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8180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0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0391.2

申请日:

2015.04.21

公开号:

CN104803022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B 11/02申请日:20150421|||公开

IPC分类号:

B65B11/02; B65B39/02

主分类号:

B65B11/02

申请人: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剑飞; 彭玉慧; 张卫明; 金旭东; 厉建平

地址: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中山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代理人:

沈自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裹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装有传送链和由传送链输送的粽叶模具,且所述传送链穿过机架上部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沿传送链行走方向依次分为粽叶放置位、一次加米位、添加馅料位、二次加米位和卸料捆扎位;所述的一次加米位和二次加米位内均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所述的定量下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具有出料口;设置在下料斗下方的转盘;贯穿所述转盘且绕转盘轴线均匀布置的多个量筒;活动安装在每个量筒下端开口处的阀门;驱动所述阀门关闭和开启的驱动机构。本发明采用人工与自动加米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解决人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克服全自动生产导致的捆扎质量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装有传送链和由传送链输送的粽叶模具,且所述传送链穿过机架上部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沿传送链行走方向依次分为粽叶放置位、一次加米位、添加馅料位、二次加米位和卸料捆扎位;所述的一次加米位和二次加米位内均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所述的定量下米装置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具有出料口;
设置在下料斗下方的转盘;
贯穿所述转盘且绕转盘轴线均匀布置的多个量筒;
活动安装在每个量筒下端开口处的阀门;
驱动所述阀门关闭和开启的驱动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为同步运动的两条,两条传送链上架设有模具固定架,粽叶模具安装在模具固定架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在传送链链接上的支架和架设在支架上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固定有所述的粽叶模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下部的出料口外套装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抵住转盘的顶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下方设有底座,转盘具有穿过底座的转轴,底座下部安装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传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的中部设有门轴,门轴的一侧具有挡住量筒底部的门板,门轴的另一侧具有用于开启阀门的撞销。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轴上套设有支撑弹簧,一端抵住门轴端部的支撑凸台,另一端顶住阀门的底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 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推板和推杆,以及驱动所述推板作用于撞销的气缸,所述的推杆作用于门板的边沿。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的下方设有引导米落入粽叶模具中的导料斗。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自动裹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斗具有由上至下逐渐收敛的筒体,筒体的上下两端为进料口和下料口,且筒体的中部至少具有一弯曲部。

