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8425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8032.0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号:

CN104780624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80/02申请日:20150331|||公开

IPC分类号:

H04W80/02(2009.01)I

主分类号:

H04W80/02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夏元清; 詹玉峰; 蒲钒; 娜茜泰; 孙中齐; 闫莉萍

地址: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代理人:

仇蕾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克服标准IEEE 802.15.4协议最低时延为15.36ms的局限性,能够达到快速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步骤一、修改MAC数据帧格式;步骤二、将MAC层定时器由与任务管理系统共用定时器2改变为使用定时器1,通过使用协调器和一个普通通信节点的终端设备,测试节点中的数据从准备就绪到传送到缓冲区中总共花费时间,并根据步骤一修改的数据帧格式计算数据长度,通过该数据长度计算从缓冲区发送出去离开节点花费时间,以此计算出协调器和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隙;步骤三、设计基于TDMA的MAC层接入方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修改MAC数据帧格式,使MAC层数据帧达到最小,减少每个终端 发送数据的时间; 步骤二、将MAC层定时器由与任务管理系统共用定时器2改变为使用定时 器1,通过使用协调器和一个普通通信节点的终端设备,测试节点中的数据从准 备就绪到传送到缓冲区中总共花费时间,并根据步骤一修改的数据帧格式计算 数据长度,通过该数据长度计算从缓冲区发送出去离开节点花费时间,以此计 算出协调器和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隙; 步骤三、设计基于TDMA的MAC层接入方案:通过步骤二计算出的协调器和 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隙,给协调器以及终端设备安排固定时隙,最大化信道利用 率以及最小化时延;通过协调器创建网络,占用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一个时隙, 后续每一个终端节点加入网络,按照步骤二计算的工作时隙长度加入到网络当 中,完成新协议设计方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 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创建网络采用以下方法: (1)、协调器创建网络,发送信标帧给周围终端设备; (2)、终端设备接收信标帧,发送请求加入网络命令,协调器接收加入网 络命令,在尚未超出本身资源允许情况下接受请求发送确认请求给终端设备; (3)、网络组建完成,终端节点发送传感器数据给协调器,网络稳定工作。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 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新协议的设计在TI公司CC2530设备以及配套代码 包上实现。

