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8323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0570.3

申请日:

2014.01.27

公开号:

CN104812000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28/06申请日:20140127|||公开

IPC分类号:

H04W28/06(2009.01)I; H04L1/18

主分类号:

H04W28/06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昕; 和峰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代理人:

田红娟; 龙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在数据接收端PDCP设置定时器开启条件,在进行数据包接收时,在定时时长内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和排序,在定时器关闭条件满足时,关闭定时器继续数据包传输。实现了PDCP数据包的高效有序传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开启条件为: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递交给上层的PDU的SN未连续;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关闭条件为: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或者,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内,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的接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RLC模式相关为: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自动重传请求ARQ最大允许时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或者,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定 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为:主基站MeNB,或用户终端UE。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MeNB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自身进行设置;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UE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所述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 AM的分流承载,且所述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因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请求数据重发,所述数据接收端PDCP重启所述定时器,以进行数据接收。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启定时器关闭时,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数据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则将排序、处理后的数据包递交给上层;当所述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所述数据接收端PDCP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10.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开启单元、触发关闭单元;其中,触发开启单元,用于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触发关闭单元,用于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 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启单元包括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开启条件;当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递交给上层的PDU的SN未连续;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时,开启定时器。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关闭单元包括关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关闭条件;当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或者,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内,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时,关闭定时器。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计时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计算定时器时长为: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自动重传请求ARQ最大允许时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相关的时延之和;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为:主基站MeNB、或,用户终端UE。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MeNB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自身进行设置;当所述数据接收 端为UE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所述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超时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 AM的分流承载,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包时,根据数据接收端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请求定时器重启并传输数据。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时处理单元还包括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在定时器关闭时,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排序、处理后的PDCP PDU递交给上层;当所述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进行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指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标准的不断演进,移动分组业务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单个终端的数据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以长期演进(LTE)系统为例,在20M带宽内可以支持下行最大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后续的增强LTE(LTE-A)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达到1Gbps。
终端数据业务量膨胀式的增长,使得移动网络的服务能力和部署策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增强现有的网络部署和通讯技术,另一方面希望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网络拓展,从而达到快速提升网络性能的目的。而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仅通过对宏网络进行增强以提供经济、灵活、高能力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部署低功率节点(LPN)以提供小小区覆盖的网络策略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小小区的部署及能力方面的增强已经被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3GPP)确认为未来网络发展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课题之一。目前,业界对在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或边界处部署低功率节点、两者共同组成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系统架构中的接入网,从而为用户设备(UE)提供联合的数据传输服务的场景非常认同,并且已基本确定了这种系统架构。图1为本发明适用的系统架构网络部署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这种系统架构中,与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建有S1-MME接口、并被CN视作移动锚点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 eNB,简称MeNB);除MeNB外,为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节点,称为次基站(Secondary eNB,简称SeNB)。MeNB与SeNB间的存有数据传输接口,可传输控制面消息与用户面数据。MeNB与SeNB和UE间均建有无线接口(一般是指Uu),也就是说,UE处于双连接态(Dual  Connectivity,简称DC)。