说明书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粽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裹粽机。
背景技术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因各地习俗的不同,人们给粽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南方与北方就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粽子已从一种节令食品逐步发展成为日常快速消费品,在江浙及两广等地区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餐桌食品的一部分。
传统裹粽由工人选用粽叶,将其打成漏斗状,然后手工加入底米、馅料、盖米,接着称重,再加、减米量,直至满足重量要求后再成型、扎线,由主要7个工序共约21个手工动作完成。
手工包粽子已沿袭两千多年,国内粽子生产企业至今仍采用此法。但纯手工裹粽很难做到质量标准化。人工包裹粽子时,双手要与大米、馅料直接接触,容易留下卫生隐患;且由于人为因素,粽子计量和加工速度难以控制,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单纯的依靠人力已无法满足包裹的速度,另一方面,在长期不间断的包扎过程中,操作工手指很容易被线磨破,存在诸多的缺陷。
为改善人工裹粽存在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0361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粽子自动包扎机,该粽子自动包扎机是在一条输送带上装有多块模盘,每块模盘上装有若干只模腔,模盘两端固定连接在输送带上,模盘随输送带循环经过各工位装置,包括粽叶热成形装置、灌米装置、加肉装置、压平装置、粽子包裹装置以及捆扎打结装置。
现有粽子自动包扎机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克服人工存在的缺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以精确控制加米量,造成粽子 重量不均,对粽子捆扎打结的质量较差,后续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脱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裹粽机,采用人工与自动加米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解决人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克服全自动生产导致的捆扎质量差,在加米过程中,采用自动的定量下米装置,精确控制每次的下米量,保持粽子的重量均匀。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装有传送链和由传送链输送的粽叶模具,且所述传送链穿过机架上部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沿传送链行走方向依次分为粽叶放置位、一次加米位、添加馅料位、二次加米位和卸料捆扎位;所述的一次加米位和二次加米位内均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所述的定量下米装置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具有出料口;
设置在下料斗下方的转盘;
贯穿所述转盘且绕转盘轴线均匀布置的多个量筒;
活动安装在每个量筒下端开口处的阀门;
驱动所述阀门关闭和开启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中,粽叶模具均匀安装在传送链上,机架上部的工作区内有粽叶放置位、一次加米位、添加馅料位、二次加米位和卸料捆扎位,粽叶放置位、添加馅料位和卸料捆扎位均采用人工操作,向粽叶模具内放置粽叶、添加馅料和取出粽叶进行捆扎,一次加米位和二次加米位内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利用量筒测量加入粽叶内的米量,实现对粽子加米量的精确控制。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送链为同步运动的两条,两条传送链上架设有模具固定架,粽叶模具安装在模具固定架的两侧。
模具固定架安装在两条平行且同步的传送链上,利于保持模具固定架在生产过程中的平衡,粽叶模具安装在模具固定架的两侧,粽叶模具随传送链循环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模具固定架包括固定在传送链链接上的支架和架 设在支架上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固定有所述的粽叶模具。
安装板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链的单个链节上,在传送链过链轮时,不会影响传送链的弯曲,可避免传送链的脱落。
作为优选的,所述料斗下部的出料口外套装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抵住转盘的顶面。
下料管用于引导米进入量筒内,同时还兼具有控制米量的作用,转盘转动时,下料管底部紧贴转盘的顶部盘面,将量筒内的米抹平,使米恰好装满整个量筒,即控制量筒的装米量;本实施例中,若无下料管,可调整出料口的形状,使出料口具有与下料管等同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下方设有底座,转盘具有穿过底座的转轴,底座下部安装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传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门的中部设有门轴,门轴的一侧具有挡住量筒底部的门板,门轴的另一侧具有用于开启阀门的撞销。
