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68034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4167.9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104837226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5B 3/34登记生效日:2016021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洪泽民变更后权利人:赫曼斯碳纳米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丁卯智慧大道668号国家科技大学创业园3楼304室变更后权利人: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开发区葛丹路56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34申请日:20150508|||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34; H05B3/14

主分类号:

H05B3/34

申请人:

洪泽民

发明人:

洪泽民

地址:

212000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丁卯智慧大道668号国家科技大学创业园3楼3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包括一作为基体的具有良好绝缘性的面状材料,该面状材料由丝线被纺织成网格状;还包括两根镀锡的铜箔丝,所述两根铜箔丝穿入面状材料内部后平行固定于面状材料的两端;构成所述面状材料的丝线表面致密包覆有经过冷却的液相导电介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制造生产的电热膜用于地暖,具有导电均匀,节约电力资源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为基体的具有良好绝缘性的面状材料,该面状材料由丝线被纺织成网格状;还包括两根镀锡的铜箔丝,所述两根铜箔丝穿入面状材料内部后平行固定于面状材料的两端;构成所述面状材料的丝线表面致密包覆有经过冷却的液相导电介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材料的材质为涤纶短丝纱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导电介质按照质量比包括:碳纳米管1-3份、氧化镁0.5-1.5份、聚氨酯树脂5-10份、氧化镁0.1-1份、醋酸乙酯5-15份、增塑剂DOP1-3份以及硬脂酸0.2-0.7份。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2份。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为1份。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为7份。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乙酯为10份。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DOP为2份。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为0.4份。

说明书

说明书新型面状电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技地暖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导电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
背景技术
 地暖的热能来源方式大体分为三种,一是水、二是气、三是电,利用水或天然气作为热源的供热方式由于能耗和成本的问题已经被逐步淘汰,通过对电热材料进行通电制热是大势所趋,也是领域内一直研究的方向,现阶段的电加热方式基本上是采用导电材料来通电加热,基于材料选取的多样化,加热时的能耗、成本以及温度传到的稳定性均不相同,现有的技术在制热上一般没有问题,但是存在制热不均匀导致能耗高的情况,给用户也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作为地暖中的发热体,具有能耗低、传热稳定以及制热快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包括一作为基体的具有良好绝缘性的面状材料,该面状材料由丝线被纺织成网格状;还包括两根镀锡的铜箔丝,所述两根铜箔丝穿入面状材料内部后平行固定于面状材料的两端;构成所述面状材料的丝线表面致密包覆有经过冷却的液相导电介质。
优选的,所述面状材料的材质为涤纶短丝纱线。
优选的,所述液相导电介质按照质量比包括:碳纳米管1-3份、氧化镁0.5-1.5份、聚氨酯树脂5-10份、氧化镁0.1-1份、醋酸乙酯5-15份、增塑剂DOP1-3份以及硬脂酸0.2-0.7份。
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为2份。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为1份。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树脂为7份。
优选的,所述醋酸乙酯为10份。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DOP为2份。
优选的,所述硬脂酸为0.4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制造生产的电热膜用于地暖,具有导电均匀,节约电力资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面状电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1、基体  2、镀锡铜箔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所示,首先将短丝涤纶纱线纺织成网格状,作为基体1,然后将两根镀锡铜箔丝2平行穿入基体1两侧端,最后配置液相导电介质,选取碳纳米管200kg、氧化镁100kg、聚氨酯树脂720kg、氧化镁0.5kg、醋酸乙酯10kg、增塑剂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将上述组分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进行升温,一般不超过100度,以上述组分均匀混合为准,然后将基体1通过上述液相,使液相导电介质均匀致密包覆于纱线表面,然后冷却至常温,此时液相导电介质固化后均匀覆盖于纱线表面,形成面状电热材料,经过测试,该材料铺设12平方的市内面积,温度由5度升温至20度只需要28分钟,每8个小时耗电量为4千瓦时,随机选取四个点测试通电后10分钟的温度,温度差小于1度,成本小于500元,电阻率小于1.5*10-8欧姆*米。
实施例二:图1所示,首先将短丝涤纶纱线纺织成网格状,作为基体1,然后将两根镀锡铜箔丝2平行穿入基体1两侧端,最后配置液相导电介质,选取碳纳米管100kg、氧化镁100kg、聚氨酯树脂520kg、氧化镁0.5kg、醋酸乙酯10kg、增塑剂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将上述组分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进行升温,一般不超过100度,以上述组分均匀混合为准,然后将基体1通过上述液相,使液相导电介质均匀致密包覆于纱线表面,然后冷却至常温,此时液相导电介质固化后均匀覆盖于纱线表面,形成面状电热材料,经过测试,该材料铺设12平方的市内面积,温度由5度升温至20度只需要35分钟,每8个小时耗电量为4.3千瓦时,随机选取四个点测试通电后10分钟的温度,温度差小于1度,成本小于500元,电阻率小于1.5*10-8欧姆*米。
实施例三:图1所示,首先将短丝涤纶纱线纺织成网格状,作为基体1,然后将两根镀锡铜箔丝2平行穿入基体1两侧端,最后配置液相导电介质,选取碳纳米管200kg、氧化镁100kg、聚氨酯树脂900kg、氧化镁0.6kg、醋酸乙酯10kg、增塑剂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将上述组分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进行升温,一般不超过100度,以上述组分均匀混合为准,然后将基体1通过上述液相,使液相导电介质均匀致密包覆于纱线表面,然后冷却至常温,此时液相导电介质固化后均匀覆盖于纱线表面,形成面状电热材料,经过测试,该材料铺设12平方的市内面积,温度由5度升温至20度只需要41分钟,每8个小时耗电量为5.1千瓦时,随机选取四个点测试通电后10分钟的温度,温度差小于1.3度,成本小于500元,电阻率小于1.5*10-8欧姆*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制造生产的电热膜用于地暖,具有导电均匀,节约电力资源的优点。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面状电热材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包括一作为基体的具有良好绝缘性的面状材料,该面状材料由丝线被纺织成网格状;还包括两根镀锡的铜箔丝,所述两根铜箔丝穿入面状材料内部后平行固定于面状材料的两端;构成所述面状材料的丝线表面致密包覆有经过冷却的液相导电介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面状电热材料,制造生产的电热膜用于地暖,具有导电均匀,节约电力资源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