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68035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0318.2

申请日:

2015.01.09

公开号:

CN104828648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67/06申请日:20150109|||公开

IPC分类号:

B65H67/06

主分类号:

B65H67/06

申请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伊藤诚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14-024654 2014.02.12 JP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代理人:

庞乃媛; 黄剑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管放置装置,其中,落纱装置(60)具备:保持用来卷缠细纱(10)的筒管(48)、进行将筒管(48)提供给目标位置的动作的筒管保持部(52),以及在目标位置存在成为供给动作的障碍的障碍物的情况下、禁止筒管保持部(52)进行供给动作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筒管放置装置,具备:保持用来卷缠纱线的筒管,进行将该筒管提供给目标位置的供给动作的筒管保持部,以及在上述目标位置存在成为上述供给动作的障碍的障碍物的情况下,禁止上述筒管保持部进行的上述供给动作的控制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在上述目标位置不存在上述障碍物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筒管保持部,以便利用上述筒管保持部将上述筒管提供给上述目标位置。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具备检测上述障碍物的检测部,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的结果,来判断上述目标位置上有无上述障碍物。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在进行从卷装保持部取下卷装的动作并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上述控制部判断上述目标位置上有无上述障碍物,上述卷装保持部保持将上述纱线卷绕到了上述筒管上的上述卷装。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具备:支承将上述纱线卷绕到了上述筒管上的卷装的支承部,以及使上述支承部在待机区域、接收上述卷装的第1位置、以及移交在该第1位置接收到的上述卷装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移动部使上述支承部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待机区域后,判断上述目标位置上有无上述障碍物。6.  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具备:在上述目标位置存在上述障碍物的情况下告知发生异常的告知部。7.  一种纱线卷绕机,具备: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管放置装置,以及将上述纱线卷缠到上述筒管上而分别形成卷装的多个纱线卷绕单元;上述多个纱线卷绕单元的每一个具备保持上述卷装的卷装保持部;上述目标位置为上述筒管被上述卷装保持部保持的位置。

