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68590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68105.5

申请日:

2013.10.09

公开号:

CN104580062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日:20131009|||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H04L9/32

主分类号:

H04L29/06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梅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代理人:

秦力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涉及通讯领域,包括: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本发明可以满足多用户共同拥有待查看文档所有权时,所有者间相互制约,需要全部实时鉴权通过后才能查看文档,极大的提高了文档的时效性、安全性及完整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的步骤包括:接收用户用于查看文档而输入的私有密码;将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进行比较;若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成功,否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失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时间内,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后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私有密码,对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7.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密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用户鉴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文档下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时,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鉴权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用于查看文档而输入的私有密码;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进行比较;鉴权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一致时,确定所述用户鉴权成功,否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失败。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下发模块包括: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或将加密的待查看共有文档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下发模块还包括:加密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私有密码,对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用户实时鉴权的安全可靠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使用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其中在数据/文件加密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最常见的便是个人数据/文件的加密传输及保存,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私人数据加密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01:用户在服务器注册账号,并设置密码;
步骤102:用户上传数据,并设置私有密码;
步骤103:用户发起下载文档的请求,并输入私有密码;
步骤104:服务器进行私有密码的鉴权,若鉴权通过,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6;
步骤105:鉴权通过后,进行文档下载;
步骤106:结束流程。
可见,用户没有私有密码就无法进行数据的查看、编辑或删除等操作,为个人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简单的个人数据加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一些文档/资料是属于公共所有的,并且具备一定的时效性限制,需要所有关联者在约定时间段,并且满足一定的约定条件后才能进行文档/资料的查看、编辑或者删除操作,共同维护文档/资料的所有权,并且缺一不可。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用户鉴权失败,那么文档就不能通过鉴权,其它人都无法查看/编辑文档资料,这就属于基于多用户控制文档安全;或者其中任意一个用户未在约定时间内请求鉴权,那么其它所有者也不能查看文档,这就保证了文档的实时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多人共同拥有文档所有权,并且文档具备时效性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遗嘱、商业合同等场景下,要求在指定时间, 全部文档所有者共同在场,才能进行文档的查看和编辑。目前,这种场景下还未使用数字化技术来支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需要一种强大、安全、可靠、便捷并且实时的系统来解决此问题,以保证文档的安全存储、数据完整及可靠鉴权,并且达到数据所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能更好地解决共有文档的时效性、安全性及完整性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包括:
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
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
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
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
优选地,所述的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的步骤包括:
接收用户用于查看文档而输入的私有密码;
将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进行比较;
若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成功,否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失败。
优选地,在预设时间内,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
优选地,所述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
优选地,所述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后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
优选地,利用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私有密码,对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装置,包括:
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
密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
用户鉴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
文档下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时,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
优选地,所述用户鉴权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用于查看文档而输入的私有密码;
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进行比较;
鉴权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一致时,确定所述用户鉴权成功,否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失败。
优选地,所述文档下发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或将加密的待查看共有文档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
优选地,所述文档下发模块还包括:
加密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私有密码,对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以满足多用户共同拥有共有文档所有权时,所有者间相互制约,需要全部实时鉴权通过后才能查看共有数据,极大的提高了共有文档的时效性、安全性及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私人数据加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初始化设置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共有数据实时查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的多个用户可以分别设置各自的私有密码(该私有密码由用户自行管理,后继可修改,用于查看共有文档时进行鉴权),并且实时接入进行鉴权。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初始化设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201:向服务器上传需要保密的共有文档/数据/资料。
步骤202:设置该共有文档/数据/资料的共同所有的用户。
步骤203:所述该共有文档/数据/资料的共同所有的用户设置各自的私有密码,并保存至服务器。
步骤204:设置完成。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加密数据实时查看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301:用户输入其私有密码,发起查看共有文档/数据/资料的请求。
步骤302:服务器进行鉴权处理,若鉴权成功,则将该用户置为接入状态,并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3:判断其它用户是否已经鉴权成功,处于实时接入状态,若共同拥有所述共有文档/数据/资料的其他用户均鉴权成功,则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如果检测到所有用户均接入服务器,将所述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各个拥有该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客户端,用户可直接查看所述共有文件;或者,将所述共有文档加密后下发至各个拥有该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客户端,用户可通过其客户端的文档解释器进行共有文档的查看、编辑。
步骤305:如果共同拥有所述共有文档/数据/资料的其他用户中有鉴权失败的用户,即有未实时接入的用户,则进入等待状态,判断约定的等待时间(即等待时间)是否结束,若到了约定的等待时间,其它用户并未全部进入接入状态,则执行步骤306,否则,在等待时间内定时检测其它用户是否已实时接入。
步骤306:用户操作完成后,退出应用,结束。
本实施例包括用户的手机应用客户端和服务器,在用户发起查看共有文档的操作时,对共同拥有所述文档的全部用户进行实时鉴权,当满足约定的实时性(如:同时或者极短的等待时间内,例如2分钟内,所有共同拥所述共有数据的用户均接入),并且各用户的私有密码均鉴权通过后,才能进行共有文档的查看、编辑操作,当其中任意一个用户未接入或者私有密码错误时,将不能进行共有数据的查看/编辑。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装置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私有密码的密码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的用户鉴权模块、用于当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时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的文档下发模块,上述模块均设置在服务器上。其中,所述用户鉴权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比较子模块和鉴权子模块;所述文档下发模块包括发送子模块和加密子模块。
所述用户设置模块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所述密码获取模块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当用户需要查看文档而输入私有密码时,接收子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私有密码,比较子模块将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进行比较,鉴权子模块在判断所述私有密码与所述用户预先保存的私有密码一致时,确定所述用户鉴权成功,否则,确定所述用户鉴权失败。在预设时间内,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发送子模块将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直接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或将加密的待查看共有文档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或者加密子模块利用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的私有密码对所述待查看共有文档加密后,由发送子模块将所述加密的待查看共有文档下发至所述全部用户。
如果采用加密方式下发共有文档,可以如本实施例,利用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对共有文档分别加密,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各种加密方法对共有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多用户共同拥有共有数据所有权时数据的安全、完整、及实时鉴权的问题,达到用户之间互相制约的作用,满足约定时间实时接入、各自私有 密码鉴权通过的约定条件时才能共同查看、编辑文档。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的共有文档查看方法及装置,涉及通讯领域,包括:设置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获取并保存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用户各自设置的私有密码;利用所述私有密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处理;若所述共同拥有待查看共有文档所有权的全部用户均鉴权成功,则向所述全部用户下发所述共有文档。本发明可以满足多用户共同拥有待查看文档所有权时,所有者间相互制约,需要全部实时鉴权通过后才能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