形过程中毛料运动示意图。0036 图8是Jammes数控滚弯机外形示意图。0037 图9是Jammes数控滚弯机三辊运动示意图。0038 图10本发明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上辊轴下压量向两端外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9 下面结合某型飞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40 图1至图7及图10示出了基于Jammes10008数控滚弯机的一种壁板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与数控代码生成方法,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0041 步骤一:上辊运动下压量计算0042 它指的是三轴滚弯机上辊左右两个丝杠驱动机构下压位置点设计。计算加载轨迹的方法是截平。

17、面几何分析法,具体作法是: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4/6页70043 (1)计算截面线0044 根据零件在下滚轮上的摆放位置,选定两个垂直于下滚轮的平面,在有限元网格基础上,即计算平面与毛料网格对象的截面线,如图2所示。计算截面线,首先是计算网格对象与平面相交的各个线段。基本算法是遍历网格对象中所有单元,计算单元与平面的交线段,并将交线段有序连接。当毛料为壳单元时可直接计算截面线,当网格为体单元时,根据参考单元计算底面,并计算平面与底面的截面线。0045 实体有限元网格底面搜索采用一种基于深度遍历进行网格模型表面分割的算法。该算法根据网格模型外表面拓。

18、扑结构特点,将模型表面所有的面片单元及其邻边以图的数据结构形式存储,再利用深度遍历的算法提取出所有满足法矢角度要求的面片单元。0046 图3所示为构建表面无向图的流程,图4所示为使用无向图深度遍历搜索参考单元相关的表面的流程。0047 (2)截面线曲率计算与分段0048 将截面线上的三坐标点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坐标,采用间隔取点的方法,以三点计算圆弧方法求截面线上的曲率分布。基于平面解析方法,采用一种方程式求解方法直接计算三点外接圆圆心,令三点P1(x1,y1),P2(x2,y2),P3(x3,y3),则圆心坐标P0(x0,y0)的计算方法如公式7所示为:0049 0050 其中各个变量如式8所。

19、示:0051 0052 使用圆心坐标和P1,P2,P3中任何一点可计算外接圆半径,对各节点处的曲率半径先按一较大曲率半径进行初步过滤,过大半径记为无穷,作无效点处理,然后根据有效曲率半径平均值进行二次过滤,剔除杂点。0053 按照截面线曲率分布,根据工艺需求以线段长度比例进行分段,如图5所示分段包括前后加工余量的直线段和不同曲率的A、C成形段和B成形段,工艺设计和生产时,按分段进行滚弯成形。0054 (3)上辊下压量反向求解和下辊旋转角度计算0055 如图6所示,O为坐标系中心,OA和OC分别是下辊中心,OB为上辊中心,Y0为上辊中心到下辊中心的距离,RB为上辊半径,Oq为零件当前段曲率中心。。

20、基于弯曲回弹力学方法,基于三点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弯曲半径,计算弯矩作用下的回弹半径,从而获得一次弯曲成形时的曲率半径。涉及参数包括上辊下压量d,板料力学参数即弹性模量E,塑性刚模量D,屈服极限s,弹性应变s,板料厚度t、下辊半径RA、和两下辊间距l,如式1和式2所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5/6页8示。其中Rr为回弹后的半径,R0为回弹前的半径。0056 0057 0058 当材料和下辊轴距离等参数确定时,由式3和式4可以根据下压量计算成形曲率半径。当已知曲率半径求下压量时,采用对分搜索法反向求解下压量,从而获得上辊在两个截面上的下压量参考值。0059 。

21、步骤二:多道次轨迹计算0060 多道次比单道次滚弯成形具有更好的应力应变分布和稳定性,因此一般采用一定数量的滚弯道次成形零件。步骤一中的上辊下压量为一次弯曲成形的计算量,而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生产经验,多道次时部分成形被回弹抵消,因此多道次滚弯时总的下压量需要在单道次下压量上乘以因子系数的幂次式,道次数n,如式3所示。这个因子系数s与材料性能有关,可使用有限元模拟或实验拟合获得。0061 dn(1+s)nd (3)0062 每个道次的下压量di采用式(4)计算。0063 di(i/n)mdn(4)0064 分段计算轨迹时,一般原则是所有分段按比例统一滚弯成形到一定曲率,然后对各个分段按曲率半径由。

22、大到小逐一成形。0065 步骤三:下辊转动角度矢量计算0066 根据多道次滚弯分段信息,计算每一道次下辊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采用毛料被滚动部位在毛料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参考量。以毛料长度方向为X坐标轴,在毛料起始端,记X坐标为零,在毛料末尾端,记X坐标为毛料长度。在成形的某一道次结束时,记下当前毛料滚到位置x1,在下一道次开始时,根据该道次分段信息,计算该道次结束时毛料将要滚到的位置x2。通过两个位置之间的差值,计算出该道次的运动矢量l。根据毛料沿进给方向的运动矢量和下辊半径r,采用式5计算下辊转动的角度矢量angle,如图7所示。0067 lx2-x10068 0069 步骤四:数控代码生成。

23、0070 图8是Jammes数控滚弯机外形结构,其主要运动机构如图9。两个下辊轴在平面内对称运动调节间距,上辊轴在左右两个驱动机构下有转动和平动两个自由度。以两个下辊轴连线中点为原点,沿下辊轴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Z建立坐标系。设L(X1,Z1)、R(X2,Z2)分别为零件左右截面线上的点的坐标。上辊左右端到原点的距离均为5600mm,则左右端的位置可由公式9计算得到。其中Hl和Hr分别为左右两个驱动点的理想下压量,如图10所示。0071 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6/6页90072 dxlX1+56000073 dxr5600-X2(9)0074 H。

24、lZ1-yldxl0075 HrZ2+yrdxr0076 上辊在重力作用下有一定的挠度,对滚弯成形时的下压量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实验测量,当成形铝合金T态料等屈服应力点较高的材料时,这个挠度的影响作用基本被抵消掉。但当成形铝合金M态或O态等屈服应力点较低的材料时,这个挠度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此滚弯成形数控代码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其中Dl,Dr分别为两端处的下压量,e为挠度补偿系数,Cl和Cr为当上辊与两下辊水平切线相切标定时左右端头处的上辊下压量数控显示值。0077 说 明 书CN 102445921 ACN 102445942 A 1/5页10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592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