说明书

说明书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2-086923号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落纱装置的纱线卷绕机,该落纱装置具有对能够保持筒管的摇架提供筒管的供给机构、以及使将纱线卷缠到筒管上变成满卷的卷装从摇架移动到排出部的落纱机构。
落纱装置中,在用落纱机构使卷装从摇架移动到排出部之际,由于例如卷装的筒管过分嵌入摇架等的不良状况,有时产生卷装不能排出到排出部、卷装残留在摇架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供给机构试图对摇架提供筒管的话,则供给机构与卷装接触。结果,存在损伤残留在摇架上的卷装,或者使供给机构破损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能够良好地进行筒管的供给的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为目的。
本发明一个方案的筒管放置装置具备:保持用来卷缠纱线的筒管、进行将该筒管提供给目标位置的供给动作的筒管保持部,以及在目标位置存在成为供给动作的障碍的障碍物的情况下,禁止筒管保持部进行的供给动作的控制部。
该筒管放置装置中,例如在作为目标位置的例如摇架上存在成为障碍物的卷装的情况下——即在摇架处于不能接受筒管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禁止筒管保持部进行的供给动作。由此,筒管放置装置中,在筒管保持部要进行筒管的供给动作时能够防止筒管保持部与障碍物(卷装)接触。因此,筒管放置装置中,在给摇架提供筒管之际能够防止卷装破损和/或筒管保持部破损。结果,筒管放置装置能够良好地进行筒管的供给。
在一个实施形态中,在目标位置不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控制部也可 以利用筒管保持部将筒管提供给目标位置地控制筒管保持部。这样,在目标位置不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即在例如摇架处于能够接受筒管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控制筒管保持部以提供筒管,筒管保持部能够不与障碍物接触地将筒管提供给目标位置。因此,筒管放置装置能够实现良好的筒管的供给。
在一个实施形态中,筒管放置装置具备检测障碍物的检测部,控制部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到的结果来判断目标位置上有无障碍物。由此,控制部能够精度良好地判断目标位置上有无障碍物,能够更恰如其分地进行筒管保持部的控制。因此,筒管放置装置中能够进一步防止筒管保持部与障碍物的接触。
在一个实施形态中,在进行从保持将纱线卷绕到了筒管上的卷装的卷装保持部取下卷装的动作并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控制部也可以判断目标位置上有无障碍物。例如,如果在刚刚进行从卷装保持部取下卷装的动作后就进行有无障碍物的判断,则存在虽然卷装被从卷装保持部取出,但将该卷装误判为障碍物的担忧。因此,在进行从卷装保持部取下卷装的动作并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控制部判断有无障碍物。由此,能够抑制控制部将刚刚取出后的卷装误判为障碍物。
在一个实施形态中,筒管放置装置具备支承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的卷装的支承部,以及使支承部在待机区域、接收卷装的第1位置、以及移交在该第1位置接收到的卷装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控制部也可以在移动部使支承部从第1位置移动到待机区域后,判断目标位置上有无障碍物。由此,由于控制部在支承部位于待机区域后判断有无障碍物,因此能够抑制将支承在支承部上的卷装误判为障碍物。
在一个实施形态中,筒管放置装置还可以具备在目标位置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告知发生异常的情况的告知部。由此,筒管放置装置能够将发生不能够进行筒管的供给动作的事态这一情况告知给操作人员等。
本发明其他方案的纱线卷绕机具备:上述筒管放置装置和将纱线卷缠到筒管上分别形成卷装的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多个纱线卷绕单元的每一个具备保持卷装的卷装保持部,目标位置为筒管被卷装保持部保持的位置。
由此,筒管放置装置中,在筒管保持部要进行筒管的供给动作时能够 防止筒管保持部与障碍物(卷装)接触。因此,具备筒管放置装置的纱线卷绕机中,在将筒管提供给卷装保持部之际能够防止卷装破损和/或筒管保持部破损。结果,纱线卷绕机能够良好地进行筒管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纺纱机所包含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落纱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为表示卷装支承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表示卷装支承部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卷装支承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给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图面的尺寸比例不一定与说明的一致。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及“下游”意指纺纱时细纱(纱线)10的行走方向的上游及下游。
如图1及图2所示,纺纱机(纱线卷绕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落纱台车4、鼓风箱5A、动力箱5B、以及机体控制装置30(参照图3)。鼓风箱5A内收容有用来在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中产生吸引流的空气吸引源和/或用来产生捻回流等的空气供给源等。动力箱5B内收容有用来给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等。机体控制装置30执行纺纱机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
