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67934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26610.4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号:

CN102444886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2B 37/10申请日:20111219|||公开

IPC分类号:

F22B37/10

主分类号:

F22B37/1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张大龙; 吴玉新; 吕俊复; 刘青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代理人:

邸更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属于锅炉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水冷壁上升管按非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同时,采用低质量流率降低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本发明采用低质量流率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上升管布置炉膛受热面,改善了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和流量偏差,可大大降低现有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式的复杂程度,减小水冷壁自身阻力,方便检修维护,同时能保证水动力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 置方式, 按非等间距布置, 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 位于炉膛 高热流密度范围内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 ; 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 按 如下公式求取 : Q×S0 = q×s ; 其中, Q 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 S0 表示平均上升管节距, q 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 s 表示该管节距。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水冷壁上升管内 2 工质在最大连续蒸发量工况下的流率范围为 1100 ~ 1400kg/m s。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热流密度最低 的炉膛角部的水冷壁上升管加装节流管圈。

说明书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布置方法, 属于锅炉设计技术。背景技术 超临界煤粉锅炉是目前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 无论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还是前 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炉膛内总是存在热负荷不均匀现象, 容易导致垂直水冷壁发生流量偏 差和温度偏差, 造成水冷壁局部超温发生爆管等严重的水动力事故。 目前, 工程上为了消除 温度偏差的方法一般包括 : 采用螺旋管圈、 加装节流管圈等。螺旋管圈具有空间利用率高, 换热效率高, 结构紧凑等优点, 但也具有其制造成本高, 自身阻力大, 支撑系统将复杂, 安装 难度大, 设计开孔困难等缺陷 ; 加装节流管圈可以通过改变水冷壁各上升管之间的流量分 布来调节水冷壁内的工质温度偏差, 但是它增大水泵功耗, 容易出现结垢从而造成水冷壁 爆管。
     为了降低超临界超超临界煤粉锅炉水冷壁的制造成本, 降低锅炉运行维护费用, 同时保证水动力的安全, 迫切需要一种设计制造成本低、 运行效果良好、 安装维护方便的水 冷壁布置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低质量流率水冷壁布置方法, 其特征是水冷壁上升管按不 等间距布置, 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 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 范围的中间区域的上升管间距较小, 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 同时, 采用低质 量流率降低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 与传统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水冷壁布置方式 相比, 非等节距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具有制造成本低, 自身阻力小, 支撑系统简单, 结构 简单, 安装维护方便, 设计开孔容易, 工质温度偏差较小等优点, 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超临界超超临界煤粉锅炉的设计经验基础上, 为了解决炉膛水冷壁上升 管内工质的吸热量与炉膛内热流密度分配不匹配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 壁布置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 该方法采用水冷壁上升管按非等间距布 置, 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 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的中 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 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 同时, 采用低质量流率降低 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 本发明采用低质量流率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上升管布置炉 膛受热面, 改善了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和流量偏差, 可大大降低现有超临界锅炉水 冷壁布置方式的复杂程度, 减小水冷壁自身阻力, 方便检修维护, 同时能保证水动力安全。
     该方法中, 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 按如下公式求取。 Q×S0 = q×s, 其中, Q 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 S0 表示平均管节距, q 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 s表 示该管节距。
     该方法采用低质量流率垂直上升水冷壁管, 对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置方式, 水冷壁上升管内工质保持低质量流率, 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BMCR) 工况下的流率范 2 围为 1100 ~ 1400kg/m s。
     为了减小不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 可在热流密度最低的炉膛角 部 10 根管加装节流圈, 以保证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小于 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突出性效果和优点 : 1) 采用非等节距布置 垂直水冷壁, 使各管之间的工质吸热量分配合理, 减小了工质的温度偏差, 降低了水冷壁爆 管风险 ; 2) 采用垂直上升水冷壁管, 降低了锅炉制造成本, 方便安装维护保证设计的经济 性; 3) 采用低质量流率, 使水冷壁摩擦压降减小, 降低了水泵功耗, 节约了锅炉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示意图。
     1- 垂直水冷壁 ; 2- 非等节距鳍片 ; 3- 前墙 ; 4- 侧墙 ; 5- 后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结构及最佳实施方式。 图 1 为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示意图。 主要包括垂直水冷壁 1、 非等 节距鳍片 2。 工质从水冷壁给水集箱进入水冷壁, 在垂直水冷壁 1 中升温吸热后被送入水冷 壁出口集箱。 该方法所述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置方式, 按非等间距布置, 位于炉膛 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 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内的中间区域上升 管间距较小 ; 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 按如下公式求取 : Q×S 0 = q×s ; 其中, Q 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 S0 表示平均上升管节距, q 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 s表 示该管节距。水冷壁管可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调整其工质流速范围, 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2 (BMCR) 工况下的流率范围为 1100 ~ 1400kg/m s, 以保证水冷壁管的外壁温度不超温, 相邻 两水冷壁之间的管壁温差不超过 80℃。
     为了减小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 可在热流密度最低的炉膛角 部水冷壁上升管加装节流圈, 以保证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小于 50℃。
     对比传统的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式, 该方法采用非等节距布置时, 水冷壁局 部吸热量与炉膛内局部热负荷分布对应, 使各管间工质吸热量分布合理, 温度偏差较小 ; 当 采用垂直水冷壁时, 降低了锅炉制造成本, 方便安装维护保证设计的经济性 ; 而当采用低质 量流率时, 水冷壁摩擦压降减小, 降低了水泵功耗, 节约了锅炉运行成本, 使之更适于运行 实际。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488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4886A*CN102444886A*(21)申请号 201110426610.4(22)申请日 2011.12.19F22B 37/10(2006.01)(71)申请人清华大学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72)发明人张大龙 吴玉新 吕俊复 刘青(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代理人邸更岩(54) 发明名称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57) 摘要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属于锅炉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

