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68580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00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8687.4

申请日:

2014.10.13

公开号:

CN104549975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5D 7/24申请日:20141013|||公开

IPC分类号:

B05D7/24; H01L33/00(2010.01)I

主分类号:

B05D7/24

申请人:

邱罗利士公司

发明人:

凌北卿; 刘德忠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61/896,169 2013.10.28 US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代理人:

程伟; 王锦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上侧用于布设带电粉体的一承载件、以及位于该承载件下侧的至少一作用源或均匀分布的作用源,以藉该作用源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上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被震起后经均匀电场作用而附着于如发光二极体(LED)上的被涂布物件,以形成如萤光粉层的粉体层,而不会有其它外力干扰该些带电粉体的移动方向,所以能避免粉体层分布于加工件上不均匀的问题发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一承载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该承载件的第一侧用于布设多个带电粉体;以及至少一作用源,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以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第一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离开该第一侧。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为撞击力传导、流体动力、声波或超声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还包括接收件,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方且与该第一侧分离,该接收件用于接收震动的带电粉体。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接触该承载件的第二侧。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分离。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上设有支撑件。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支撑件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以对应该作用源的位置。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位于该通孔中。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件 具有连通该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多个开孔、及位于该第一侧的一承载部,以令该承载部覆盖各该开孔的一端,又该承载部用于布设该些带电粉体。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通过各该开孔,以作用该承载部,而震动该些带电粉体。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还包括接收件,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方且与该第一侧分离,该接收件用于接收震动的带电粉体。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接收件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任二该开孔间的距离。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件通过蚀刻金属的方式形成均匀分布的细导线或形成具有均匀分布的尖端的平面导体结构。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还包括供电配备,其设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还包括接收件,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方且与该第一侧分离,该接收件用于接收震动的带电粉体。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供电配备为具有多个空隙的网状或栅状结构,该接收件与该供电配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供电配备的任二空隙的间距。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供电配备为具有多个空隙的网状或栅状结构,且该承载件具有连通该第一 侧与第二侧的多个开孔,各该开孔间的距离与各该空隙之间距呈整数倍数。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件为供电配备,以产生电场和电晕放电。19.  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一承载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连通该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多个开孔、位于该开孔中的撞击球、及位于该第一侧上的多个承载部,以令各该承载部对应覆盖各该开孔的一端,且该承载部用于布设该些带电粉体;以及至少一作用源,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以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第一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离开该第一侧。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为撞击力传导、流体动力、声波或超声波。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接触该承载件的第二侧。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分离。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作用源通过各该撞击球撞击该承载部,以震动该些带电粉体。24.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部上具有垫片。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垫片位于该开孔中。26.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承载件还具有位于该第二侧上的定位板。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撞击球部分凸伸出该定位板。28.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还包括接收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方且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分离,该接收件用于接收震动的带电粉体。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其特征为,该接收件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任二该开孔间的距离。