图2是本发明适用的承载级分流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系统架构下的下行数据为例,EPS承载(bearer)#1的传输操作同现有技术,由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S-GW)通过S1-U接口发送给MeNB、再由MeNB通过Uu口发送给UE;而EPS bearer#2的传输是在由S-GW通过S1-U接口将数据包发送给MeNB后,MeNB仅将部分数据包通过Uu口发送给UE,而另一部分数据包则通过主基站与次基站数据接口传输给SeNB、再由SeNB通过Uu口发送给UE。这样,同一承载的数据包借由两个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极大地提高了该分流承载(即EPS bearer#2)的吞吐量,满足了UE的数据速率需求。
图3为本发明应用的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流承载具备两个独立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及以下各协议层。也就是说,在数据的发送端,依据确定的分流策略,数据包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层将被分流的数据包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发送给分流节点的RLC层、另一部分数据包由自身的RLC层(及以下的各协议层)进行发送;在数据的接收端,两个RLC层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处理后递交给统一的PDCP层。
在原有单连接(即未分流)的用户面架构中,接收端的PDCP只会收到一个RLC实体递交来的数据包,且数据包通过PDCP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简称SN)的标识按序递交。对于RLC确认模式(Acknowledge Mode,简称AM)的承载来说,其数据包的递交更会是连续的、完整的。但是,在采用两条传输链路对应的RLC是彼此独立时,RLC虽然仍各自向PDCP递交按序的数据包,但对于统一接收数据包的PDCP而言,从两个RLC接收到的数据包之间便极可能是乱序的,这是因为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链路的时延不同。因此,接收端的PDCP需要对数据包进行统一的排序。通常来讲,在LTE系统中,排序可以采取配置定时器的方法,但具体到用户面架构下的PDCP层的排序,如何合理配置定时器及进行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PDCP进行数据包分流传输时,解决由于两个RLC时延造成数据包乱序问题,实现数据包的高效排序。
为了达到本申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
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
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
进一步地,定时器开启条件为:
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递交给上层的PDU的SN未连续;
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
进一步地,定时器关闭条件为:
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
或者,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内,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的接收。
进一步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RLC模式相关为:
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自动重传请求ARQ最大允许时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或者,
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 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定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端为:主基站MeNB,或用户终端UE。
进一步地,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MeNB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自身进行设置;
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UE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
所述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
进一步地,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 AM的分流承载,且所述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接收端因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请求数据重发,所述数据接收端PDCP重启所述定时器,以进行数据接收。
进一步地,重启定时器关闭时,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则将排序、处理后的数据包递交给上层;
当所述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所述数据接收端PDCP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触发开启单元、触发关闭单元;其中,
触发开启单元,用于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
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
触发关闭单元,用于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 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
进一步地,触发开启单元包括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开启条件;当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递交给上层的PDU的SN未连续;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时,开启定时器。
进一步地,触发关闭单元包括关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关闭条件;当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或者,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内,所述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时,关闭定时器。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计时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计算定时器时长为:
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自动重传请求ARQ最大允许时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相关的时延之和;
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进一步地,定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端为:主基站MeNB、或,用户终端UE。
进一步地,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MeNB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自身进行设置;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为UE时,所述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