阀门中部的门轴固定在转盘上,撞销被推动后,阀门绕中部的门轴转动,门板从量筒下端移开,阀门打开。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门轴上套设有支撑弹簧,一端抵住门轴端部的支撑凸台,另一端顶住阀门的底面。
支撑弹簧顶住阀门,保持其紧靠在转盘的下方,避免量筒下端出现漏米的现象,同时还用于降低阀门的转向灵活性,减缓阀门转动时产生的惯性,保持阀门的转向准确。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推板和推杆,以及驱动所述推板作用于撞销的气缸,所述的推杆作用于门板的边沿。
装满米的量筒转动到位后,感应器发出信号,气缸驱动推板作用于撞销,阀门绕中部的门轴转动,门板由量筒下端移开,量筒打开下料;下料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推杆作用于门板的边沿,逐渐推动门板封堵量筒下端的开口,阀门关闭。
作为优选的,所述量筒的下方设有引导米落入粽叶模具中的导料斗,所述的导料斗具有由上至下逐渐收敛的筒体,筒体的上下两端为进料口和下料口,且筒体的中部至少具有一弯曲部。
筒体中部的弯曲部具有缓冲作用,用于减缓米的下落速度和落入粽模内的冲击力,避免由于米的下落速度过快,导致其散落至粽模外。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顶部边缘布置有导风管,导风管的底部设有朝向筒体内壁的出风口。
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入粽叶内的米较为潮湿,容易粘在筒体内壁,因此设置导向管,利用出风口向筒体内壁吹风,吹除粘在导料斗内的米粒,使其及时落入粽模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顶部边沿内翻形成所述的导风管,且出风口位于筒体内壁的切线方向上。导风管与筒体通过一体成型,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便于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出风口的吹风用于吹除粘在导料斗内壁的米粒,由于筒体具有弯曲部,设置出风口位于切线方向上,引导米粒沿筒体内壁下吹,充分清除筒体内壁的米粒。
本发明采用人工与自动加米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解决人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克服全自动生产导致的捆扎质量差,在加米过程中,采用自动的定量下米装置,精确控制每次的下米量,保持粽子的重量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半自动裹粽机的结构图;
图2为半自动裹粽机的俯视图;
图3为粽叶模具输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定量下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量下米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半自动裹粽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粽叶模具输送装置,该粽叶模具输送装置的传送链3穿过机架1上部的工作区,工作区沿传送链行走方向依次分为粽叶放置位11、一次加米位12、 添加馅料位13、二次加米位14和卸料捆扎位15。粽叶放置位11、添加馅料位12和卸料捆扎位13均采用人工操作,分别向粽叶模具内放置粽叶、添加馅料和取出粽叶进行捆扎,同时,一次加米位12和二次加米位14内均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用于向粽叶模具4内定量下米。
如图3所示,粽叶模具输送装置包括同步转动的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绕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布置的两条传送链3,均匀架设在两条传送链3上的若干个模具固定架7,安装在模具固定架7两侧的粽叶模具4,该粽叶模具4具有底部敞开的模腔,内壁贴有用于保护粽叶的弹性内层。
模具固定架71包括固定在每条传送链链节上的L型的支架71和架设在两支架71上的安装板72。安装板72通过支架71固定在传送链3的单个链节上,在传送链过链轮时,不会影响传送链3的弯曲,避免传送链的脱落。
机架1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撑地脚放置在地面上,工作区设有导向槽,安装板72沿导向槽滑行且两端从导向槽内伸出。导向槽用于引导模具固定架行走,同时也用于支撑在安装板72的两侧,尤其是当粽叶模具内放满物料时,仅依靠传送链支撑会影响传送链的输送。
粽叶模具4的底部中心靠近安装板的端部,粽叶模具4与裹粽的形状相适应,底部偏心设置,便于向粽叶内灌米,可大幅度减少米散落至粽叶模具外。
导向槽的末端安装有用于发出控制传送链停止信号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感应件与粽叶模具的底部持平。在导向槽末端的卸料捆扎位,由人工将完成加料的粽体取出,若未及时取出捆扎,会随传送链进入机架1内部,安装的传感器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粽体凸出模腔的底部触动传感器时,即发出停止传送链的信号,表示有待捆扎的粽子未取出。
如图4所示,定量下米装置安装在一次加米位12和二次加米位14内,包括安装在裹粽机机架1上的料斗21、转盘23和导料斗27,料斗21固定在转盘23的上方,导料斗27安装在转盘23下方,转盘23内嵌装有量筒24,量筒24的底部开放,用于控制每次的下米量。
