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8551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16904.5

申请日:

2013.10.28

公开号:

CN104579909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58申请日:20131028|||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58; G06F17/30

主分类号:

H04L12/58

申请人: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晓霞

地址: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岛资本大厦一座四层847号邮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代理人:

郭润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主要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这样,对于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不仅改善了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根据第二用户所属的分组,有针对性地为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了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在审核通过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用于表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更新。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包括: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了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对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接收到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接收到的所述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存储在本地。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包括: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者,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包括: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包括:根据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包括: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11.  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名称信息对应的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13.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匹配模块,用于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文字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14.  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用户分组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即时通信软件大量涌现,人们通过即时通信软件进行通信,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随着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数量的增多,每一个用户都会通过使用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与多个不同的用户进行交流,并在本地保存多个不同用户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即时通信的账号(假设即时通信软件是腾讯QQ,那么用户信息为用户的QQ号;假设即时通信软件是阿里旺旺,那么用户信息为用户的阿里旺旺账号)。
但是,在与用户A交流的多个不同用户中,用户根据与交流对象之间的关系,将交流的多个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通常,分组的种类为两类:一类为“好友”类;另一类为“陌生人”类。例如:将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设置为“好友”类,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过交流的用户对应的用户设置为“好友”类,将通过互联网自动增加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设置为“陌生人”类。由此可见,“好友”类的用户信息是通过用户自身手动操作实现的,这样为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进行用户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随着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在互联网中开设网店的用户数量也随之增加。开设网店的用户也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开设网店的用户不能及时确定与其交流的客户之间的关系,导致开设网店的用户中“陌生人”类的客户的用户信息量猛增,再加上人们在互联网中注册使用的用户信息都是随意设置的,无法利用用户信息将对应的客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区 分。
综上所述,“陌生人”类的客户的用户信息量猛增不仅增加了开设网店的用户对即时通信软件中用户信息的管理难度,并且使得开设网店的用户面对自身潜在的客户群(即“陌生人”类的客户的用户信息),要么为每一个潜在的客户都发布自身的商品信息,这样不仅浪费系统资源,还使得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开设网店的用户的信息发布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用户的“陌生人”类的客户的用户信息量较大,导致用户信息的管理难度大以及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包括:
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
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
在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
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
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用于表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更新。
进一步限定了获取实体数据单元的方式,意味着第一用户在每一次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时,将同步获取第一用户在目标数据库中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为后续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奠定基础。
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包括:
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获取了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对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由于第一用户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时间周期与第一用户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时间周期不同,意味着获取第一用户发布实体数据单元可以是更新后的实体数据单元,也可以是没有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通过判断及时通过不同途径获取实体数据单元,能够保证获取的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同步。
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包括: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者,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 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确定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为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提高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效率。
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
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商品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限定如何对与第一用户进行交流的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的方式。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包括:
根据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
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
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
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
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
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在生成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名称信息对应的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匹配模块,用于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文字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