首先,说明纺纱单元2。多个纺纱单元2排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细纱10卷绕到卷装45上。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纱线存积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作为主要结构。各纺纱单元2具备执行该纺纱单元2中的各种控制处理的单元控制器(未图示)。
牵伸装置7设置在纺纱机1所具备的框体6的上端附近。纺纱装置9纺纱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纺纱装置9生成的细纱10经由纱线存积辊21被卷绕装置13卷绕。由此形成卷装45。以下将筒管48和卷绕在该筒管48上的细纱10的纱层的组合称为卷装45。
牵伸装置7拉伸纱条15变成纤维束8。该牵伸装置7具有: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在各辊中装备了龙带18的中间辊对19以及前辊对20这4个辊对。各辊对16、17、19、20的底辊由来自动力箱5B的动力或分别配置在各纺纱单元2中的未图示的电动机的动力驱动。各辊对16、17、19、20被以不同的旋转速度驱动。结果,从上游提供的纱条15被拉伸,变成纤维束8,送到下游的纺纱装置9。
纺纱装置9利用捻回流给纤维束8付与捻,生成细纱10。纺纱装置9具备纤维引导部、捻回流产生喷嘴和中空引导轴体,详细的说明、图示省略。纤维引导部将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引导到纺纱装置9内部形成的纺纱室内。捻回流产生喷嘴配置在纤维束8的路径周围,使纺纱室内产生捻回流。利用该捻回流使纺纱室内的纤维束8的纤维端翻转,捻回。中空引导轴体将纺纱出的细纱10从纺纱室向纺纱装置9的外部引导。纺纱装置9的驱动和停止由单元控制器控制。
纱线存积装置12临时存积从纺纱装置9送来的细纱10。纱线存积装置12主要具备纱线存积辊21、纱线卡合部件22、上游导纱器23和电动机25。
纱线存积辊21通过将细纱10卷缠到其外周面来存积细纱10。纱线存积辊21被由单元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机25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驱动。纱线卡合部件22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纱线存积辊21上。纱线卡合部件22用例如由磁性装置等构成的扭矩产生装置产生抵制纱线卡合部件22相对于纱线存积辊21旋转的扭矩(阻力矩)地构成。
在纱线存积装置12中,在细纱10卡合到纱线卡合部件22上的情况下,如果施加给细纱10的张力比阻力矩强,则纱线卡合部件22独立于纱线存积辊21旋转,从纱线存积辊21退绕细纱10。如果施加给细纱10的张力比阻力矩弱,则纱线卡合部件22与纱线存积辊21一体旋转,将细纱10卷缠到纱线存积辊21上。通过纱线存积装置12这样的动作,能够边消除细纱10的松弛给细纱10付与适当的张力,边连续地从纺纱装置9抽出细纱10。
上游导纱器23配置在比纱线存积辊21稍微靠上游侧。上游导纱器23将细纱10恰当地引导到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上游导纱器23防止从气流纺纱装置9传播来的细纱10的捻传播到比上游导纱器23靠下游侧。
在纺纱机1的框体6的前面(操作人员通道侧)、气流纺纱装置9与纱 线存积装置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清纱器49。清纱器49监视行走的细纱10的粗细和/或细纱10中是否包含异物。清纱器49在检测到细纱10的纱疵的情况下,向单元控制器发送纱疵检测信号。
单元控制器如果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立即使从纺纱装置9的捻回流产生喷嘴的压缩空气的喷出停止。由此,捻回流停止,停止纤维束8的加捻,同时纤维束8向纺纱装置9的送出也停止。于是,在纺纱装置9中纤维的连续状态被切断,细纱10被切断。然后,单元控制器进一步使牵伸装置7等停止。
单元控制器向机体控制装置30发送纱疵检测信号。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的机体控制装置30给后述的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使接头台车3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然后,单元控制器使纺纱装置9等再次动作,使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使纺纱单元2重新开始卷绕。此时,在从纺纱装置9重新开始纺纱直到重新开始卷绕期间,纱线存积装置12使从纺纱装置9连续地送出的细纱10滞留在纱线存积辊21上,消除细纱10的松弛。
卷绕装置13将从纱线存积装置12提供的细纱10卷缠到筒管48上,形成卷装45。如图2所示,卷绕装置13具有摇架(卷装保持部)70、卷取滚筒74和横动导纱器76。
摇架70具有能够以支轴73为中心转动的摇架臂71以及保持筒管48的两端部、并且能够旋转地保持筒管48的筒管支架72。卷取滚筒74在与筒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横动导纱器76能够引导从纱线存积装置12提供的细纱10地设置。
卷绕装置13边用驱动机构(未图示)使横动导纱器76往复运动边用电动机(未图示)驱动卷取滚筒74。由此,使与卷取滚筒74接触的筒管48或卷装45旋转,卷绕装置13使细纱10横动并将其卷绕到筒管48或卷装45上。
在摇架臂71上安装有图示省略的弹簧。该弹簧一直给摇架臂71施加竖起方向的施力。因此,随着卷装45的卷径变大,摇架臂71朝卷绕装置13的正面一侧倾斜,卷装45的轴的位置向前方移动。在摇架臂71上连接有未图示的驱动部(例如气缸)。能够由单元控制器的指令使摇架臂71主动地向离开卷取滚筒74的方向以及靠近卷取滚筒74的方向转动地进行控 制。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卷装45变成满卷时,使摇架臂71沿离开卷取滚筒74的方向转动,能够使驱动力不传递给卷装45。另外,即使在卷装45离开卷取滚筒74以后,卷装45也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以下称为惯性旋转)。