说明书

说明书供应带电粉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形成均匀粉体层于加工件上的装置,尤指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产品在型态上趋于轻薄短小,在功能上则逐渐迈入高性能、高功能、高速度化的研发方向。
现有LED的制程中可通过点胶或喷涂方式于其上形成萤光体。于一般涂布方式中,因不易控制被涂布物件上各区的涂布量,所以容易造成萤光体各处的量不一致,也就是萤光体的厚度高低不平。
另外,于其它产业中,一般喷涂方式如图1所示,一供应装置1包括:一具有多个微孔(图略)的流化板10、设于该流化板10下方的供应部11、以及一接收件12,该流化板10上为承载粉体8。
使用时,该接收件12设于该流化板10上方,且该供应部11由侧边供应气体,以提供风力A至该流化板10下方,令该风力A经由该流化板10的微孔带动该些粉体8上升至该接收件12,使该些粉体8附着于接收件12上。
然而,现有喷涂方式中,风力A直接带动该些粉体8,且该风力A对着该流化板10的下表面全面吹动,但风经由该些微孔后即无法控制其吹向,致使该风力A通过该流化板10后容易产生不定向流动,如紊流,致使该些粉体8无法平均地上升,因而无法平均地分布于该接收件12,所以该些粉体8无法均匀地附着于各该被涂布物件13上,因而无法达到最高均匀度。
此外,由于该流化板10的微孔的尺寸极小,于使用中,该些粉体8容易堵塞该些微孔,致使该风力A无法通过该流化板10的部分区域,导致该些粉体8无法均匀地附着于该接收件12上,因而无法达到最高均匀度。
又,将图1所示的喷涂方式应用于LED的制程时,由于风力A通过该流化板10后产生不定向流动,致使萤光粉体无法平均地上升,因而无法平均地分布在设于该接收件12上的LED,所以无法使各LED的萤光体达到最高均匀度。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提供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能避免粉体层分布于加工件上不均匀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一承载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该承载件的第一侧用于布设多个粉体;以及至少一作用源,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以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第一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离开该第一侧。
于前述的装置中,该作用源接触该承载件的第二侧、或者该作用源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一承载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连通该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开孔、位于该开孔中的撞击球(可为球状或具对称外形的块体)、及位于该第一侧上的多个承载部,以令各该承载部对应覆盖各该开孔的一端,且该承载部用于布设该些带电粉体;以及至少一作用源,其位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以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第一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离开该第一侧。
于前述的装置中,该承载件还具有位于该第二侧上的定位板。该定位板可为一具多个开孔的板体,各该开孔对应该承载件上各该开孔,而该开孔的孔径小于该撞击球的最大宽度(如直径),使该定位板不仅可托住该撞击球(即该撞击球不会掉落出该开孔),且可令该撞击球凸伸出该定位板外侧,并保证各该撞击球被该定位板托住的位置和方向一致。
于前述的装置中,该承载件可通过蚀刻金属的方式形成均匀分布的细导线或形成具有均匀分布的尖端的平面导体结构。
于前述的装置中,还包括直流高压供电配备,其作用有两个:1、 使直流高压供电配备与接收件之间产生电位差而有电场;2、使直流高压供电配备上的细丝(即导线)或尖端产生放电而使粉体带电。该直流高压供电配备设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或者该承载件为直流高压供电配备。
由上可知,本发明利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形成粉层于加工件上,即通过该作用源震动该承载件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体,以令该些带电粉体离开该承载件并经电场作用而附着于加工件,所以该承载件直接震动该些带电粉体,可有效控制该承载件的每一震动处的作用力,使每一震动处所震起的带电粉体高度分布一致,加上均匀分布电场的作用,可避免现有粉体无法均匀地附着于各该加工件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用于气流方式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图2’及图2”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及图3’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及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A’为图4A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实施例中,承载件具有供电配备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6A至图6B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6A’及图6A”为图6A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供应装置
10                              流化板
11                              供应部
12,22                           接收件
13                              被涂布物件
2,2’,2”,3,4,4’,4”,5,6,6’   供应带电粉体装置
20,20’,30,40,50                承载件
20a,30a,40a                     第一侧
20b,30b,40b                     第二侧
21,21’,41,41’                 作用源
23                              被涂布物件
24                              支撑件
240                             通孔
300,400                         开孔
