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及具有此镜头之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成像镜头及具有此镜头之电子装置.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8081 A(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CN104238081A(21)申请号 201410185865.X(22)申请日 2014.05.0514/137,949 2013.12.20 USG02B 13/18(2006.01)G02B 7/02(2006.01)G02B 1/04(2006.01)(71)申请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园区创新路8号玉晶科技大厦(72)发明人马修博恩 李柏彻 叶致仰唐子健(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代理人巫丽青(54) 发明名称光学成像镜。
2、头及具有此镜头之电子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具有此镜头之电子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光圈、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30)优先权数据(51)Int.Cl.。
3、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7页 附图1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7页 附图16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8081 ACN 104238081 A1/2页2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光圈、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每一透镜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的像侧面,其中: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
4、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及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总和定义为ALT,且AC45为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其中ALT和AC45还满足ALT/AC454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C34为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CT3为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34和CT3还满足0.55。
5、AC34/CT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C12为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其中AC12和AC45还满足AC12/AC45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CT1为该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34和CT1还满足0.80AC34/CT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至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CT6为该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AG和CT6还满足3.70AAG/CT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
6、AC12为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其中AC12和AAG还满足2.70AAG/AC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BFL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后焦距,即该第六透镜之该像侧面至一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且其中BFL和AC45还满足BFL/AC453.5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EFL为有效焦距且CT4为该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EFL和CT4还满足1.20EFL/CT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C34为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CT3为该第三。
7、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34和CT3更满足0.55AC34/CT3的条件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至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总和且C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AG和CT3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3.50AAG/CT3。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EFL为有效焦距且C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EFL和CT2还满足2.95EFL/CT2。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CT4为该第四透镜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38081 A2/2页3。
8、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AG和CT4还满足4.20AAG/CT4。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C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34和CT2还满足1.85AC34/CT2。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EFL为有效焦距且CT3为该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EFL和CT3还满足1.80EFL/CT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为该第一至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总和且AC12为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其中AAG和AC12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
9、2.70AAG/AC12。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C45为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CT2为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45和CT2更满足1.80AC45/CT2的条件式。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C56为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CT1为该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且其中AC56和CT1更满足0.80AC56/CT1的条件式。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皆使用塑料构成。20.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
10、一镜筒,固定于该机壳上,并具有一模块机壳单元;一光学成像镜头,设置于该镜筒内;及一影像传感器,设置于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光圈、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及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权 利 要。
11、 求 书CN 104238081 A1/27页4光学成像镜头及具有此镜头之电子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乃是与一种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相关,且尤其是与一应用六片式透镜之红外线光学成像镜头及具有此种镜头之可携式电子装置相关。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具有内建数字相机的行动装置变得越来越普及。在数字相机与手机的小型化趋势以及科技持续的演进下,使得感光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组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光学传感器及光学成像镜头也必须随之小型化。然而,在尺寸缩小。
12、时,仍必须兼顾这些光学成像镜头之良好光学性能。0003 人眼无法直接接收波长超过700奈米的光线。这些波长的光线具有抗干扰、低成本、低功耗及无法被人眼侦测等特性。其常常用于如遥控器、红外线侦测系统等装置之中。在最近几年,已经开发出使用红外线侦测器来侦测使用者的移动而达成与用户互动的互动电子装置。举例而言,台湾专利公开号第201111828号的申请案已揭露如此的红外线光学成像镜头群组,其具有相对较窄之约为35度的半视角。0004 因此,本发明揭露一种具有高质量、低成本及较广视角的光学成像镜头。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之某些实施例系与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相关。在某些实施例中,一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
