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7965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54931.5

申请日:

2011.12.31

公开号:

CN102444950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F 5/00申请公布日:20120509|||公开

IPC分类号:

F24F5/00; F24F12/00; F25B17/08; F25B41/04

主分类号:

F24F5/00

申请人:

林勇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胡公路809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包括第一电磁阀、风机盘管、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蒸发器、第三电磁阀、蓄冷冰球、蓄冷箱、第四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压缩机、第二节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一冷凝管、第七电磁阀、第二吸附床、第二冷凝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吸附蒸发器、吸附冷凝器、毛细管,所述的压缩机、第七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五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所述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本发明后,冷凝热回收,实现节能;采用冰蓄冷,使用晚上的低谷电,节省电费;控制、制作和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第一电磁阀、 风机盘管、 水泵、 第二 电磁阀、 壳管蒸发器、 第三电磁阀、 蓄冷冰球、 蓄冷箱、 第四电磁阀、 第一节流阀、 压缩机、 第 二节流阀、 第五电磁阀、 第六电磁阀、 第一吸附床、 第一冷凝管、 第七电磁阀、 第二吸附床、 第 二冷凝管、 第八电磁阀、 第九电磁阀、 第十电磁阀、 第十一电磁阀、 第十二电磁阀、 吸附蒸发 器、 吸附冷凝器、 毛细管, 所述的压缩机、 第七电磁阀、 第一吸附床、 第五电磁阀、 第一节流 阀、 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 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 所述 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一吸附 床经第九电磁阀、 第十一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和吸附冷凝器, 所述的第二吸附床经 第十电磁阀、 第十二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蓄冷箱内 放置有蓄冷冰球 ; 所述的蓄冷箱内蓄冷冰球之间的间隙充满乙二醇水溶液 ; 所述的蓄冷箱 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连接水泵的排出管上, 蓄冷箱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 阀连接在壳管式蒸发器和风机盘管之间的连接管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蓄冷箱内 设置盘管, 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在第一吸附床与第五电磁阀之间的 管道上, 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管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泵、 第二 电磁阀、 壳管式蒸发器、 第三电磁阀和风机盘管依次闭环连接。