所述设备还包括:同步模块,其中:
同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用于表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更新。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所述设备还包括:解析模块,其中:
解析模块,用于在获取了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对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对接收到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之后,将接收到的所述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存储在本地。
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包括: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者,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所述分类模块,还用于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所述设备还包括:加载模块,其中:
加载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
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用户分组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
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设备还包括:关系建立模块,其中: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名称信息对应的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这样,对于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第一用户,在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后,由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登录信息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利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通过即时 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间的匹配度,确定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关注度,利用这种关注度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不仅改善了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根据第二用户所属的分组,有针对性地为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了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流程图;
图3为分析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确定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和设备,通过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 信息确定的,这样,对于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第一用户,在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后,由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登录信息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利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间的匹配度,确定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关注度,利用这种关注度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不仅改善了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根据第二用户所属的分组,有针对性地为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了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即时通信服务器,还可以是即时通信服务器之外的第三设备,这里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QQ即时通信客户端、微信即时通信客户端等,只要具备即时通信功能的应用软件都可以应用在本申请中,这里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目标数据库是指用于能够查找到用户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数据库,可以是存储了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与实体数据单元发布网站的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存储了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里不做限定。
此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可以在用户开设的网店页面中同步查找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实体数据单元是指一些数据信息的集合。例如:针对一个门户网站而言,其中的音乐频道、读书频道等可视为实体数据单元;再例如,针对一个购物网站而言,其中独立的卖家用户或电子商铺也可视为实体数据单元;再例如,针对一个购物网站而言,其中独立的卖家用户发布的商品信息也可视为实体数据单元。
另外,实体数据单元根据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不同,其可能是具有某一种属性信息或是某几种属性信息的实体数据单元,仍以实体数据单元为电子商铺 的情况为例,其具有的属性信息可以为以下属性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商品销售量、买家用户对其的好评度、电子商铺的信用度、商品的退货率等。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所述用户信息的分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即时通信服务器、网站服务器和即时通信客户端。
例如:用户A在某一个互联网供应商设置的网站服务器中申请建立了一个网站,并在建立的网站中发布用户A的商品信息,其中,用户A发布的商品信息不仅能够在创建的网站中查找到,还存储在网站服务器对应的目标数据库中。发布在创建网站中的用户A的商品信息能够被其他用户所查看。
一旦其他用户需要网站中发布的用户A的商品信息,或者查看了网站中用户A发布的商品信息,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与用户A交流了解用户A发布的商品信息,此时即时通信服务器将记录其他用户与用户A之间的交流信息,同时即时通信服务器利用以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对与用户A进行交流的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以便于用户A对这些用户信息的管理。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步骤101中,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如图2所示,为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流程图。
步骤21: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
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的账户信息(包括:用户名信息和密码信息),还可以是用户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即时通信标识,这里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即时通信标识是指用户在向即时通信服务器注册登录账户信息时,由即时通信服务器生成的、能够唯一确认该用户的标识信息,例如:QQ号等;其与账户信息中的用户名信息的区别在于:用户名信息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保存在即时通信服务器侧,也能够唯一确认该用户。但是不排除用户名信息就是即时通信标识的可能性。
步骤22:即时通信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
即时通信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验证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本地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合法性审核通过;否则,确定合法性审核不通过。
步骤23:在通过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合法性审核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目标数据库如何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24: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用于表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更新。