接着说明接头台车3。接头台车3在细纱10被切断的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头动作。接头台车3在设置有行走轮42的框体3A上搭载有捻接器43、吸管44和吸嘴46。当一个纺纱单元2发生断纱或纱线切断时,接头台车3在来自机体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在固定于框体6上的轨道41上行走到纺纱单元2并停止,进行接头动作。
吸管44能够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吸管44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端(上纱)向捻接器43引导。吸嘴46能够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吸嘴46从支承在卷绕装置13上的卷装45吸引并捕捉纱端(下纱)向捻接器43引导。有关捻接器43的详细结构省略,但通过用捻回流将纱端互相捻在一起能够将上纱和下纱接头。
接着说明落纱台车4。落纱台车4为将筒管48提供给摇架70进行细纱10卷绕的准备的筒管放置动作和进行从摇架70取出变成满卷的卷装45的落纱动作的装置。落纱台车4在设置有行走轮92的框体4A上具备落纱装置(筒管放置装置)60和落纱机构61。当在一个纺纱单元2中完成满卷的卷装45时,落纱台车4在来自机体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在形成于框体6上的行走路径91上行走到一个纺纱单元2并停止,仅进行落纱动作或进行落纱动作和筒管放置动作这两个动作。
作为用来进行将筒管48安装到摇架70上的筒管放置动作(将筒管48提供给摇架70的供给动作)的结构,落纱装置60具备筒管供给机构50、吸管88和摇架操作臂89。
如图2所示,筒管供给机构50能够以摆动轴54为中心摆动地设置。筒管供给机构50被电动机51的驱动力以摆动轴54为中心转动。在筒管供给机构50中的与设置了摆动轴54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保持筒管48的筒管保持部52。筒管供给机构50通过从筒管収容部接收筒管48、在保持筒管48的状态下转动,将筒管48提供给作为目标位置的摇架70的筒管支架72。筒管供给机构50具备用来形成包头纱的包头纱形成辊53。“包 头纱”是指为了将细纱10固定在筒管48上而将细纱10带状卷绕到筒管48的周围。
吸管88能够以转动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并且能够伸缩地设置。在吸管88中的与设置了该转动轴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吸引部(未图示)。吸管88通过用吸引部吸引从纺纱装置9排出的细纱10而捕捉细纱10,将该捕捉到的细纱10引导到卷绕装置13。
摇架操作臂89能够以转动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地设置。如图5所示,在摇架操作臂89中的与设置了该转动轴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操作部89A。操作部89A能够使一个筒管支架72离开其他的筒管支架72。即,摇架操作臂89为了从摇架70上取下满卷的卷装45进行张开摇架臂71的操作,或者为了将新的筒管48安装到摇架70上而进行闭合摇架臂71的操作。
如图2所示,作为用来进行从摇架70取下满卷的卷装45并引导到卷装承接部84的落纱动作的结构,落纱装置60具备落纱机构61。
说明卷装承接部84。卷装承接部84具备用来使卷装45滚动移动的倾斜部81和临时装载卷装45的载置部82。载置部82与倾斜部81的一端部连续地配置。倾斜部81和载置部82都与卷装45的周面接触地构成。倾斜部81和载置部82配置在比筒管支架72低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形态中,载置部82构成输送机,沿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的方向搬送卷装45。即,输送机连续地搬送被落纱装置60排出到载置部82的卷装45。输送机的搬送动作由来自机体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控制。
落纱机构61具有转动臂(移动部)62、电动机63和卷装支承部(支承部)65作为主要结构。卷装支承部65支承卷装45。卷装支承部65通过转动臂62能够在接收卷装45的第1位置P1(参照图5)、移交在第1位置P1接收到的卷装45的第2位置P2(参照图6)、以及待机位置P0(参照图4)之间移动。
转动臂62在电动机63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例如在图5中逆时针转动。由此,使落纱机构61从落纱台车4朝卷绕装置13前进,使落纱机构61的顶端(卷装支承部65)靠近卷装45(参照图5)。换言之,转动臂62通过逆时针转动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移动到第1位置P1。
转动臂62在电动机63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例如在图4中顺时针转动。由此,使落纱机构61朝落纱台车4移动,使落纱机构61的顶端(卷装支承部65)远离载置在载置部82上的卷装45。换言之,转动臂62通过逆时针转动使卷装支承部65从第1位置P1移动到第2位置P2,并且从第2位置P2移动到待机位置P0(参照图4)。待机位置P0为卷装支承部65不与在第2位置P2移交给载置部82的卷装45接触的位置。本实施形态中,待机位置P0将卷装支承部65朝第1位置P1出发时的出发位置和卷装支承部65从第2位置P2等回来时的回归位置设定在同一位置。但是,出发位置和回归位置也可以不同。待机位置P0也可以是卷装支承部65存在于不与载置部82上的卷装45接触的位置上时的区域。
卷装支承部65通过转动到上方能够与保持在筒管支架72上的状态下的卷装45接触。由此,卷装支承部65能够使卷装45的惯性旋转停止。并且,卷装支承部65边支承从摇架70接收到的卷装45的重量边将卷装45引导到倾斜部81。而且,卷装支承部65在卷装45与倾斜部81接触以后还继续支承该卷装45,沿倾斜部81将卷装45引导到载置部82。
作为用来限制筒管放置动作的结构,落纱装置60如图3所示具备检测部95、落纱装置控制部31和告知部96。