13、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光圈、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为凸面部,该第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为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为凸面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0006 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总和定义为ALT,且AC45。
14、为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在某些实施例中,ALT和AC45还满足ALT/AC4545.0之条件式。0007 本发明之某些实施例系与一种内建数字相机之电子装置相关。此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镜筒,固定于该机壳上、及一光学成像镜头,设置于该镜筒内。此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可以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光圈、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
15、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2/27页5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0008 AC34为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且CT3为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AC34和CT3还满足0.55AC34/CT3之条件式。0009 在某些实施例中,此可携式电子装置更包含采用板上连接式芯片封装(COB)的影像传感器。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成像镜头相对于影像传感器是可移动的以提供变焦功能。0010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
16、011 本发明通过减少透镜的厚度或是其间的空气间隙,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整体长度,且通过设计将第一透镜设计为具有负屈光率、第二透镜设计为具有负屈光率、第三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第五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且第六透镜设计为具有负屈光率,在维持合适的光学表现下来减少透镜的整体厚度。本发明所有的六片透镜皆可以使用塑料材质,提升了产品的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将光圈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以得到较大的半视角与改善光学成像系统的表现。附图说明0012 图1提供一个透镜的范例来解释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名词。0013 图2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
17、剖面示意图。0014 图2B、2C和2D分别显示图2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15 图3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16 图3B、3C和3D分别显示图3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17 图4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18 图4B、4C和4D分别显示图4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4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19 图5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20 图5B、5C和5D分别显示图5A的实。
18、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21 图6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22 图6B、6C和6D分别显示图6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23 图7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24 图7B、7C和7D分别显示图7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25 图8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七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26 图8B、8C和8D分别显示图8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
19、畸变像差的图表。0027 图9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八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28 图9B、9C和9D分别显示图9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3/27页6畸变像差的图表。0029 图10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九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之简要剖面示意图。0030 图10B、10C和10D分别显示图10A的实施例中之纵向球差、在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变像差的图表。0031 图11显示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建光学成像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一实施例的剖面图。0032 图12显示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建光学成像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之另。
20、一实施例的剖面图。0033 【符号说明】0034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光学成像镜头0035 L1 第一透镜0036 L2,L2 第二透镜0037 L3,L3 第三透镜0038 L4,L4,L4“ 第四透镜0039 L5,L5 第五透镜0040 L6 第六透镜0041 70 滤光片0042 72 影像传感器0043 110 机壳0044 120 光学成像模块0045 130 镜筒0046 140 模块后座单元0047 141 镜头后座0048 142 第一座体单元0049 143 第二座体单元0050 144 线圈0051 145 磁性组件00。
21、52 146 影像传感器后座0053 171 影像传感器0054 173 基板0055 R1,R3,R5,R7,R9,R11 物侧面0056 R2,R4,R6,R8,R10,R12 像侧面0057 AC12,AC23,AC34,AC45,AC56 空气间隙0058 CT1 第一透镜L1的厚度0059 CT2 第二透镜L2的厚度0060 CT3 第三透镜L3的厚度0061 CT4 第四透镜L4的厚度0062 CT5 第五透镜L5的厚度0063 CT6 第六透镜L6的厚度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4/27页70064 BFL 背焦距0065 I 光轴0066 I-I 轴线0067 A,。
22、B,C,D,E 区域具体实施方式0068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乃提供有图式。此些图式乃为本发明揭露内容之一部分,其主要系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之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之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系与六片光学成像镜头相关,其可以广泛的使用于例如是手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平板计算机或是类似的电子装置中,且其系使用感光耦合组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组件(CMOS)光学传感器。在说明书以下的实施例中描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光学数据及。
23、其他参数。本领域人士亦可知晓其他的光学系统也可以使用本所明书中所揭露的方式来设计。0069 本篇说明书所言之“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位于光轴附近区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而言。“一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包括位于某区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该区域相较于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外侧区域,朝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为“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而言。0070 图1提供一个透镜的范例来解释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名词。如图1中所示,其中“I“为此范例透镜2的光轴且此范例透镜2是以该光轴I为对称轴径向地相互对称。该透镜之物侧面于A区域具有凸面部、B区域具有凹面部而C和D区域具有。
24、凸面部,原因在于A区域相较于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外侧区域(即B区域),朝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为向外凸起,B区域则相较于C或D区域更为向内凹陷,而C或D区域相较于E区域也同理地更为向外凸起。“位于圆周附近区域”,是指位于透镜上仅供成像光线通过之曲面之位于圆周附近区域,亦即图中之C或D区域,其中,成像光线包括了主光线(chief ray)Lc及边缘光线(marginal ray)Lm。“位于光轴附近区域”是指该仅供成像光线通过之曲面之光轴附近区域,亦即图中之A区域。“位于透镜的外侧圆周附近区域”,是指位于透镜表面仅供成像光线通过之曲面之位于圆周附近区域,亦即图中之C或D区域。此外,该透镜还包含一延伸部。
