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68516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0608.8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104796554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725申请日:20150508|||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725

主分类号:

H04M1/725

申请人: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永华

地址:

101111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嘉创二路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代理人:

张洋; 黄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拨打电话,使得呼叫过程步骤简单化,进而有效节省呼叫过程所需时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其中,所述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包括: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包括: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5.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其中,所述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包括: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包括: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包括: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包括: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

说明书

说明书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通信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可以实现短信发送、互联网浏览及通话等不同的功能。
利用手机进行通话包括呼叫和接听,其中,现有的手机基本呼叫过程为,输入被叫号码点击拨打键进而发起呼叫,或者从手机通讯录、短消息中进入联系人详细信息界面,再点击拨打键进而发起呼叫。
然而,利用上述现有的手机呼叫过程进行呼叫,完成一个呼叫过程所需步骤较为繁琐,花费时间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以克服现有的手机呼叫过程步骤较为繁琐、花费时间多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包括:
当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
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
其中,所述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
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
其中,所述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包括:
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
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包括:
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通过监测终端设备是否移动且是否有遮盖,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有遮盖时,则直接提取联系人特征界面的联系人特征,并对该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起呼叫,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拨打电话,使得呼叫过程步骤简单化,进而有效节省呼叫过程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当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
具体的,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举例而言,联系人特征界面可以为显示联系人详情的界面,也可以为显示一条短信详情的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系人特征包括存储于终端设备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和未存储于终端设备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
步骤102、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具体的,通过步骤101终端设备启动监测自身是否移动,若移动,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该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定。
步骤103、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
具体的,通过步骤101至步骤103,获知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有遮盖,根据用户操作规律,可以获知用户将手机移动至耳边,需要呼叫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在无需获取用户点击拨打键的触发命令,而直接进行呼叫该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
其中,呼叫界面即为现有技术中拨打电话过程中按下拨打键后所显示的界面,该界面显示被叫方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或联系人姓名,或与被叫方的联系人特征对应的图片信息等。
进一步的,步骤101中所述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具体可以为: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
相应的,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具体可以为: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
具体的,终端设备利用重力传感器读取各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时间,获取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该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由正面向上转变为正面向左或向右整个过程所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的,步骤102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具体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中的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即该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步骤103中所述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具体可以为: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
其中,该预设规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定,举例而言,在提取到多个联系人特征时,可以自动呼叫第一个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或者,根据历史通信信息(通话、通话时长、短信等)获取联系最为频繁的联系人特征并进行呼叫。
本实施例,在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通过监测终端设备是否移动且是否有遮盖,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有遮盖时,则直接提取联系人特征界面的联系人特征,并对该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起呼叫,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拨打电话,使得呼叫过程步骤简单化,进而有效节省呼叫过程所需时间。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当前界面信息,判断是否进入联系人特征界面,若是则执行S202。
S202、启动监测自身是否移动,若移动则执行S203,若否则执行S201。
S203、判断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S204,若否则执行S201。
S204、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自身是否有遮盖,若是则执行S205,若否则执行S201。
S205、提取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自动呼叫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并由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
本实施例,终端设备通过判断获知进入联系人特征界面时,启动监测自身移动的距离,若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自身是否有遮盖,若有遮盖时,直接呼叫该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拨打电话,使得呼叫过程步骤简单化,进而有效节省呼叫过程所需时间。
图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监测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其中,监测模块11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处理模块12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其中,所述联系人特征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为具有所述联系人特征的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11用于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具体可以为:利用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是否大于0;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具体可以为: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0。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11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具体可以为:利用接近传感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若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具有的联系人特征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具体可以为:根据预设规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 征界面中的一个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监测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可以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发送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也可以对应终端设备的收发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监测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执行上述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和终端设备。本发明终端设备智能拨打电话的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显示联系人特征界面时,监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移动;若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遮盖;若所述终端设备有遮盖,则提取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中的联系人特征,对所述联系人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呼叫,并由所述联系人特征界面切换至呼叫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终端设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