检测部95检测障碍物地构成,固定在框体4A上。检测部95检测例如位于摇架70上的卷装45作为障碍物。检测部95为例如光学传感器,通过检测位于摇架70上的卷装45反射的光,或者检测被位于摇架70上的卷装45遮挡的光,能够检测位于摇架70上的卷装45。检测部95将表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息输出给落纱装置控制部31。另外,成为检测部95的检测对象的障碍物并不局限于卷装45。检测部95也能够检测提供筒管48的目标位置的摇架70及位于其周边的物体。
落纱装置控制部31执行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以及筒管保持部52的移动等落纱装置60中的各种控制处理。机体控制装置30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硬件等构成。落纱装置控制部31实施的控制通过例如保存在ROM中的程序装入RAM中,用CPU执行来实现。
落纱装置控制部31如果接收到从检测部95输出的检测信息,则根据 该检测信息判断摇架70上有无卷装45。具体为,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卷装支承部65被转动臂62移动到待机位置P0以后判断摇架70上有无卷装45。卷装支承部65移动到待机位置P0后的定义中也包含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的时候。即,落纱装置控制部31也可以在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的同时判断有无卷装45。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这种情况能够根据用来控制使卷装支承部65移动的电动机63的控制信号,或者检测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的原点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来获得。
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判定为摇架70上有卷装45的情况下,使筒管供给机构50的供给动作停止(禁止)地控制筒管供给机构50。即,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摇架70上存在卷装45、摇架70处于不能够接收筒管48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筒管供给机构50的供给动作(筒管放置动作)停止地控制筒管供给机构50。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判定为摇架70上存在卷装45的情况下,给告知部96输出异常信息。
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判定为摇架70上没有卷装45的情况下,使筒管供给机构50进行供给动作地进行控制。即,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摇架70上不存在卷装45、摇架70处于能够接受筒管48的状态的情况下,用筒管供给机构50的筒管保持部52向摇架70提供筒管48。
告知部96在摇架70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告知发生异常这一情况。即,告知部96如果接收到从落纱装置控制部31输出的异常信息,则告知发生异常这种情况。告知部96为例如灯。另外,告知部96既可以是显示规定的错误代码的段显示器,也可以是蜂鸣器等。
接着参照图4~图6说明落纱装置60中的落纱动作及筒管放置动作。
如果图示省略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45变成了满卷,则单元控制器进行使纺纱装置9及输送机的运转停止的控制,机体控制装置30进行使落纱台车4移动到该纺纱单元2的控制。与此几乎同时,单元控制器进行使摇架臂71向图2的左侧(卷绕装置13的正面一侧)转动的控制。由此,满卷的卷装45离开卷取滚筒74,来自卷取滚筒74的驱动力不传递给该卷装45。另外,在离开卷取滚筒74后,卷装45还进行惯性旋转。
当落纱台车4到达一个纺纱单元2时,如图5所示,落纱装置60通过使转动臂62逆时针转动,使卷装支承部65靠近卷装45。即,落纱装置60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移动到第1位置P1。
接着,如图6所示,落纱装置60在第1位置P1使卷装支承部65转动到上方(逆时针)(在图6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卷装支承部65)、与卷装45的周面接触。由此,保持在摇架70上的卷装45的周面被卷装支承部65通过摩擦制动,卷装45的惯性旋转停止。
在卷装45的惯性旋转完全停止之前,落纱装置60使摇架操作臂89移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当卷装45的旋转完全停止时,落纱装置60用摇架操作臂89使一个筒管支架72离开其他的筒管支架72地操作摇架臂71,从摇架70取出满卷的卷装45。
落纱装置60使卷装支承部65转动到下方(顺时针)。接着,像图6所示那样,落纱装置60使转动臂62顺时针转动。换言之,落纱装置60使卷装支承部65移动到第2位置P2。由此,卷装45被卷装支承部65支承,并且沿倾斜部81滚动,被引导到载置部82。
在将卷装45引导到载置部82之后,落纱装置60使转动臂62进一步顺时针转动,使卷装支承部65移动到待机位置P0。机体控制装置30当确认卷装支承部65回到待机位置P0时,重新开始输送机的搬送动作。即,用输送机搬送由载置部82搬送来的卷装45。
落纱装置控制部31当确认卷装支承部65回到待机位置P0时,根据检测部95的检测结果判断摇架70上有无卷装45。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判定摇架70上没有卷装45的情况下,使筒管供给机构50实施筒管放置动作(供给动作)。