2、水冷壁上升管按非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同时,采用低质量流率降低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本发明采用低质量流率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上升管布置炉膛受热面,改善了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和流量偏差,可大大降低现有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式的复杂程度,减小水冷壁自身阻力,方便检修维护,同时能保证水动力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102444905 A 1/1页21.一种低质量流。

3、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置方式,按非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内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按如下公式求取:QS0qs;其中,Q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S0表示平均上升管节距,q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s表示该管节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壁上升管内工质在最大连续蒸发量工况下的流率范围为11001400kg/m2s。3.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流密度最低的炉膛角部的水冷壁上升管加装节流管圈。

4、。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4886 ACN 102444905 A 1/2页3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布置方法,属于锅炉设计技术。背景技术0002 超临界煤粉锅炉是目前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无论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还是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炉膛内总是存在热负荷不均匀现象,容易导致垂直水冷壁发生流量偏差和温度偏差,造成水冷壁局部超温发生爆管等严重的水动力事故。目前,工程上为了消除温度偏差的方法一般包括:采用螺旋管圈、加装节流管圈等。螺旋管圈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但也具有其制造成本高,自身阻力大,支撑系统将复杂,安装难。

5、度大,设计开孔困难等缺陷;加装节流管圈可以通过改变水冷壁各上升管之间的流量分布来调节水冷壁内的工质温度偏差,但是它增大水泵功耗,容易出现结垢从而造成水冷壁爆管。0003 为了降低超临界超超临界煤粉锅炉水冷壁的制造成本,降低锅炉运行维护费用,同时保证水动力的安全,迫切需要一种设计制造成本低、运行效果良好、安装维护方便的水冷壁布置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低质量流率水冷壁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水冷壁上升管按不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的中间区域的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同时,采用低质量流率降低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与传统的。

6、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水冷壁布置方式相比,非等节距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具有制造成本低,自身阻力小,支撑系统简单,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设计开孔容易,工质温度偏差较小等优点,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在超临界超超临界煤粉锅炉的设计经验基础上,为了解决炉膛水冷壁上升管内工质的吸热量与炉膛内热流密度分配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该方法采用水冷壁上升管按非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

7、热流分布呈反比。同时,采用低质量流率降低了水冷壁上升管的自身阻力。本发明采用低质量流率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上升管布置炉膛受热面,改善了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和流量偏差,可大大降低现有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式的复杂程度,减小水冷壁自身阻力,方便检修维护,同时能保证水动力安全。0007 该方法中,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按如下公式求取。QS0qs,其中,Q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S0表示平均管节距,q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s表示该管节距。0008 该方法采用低质量流率垂直上升水冷壁管,对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置方说 明 书CN 102444886 ACN 102444905 A。

8、 2/2页4式,水冷壁上升管内工质保持低质量流率,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的流率范围为11001400kg/m2s。0009 为了减小不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可在热流密度最低的炉膛角部10根管加装节流圈,以保证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小于50。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突出性效果和优点:1)采用非等节距布置垂直水冷壁,使各管之间的工质吸热量分配合理,减小了工质的温度偏差,降低了水冷壁爆管风险;2)采用垂直上升水冷壁管,降低了锅炉制造成本,方便安装维护保证设计的经济性;3)采用低质量流率,使水冷壁摩擦压降减小,降低了水泵功耗,节约了锅炉运行成本。附图说。

9、明0011 图1为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示意图。0012 1-垂直水冷壁;2-非等节距鳍片;3-前墙;4-侧墙;5-后墙。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具体结构及最佳实施方式。0014 图1为一种低质量流率垂直水冷壁布置方法示意图。主要包括垂直水冷壁1、非等节距鳍片2。工质从水冷壁给水集箱进入水冷壁,在垂直水冷壁1中升温吸热后被送入水冷壁出口集箱。该方法所述水冷壁上升管整体采用垂直布置方式,按非等间距布置,位于炉膛低热流密度范围的两侧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大,位于炉膛高热流密度范围内的中间区域上升管间距较小;每根管之间的间距与热流分布呈反比,按如下公式求取:QS。

10、0qs;其中,Q表示炉膛平均热流密度,S0表示平均上升管节距,q表示该位置的上升管热流密度,s表示该管节距。水冷壁管可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调整其工质流速范围,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的流率范围为11001400kg/m2s,以保证水冷壁管的外壁温度不超温,相邻两水冷壁之间的管壁温差不超过80。0015 为了减小非等节距布置的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可在热流密度最低的炉膛角部水冷壁上升管加装节流圈,以保证水冷壁出口工质的温度偏差小于50。0016 对比传统的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式,该方法采用非等节距布置时,水冷壁局部吸热量与炉膛内局部热负荷分布对应,使各管间工质吸热量分布合理,温度偏差较小;当采用垂直水冷壁时,降低了锅炉制造成本,方便安装维护保证设计的经济性;而当采用低质量流率时,水冷壁摩擦压降减小,降低了水泵功耗,节约了锅炉运行成本,使之更适于运行实际。说 明 书CN 102444886 ACN 102444905 A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88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蒸汽的发生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