说明书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 尤其是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背景技术
     一般的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 在得到冷量时需要排出大量的冷凝热。现在使用的 空调都没有回收这部分能量, 这不但增加城市的热污染, 而且空调效率低。另外, 夏季白天 的用电量很大, 为调节峰谷电, 大多地方采用峰谷电价, 但现在的空调器白天也要使用, 给 使用者造成经济负担。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采用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将 空调器冷凝热回收, 实现节能, 采用冰蓄冷, 使用晚上的低谷电, 节省电费, 制作和安装简 单, 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包括第 一电磁阀、 风机盘管、 水泵、 第二电磁阀、 壳管蒸发器、 第三电磁阀、 蓄冷冰球、 蓄冷箱、 第四 电磁阀、 第一节流阀、 压缩机、 第二节流阀、 第五电磁阀、 第六电磁阀、 第一吸附床、 第一冷凝 管、 第七电磁阀、 第二吸附床、 第二冷凝管、 第八电磁阀、 第九电磁阀、 第十电磁阀、 第十一电 磁阀、 第十二电磁阀、 吸附蒸发器、 吸附冷凝器、 毛细管, 所述的压缩机、 第七电磁阀、 第一吸 附床、 第五电磁阀、 第一节流阀、 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 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 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经第九电磁阀、 第十一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和吸附冷凝 器, 所述的第二吸附床经第十电磁阀、 第十二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
     所述的蓄冷箱内放置有蓄冷冰球 ; 所述的蓄冷箱内蓄冷冰球之间的间隙充满乙二 醇水溶液 ; 所述的蓄冷箱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连接水泵的排出管上, 蓄冷箱的另 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阀连接在壳管式蒸发器和风机盘管之间的连接管上。
     所述的蓄冷箱内设置盘管, 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在第一吸 附床与第五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 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管上。
     所述的水泵、 第二电磁阀、 壳管式蒸发器、 第三电磁阀和风机盘管依次闭环连接。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 使用本发明后, 压缩机通电工作, 利用冷凝热间歇加热第一吸 附床和第二吸附床, 形成热波制冷, 向空调房间提供冷量, (即 : 一段时间接通第七电磁阀、 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电磁阀, 关闭第八电磁阀、 第九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 此时第一吸附 床解吸出制冷剂, 经吸附冷凝器、 毛细管、 吸附蒸发器后回到第二吸附床, 在吸附蒸发器中 蒸发制冷 ; 过一段时间关闭第七电磁阀、 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电磁阀, 打开第八电磁阀、 第 九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 此时第二吸附床解吸出制冷剂, 经吸附冷凝器、 毛细管、 吸附蒸 发器后回到第一吸附床, 在吸附蒸发器中蒸发制冷) , 同时在壳管式蒸发器制冷, 系统的冷 在晚上第一电磁 凝负荷也转化成制冷量, 与壳管式蒸发器的制冷量一道对空调房间制冷 ;阀、 第四电磁阀关闭, 第二电磁阀、 第三电磁阀、 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打开, 水泵将乙二 醇溶液泵入壳管式蒸发器, 乙二醇溶液被冷却后, 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 同时蓄冷 箱中的蓄冷冰球被冷却结冰 ; 在白天, 第一电磁阀、 第四电磁阀打开, 第二电磁阀、 第三电磁 阀、 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关闭, 水泵将乙二醇溶液泵入蓄冷箱中, 乙二醇溶液被蓄冷冰 球冷却后, 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 此时压缩机在低频率下或者不工作, 消耗白天高 峰电能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冷凝热回收, 实现节能。
     (2) 采用冰蓄冷, 使用晚上的低谷电, 节省电费。