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判定摇架70上有卷装45的情况下使筒管供给机构50进行的供给动作停止(禁止)地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告知部96告知发生异常。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纺纱机1的落纱装置60具备在提供筒管48的摇架70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使筒管保持部52进行的筒管48的供给动作停止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摇架70上存在成为障碍物的例如卷装45的情况下,即在摇架70处于不能接受筒管 48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筒管保持部52进行的供给动作停止。落纱装置60在摇架70上不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即在摇架70处于能够接受筒管48的状态的情况下,由筒管保持部52将筒管48提供给摇架70。由此,落纱装置60中在筒管保持部52进行筒管48的供给动作时,能够防止筒管保持部52与卷装45接触。因此,落纱装置60中能够防止卷装45的破损和/或筒管保持部52的破损。结果,落纱装置60能够良好地进行筒管48的供给。
本实施形态的落纱装置60具备检测障碍物的检测部95。落纱装置控制部31根据检测部95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摇架70上有无障碍物。由此,落纱装置控制部31能够精度良好地判断摇架70上有无障碍物,能够更恰如其分地进行筒管保持部52的控制。因此,落纱装置60中能够更进一步防止筒管保持部52与卷装45的接触。
本实施形态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卷装支承部65被转动臂62从第1位置P1移动到待机位置P0后,判断摇架70上有无障碍物。因此,能够抑制将支承在卷装支承部65上的卷装45误判为障碍物。因此,落纱装置60中由于抑制落纱装置控制部31的误判引起的运转停止,因此能够抑制运转效率的降低。
本实施形态的落纱装置60具备在摇架70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告知发生异常的告知部96。由此,落纱装置60能够将发生不能进行筒管48的供给动作的事态这一情况告知给操作人员等。结果,由于操作人员进行的恢复作业迅速地实施,因此能够抑制运转效率的下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能够在不超出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
上述实施形态中,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卷装支承部65被转动臂62移动到待机位置P0后判断摇架70上有无卷装45。但是,落纱装置控制部31进行有无卷装45的判断的时机也可以是其他时机。例如,落纱装置控制部31也可以在进行从摇架70取下卷装45的动作(用摇架操作臂89使一个筒管支架72离开其他筒管支架72的动作)并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有无卷装45的判断。规定时间能够适当设定。如果在刚刚进行取下卷装45的动作后就进行有无障碍物的判断,则存在尽管将卷装45从摇架70上取出但将该卷装45误判为障碍物的担忧。因此,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进行从摇架70 上取下卷装45的动作并经过规定时间后判断有无障碍物。由此,能够抑制落纱装置控制部31将刚刚取出的卷装45误判为障碍物。因此,落纱装置60中,由于抑制落纱装置控制部31的误判引起的运转停止,因此能够抑制运转效率的下降。
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举载置部82构成输送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载置部82也可以不构成输送机这样的搬送机构而构成能够载置卷装45的平面部。这种情况下,载置部82上的卷装45由操作人员通过手工作业而被回收。
上述实施形态中举载置部82配置在落纱台车4行走的行走路径91的内侧(图2所示的右侧即设置有卷绕装置13的一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载置部82也可以配置在落纱台车4行走的行走路径91的外侧(图2所示的左侧)。
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以检测部95配置在落纱装置60中的结构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检测部95也可以配置在纺纱单元2中。在将检测部95配置在落纱装置60中的情况下,由于只要设置一个检测部95就可以,因此能够谋求结构的简化。
上述实施形态中利用检测部95检测卷装45,落纱装置控制部31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摇架70上有无障碍物。但是,摇架70上障碍物的检测也可以是其他的方法。例如,也可以获取施加到摇架70上的载荷,根据该载荷进行摇架70上障碍物(卷装45)的检测。或者,也可以在筒管保持部52的顶端设置接触传感器,根据接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摇架70上障碍物的检测。
上述实施形态中举对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1台接头台车3和1台落纱台车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结构为例如与纺纱单元2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多台接头台车和/或多台落纱台车的结构。
上述实施形态中举使细纱10从上部的牵伸装置7向着下部的卷绕装置13、向下行走地配置纱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配置了使细纱从下向上行走的纱道的纺纱机、纺纱单元。
上述实施形态中举落纱装置60具备作为进行落纱装置60中的各种控 制处理的专用控制器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结构为,例如机体控制装置30(控制部)统一执行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及落纱台车4的各种控制处理的结构。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管放置装置,其中,落纱装置(60)具备:保持用来卷缠细纱(10)的筒管(48)、进行将筒管(48)提供给目标位置的动作的筒管保持部(52),以及在目标位置存在成为供给动作的障碍的障碍物的情况下、禁止筒管保持部(52)进行供给动作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