如图5所示,料斗21内盛放待加入粽叶模具的米,底部具有两个出料口211,两个出料口211之间具有隔墙,将料斗21内的米均匀分布至两个出料口211,出料口211外套装顶住转盘23顶面的下料管212,转盘23转动过程中将量筒24顶部的米抹平,使米恰好装满整个量筒24。
转盘23活动安装在机架1上,量筒24贯穿转盘23且绕其轴线均匀布置,两两相对的量筒24为一组,分别对应两个出料口211,即料斗21同时向两个量筒24内下料。本实施例中,量筒24为两组,按量筒24的功能位置可以分为下米位和量米位,即每组量筒24在量米位和下米位之间来回切换,处于量米位时,由料斗21向量筒24内加米,转至下米位后,量筒24内的米落入粽叶模具4内。
如图5和图6所示,量筒24下米由活动安装在每个量筒24下端开口处的阀门25控制,阀门25的中部具有固定在转盘23底部的门轴251,门轴251的一侧具有挡住量筒24底部的门板253,另一侧具有用于开启阀门25的撞销252。门轴251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54,该支撑弹簧254的一端抵住门轴251端部的支撑凸台,另一端顶住阀门25的底面。阀门25可绕中部的门轴251转动,支撑弹簧254顶住阀门25,保持其紧靠在转盘23的下方,避免量筒24下端出现漏米,同时还用于降低阀门25的转向灵活性,减缓阀门25转动时产生的惯性,保持阀门转向准确。
转盘23的下方设有底座26,转盘23具有穿过底座26的转轴,驱动转盘23的电机28安装在底座26上,该电机28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传动配合。同时,带动阀门25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也安装在底座26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推板29和推杆10,以及驱动推板29作用于撞销252的气缸。气缸驱动推板29作用于撞销252,阀门25绕其中部的门轴251转动,量筒24底部的门板253移开,打开量筒开始下米,完成下米工序后,转盘23继续转动,底座26上的推杆10推动门板253,重新封住量筒24的下端,即可重新开始量米。在阀门关闭的过程中,为保护阀门,设置门板253的边沿为圆弧形,推动过程中,推杆10沿着门板253的圆弧形边缘,逐渐推动门板253,实现阀门25的缓慢关闭。
本实施例中,量筒24嵌装在转盘23内,其筒体贯穿整个转盘23,转盘 23上设有放置量筒24的安装孔,内壁设有支撑台阶,该支撑台阶与量筒顶部的外翻边配合,并通过螺栓将量筒固定在安装孔内。
如图7所示,导料斗27位于转盘23的下方,用于引导量筒24内的米落入粽叶模具4内。导料斗27具有由上至下逐渐收敛的筒体,筒体的上下两端为进料口271和下料口272,且筒体的中部至少具有一弯曲部275,使得进料口271和下料口272异轴分布。弯曲部275具有缓冲作用,用于减缓米的下落速度和落入粽模内的冲击力,避免由于米的下落速度过快,导致其散落至粽模外。筒体顶部边缘布置有导风管273,导风管273的底部设有朝向筒体内壁的出风口274,通过出风口274向筒体内壁吹风,吹除粘在导料斗内壁的米粒。优选的,筒体顶部边沿内翻形成导风管273,且出风口274位于筒体内壁的切线方向上,即导风管273与筒体通过一体成型,简化结构,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的定量下米装置工作原理如下:料斗2通过底部的出料口21向一组量筒4内下米,转盘3转动时,下料管22将量筒4内的米抹平,控制米恰好装满整个量筒4,装满米后的量筒4随转盘3转至下米位,并触动相应的传感器,气缸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推动推板9作用于阀门5的撞销52,使阀门5绕中部的门轴51转动,封住量筒下端的门板53移开,量筒内的米下落,经过导料斗7落入粽叶模具内,完成定量下米工序,转盘3将下完米后的量筒带动至量米位,转盘转动过程中,底座6上的推杆10作用于门板53的边缘,并逐渐推动门板53封住量筒4的下部,待量筒4回到量米位后,料斗2继续向量筒内下米,如此循环操作。
本实施例中,由于本申请的定量下米装置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各部件的材料均为食品级,例如食品级不锈钢,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满足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本发明的半自动裹粽机生产操作时,由人工向在粽叶放置位11向粽叶模具4内放置粽叶,粽叶模具4随传送链3进入一次加米位12,定量下米装置向粽叶内下米,然后进入添加馅料位13,在一次加米完成后的粽叶模具4内放入馅料,粽叶模具4继续移动至二次加米位14,完成二次加米工序,最后流动至卸料捆扎位15,由人工取出并进行捆扎,完成半自动裹 粽机的所有生产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半自动裹粽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裹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装有传送链和由传送链输送的粽叶模具,且所述传送链穿过机架上部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沿传送链行走方向依次分为粽叶放置位、一次加米位、添加馅料位、二次加米位和卸料捆扎位;所述的一次加米位和二次加米位内均安装有定量下米装置,所述的定量下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具有出料口;设置在下料斗下方的转盘;贯穿所述转盘且绕转盘轴线均匀布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