     (3) 控制、 制作和安装简单, 易于生产操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 : 1、 第一电磁阀 2、 风机盘管 3、 水泵 4、 第二电磁阀 5、 壳管蒸发器 6、 第三电磁 阀 7、 蓄冷冰球 8、 蓄冷箱 9、 第四电磁阀 10、 第一节流阀 11、 压缩机 12、 第二节流阀 13、 第五 电磁阀 14、 第六电磁阀 15、 第一吸附床 16、 第一冷凝管 17、 第七电磁阀 18、 第二吸附床 19、 第二冷凝管 20、 第八电磁阀 21、 第九电磁阀 22、 第十电磁阀 23、 第十一电磁阀 24、 第十二电 磁阀 25、 吸附蒸发器 26、 吸附冷凝器 27、 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 1 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 包括第一电磁阀 1、 风机盘 管 2、 水泵 3、 第二电磁阀 4、 壳管蒸发器 5、 第三电磁阀 6、 蓄冷冰球 7、 蓄冷箱 8、 第四电磁 阀 9、 第一节流阀 10、 压缩机 11、 第二节流阀 12、 第五电磁阀 13、 第六电磁阀 14、 第一吸附 床 15、 第一冷凝管 16、 第七电磁阀 17、 第二吸附床 18、 第二冷凝管 19、 第八电磁阀 20、 第九 电磁阀 21、 第十电磁阀 22、 第十一电磁阀 23、 第十二电磁阀 24、 吸附蒸发器 25、 吸附冷凝器 26、 毛细管 27, 所述的压缩机 11、 第七电磁阀 17、 第一吸附床 15、 第五电磁阀 13、 第一节流阀 10、 壳管蒸发器 5 依次闭环连接, 所述的吸附冷凝器 26 和吸附蒸发器 25 之间通过毛细管 27 连接,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 15 和第二吸附床 18 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 15 经第九电磁阀 21、 第十一电磁阀 23 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 25 和吸附冷凝器 26, 所述的第二吸附床 18 经第十电磁阀 22、 第十二电磁阀 24 分别连接吸附 冷凝器 26 和吸附蒸发器 25。
     所述的蓄冷箱 8 内放置有蓄冷冰球 7 ; 所述的蓄冷箱 8 内蓄冷冰球 7 之间的间隙 充满乙二醇水溶液 ; 所述的蓄冷箱 8 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 1 连接水泵 3 的排出管 上, 蓄冷箱 8 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阀 9 连接在壳管式蒸发器 5 和风机盘管 2 之间 的连接管上。
     所述的蓄冷箱 8 内设置盘管, 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 12 和第六电磁阀 14 连接 在第一吸附床 15 与第五电磁阀 13 之间的管道上, 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 11 的吸气管 上。
     所述的水泵 3、 第二电磁阀 4、 壳管式蒸发器 5、 第三电磁阀 6 和风机盘管 2 依次闭 环连接。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 使用本发明后, 压缩机 11 通电工作, 利用冷凝热间歇加热第 一吸附床 15 和第二吸附床 18, 形成热波制冷, 向空调房间提供冷量, (即 : 一段时间接通第 七电磁阀 17、 第十一电磁阀 23 和第十电磁阀 22, 关闭第八电磁阀 20、 第九电磁阀 21 和第 十二电磁阀 24, 此时第一吸附床 15 解吸出制冷剂, 经吸附冷凝器 26、 毛细管 27、 吸附蒸发器 25 后回到第二吸附床 18, 在吸附蒸发器 25 中蒸发制冷 ; 过一段时间关闭第七电磁阀 17、 第 十一电磁阀 23 和第十电磁阀 22, 打开第八电磁阀 20、 第九电磁阀 21 和第十二电磁阀 24, 此 时第二吸附床 18 解吸出制冷剂, 经吸附冷凝器 26、 毛细管 27、 吸附蒸发器 25 后回到第一吸 附床 15, 在吸附蒸发器 25 中蒸发制冷) , 同时在壳管式蒸发器 5 制冷, 系统的冷凝负荷也转 化成制冷量, 与壳管式蒸发器 5 的制冷量一道对空调房间制冷 ; 在晚上第一电磁阀 1、 第四 电磁阀 9 关闭, 第二电磁阀 4、 第三电磁阀 6、 第五电磁阀 13 和第六电磁阀打开, 水泵将乙二 醇溶液泵入壳管式蒸发器, 乙二醇溶液被冷却后, 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 同时蓄冷 箱中的蓄冷冰球被冷却结冰 ; 在白天, 第一电磁阀、 第四电磁阀打开, 第二电磁阀、 第三电磁 阀、 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 14 关闭, 水泵 3 将乙二醇溶液泵入蓄冷箱 8 中, 乙二醇溶液被 蓄冷冰球 7 冷却后, 循环到风机盘管 2 进行空调制冷, 此时压缩机 11 在低频率下或者不工 作, 消耗白天高峰电能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冷凝热回收, 实现节能 ; 采用冰蓄冷, 使用晚上的低谷电, 节省电费 ; 控制、 制作和安装简单, 易于生产操作。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495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4950A*CN102444950A*(21)申请号 201110454931.5(22)申请日 2011.12.31F24F 5/00(2006.01)F24F 12/00(2006.01)F25B 17/08(2006.01)F25B 41/04(2006.01)(71)申请人林勇地址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胡公路809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54) 发明名称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57) 摘要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

