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8317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4044.7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号:

CN104853454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5B 1/00申请公布日:201508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1/00申请日:20150422|||公开

IPC分类号:

H05B1/00

主分类号:

H05B1/00

申请人:

苏州好特斯模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杰; 陈再良

地址:

21512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长虹南路(原陆巷小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代理人:

王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包括铜套本体;所述铜套本体后部成圆锥形,中部跟前部成圆柱形;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加热丝槽;所述加热丝槽在铜套本体的圆柱形部分上成螺旋形,螺旋形的后部成U型;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感温线槽;所述感温线槽设置在加热丝槽中间;所述铜套本体中部设有感温线出线孔;所述铜套本体前部端口设有固定钢环;所述固定钢环口部设有外螺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使铜套本体不易变形,并且当铜套本体内部氧化后,便于拔出铜套本体;同时,加快热传导速度,加热效果高,感温线不容易松动,不易损坏,感温稳定,便于维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包括铜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本体后部成圆锥形,中部跟前部成圆柱形;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加热丝槽;所述加热丝槽在铜套本体的圆柱形部分上成螺旋形,螺旋形的后部成U型;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感温线槽;所述感温线槽设置在加热丝槽的螺纹中间;所述铜套本体中部设有感温线出线孔;所述感温线出线孔与感温线槽相通;所述铜套本体前部端口设有固定钢环;所述固定钢环口部设有外螺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本体与固定钢环通过螺纹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线出线孔成椭圆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槽的宽度大于感温线槽的宽度。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环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铜套的改进,特别是一种不易变形,并且当铜套本体内部氧化后,便于拔出铜套本体;同时,加快热传导速度,加热效果高,感温线不容易松动,不易损坏,感温稳定,便于维修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加热铜套采用将将加热丝直接嵌入铜套的加热槽中,装入热嘴主体后,通过螺丝限位和固定;但加热铜套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加热后,铜套本体氧化变形,加热铜套很难拆下来,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并且当铜套本体内部氧化后,便于拔出铜套本体;同时,加快热传导速度,加热效果高,感温线不容易松动,不易损坏,感温稳定,便于维修的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包括铜套本体;所述铜套本体后部成圆锥形,中部跟前部成圆柱形;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加热丝槽;所述加热丝槽在铜套本体的圆柱形部分上成螺旋形,螺旋形的后部成U型;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感温线槽;所述感温线槽设置在加热丝槽的螺纹中间;所述铜套本体中部设有感温线出线孔;所述感温线出线孔与感温线槽相通;所述铜套本体前部端口设有固定钢环;所述固定钢环口部设有外螺牙。
优选的,所述铜套本体与固定钢环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温线出线孔成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槽的宽度大于感温线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环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由于铜套本体的后部成圆锥形,结构强度比圆柱形好,不易变形;在前部端口设置固定钢环,增加加热铜套的强度,防止变形,并且在固定钢环上设置外螺牙,当铜套本体内部氧化后,拔不出来时,可拧上套筒治具拔出铜套本体;同时,设置在铜套本体上的加热丝槽,能增大加热丝与加热铜套的接触面,加快热传导速度,加热效果好,设置在铜套本体上的感温线槽,能使感温线不易松动,不易损坏,感温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A-A的剖视图;
其中:1、铜套本体;2、加热丝槽;3、感温线槽;4、感温线出线孔;5、固定钢环;6、外螺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包括铜套本体1;所述铜套本体1后部成圆锥形,中部跟前部成圆柱形;所述铜套本体1上设有加热丝槽2;所述加热丝槽2在加热铜套的前部成螺旋形,螺旋形的后部成U型;所述铜套本体1上设有感温线槽3;所述感温线槽3设置在加热丝槽2的螺纹中间;所述加热丝槽2的宽度大于感温线槽3的宽度;所述铜套本体1中部设有感温线出线孔4;所述感温线出线孔5与感温线槽3相通;所述感温线出线孔4成椭圆形;所述铜套本体1前部端口设有固定钢环5;所述固定钢环5口部设有外螺牙6;所述铜套本体1与固定钢环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钢环5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使用时,先将加热丝嵌入加热线槽2中,同时,将感温线嵌入感温线槽3中,并且使感温线从感温线出线孔4中出来;然后装入热嘴主体后,最后,拧上固定钢环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由于铜套本体的后部成圆锥形,结构强度比圆柱形好,不易变形;在前部端口设置固定钢环,增加加热铜套的强度,防止变形,并且在固定钢环上设置外螺牙,当铜套本体内部氧化后,拔不出来时,可拧上套筒治具拔出铜套本体;同时,设置在铜套本体上的加热丝槽,能增大加热丝与加热铜套的接触面,加快热传导速度,加热效果高,设置在铜套本体上的感温线槽,能使感温线不易松动,不易损坏,感温稳定。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锥形加热铜套,包括铜套本体;所述铜套本体后部成圆锥形,中部跟前部成圆柱形;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加热丝槽;所述加热丝槽在铜套本体的圆柱形部分上成螺旋形,螺旋形的后部成U型;所述铜套本体上设有感温线槽;所述感温线槽设置在加热丝槽中间;所述铜套本体中部设有感温线出线孔;所述铜套本体前部端口设有固定钢环;所述固定钢环口部设有外螺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使铜套本体不易变形,并且当铜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