25、E,用以供该透镜组装于一光学成像镜头内,理想的成像光线并不会通过该延伸部E,但该延伸部E之结构与形状并不限于此,以下之实施例为求图式简洁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0071 第一实施例0072 图2A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六片光学成像镜头100之简要剖面示意图。此光学成像镜头100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光圈(aperture stop)AS、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及一第六透镜L6。这些透镜L1L6皆以该光轴为对称轴径向地相互对称,且每一透镜接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的像侧面。007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在。
26、光轴附近的凸面部1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12,其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13,及一位于圆周附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5/27页8近区域的凹面部14。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在光轴附近区域的的凹面部21,及一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22,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L2之像侧面在光轴附近区域及外侧圆周附近区域皆为凹面部23。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2,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L3之像侧面在光轴附近区域及圆周附近区域皆为凹面部33。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
27、附近区域的凸面部41,及一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42,其像侧面为凸面且光轴附近区域及圆周附近区域皆为凸面部43。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在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51,及一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52,其像侧面为凸面且在光轴附近区域及圆周附近区域皆为凸面部53。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光率,其物侧面具有一在光轴附近区域凹面部61,及一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62,其像侧面具有一在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63,及一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64。0074 光学成像镜头100也包括一用来挡掉可见光的滤光片。在某些实施例中,此滤光片过滤掉低于波长约700奈米的光线。此光学滤光片阻挡可见光谱中较短波长的光线而使得。
28、波长超过约700nm的光线通过。此滤光片藉由降低来自其他光源的干涉而改善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红外线表现。虽然在图中显示此滤光片是位于第六透镜与成像平面之间的单一滤光片,但是此滤光片可以放在其他任何位置或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滤光组件。R1和R2分别是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类似地,R3和R4分别是第二透镜L2的物侧和像侧表面。类似地,R5和R6分别是第三透镜L3的物侧和像侧表面。R7和R8分别是第四透镜L4的物侧和像侧表面。R9和R10分别是第五透镜L5的物侧和像侧表面。R11和R12分别是第六透镜L6的物侧和像侧表面。0075 在图2A到10A中,CT1是第一透镜L1的厚度,CT2是第二透镜。
29、L2的厚度,CT3是第三透镜L3的厚度,CT4是第四透镜L4的厚度,CT5是第五透镜L5的厚度,CT6是第六透镜L6的厚度。这些厚度CT1CT6皆是沿着光轴来测量的。AC12是介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间的空气间隙,AC23是介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间的空气间隙,AC34是介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间的空气间隙,AC45是介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间的空气间隙,AC56是介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间的空气间隙。这些空气间隙AC12AC56也皆是沿着光轴来测量的。BFL代表背焦距,其是介于第六透镜之像侧面与成像平面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BFL包括滤光片的厚度,假如其是介于第六透镜与成像平面之间的话。在本说明书中,E。
30、FL代表有效焦距,其一般也称为焦距。一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定义为平行光线聚集在一焦点上的距离。在此则将焦距称为有效焦距以与背焦距区分。0076 在以下的段落中,ALT表示从第一到第六透镜的整体厚度,即ALTCT1+CT2+CT3+CT4+CT5+CT6。AAG则代表从第一到第六透镜沿着光轴的整体空气间隙,即AAGAC12+AC23+A C34+AC45+AC56。0077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特定实施例,为了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整体长度,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达成:减少透镜的厚度或是其间的空气间隙。然而,很难在维持合适的光学表现下来减少透镜的整体厚度。因此,将第一透镜设计为具有负屈光率、第二透镜设计为具有。
31、负屈光率、第三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第五透镜设计为具有正屈光率且第六透镜设计为具有负屈光率。为了提升产品的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所有的六片透镜皆可以使用塑料材质。光圈可以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以得到较大的半视角与改善光学成像系统的表现。0078 根据第一实施例,该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该第二透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6/27页9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在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构成且其像侧面。
32、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使用六片非球面的塑料镜片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及简化制程。0079 第1A表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0之详细光学数据。0080 第1A表0081 0082 0083 在第一实施例中,有效焦距(EFL)是1.956毫米,而半视角(HFOV)是55.142度。F数为2。像高是2.85毫米。背焦距(BFL)是0.897毫米。光学成像镜头100自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平面的整体长度是11.717毫米。0084 此透镜的非球面曲线系使用下列公式定义:0085 0086 其中:Y表示非球面曲面上的点与光轴的垂。
33、直距离;Z(Y)表示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之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R表示透镜表面之曲率半径;K为锥面系数(Conic Constant);a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0087 第1B表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100之各镜片之非球面数据的锥面系数K和非球面系数。0088 第1B表0089 0090 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7/27页10表面标号#R1R2R3R4R5R6K-2.03771E+02-1.81819E-02-5.00461E+00-3.13025E-01-6.48206E-021.08551E+02a42.078。
34、84E-03-7.57710E-033.27312E-03-1.72388E-03-2.26761E-026.69189E-03a6-8.07452E-052.57065E-056.89163E-052.78942E-04-2.37787E-03-3.05768E-04a85.55986E-068.60823E-072.62303E-071.57774E-056.07899E-041.10140E-03a10-2.04360E-07-3.73298E-089.11250E-084.83860E-06-1.38080E-05-6.15178E-05a125.91216E-09-1.05860E-。
35、082.14235E-086.92729E-07-3.90632E-06a14a16表面标号#R7R8R8R10R11R12K3.24553E+00-1.04438E+008.57320E+00-2.15044E+003.07651E+01-4.44894E-01a41.80205E-022.04151E-022.46408E-031.86235E-03-3.07535E-02-3.49252E-02a66.89736E-033.39198E-034.17454E-046.82115E-06-3.51405E-042.94732E-03a85.37578E-036.17235E-03-1.56201E-042.31711E-051.67567E-05-1.69449E-04a101.37980E-033.46637E-032.41713E-05-2.94688E-061.95617E-062.87562E-06a129.19997E-162.21137E-15-3.79008E-06-1.33525E-071.44025E-08a14a16说 明 书CN 104238081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