2、调。包括第一电磁阀、风机盘管、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蒸发器、第三电磁阀、蓄冷冰球、蓄冷箱、第四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压缩机、第二节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一冷凝管、第七电磁阀、第二吸附床、第二冷凝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吸附蒸发器、吸附冷凝器、毛细管,所述的压缩机、第七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五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所述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本发明后,冷凝热回收,实现节能;采用冰蓄冷,使用晚上的低谷电,节省电费;控制。

3、、制作和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CN 102444969 A 1/1页21.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磁阀、风机盘管、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蒸发器、第三电磁阀、蓄冷冰球、蓄冷箱、第四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压缩机、第二节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一冷凝管、第七电磁阀、第二吸附床、第二冷凝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吸附蒸发器、吸附冷凝器、毛细管,所述的压缩机、第七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五电磁阀、。

4、第一节流阀、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所述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吸附床经第九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和吸附冷凝器,所述的第二吸附床经第十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冷箱内放置有蓄冷冰球;所述的蓄冷箱内蓄冷冰球之间的间隙充满乙二醇水溶液;所述的蓄冷箱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连接水泵的排出管上,蓄冷箱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阀连接在壳管式蒸发。

5、器和风机盘管之间的连接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冷箱内设置盘管,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在第一吸附床与第五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式蒸发器、第三电磁阀和风机盘管依次闭环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4950 ACN 102444969 A 1/3页3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背景技术0002 一般的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在得到冷量时需要排出。

6、大量的冷凝热。现在使用的空调都没有回收这部分能量,这不但增加城市的热污染,而且空调效率低。另外,夏季白天的用电量很大,为调节峰谷电,大多地方采用峰谷电价,但现在的空调器白天也要使用,给使用者造成经济负担。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将空调器冷凝热回收,实现节能,采用冰蓄冷,使用晚上的低谷电,节省电费,制作和安装简单,易于操作。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包括第一电磁阀、风机盘管、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蒸发器、第三电磁阀、蓄冷冰球、蓄冷箱、第四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压缩机、第二节流阀、第五电磁阀。

7、、第六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一冷凝管、第七电磁阀、第二吸附床、第二冷凝管、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吸附蒸发器、吸附冷凝器、毛细管,所述的压缩机、第七电磁阀、第一吸附床、第五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壳管蒸发器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所述的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0005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经第九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和吸附冷凝器,所述的第二吸附床经第十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分别连接吸附冷凝器和吸附蒸发器。0006 所述的蓄冷箱内放置有蓄冷冰球;所述的蓄冷箱内蓄冷冰球之间的间隙充满乙二醇。

8、水溶液;所述的蓄冷箱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连接水泵的排出管上,蓄冷箱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阀连接在壳管式蒸发器和风机盘管之间的连接管上。0007 所述的蓄冷箱内设置盘管,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在第一吸附床与第五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管上。0008 所述的水泵、第二电磁阀、壳管式蒸发器、第三电磁阀和风机盘管依次闭环连接。0009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使用本发明后,压缩机通电工作,利用冷凝热间歇加热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形成热波制冷,向空调房间提供冷量,(即:一段时间接通第七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电磁阀,关闭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

9、阀,此时第一吸附床解吸出制冷剂,经吸附冷凝器、毛细管、吸附蒸发器后回到第二吸附床,在吸附蒸发器中蒸发制冷;过一段时间关闭第七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电磁阀,打开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此时第二吸附床解吸出制冷剂,经吸附冷凝器、毛细管、吸附蒸发器后回到第一吸附床,在吸附蒸发器中蒸发制冷),同时在壳管式蒸发器制冷,系统的冷凝负荷也转化成制冷量,与壳管式蒸发器的制冷量一道对空调房间制冷;在晚上第一电磁说 明 书CN 102444950 ACN 102444969 A 2/3页4阀、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打开,水泵将乙二醇溶液泵入壳管式蒸发器,乙。

10、二醇溶液被冷却后,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同时蓄冷箱中的蓄冷冰球被冷却结冰;在白天,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关闭,水泵将乙二醇溶液泵入蓄冷箱中,乙二醇溶液被蓄冷冰球冷却后,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此时压缩机在低频率下或者不工作,消耗白天高峰电能少。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冷凝热回收,实现节能。0011 (2)采用冰蓄冷,使用晚上的低谷电,节省电费。0012 (3)控制、制作和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0014 图中:1、第一电磁阀2、风机盘管3、水泵4、第二电磁阀5、壳管蒸发器6、第三。