所述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超时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 所述RLC AM的分流承载,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包时,根据数据接收端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请求定时器重启并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超时处理单元还包括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在定时器关闭时,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排序、处理后的PDCP PDU递交给上层;
当所述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进行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本申请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在PDCP设置定时器开启条件,在进行数据包传输时,在定时时长内对数据包进行传输和排序,在定时器关闭条件满足时,关闭定时器继续数据包传输。实现了PDCP数据包的高效有序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适用的系统架构网络部署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适用的承载级分流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的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
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
本步骤中、定时器开启条件为: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递交给上层的PDU的SN未连续;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PDU的SN连续指的是类似自然数般的队列连续,如N、N+1、N+2(N为非负整数);另外,还包括在SN达到最大值后的翻转连续,如SN长度为L位,那么SN(初始值为0)为最大值2的L-次方-1的数据包与下一个SN=0的数据包是连续的。
进一步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RLC模式相关为: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自动重传请求(ARQ)最大允许时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或者,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是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相对的一个时延,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是在通信过程中协议对数据传输过程的统计获得的平均值,而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是指根据系统的性能和对数据传输的要求进行设定的与主基站和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相关的一个时长数据,一般根据系统性能要求及获取和记录的时延数据进行设定,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数据接收端为:主基站(MeNB),或用户终端(UE)。
当数据接收端为UE时,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
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
通过设置定时器开启条件,在PDCP数据传输需要定时时进行计时,按照计时器时长设置进行数据包的接收及排序,实现了一个合理的时长内,数据接收端的PDCP对未按序收到的数据包予以等待、且不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数据通道/缓存区的堵塞,由此兼顾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可靠性。
步骤401、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
本步骤中、定时器关闭的条件为: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或,定时器时长内,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排序的PDCP PDU是指按照协议要求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数据传输在协议中是按照网络层结构逐层向上传输,这里上层是指数据传输的下一步的协议层。另外排序后在PDCP的处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处理后传输给上层的陈述只是为了方案的完整。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在定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
在满足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进行数据的下一步传输,通过定时器的管理,实现排序后的数据包及时有效的传输,在保证数据包正确排序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性能。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 AM的分流承载,且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因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请求数据重发,数据接收端PDCP重启所述定时器,以进行数据接收。
进一步地,当重启定时器关闭时,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则将排序后的数据递交给上层;
当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所述数据接收端PDCP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进行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图5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
触发开启单元、触发关闭单元;其中,
触发开启单元,用于当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
触发开启单元包括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开启条件;当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 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接收到的PDU的SN未连续;或者,PDCP对应的两个RLC转换为一个RLC时,开启定时器。
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RLC模式相关。
触发关闭单元,用于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
触发关闭单元包括关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器关闭条件;当定时器的时长值已到达;或者,定时器的时长内,数据接收端的PDCP完成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的PDCP PDU时,关闭定时器。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计时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RLC模式相关计算定时器时长为: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确认模式(A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 ARQ最大允许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非确认模式(UM)的分流承载,所述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本发明定时器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再开启新的定时器进行计时。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端为:MeNB、或,UE。
当数据接收端为MeNB时,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自身进行设置;当数据接收端为UE时,定时器的时长值由MeNB通过控制面消息对UE进行指示设置;
控制面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PDCP层控制面(PDU),或新增控制面信令。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超时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分流承载为映射到所述RLC AM的分流承载,分流承载链路释放后,数据接收端未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包时,根据数据接收端向数据发送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进行定时器重启并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超时处理单元还包括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在定时器关闭时,
