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6809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6925.4

申请日:

2003.12.01

公开号:

CN1623461A

公开日:

2005.06.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43B 9/00申请日:20031201授权公告日:20080611终止日期:201112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3B9/00; A43B13/28

主分类号:

A43B9/00; A43B13/28

申请人:

陈启明;

发明人:

陈启明; 许碧满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乐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包含一鞋底单元,该鞋底单元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与一连接顶面与底面的周缘壁;一补强构件,该补强构件与顶面与周缘壁的至少其中一者连接,一鞋面具有一沿着补强构件的长度缝接于补强构件上的底开口端,由于具有补强构件,该鞋底单元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而不受限于特殊的高撕裂强度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包含一鞋底单元、一补强构件,及一鞋面,其 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单元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与一连接所述顶面与底面的周缘壁; 所述补强构件与所述鞋底单元的顶面与周缘壁的至少其中一者连接;及 所述鞋面,具有一顶开口端与一底开口端,所述底开口端沿着补强构件而 缝接于补强构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 底开口端向外翻。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 底开口端向外翻且接着向内翻。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构 件由一片状材料制成且沿着所述周缘壁延伸,该补强构件包括一长方向内边缘 与一长方向外边缘,该内边缘固定在所述鞋底单元顶面邻接周缘壁的位置上, 而外边缘固定于所述周缘壁,所述鞋面的底开口端缝接在所述补强构件的内边 缘且相反于所述鞋底单元顶面的一侧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 底开口端缝合在所述补强构件与鞋底单元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单 元更包括由顶面向上突起且沿着周缘壁延伸的凸缘,所述补强构件将凸缘包围 在内、外边缘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单 元构成一外底。
8: 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单 元包括一外底与一中插,所述补强构件与所述中插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构 件的外边缘延伸至中插的底侧且在中插与外底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 的材质选自于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与发泡橡胶所组成的群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插 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制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构件的材质选自于由皮革、织物与聚氨基甲酸酯材料所组成的群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构件包括一内层与一外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 的材质选自于由皮革与织物所组成的群体,外层由一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
1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构件形成一沿着周缘壁固定于顶面的条状物,该鞋面的底开口端缝接在该条状 物相反于鞋底单元顶面的一侧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 的底开口端缝合在条状物上,且条状物具有一呈L形的横截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 的底开口端缝合在条状物上,且条状物具有一呈T形的横截面。
1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构件的材质选自于由聚氨基甲酸酯、发泡橡胶、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与聚氯乙 烯所组成的群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 单元包括一中插与一外底,该条状物与中插连接,且中插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 物制成。
20: 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 单元构成一外底,其材质选自于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橡胶、发泡橡胶、聚 氨基甲酸酯、热塑性橡胶与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所组成的群体。

说明书


具有补强构件的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一具有用于补强鞋子鞋底单元的补强构件的鞋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Opanka”构造的现有鞋子,包含一中插(midsole)1、一粘着于中插1底部的外底2、一鞋面3与一内衬4。鞋面3的底端直接缝合于中插1外周缘端的顶侧,这种鞋子的结构具有一良好的挠性。但是,为了与鞋面3的底端缝合,中插1的材料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撕裂强度且因此受限于一特殊的高撕裂强度材料。虽然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与PU(聚氨基甲酸酯)是一般用来制造中插的材料,但是只有PU可用来制造中插1以满足中插1所需的撕裂强度。此外,虽然PU可提供足够的强度,但是它会增加重量且产生水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Opanka鞋结构外观且可以由多种轻量材料制成而不会受限于任何特殊材料的鞋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Opanka结构,且仍利用现有的平坦鞋底且不必开一新模来形成一具有一由其顶面向上突出的凸缘的鞋底的鞋子。

    本发明中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包含有一鞋底单元、一补强构件,及一鞋面,其中鞋底单元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与一连接顶面与底面的周缘壁,补强构件与顶面与该周缘壁的至少其中一者连接,鞋面具有一顶开口端与一底开口端,底开口端沿着补强构件而缝接于补强构件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鞋子包括一鞋底单元50、一补强构件30与一鞋面40。

    在该实施例中,鞋底单元50构成一外底,由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制成,该鞋底单元50具有一顶面51、一底面52、一互相连接顶面51与底面52的外端周缘壁53,及一沿着周缘壁53延伸且由顶面51向上突出的凸缘54。