301,401,401’,401”             承载部
33                              加工件
401a                            垫片
402,402’                       撞击球
403                             定位板
403a                            穿孔
500                             导线
500’                           平面导体结构
65,65’                         供电配备
8,9,9’                         粉体
90                              粉粒
91                              胶材
A                               风力
B                               作用方向
L,D,D’,D”,d,t,h,r             距离
W,W’                           空隙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所以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第一”、“第二”及“一”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于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源21为撞击力传导、流体动力、声波或超声波等任何可震动带电粉体的作用力,且所述的被涂布物件,如发光二极体(LED)元件,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本发明的方式用震动源作动带电粉体,不使用风力,并可配合承载件上的一致性电场,以令震起的带电粉体形成均匀的粉层附着于一接收处。又,较佳地,配合震起后上升的高度设计,可使该些带电粉体形成更均匀的粉层。
图2、图2’及图2”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2,2’,2”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2包括:一承载件20、一作用源21以及一接收件22。
所述的承载件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0a与第二侧20b,且该承载件20的第一侧20a上用于布设一粉体9。该粉体9包含多个粉粒90与胶材91,例如,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该粉粒90如萤光粉、纳米管(nanotube)、量子点(quantum dot)、碳管(carbon tube)、石墨烯(graphene)等粉粒。
所述的作用源21位于该承载件20的第二侧20b并与该第二侧20b分离或不分离,以供作用该承载件20而震动位于该第一侧20a上的粉粒90与胶材91,其中,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
所述的接收件22位于该承载件20的第一侧20a上方且与该第一侧20a分离,该接收件22用于接收震动和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所以可于该接收件22上承载被涂布物件23,如发光二极体(LED)元件, 以供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形成于该些如发光二极体(LED)元件的被涂布物件上。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2’也可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作用源21’,且该些作用源21’也可接触该承载件20的第二侧20b。其中,该些作用源21’可为撞击力、凸块、水柱、或喇叭。
使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2,2’时,先启动该作用源21,使该作用源21将作用力传递至该承载件20(如图所示的作用方向B),而造成该承载件20发生震动,以震动位于该第一侧20a上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并配合电场,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震起离开该第一侧20a以上升至该接收件22,并使该些带电粉粒90通过该胶材91附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
因此,当该作用源21震动该承载件20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后,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即被震起而立即受电场导引附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也就是于该承载件20与该接收件22之间并无其它外力(如现有风力)干扰垂直向上作用力,所以能有效控制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方向(即垂直向上),使每一震动处所震起的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高度分布一致,以确保附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的粉粒90的均匀度。
此外,如图2”所示,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2”也可包括设于该承载件20’的第二侧20b上的支撑件24,且该支撑件24具有多个通孔240,以对应设置多个该承载件20’(或可设置单一承载件20覆盖该些通孔240),使该作用源21’的作用力能通过该通孔240传递至该承载件20’,以于震动时,各该作用源21’的作用力不会相互干扰,使各处的承载件20’受力均匀。又,该作用源21’也可收纳于该通孔240中。另外,该支撑件24与该承载件20’紧密结合。
图3及图3’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3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及局部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承载件30的设计与加工件33的设计,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相同之处。
如图3及图3’所示,该承载件30具有连通该第一侧30a与第二侧30b的均匀分布多个开孔300、及位于该第一侧30a的一承载部301, 以令该承载部301覆盖各该开孔300的一端,又该承载部301用于布设粉体9’,使该作用源21通过各该开孔300,以作用该承载部301而震动该些粉粒90及胶材91,其中,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