说明书

说明书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无线通信MAC层信道接入协议的分析、 设计以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由于其在调试以及维护方面 的方便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工业自动化系统对传感器以及执行器 的数据更新的时延有很严格的要求。IEEE802.15.4协议在其设计之初其一大特 性就是能够应用于控制系统当中。但是其存在严重不足,如对于某些快速控制 系统,采样周期需要低于10ms,这种情况下其满足不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标准IEEE 802.15.4协议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快速控 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克服标准IEEE 802.15.4协议最低 时延为15.36ms的局限性,能够达到快速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修改MAC数据帧格式,使MAC层数据帧达到最小,减少每个终端 发送数据的时间;
步骤二、将MAC层定时器由与任务管理系统共用定时器2改变为使用定时 器1,通过使用协调器和一个普通通信节点的终端设备,测试节点中的数据从准 备就绪到传送到缓冲区中总共花费时间,并根据步骤一修改的数据帧格式计算 数据长度,通过该数据长度计算从缓冲区发送出去离开节点花费时间,以此计 算出协调器和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隙;
步骤三、设计基于TDMA的MAC层接入方案:通过步骤二计算出的协调器和 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隙,给协调器以及终端设备安排固定时隙,最大化信道利用 率以及最小化时延;通过协调器创建网络,占用一个工作周期的第一个时隙, 后续每一个终端节点加入网络,按照步骤二计算的工作时隙长度加入到网络当 中,完成新协议设计方法。
上述新协议的设计在TI公司CC2530设备以及配套代码包上实现。
附图说明
图1.IEEE802.15.4超帧结构;
图2.无线控制系统拓扑结构
图3.IEEE802.15.4MAC数据结构;
图4.改进MAC协调器数据结构;
图5.改进MAC终端节点数据结构;
图6.协调器和终端节点数据处理时隙图;
图7.新协议超帧时隙结构;
图8.TDMA下Sniffer抓取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
一、IEEE 802.15.4标准协议中,我们针对的是快速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 所以对于图1的超帧结构中,去除不活跃时隙。既有信标间隔等于超帧间隔。 即SD=BI(SD为超帧时隙间隔,BI为信标帧间间隔),由
SD=aBaseSuperframeDuration×2SO
得当SO=0时,超帧间隔最小,为SD=0.96*16=15.36ms。
其中aBaseSuperframeDuration为超帧的基本时隙间隔,最短情况下为15.36ms。 SO为Superframe Order(超帧级数)。
因此无论终端设备工作与CSMA/CA竞争接入信道还是工作于无竞争接入时 隙(CFP)工作模式下,最短采样周期为15.36ms,达不到我们设计的最短采样 周期为10ms的控制系统的需求,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 新型改进协议。
二、终端设备发送从准备数据到发送数据需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侦听到 协调器发送的信标帧,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花费时间T1;第二终端设备将待发送 的数据从应用层调度到发送缓冲区,花费时间T2;第三终端设备将发送缓冲区 中的数据发送到无线信道上,花费时间为T3。总的时间花费为Ttotal=T1+T2+T3。
其中时间T3我们可以计算得到,但是T1和T2只能通过实验来得到。为了验证 我们的新协议,我们采用的是TI公司的CC2530及其代码包对其进行实验测试。
三、如图3所示为标准协议下的MAC数据帧结构,但是我们为了减少时间 消耗,对MAC层数据帧进行压缩,得到图4所示的协调器数据帧以及图5所示 的终端设备的数据帧。
四、为了得到T1和T2,我们采用两个CC2530模块,其中一个为协调器,另 外一个为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为其工作时隙图。让协调器和终端设备各自发 送500次数据,进行500组数据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表一
协调器的T3=TSHR+TPHR+TPSDU+TCCA,根据标准协议可得物理层的数据帧为MAC 层帧加上6B的数据头,所以
T C , 3 = ( 17 + 6 ) × 8 250 × 10 3 + 0.128 = 0.864 ms ]]>
终端设备的T3为
T E , 3 = ( 15 + 6 ) × 8 250 × 10 3 + 0.128 = 0.8 ms ]]>
五、下面对协调器以及终端节点的时隙分别进行计算
(1)协调器:协调器是工作于每个超帧时隙的开始,其消耗总时间为
T C total = T C , 1 + ( T C , 2 min , T C , 2 max ) + T C , 3 ]]>
T C total = 0.085 + ( 0.75 ~ 0.95 ) + 0.864 = ( 1.699 ~ 1 . 899 ) ms ]]>
(2)终端节点1:终端节点1等待接收协调器信标帧,等到接收到信标 帧,执行中断处理函数消耗时间,将待发送数据调度到发送缓冲区消耗时间, 数据从节点传输到无线信道上传输消耗的时间。总时间为:
T E , 1 total = T E , 1 + ( T E , 2 min , T E , 2 max ) + T E , 3 ]]>
T E , 1 total = 0.085 + ( 0.75 ~ 0.95 ) + 0.80 = ( 1.635 ~ 1 . 835 ) ms ]]>
同时相邻两数据帧如果都能被准确接收到,相邻两数据帧之间必须有时间 间隔,叫帧间时间。分为长数据帧间隔和短数据帧间隔。本文中设定MAC层只 发送15比特数据,所以需要短数据帧间隔。根据IEEE 802.15.4协议标准,短 数据帧间隔为0.192ms。所以节点1消耗的总时间为:
(1.635~1.835)+0.192=(1.827~2.027)ms
(3)终端节点2:对于节点2,在节点1发送数据的时候,它不能发送数 据。但是其可以将内部数据调度到发送缓冲区中。也就是说在节点1执行一次 数据发送流程中,节点2可以提前0.75~0.9ms将数据调度到发送缓冲区中,但 是为了确保无冲突,本文研究在最差的情况,即节点2只能提前0.75ms将数据 调度到缓冲区。
2.027-0.75-0.085=1.192ms
0.085+1.192+(0.75~0.95)+0.192=(3.019~3.219)ms
即理论上最差情况下,节点1和节点2占据时间为3.019~3.219ms。
(4)终端节点3:其计算过程如节点2的计算过程,可得:
3.219-0.085-0.75=2.384ms
0.085+2.384+(0.75~0.95)+0.80+0.192=(4.211~4.411)ms
理论上最差情况下,节点1、2和3占据时间为4.211~4.411ms。同理可得 节点1、2、3和4占据时间为5.403~5.603ms,节点1、2、3、4和5占据时间 为6.595~6.765ms节点1、2、3、4、5和6占据时间为7.787~7.987ms。加上协 调器总共消耗时间为
T = T C total + Σ i = 1 6 T E , i total = ( 1.699 ~ 1.899 ) + ( 7.787 ~ 7.987 ) = ( 9.486 ~ 9.886 ) ms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修改了TI公司IEEE802.15.4代码包,使其工作于TDMA 信道接入模式下。使用定时器2将协调器以及终端节点在超帧中的时隙预先设 置好,其时隙图如图7所示。设置完成后,创建网络,创建过程如下:
1、协调器创建网络,发送信标帧给周围终端设备;
2、终端设备接收信标帧,发送请求加入网络命令。协调器接收加入网络命 令,在尚未超出本身资源允许情况下接受请求发送确认请求给终端设备。
3、网络组建完成,终端节点发送传感器数据给协调器,网络稳定工作。
使用Sniffer抓取数据如图8所示,其显示出我们设计的新协议完全能够 使得整个网络的采样周期保持在10ms范围内,从而使得采样周期在10ms的控 制系统同样能够采用基于IEEE802.15.4的无线通信网络作为其数据传输媒介。

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快速控制系统的IEEE 802.15.4新协议设计方法,克服标准IEEE 802.15.4协议最低时延为15.36ms的局限性,能够达到快速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步骤一、修改MAC数据帧格式;步骤二、将MAC层定时器由与任务管理系统共用定时器2改变为使用定时器1,通过使用协调器和一个普通通信节点的终端设备,测试节点中的数据从准备就绪到传送到缓冲区中总共花费时间,并根据步骤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