当接收端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CP PDU,排序PDCP PDU递交给上层;
当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PDCP PDU,将接收到的SN小于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CP PDU进行排序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从传输终端的接收端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只是为了更为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显示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6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如图6所示,
初始时UE处于单连接态,仅与MeNB间有数据传输,相应的操作规范均同现有协议标准。当用户终端正在执行数据传输,主基站接收到无线信号质量测量上报,或、节点的负荷情况等信息,需要添加SeNB进行分流时,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0、基于UE的用户平面无线信号质量测量上报和/或,节点的负荷情况等信息,MeNB选择添加SeNB决策,选择一SeNB作为分流节点。
步骤601、MeNB向SeNB请求分流资源的请求信息,并得到SeNB回复的响应信息(携带同意分流的、对允许的分流资源的无线配置等信息的消息)。
步骤602、MeNB通过RRC重配置连接消息向UE指示新的资源配置,消息中携带对分流承载的PDCP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本步骤中,定时器时长和分流承载映射的RLC模式相关,对映射到RLCAM的分流承载,定时器时长值为: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 AM的分流承载,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RLC ARQ最大允许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及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或,
当分流承载为映射到RLC UM的分流承载,定时器时长值为:
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平均时延、MAC ARQ最大时延、调度时延、与主基站与次基站接口相关的时延之和。
步骤603、UE接收到RRC重配置连接消息后,进行新的资源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MeNB回复重配置连接完成消息。
步骤604、UE向SeNB发起随机接入信息以进行连接。
步骤605、在接入成功后,SeNB会向MeNB发送添加完成消息。
步骤606、MeNB向SeNB发送数据,以便SeNB利用其自身的无线资源再将数据包发送给UE。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MeNB向UE发送数据为现有技术,进行图示,只是为了使数据包发送更为清楚完整,其中数据包含PDCP PDU。
在系统架构及用户面模式下,当UE由单连接切换到双连接态的过程,MeNB应对接收端的PDCP配置一时长合理的定时器,定时器设置与分流承载映射的RLC模式相关的时长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以下行数据为例,但对应到上行数据的传输也采用同样的方案,只是对上行数据来讲,是MeNB作为数据的接收端,相应的PDCP的定时器时长由MeNB直接计算并确定。
实施例2
在系统架构及用户面模式下,数据接收端的PDCP会从两个对应的RLC接收数据包(PDCP PDU)。依据现有标准规定,PDCP PDU会以SN进行标号,相应的,触发定时器开启的条件包含:PDCP接收到与上一PDU的SN不连续的新PDU。定时器关闭的条件包含:在定时器运行的期间,PDCP接收到触发定时器开启的PDU SN之前的需要排序PDU;如果在定时器定时时长没有接收到需要排序的PDU,则定时器在超时后关闭。
图7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中以SNx表示在用户面架构下,数据接收端的PDCP实体接收到的来自RLC的PDCP PDU及其标号值,PDU可能来自两个RLC中的其中一个。仍以下行数据的传输为例,假设分流策略是MeNB每发送3个数据包时(如SN1~SN3),SeNB分流发送两个数据包(如SN4~SN5)。UE的PDCP收到与MeNB端对应的RLC递交来的SN1~SN3,这些数据包是按序且连续的,因此PDCP将这些数据包处理后递交给上层。PDCP期待收到的下一个PDU应是SN4,但因为路径传输时延不同等原因,对应MeNB端的链路可能传输速度更快,故PDCP实际收到了PDU SN6,出现了当数据接收端的PDCP接收到任一RLC递交来的一个PDCP PDU的序列号SN与上一个接收到的PDU的SN未连续的计时器开启条件,配置的定时器开始启动计时。
在定时器运行期间,UE的PDCP又收到了PDU SN7、SN4、SN5,以本实施例来讲,当收到PDU SN5时,触发定时器启动的PDU SN6之前的数据包均已收到,那么定时器停止计时,在定时器运行期间收到的数据包SN4~SN7可进行排序,则PDCP将数据包排序并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随后,PDCP接收到RLC递交来的PDU SN8,下一包期待应收到PDUSN9,但是,如图所示PDCP收到的是PDU SN11,因此定时器再次开启计时。
在定时器运行期间,PDCP收到PDU SN12等后续的数据包,但PDU SN9、PDU SN10一直未收到,直至定时器超时。在定时器超时后,PDCP认定PDU SN9、PDU SN10已丢失,则PDCP将在所述定时器运行期间收到的数据包排序并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另外,PDCP在认定有数据包丢失后,可向数据发送端反馈状态报告以 请求其将所述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这并不影响本专利的发明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数据包以依次到达PDCP来举例,实际上,因为PDCP对应两个独立的RLC,那么RLC递交来的数据包可能存在同时到达PDCP的情况。合理来讲,对任一PDCP,在配置定时器已开启计时的期间,不应再开启新的定时器。在定时器关闭后,PDCP会将在定时器运行期间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进行排序等功能的处理。另外,本实施例以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行举例,如果分流承载是上行数据,那么相应定时器的开关条件也是相同的,只是在MeNB内运行而已。
实施例3
对于映射到RLC AM的分流承载,当SeNB的资源被释放后,尚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PDCP数据包应由发送端进行重传。那么,为了给重传的数据包留有合理的时间且又不会因等待过长时间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可以将运行的定时器重启一次。
图8为本发明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如图8所示,MeNB配置UE可处于DC态。根据无线环境和/或节点负荷情况等信息,MeNB决定移除SeNB承担的分流资源时;
步骤800、MeNB下发移除SeNB决策信息,即通知SeNB释放;
步骤801、SeNB接收释放请求并回复响应消息。
步骤802、MeNB通过RRC消息向UE指示新的资源配置。
步骤803、UE根据接收到的控制面消息离开SeNB小区,即恢复到仅与MeNB保持连接的状态。
如果分流承载映射到RLC AM,那么对于分流链路尚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分流链路释放后,数据接收端可通过PDCP状态报告向数据发送端予以指示。发送端根据状态报告可以重传接收端尚未成功接收到的PDU。
若在定时器重启后运行期间内接收到需要排序的数据包,则定时器关闭,接收端PDCP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排序并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若在定时器重启后运行期间内尚未收到全部需要排序的数据包,那么在定时器超时后,接收端PDCP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排序并处理后递交给上层。
这样,在分流承载的传输链路发生变更后,接收端会为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留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同时又不会因为等待太久而导致数据链路的堵塞等情况进而影响了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当满足数据接收端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定时器开启条件时,数据接收端的PDCP开启定时器,在定时器时长内进行数据接收并排序;满足数据接收端PDCP定时器关闭条件时,关闭定时器、并将完成排序的数据处理后传输给上层;定时器的时长与分流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相关。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在数据接收端PDCP设置定时器开启条件,在进行数据包接收时,在定时时长内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