11、电磁阀7、蓄冷冰球8、蓄冷箱9、第四电磁阀10、第一节流阀11、压缩机12、第二节流阀13、第五电磁阀14、第六电磁阀15、第一吸附床16、第一冷凝管17、第七电磁阀18、第二吸附床19、第二冷凝管20、第八电磁阀21、第九电磁阀22、第十电磁阀23、第十一电磁阀24、第十二电磁阀25、吸附蒸发器26、吸附冷凝器27、毛细管。具体实施方式0015 结合图1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冰蓄冷吸附热回收空调,包括第一电磁阀1、风机盘管2、水泵3、第二电磁阀4、壳管蒸发器5、第三电磁阀6、蓄冷冰球7、蓄冷箱8、第四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10、压缩机11、第二节流阀1。

12、2、第五电磁阀13、第六电磁阀14、第一吸附床15、第一冷凝管16、第七电磁阀17、第二吸附床18、第二冷凝管19、第八电磁阀20、第九电磁阀21、第十电磁阀22、第十一电磁阀23、第十二电磁阀24、吸附蒸发器25、吸附冷凝器26、毛细管27,所述的压缩机11、第七电磁阀17、第一吸附床15、第五电磁阀13、第一节流阀10、壳管蒸发器5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吸附冷凝器26和吸附蒸发器25之间通过毛细管27连接,所述的第一吸附床15和第二吸附床18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和制冷剂。0016 所述的第一吸附床15经第九电磁阀21、第十一电磁阀23分别连接吸附蒸发器25和吸附冷凝器26,所述的第二吸附床18。

13、经第十电磁阀22、第十二电磁阀24分别连接吸附冷凝器26和吸附蒸发器25。0017 所述的蓄冷箱8内放置有蓄冷冰球7;所述的蓄冷箱8内蓄冷冰球7之间的间隙充满乙二醇水溶液;所述的蓄冷箱8的一端通过管道经第一电磁阀1连接水泵3的排出管上,蓄冷箱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第四电磁阀9连接在壳管式蒸发器5和风机盘管2之间的连接管上。0018 所述的蓄冷箱8内设置盘管,盘管的一端经第二节流阀12和第六电磁阀14连接在第一吸附床15与第五电磁阀13之间的管道上,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11的吸气管上。说 明 书CN 102444950 ACN 102444969 A 3/3页50019 所述的水泵3、第二电磁。

14、阀4、壳管式蒸发器5、第三电磁阀6和风机盘管2依次闭环连接。0020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使用本发明后,压缩机11通电工作,利用冷凝热间歇加热第一吸附床15和第二吸附床18,形成热波制冷,向空调房间提供冷量,(即:一段时间接通第七电磁阀17、第十一电磁阀23和第十电磁阀22,关闭第八电磁阀20、第九电磁阀21和第十二电磁阀24,此时第一吸附床15解吸出制冷剂,经吸附冷凝器26、毛细管27、吸附蒸发器25后回到第二吸附床18,在吸附蒸发器25中蒸发制冷;过一段时间关闭第七电磁阀17、第十一电磁阀23和第十电磁阀22,打开第八电磁阀20、第九电磁阀21和第十二电磁阀24,此时第二吸附床18解吸出制冷。

15、剂,经吸附冷凝器26、毛细管27、吸附蒸发器25后回到第一吸附床15,在吸附蒸发器25中蒸发制冷),同时在壳管式蒸发器5制冷,系统的冷凝负荷也转化成制冷量,与壳管式蒸发器5的制冷量一道对空调房间制冷;在晚上第一电磁阀1、第四电磁阀9关闭,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第五电磁阀13和第六电磁阀打开,水泵将乙二醇溶液泵入壳管式蒸发器,乙二醇溶液被冷却后,循环到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制冷,同时蓄冷箱中的蓄冷冰球被冷却结冰;在白天,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14关闭,水泵3将乙二醇溶液泵入蓄冷箱8中,乙二醇溶液被蓄冷冰球7冷却后,循环到风机盘管2进行空调制冷,此时压缩机11在低频率下或者不工作,消耗白天高峰电能少。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冷凝热回收,实现节能;采用冰蓄冷,使用晚上的低谷电,节省电费;控制、制作和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说 明 书CN 102444950 ACN 102444969 A 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95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