于本实施例中,该承载部301为膜体或板体,其材质与厚度配合可震动位于该承载部301上的粉粒90与胶材91的条件。
此外,该接收件22与该承载件30的第一侧30a之间的距离d大于任二该开孔300间的距离t,较佳地,为大于五倍(即d>5t)。
又,该接收件22上可架设大型加工件33,如汽车的组件。
另外,该承载部301与该承载件30紧密结合。
使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3时,先启动该作用源21,使该作用源21将作用力传递至该开孔300中(如图所示的作用方向B),而造成该承载部301发生震动,以震动位于该承载部301上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并配合电场,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震起离开该承载部301以上升至该接收件22,并使该些带电粉粒90通过该胶材91粘着于该加工件33上。
因此,当该作用源21震动该承载部301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后,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即被震起而立即受电场导引附着于该加工件33,所以能有效控制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方向,以确保附着于该加工件33上的粉粒90的均匀度。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4,4’,4”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该承载件40的设计,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相同之处。
如图4A及图4A’所示,该承载件40具有连通该第一侧40a与第二侧40b的多个开孔400、位于该开孔400中的撞击球402、及紧密结合该承载件40第一侧40a的多个承载部或单一承载部401,以令各该承载部401对应覆盖各该开孔400的一端,而令该撞击球402外露于该承载件40的第二侧40b,又该承载部401用于布设该粉体9,使该作用源21通过各该撞击球402撞击该承载部401,以震动该些带电粉粒90及胶材91。其中,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
于本实施例中,各该承载部401为单一膜体或板体,其材质与厚度配合可震动位于该承载部401上的粉粒90与胶材91的条件。
此外,该接收件22与该承载件40的第一侧40a之间的距离h大于任二该开孔400间的距离r,较佳地,为大于五倍(即h>5r),以具有较佳的粉粒90的涂布均匀度。
又,该承载部401上具有位于该开孔400中的垫片401a,例如塑胶或金属材质,以供该撞击球402撞击该承载部401的垫片401a,而震动该承载部401上的粉粒90及胶材91。该垫片401a也可位于该承载部401上方而不位于该开孔400中,图略。也可无该垫片401a的设计,图略。
另外,该承载件40还具有位于该第二侧40b上的定位板403,以承载该撞击球402位于该开孔400中。具体地,该撞击球402可为球状或任何对称外形的块体,且该定位板403可为一具多个穿孔403a的板体,各该穿孔403a对应各该开孔400,而该穿孔403a的孔径小于该撞击球402的最大宽度(如直径),使该定位板403不仅可托住该撞击球402(即该撞击球402不会掉落出该开孔400),且可令该撞击球402通过该穿孔403a外露于该第二侧40b,所以该作用源21可通过各该穿孔403a而作用该撞击球402撞击该承载部401(或该垫片401a)。又,该定位板403保证各该撞击球402被定位板403托住的位置和方向一致,使各该撞击球402于承载部401上的撞击位置一致,保证承载部401上相应的受力位置一致。
使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4时,先启动该作用源21,使该作用源21将作用力传递至该撞击球402(如图所示的作用方向B),而使该撞击球402受力上升至撞击该承载部401(或该垫片401a),以震动位于该承载部401上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并配合电场,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震起离开该承载部401以上升至该接收件22,并使该些带电粉粒90通过该胶材91粘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
因此,当该作用源21震动该承载部401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后,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即被震起而立即受电场导引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所以能有效控制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方向,以确保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的粉粒90的均匀度。
如图4B所示,该承载部401’也可如图3所示的连续膜体或板体,且该作用源41可为顶靠结构,以撞击该撞击球402,而提供较佳的作用力至该撞击球402。
如图4C所示,该作用源41’可为平板,且该撞击球402’可凸伸出该定位板403的穿孔403a,使该作用源41’的作用力能有效作用于该撞击球402’的中间处,令该撞击球402’对该承载部401能有较佳的撞击位置,而使该粉粒90与胶材91能垂直向上移动,藉以避免该作用力偏移作用该撞击球402的侧边而该粉粒90与胶材91朝斜上方震起的问题(当该粉粒90与胶材91朝斜上方震起时,该粉粒90容易不均匀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
此外,相比于图4A’所示的对应一开孔400的承载部401,图4C所示的承载部401”为对应多个开孔400的单一膜体或板体。
图5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承载件50上产生供电配备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承载件50的设计,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相同之处。
如图5所示,该承载件50的表面上通过蚀刻金属的方式形成均匀分布的导线500或形成具有均匀分布的尖端的平面导体结构500’,其中,均匀分布的导线500或平面导体结构500’可呈网状或栅状。