    补强构件30形成一可由织物、皮革、PU(聚氨基甲酸酯)、TPU(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等片状材料制成的包覆物,该补强构件30包括一内侧31与一相反于内侧31的外侧32。在这实施例中,补强构件30由皮革或织物制成。该补强构件30沿着凸缘54的全长延伸,且经折叠以包围凸缘54并具有沿长方向延伸而分别固定于顶面51与周缘壁53上的内边缘33与外边缘34。该补强构件30的内侧31利用一胶接合法或热压法固定在鞋底单元50的顶面51与周缘壁53上。

    鞋面40具有一顶开口端41与一底开口端42,底开口端42沿补强构件30延伸并向外翻转,且固定或缝接于补强构件30的内边缘33相反于鞋底单元50的顶面51的一侧上。在这实施例中,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缝合于补强构件30与鞋底单元50上。

    本发明的前述构造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鞋底单元50的周缘壁53是利用补强构件30来补强,且由于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沿着内边缘33延伸,并且补强构件30与鞋底单元50互相连接,所以即使鞋底单元50由传统不能使用在Opanka中的EVA材质制成,但是因为配置有补强构件30,该鞋底单元50可具有足够的撕裂强度以使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缝合于鞋底单元50上。因此,该鞋底单元50不必受限于一PU材料且不会产生PU材料水解的问题。如EVA或发泡橡胶的其它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鞋底单元50,此外,本发明的鞋子的重量可以减少。

    制造本发明的鞋子时,补强构件30可先与鞋底单元50连接,然后再与鞋面40连接。或者,补强构件30可先与鞋面40连接(例如利用缝接的方式),然后再与鞋底单元50连接。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除了以下的差异: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底单元50′包括一中插10与一外底20,中插10包括一顶面11、一底面12、一互相连接顶面11与底面12的周缘壁13,及一沿着周缘壁13延伸且由顶面11向上突出的凸缘14。在这实施例中,中插10由EVA制成,外底20胶合于中插10的底面12。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补强构件30′包括一内层35与一胶合于内层35上的外层36。内层35由皮革或织物制成,而外层36由PU材料制成。内层35的内边缘33沿着顶面11的外周缘端的长度固定在中插10的顶面11,该补强构件30’的外边缘34延伸至中插10的底面12且固定在中插10与外底20之间。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沿着补强构件30’的内边缘33延伸,且向外翻,并且缝合于补强构件30’与中插10上。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在缝合于补强构件30’之前向外翻并接着向内翻。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的第四实施例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包括一鞋面40、一补强构件30”、一外底20与一中插10’。但是,中插10’的形状与第二实施例的中插10不同,该补强构件30”形成一横截面概呈L形的条状物。如前所述,该补强构件30”的横截面也可以概呈T型。事实上,前述条状物横截面的形状可有多种不同的横截面且不限于L形或T形。该补强构件30”可由如PU、橡胶、PVC(聚氯乙烯)或TPR(热塑性橡胶)等任何高撕裂强度材料制成,该补强构件30”沿着中插10′的周缘壁13’延伸且胶合于中插10’的顶面11。该鞋面40的底开口端42缝合在相反于顶面11的补强构件30”上,事实上,该鞋面40可先缝接在补强构件30”上,然后再连接或胶合于中插10’与外底20上。

    除了达成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目的与结果以外,第四实施例中的补强构件30”可与一具有平坦顶面的中插10′组合,进而提供一类似Opanka构造的外观,因此,不需要提供图1所示的特殊设计的中插。在制造时,补强构件30”可先车缝或缝接在中插10’上,然后再车缝或缝合在鞋面40上。或者,补强构件30”可以先车缝或缝接在鞋面40上,然后再车缝或缝接在中插10’上。

    如前所述,具有第四实施例中的补强构件30”的鞋子可具有Opanka构造的外观。此外,中插的材料不必受限于一特殊的高撕裂强度材料,且可以减少鞋子的重量。

    另外,以上虽然对本发明中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其并不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基于上述说明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加以修改或变化,因此,凡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精神而所作出的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补强构件的鞋.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补强构件的鞋,其包含一鞋底单元,该鞋底单元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与一连接顶面与底面的周缘壁;一补强构件,该补强构件与顶面与周缘壁的至少其中一者连接,一鞋面具有一沿着补强构件的长度缝接于补强构件上的底开口端,由于具有补强构件,该鞋底单元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而不受限于特殊的高撕裂强度材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鞋类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