具体地,在步骤24中,目标数据库在接收到同步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在本地查找是否存储了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若在本地查找到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 的实体数据单元,并确认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发生了更新,若确定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发生了更新,则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若确定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没有发生更新,则将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或者将没有更新的指令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可选地,当接收到的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时,目标数据库根据存储的即时通信标识与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地址信息之间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对应的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确定的该地址信息对应站点中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步骤25: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响应消息,对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即时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之后,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具体地,在步骤25中,即时通信服务器由于接收到目标数据库反馈的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内容不同,后续执行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并将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实体数据单元与本地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二实体数据单元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第一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二实体数据单元的内容不同时,确定该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当比较结果是第一实体数 据单元与第二实体数据单元的内容相同时,确定该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当接收到的同步响应消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对接收到该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并确定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名称信息等。
例如:接收到的实体数据单元是iphone4,对该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该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包括苹果手机第4代,属性信息包括智能手机、品牌为苹果、颜色白色或者黑色等。
可选地,在对接收到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接收到的该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存储在本地。
即更新本地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
当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获取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判断该实体数据单元是否被解析,并在确定该实体数据单元没有被解析之后,对该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出该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名称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属性信息是指与商品相关的信息,不是仅仅指属性,例如:某一商品的好评度、商品的质量信息等等。
步骤26: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26中,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
同时,即时通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例如: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中包含了iphone4,该iphone4的一个属性信息为智能手机,那么针对给商品属性信息生成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中包含“智能手机”,例如:智能手机组。
或者,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同时,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例如: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中包含了iphone4的名称,该iphone4的一个名称信息为苹果第4代手机,那么针对给商品名称信息生成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中包含“iphone4”或者“苹果第4代手机”,例如:iphone4组或者苹果第4代手机组。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分组信息表征了第一用户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特征信息。
用户分组信息可以是类目信息,例如:手机类、电脑类;也可以是属性类信息,例如:智能手机、传统手机;还可以是名称信息,例如:三星手机、苹果手机等,其中,用户分组信息的划分粒度可以根据用户管理客户用户信息的需求确定,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里不做限定。
如表1所示,为建立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名称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确定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为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提高第一用户对第二 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6可以在步骤101中实施,也可以是在步骤102中实施,还可以是在步骤103中实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6的实施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式。
步骤102: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
在步骤102中,首先,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
具体地,即时通信服务器在第一用户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之后,查找设定时间周期内第二用户与该第一用户之间产生的对话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查找的对话信息还可以是从相邻上一次退出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到当前再次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期间由第二用户向该第一用户发送的对话信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对话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信息、声音信息以及视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向该第一用户发送对话信息的第二用户的数量不限于1个。
例如:假设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是“AAAA”,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为“BBBB”、“CCCC”和“DDDD”,设定时间周期内,“BBBB”向“AAAA”发送了两条对话信息,即“iphone4你家还有卖吗?”和“黑色iphone4还有吗?”;“CCCC”向“AAAA”发送了一条对话信息,即“三星手机能预定吗?”;“DDDD”向“AAAA”发送了一条对话信息,即“Mini iPad能免运费,货到付款吗?”。
其次,对获取的对话信息进行解析,并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具体地,对获取的对话信息进行解析,即确定对话信息中出现的实体数据单元,例如:“iphone4你家还有卖吗?”中出现或者涉及到的实体数据单元为iphone4,则可以认定这一对话信息是关注iphone4的对话信息;“黑色iphone4 还有吗?”中出现或者涉及到的实体数据单元为黑色iphone4,同样可以认定这一对话信息是关注iphone4的对话信息,并且是关注黑色iphone4的对话信息;“三星手机能预定吗?”中出现或者涉及到的实体数据单元为三星手机,则可以认定这一对话信息是关注三星手机的对话信息;“Mini iPad能免运费,货到付款吗?”中出现或者涉及到的实体数据单元为Mini iPad,则可以认定这一对话信息是关注Mini iPad的对话信息。
最后,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将对话信息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比较,确定对话信息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在确定对话信息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确定对话信息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之后,将该对话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中标注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这样既方便后续为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又能表明该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被分析过,避免二次对该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节省了网络资源。
步骤103: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步骤102中得到用 户分组信息的方式实现的,也可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的,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103中,根据步骤102中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与第一用户的对话信息中包含了实体数据单元的内容信息,那么与第一用户对话的用户就属于该用户分组信息所在的分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存在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出现在至少一个分组中的情况,也就是说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出现多个分组中,这里不做限定。
这样有利于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第一用户发布商品信息的效率。
如表2所示,为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的列表示意:


表2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方案,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这样,对于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第一用户,在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后,由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登录信息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利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间的匹配度,确定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关注度,利用这种关注度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不仅改善了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根据第二用户所属的分组,有针对性地为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了商品信息的发布效率。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方法,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各个步骤的详细描述。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第一步中,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
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的账户信息,还可以是用户端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即时通信标识,这里不做限定。
第二,即时通信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
即时通信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验证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本地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合法性审核通过;否则,确定合法性审核不通过。
第三,在通过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合法性审核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目标数据库如何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第四,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
具体地,目标数据库在接收到同步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在本地查找是否存储了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若在本地查找到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并确认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发生了更新,若确定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发生了更新,则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若确定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没有发生更新,则将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或者将没有更新的指令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可选地,当接收到的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时,目标数据库根据存储的即时通信标识与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地址信息之间 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一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对应的发布实体数据单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确定的该地址信息对应站点中的实体数据单元携带在同步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即时通信服务器。
第五,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响应消息,对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即时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之后,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具体地,即时通信服务器由于接收到目标数据库反馈的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内容不同,后续执行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即时通信服务器接收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并将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实体数据单元与本地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二实体数据单元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第一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二实体数据单元的内容不同时,确定该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当比较结果是第一实体数据单元与第二实体数据单元的内容相同时,确定该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当接收到的同步响应消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对接收到该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并确定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名称信息等。
可选地,在对接收到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接收到的该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存储在本地。
即更新本地存储的实体数据单元。
当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获取该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并判断该实体数据单元是否被解析,并在确定该实体数据单元没有被解析之后,对该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出该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名称信息等。
第六,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具体地,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
同时,即时通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或者,即时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同时,即时通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用户分组信息可以是类目信息,例如:手机类、电脑类;也可以是属性类信息,例如:智能手机、传统手机;还可以是名称信息,例如:三星手机、苹果手机等,其中,用户分组信息的划分粒度可以根据用户管理客户用户信息的需求确定,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里不做限定。
第二步: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
在第二步中,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并对该对话信息进行分析。
具体地,即时通信服务器在第一用户登录即时通信客户端之后,查找设定时间周期内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产生的对话信息。
其中,所述对话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信息、声音信息以及视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的对话信息不限于一条对话信息,可以是多条对话信息。
如图3所示,为分析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31:判断获取的该对话信息是否已经被分析过,若否,继续执行步骤32;若是,则结束后续操作。
具体地,确定获取的对话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是否已被分配在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2;若是,则结束后续操作。
步骤32:对获取的对话信息进行解析。
具体地,确定获取的对话信息中包含的内容信息。
步骤33: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34;若否,则跳转执行步骤32开始对下一条对话信息进行解析。
具体地,将解析出的对话信息中包含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进行匹配操作,确定解析出的对话信息中包含的内容信息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步骤34: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确定对话信息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 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之后,将该对话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内标注关注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这样既方便后续为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又能表明该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被分析过,避免二次对该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节省了网络资源。
第三步: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第二步的方式得到用户分组信息的方式实现的,也可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的,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如图4所示,为确定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41:根据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步骤42: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是否存在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43;否则,执行步骤44。
步骤43: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跳转执行45。
步骤44: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跳转执行步骤45。
步骤45: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存在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出现在至少一个分组中的情况,也就是说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出现多个分组中,这里不做限定。
这样有利于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推送商品信息,提高第一用户发布商品信息的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步骤201: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步骤202: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不限于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还可以得到关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其他信息,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203: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
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三是与本申请实施例一和本申请实施例二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申请,所述分类设备包括:获取模块11、匹配模块12和分类模块13,其中: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匹配模块12,用于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文字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
分类模块13,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
所述设备还包括:同步模块14,其中:
同步模块14,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目标数据库发送实体数据单元的同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库返回的同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用于表明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是否更新。
所述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接收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
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同步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时,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
所述设备还包括:解析模块15,其中:
解析模块15,用于在获取了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对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16,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16,用于在对接收到的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进行解析之后,将接收到的所述更新的实体数据单元存储在本地。
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确定的,包括: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者,
在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之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匹配模块12,具体用于获取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判断所述对话信息中是否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在判断结果是所述对话信息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时,建立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分类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建立的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根据确定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查找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在查找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所述分类模块13,还用于在查找不到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时,根据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并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生成 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
所述设备还包括:加载模块17,其中:
加载模块17,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的关联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加载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对应的分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的分类设备可以是集成在即时通信服务器内的逻辑部件,还可以是独立于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第三设备单元,这里不做限定。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五是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至本申请实施例四在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发明,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21、确定模块22和用户分组信息生成模块23,其中: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并
确定模块22,用于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用户分组信息生成模块23,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和/或,
根据确定的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生成所述名称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
所述设备还包括:关系建立模块24,其中:
关系建立模块24,用于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所述实体数据单元的名称信息、名称信息对应的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信息的分类、用户分组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主要包括:即时通信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库中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将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产生的对话信息与所述实体数据单元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对话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实体数据单元的属性信息和/或名称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