使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5时,先令该承载件50上带有直流负高压以产生电场和藉以均匀分布的导线500或尖端结构产生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使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带有电子,其中,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藉以使该承载件50与该接收件22间所产生的电场一致,再启动该作用源21,以震动位于该承载件50上的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通过电场的作用,能加速粘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
因此,当该作用源21震动该承载件50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后,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即被震起而立即受电场导引吸引至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也就是于该承载件50与该接收件22之间增强垂直向上作用力(即电场吸引力),所以能有效控制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方向,以确保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的 粉粒90的均匀度。
于其它实施例中,该承载件50也可带有正电荷(即带正电)。
图6A及图6B为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6,6’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新增电荷的作用,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不再赘述相同之处,且以下说明以改进第一实施例为例,但此技术仍可应用于第二至第四实施例。
如图6A所示,于该承载件20的第一侧20a上设置一供电配备65,且该供电配备65可为均匀分布的细导线或栅网,由上述的电晕放电作用使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带有电子,其中,该胶材91为固态颗粒状,且该胶材91可与该粉粒90相粘或分离、也可包覆该粉粒90。于其它实施例中,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也可带有正电荷(即正电)。该供电配备65与该接收件22间所产生的电场一致。
于本实施例中,该供电配备65设于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的上方;也可将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布设于该供电配备65上;或者,该供电配备65设于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中。
此外,该供电配备65可为网状(如图6A’所示)、或为栅状(如图6A’所示),以令该些粉粒90与胶材91能通过该供电配备65,65’。
又,如图6A、图6A’及图6A”所示,该接收件22与该供电配备65之间的距离L大于任二该供电配备65,65’的空隙间距W,W’,较佳地,为大于五倍(即L>5W,L>5W’)。
另外,于该承载件30,40具有开孔300,400的实施例中,各该开孔300,400间的距离D,D’,D”与该空隙间距W,W’呈整数倍数(如W=D,2W=D’,W’=2D”),如图6A’及图6A”所示,该开孔300,400的位置平均地位于该空隙间距w,w’中,使各该开孔300,400处所震起的粉粒90与胶材91的数量一致,并不因该供电配备65,65’的阻挡而使该粉粒90与胶材91上升的数量不一致。
使用该供应带电粉体装置6时,先令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接地电位或带有电位,再启动该作用源21(如图所示的作用方向B),以震动位于该承载件20上的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通过供电配备65,65’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之间电场作用,能加速粘着于该些被涂布物件23上。
另外,如图6B所示,也可令该承载件20带有正电荷(即正电)以产生电场,并使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带有正电荷。于其它实施例中,该承载件20也可带有电子(即负电)。
因此,当该作用源21震动该承载件20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后,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即被震起而立即受吸引至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也就是于该承载件20与该接收件22之间增强垂直向上作用力(即电场吸引力),所以能有效控制该些带电粉粒90与胶材91的方向,以确保附着于该被涂布物件23上的粉粒90的均匀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主要通过该作用源震动该承载件而间接带动该些带电粉体,以令该些带电粉体离开承载件即立刻附着于加工件,而于该承载件与该接收件之间不会有其它外力干扰该些带电粉体的移动方向,所以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能达到提升带电粉体涂布均匀度的目的,以达到最高均匀度的需求。
此外,相比于现有使用气体作为作用力的喷涂技术,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采用震动力作用带电粉体,而不采用气体作用带电粉体,所以能避免气流产生紊流等额外流体现象而使带电粉体不均匀上升的问题发生。
又,本发明的供应带电粉体装置采用震动力作用带电粉体,能使带电粉体的上升初始速度一致。
本发明也适用于供应不带电粉体,采用震动力作用不带电粉体,使不带电粉体与胶材附着于欲涂布物件上,其中,该欲涂布物件可为被加热物件。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带电粉体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供应带电粉体装置,包括:上侧用于布设带电粉体的一承载件、以及位于该承载件下侧的至少一作用源或均匀分布的作用源,以藉该作用源作用该承载件,而震动位于该上侧的带电粉体,使该些带电粉体被震起后经均匀电场作用而附着于如发光二极体(LED)上的被涂布物件,以形成如萤光粉层的粉体层,而不会有其它外力干扰该些带电粉体的移动方向,所以能避免粉体层分布于加工件上不均匀的问题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喷射或雾化;对表面涂覆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方法〔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