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03134802.5
2003.09.24
CN1601373A
2005.03.3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3B21/1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林嘉瑞; 张国卿; 张修铭; 王可男
台湾省桃园县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戈泊;程伟
一种风扇,包含一基座、一扇叶部及一扇框。扇叶部枢接至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扇叶部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扇框固定至基座且容置扇叶部,扇框于进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一区域且于排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
1. 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一扇叶部,枢接至该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该风扇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及一扇框,固定至该基座且容置该扇叶部,该扇框于该进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一区域且于该排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二区域,且该第一区域大于该第二区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框、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构成一截头锥体的外形,该第一区域形成为该截头锥体底面且该第二区域形成为该截头锥体顶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框、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构成一平截头圆锥体外形,该第一区域形成为该平截头圆锥体底面且该第二区域形成为该平截头体圆锥顶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间的一扇框表面为选自部分球面、圆柱面、圆锥面、双曲面、抛物面、椭球面及椭圆柱面所组成的群体其中之一。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叶部包含多个叶片,且该叶片表面为一平面或一曲面。6. 一种投影机散热装置,容置于投影机内的一端侧且该投影机的罩壳于该端侧处形成有一倾斜面,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扇叶部,枢接至该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该散热装置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及一锥形扇框,固定至该基座以容置该扇叶部,具有面向该进气侧的一第一端面及面向该排气侧的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二端面;其中该投影机罩壳的该倾斜面具有使该投影机的该端侧截面由该进气侧朝该排气侧渐缩的一倾斜方向,且该锥形扇框的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间的一扇框表面倾斜方向与该倾斜面的该倾斜方向实质相同,俾使该锥形扇框各部均贴近该投影机罩壳壁面。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扇框表面贴覆于该投影机罩壳壁面。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遮光环设置于该投影机的一灯源至该扇叶部间的光路。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环贴覆于该锥形扇框的该第一端面。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扇叶部具有多个叶片,且该遮光环的厚度与该叶片顶部至该扇框壁面的间隙实质相等。
风扇及包含该风扇的投影机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可有效利用散热空间及提高散热效率的风扇。 背景技术 图1为以面向投影机镜头106的角度观看的一投影机100配置简图,以显示现有散热系统于一投影机内的配置。如图1所示,灯源104位于投影镜头106的右侧且一风扇102配置于灯源104的右侧,投影机罩壳108的排气孔与风扇102间设有一遮光罩112以避免灯源104发出的光线由排气孔射出。一般而言,投影机的罩壳108设计会于两侧形成导角而产生一倾斜面108a,而风扇102因需配置于紧邻罩壳108的排气孔处,故通常置于投影机100具导角的端侧,使风扇102与倾斜面108a的间存在大量间隙110,如此不仅造成散热空间的浪费,当气流进出间隙110会产生如涡流的类的不规则流动,容易造成流场不稳定而降低散热效率且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风扇,其能充分利用散热空间并提高散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设计,提供一种风扇,其包含一基座、一扇叶部及一扇框。扇叶部枢接至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扇叶部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扇框固定至基座且容置扇叶部,扇框于进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一区域且于排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有该风扇的投影机散热装置,容置于投影机内的一端侧且该投影机的罩壳于该端侧处形成有一倾斜面,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 一基座; 一扇叶部,枢接至该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该散热装置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及 一锥形扇框,固定至该基座以容置该扇叶部,具有面向该进气侧的一第一端面及面向该排气侧的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二端面; 其中该投影机罩壳的该倾斜面具有使该投影机的该端侧截面由该进气侧朝该排气侧渐缩的一倾斜方向,且该锥形扇框的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间的一扇框表面倾斜方向与该倾斜面的该倾斜方向实质相同,俾使该锥形扇框各部均贴近该投影机罩壳壁面。 借由本发明的设计,当进气侧的扇框端面加大时,扇叶部的多个叶片可沿径向充分向扇框壁面延伸,如此不仅于进气侧截面的扇叶密度可加大,且延伸的叶片可使扇叶部的有效扫动区域增加,获得大幅提高风量的效果并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当本发明的风扇置于投影机内的端侧而形成一投影机散热装置时,借由本发明锥形扇框的设计可将扇框表面的倾斜方向设计为与罩壳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实质相同,如此扇框的各部分均能贴近投影机的罩壳壁面,使投影机罩壳与散热装置两者的间隙减少至最小。借由此一设计,风扇整体能布满投影机的端侧空间,如此不仅可获得充分利用投影机端侧散热空间的效果以提高散热效率,当扇框尽量贴近投影机的罩壳以将两者的间隙减至最小时,可避免气流进出间隙产生如涡流的类的不规则流动,而可保持流场稳定提高散热效果并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散热系统于一投影机内的配置示意简图。 图2A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一风扇的立体图。图2B及图2C分别为该风扇的前视图及侧视图。 图3为一投影机的配置示意简图,显示本发明的风扇运用至投影机的一实施例。 图4A为一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包含一遮光环的风扇。 图4B为一投影机的配置示意简图,显示本发明包含一遮光环的风扇运用至投影机的一实施例。 组件符号说明 10 风扇 12 基座 14 扇叶部 16 扇框 18、20 端面 22 投影机 24 灯源 26 投影镜头 28 罩壳 28a 倾斜面 30 遮光环 100 投影机 102 风扇 104 灯源 106 投影镜头 108 罩壳 108a 倾斜面 110 间隙 112 遮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一风扇10的立体图。图2B及图2C分别为风扇10的前视图及侧视图。本发明地风扇10包含基座12、扇叶部14及扇框16。扇框16与基座12彼此连接,扇叶部14枢接至基座12且容置于扇框16与基座12构成的空间内。如图2C所示,扇框16紧邻基座12的一端及相对基座12的另一端分别围绕形成一端面20及一端面18,当风扇运转时,如箭头所指,气流由端面18进入风扇10中且由端面20排出。亦即,端面18形成为风扇10的进气侧且端面20形成为风扇10的排气侧。 本发明的特征是将扇框16设计为进气侧端面18的区域大于排气侧端面20的区域,使扇框16与两个端面18、20构成一顶部具有水平截角的锥形体。依本实施例,扇框16设计为平截头体圆锥(Frustum ofCone)外型,端面18形成为该圆锥体的底面且端面20形成为该圆锥体的顶面。当然本发明仅需使进气侧端面18区域设计为大于排气侧端面20区域即可,并不限定锥体的外形。例如一角锥体或具不规则曲面的锥体均可,举例而言,端面18与端面20间的扇框16表面可选自部分球面、圆柱面、圆锥面、双曲面、抛物面、椭球面及椭圆柱面所组成的群体其中之一。 借由此一设计,当进气侧的扇框端面18加大时,扇叶部14的多个叶片可如图2B所示沿径向向扇框16壁面延伸,如此不仅于进气侧截面的扇叶密度可加大,且延伸的叶片可使扇叶部14的有效扫动区域增加,获得大幅提高风量的效果并进而提升散热效率。扇叶部14的叶片表面为一平面或一曲面均可,均能获得上述效果。 图3为以面向投影机镜头26的角度观看的一投影机22配置简图,以显示本发明的风扇10应用于投影机22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灯源24位于投影镜头26的右侧,且风扇10配置于灯源24的右侧,投影机罩壳28两侧均具有导角而产生倾斜面28a,由图上可看出因倾斜面28a的存在使投影机22端侧的截面由进气侧朝排气侧产生一渐缩变化。因此,当本发明的风扇10置于投影机22内的端侧时,因锥形扇框的进气侧与排气侧间的扇框表面亦为一倾斜面,当风扇10搭配倾斜面28a位置,将其扇框表面的倾斜方向设计为与罩壳的倾斜面28a的倾斜方向实质相同时,如此扇框16的各部分均能贴近投影机的罩壳28壁面,使投影机罩壳与散热装置两者的间隙减少至最小,当然,风扇10的进气侧端面18若能扩大至使进气侧与排气侧间的扇框表面能整体贴覆倾斜面28a的罩壳壁面则效果更佳。 借由此一设计,风扇10整体能布满投影机22的端侧空间,如此不仅可获得充分利用投影机端侧散热空间的效果以提高散热效率,当扇框尽量贴近投影机的罩壳以将两者的间隙减至最小时,可避免气流进出间隙产生如涡流之类的不规则流动,而可保持流场稳定提高散热效果并减少噪音。 再者,因罩壳28上开设有一排气孔供气流流出,为避免灯源24发出的光线由排气孔射出,现有投影机的排气孔处会如图1所示设置一遮光罩112以遮蔽光线。然而,遮光罩112虽具遮光效果却会阻碍气流流动,降低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如前述本发明的设计,因进气侧的扇框端面18扩大的设计可贴近投影机的罩壳28,当扇叶部14的多个叶片沿径向向外延伸使进气侧截面的扇叶密度加大时,可有效地遮挡由进气侧而来的光线。如此再搭配一遮光环30设置于灯源24至扇叶部14间的光路,例如图4A及4B所示将遮光环30贴覆于风扇10的进气侧端面上,且该遮光环30的厚度设计为与叶片顶部至扇框16壁面的间隙实质相等,即可借由遮光环30与本发明具高扇叶密度的风扇10搭配,大幅降低由排气孔射出的光线而可省略现有的遮光罩112此一组件。当省略遮光罩此一组件时,即可获得避免遮光罩妨碍气流流动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
《风扇及包含该风扇的投影机散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扇及包含该风扇的投影机散热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风扇,包含一基座、一扇叶部及一扇框。扇叶部枢接至基座,以引致一气流由扇叶部的一进气侧流入且由一排气侧流出。扇框固定至基座且容置扇叶部,扇框于进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一区域且于排气侧的一端围绕形成一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