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窗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2182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2182A*CN102442182A*(21)申请号 201110317587.5(22)申请日 2011.10.132010-230232 2010.10.13 JPB60J 7/047(2006.01)B60J 3/02(2006.01)(71)申请人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埼玉县(72)发明人三桥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代理人陈伟 金杨(54) 发明名称天窗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窗装置,能够降低由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的布局所引起的开。
2、口部的开口长度的缩小。天窗装置具有:天窗板,设置在车辆的固定车顶上、且经由与驱动缆索连结的滑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开闭;驱动电机(M),驱动所述驱动缆索;遮光件(31),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32)上、且在被从卷绕轴(32)拉出时经过倾斜变位空间(S)后被遮光件导轨(35)引导,从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室内开口部进行开闭,其中,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由此谋求确保室内开口部的开口长度。(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CN 102442196 A 1/1页。
3、21.一种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天窗板,设置在车辆的固定车顶上、经由与驱动缆索连结的滑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开闭;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缆索;遮光件,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上、且在被从所述卷绕轴拉出时经过倾斜变位空间后被遮光件导轨引导,从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室内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驱动电机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的两缘在经过折回行程而被折回的状态下被所述遮光件导轨引导,其中,所述折回行程形成在所述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轴隔着所述室内开口部而被配置成前后。
4、一对,卷绕在各自的卷绕轴上的前遮光件和后遮光件在室内开口部的中间部对接,由此关闭室内开口部,所述驱动电机配置在所述前遮光件和所述后遮光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1/5页3天窗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天窗装置。背景技术0002 作为天窗装置的现有例,能够列举出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具有:天窗板,设置在车辆的固定车顶上、通过与驱动缆索连结的滑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开闭;和驱动电机,对驱动缆索进行驱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所述驱动电机配置在比固定车顶的开口部更靠前侧的方式。0003 另一方面,。
5、作为设置于天窗板的下方的遮光件有如下构造的遮光件,即:将遮光件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上的、所谓的辊式遮光件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即:在将遮光件从卷绕轴拉出时使遮光件的两缘折回并由遮光件导轨进行引导。根据该技术,通过折回,在遮光件的缘部产生复原的恢复力在折回部整体范围内连续地作用,所以例如即使因外部载荷而使遮光件的缘部部分地从遮光件导轨脱离时,作用于其前后的缘部上的所述恢复力也会以将其拉回遮光件导轨的方式发挥作用,所以可以认为遮光件的缘部难以从遮光件导轨脱离。0004 另外,作为与辊式遮光件构造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辊式遮光件隔着开口部地。
6、设置成前后一对的技术。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1163号公报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36898号公报0007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37628号公报0008 关于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的布局,从天窗装置的薄型化方面考虑,由于将两者重叠地配置在上下方向比较困难,所以需要使两者错开地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本发明人没有找到与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的布局相关的、适当的现有技术文献,但是,在例如想要针对专利文献1记载的于开口部的前侧配置天窗板用驱动电机的构造,应用专利文献3记载的辊式遮光件构造的情况下,则会成为如下构造:在开口部的前侧,天窗。
7、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在前后配置。此时,确保开口部的规定开口长度、与此同时配置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是很重要的。发明内容0009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窗装置,能够降低因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卷绕轴的布局所引起的开口部的开口长度的缩小。0010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天窗板,设置在车辆的固定车顶上、经由与驱动缆索连结的滑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开闭;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缆索;遮光件,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上、且在被从所述卷绕轴拉出时经过倾斜变位空间后被遮光件导轨引导,从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室内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驱。
8、动电机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2/5页40011 在将遮光件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上的所谓辊式遮光件构造中,在从卷绕轴刚拉出的路径上必然形成倾斜变位空间。本发明在配置天窗板用驱动电机时利用了该倾斜变位空间,关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变位空间兼用作天窗板用驱动电机的配置空间,所以相应地将室内开口部的开口长度设置得较大。0012 另外,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特征是,所述遮光件的两缘在经过折回行程而被折回的状态下被所述遮光件导轨引导,其中,所述成折回行程形成在所述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0013 根据本发明,在遮光件的。
9、两缘以被折回的状态被遮光件导轨引导的构造的天窗装置中,能够将室内开口部的开口长度设置得较大。0014 另外,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卷绕轴隔着所述室内开口部而被配置成前后一对,卷绕在各自的卷绕轴上的前遮光件和后遮光件在室内开口部的中间部对接,由此关闭室内开口部,所述驱动电机配置在所述前遮光件和所述后遮光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0015 如果是由一个卷绕轴构成的天窗装置,则例如通过隔着室内开口部,在前侧配置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在后侧配置卷绕轴,还能够期待使室内开口部周围的布局设计有回旋余地。但是,在使卷绕轴隔着室内开口部地配置成前后一对的情况下,成为天窗板用驱动电机与任意一方的。
10、卷绕轴并列设置的结构,所以室内开口部周围的布局设计容易受到制约。但是,像本发明那样,通过将天窗板用驱动电机配置在前遮光件和后遮光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倾斜变位空间的范围内,能够降低所述制约,将室内开口部的开口长度设置得较大,其中,前遮光件卷绕在前侧的卷绕轴上,后遮光件卷绕在后侧的卷绕轴上。0016 发明的效果0017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形成在遮光件的卷绕轴与遮光件导轨之间的倾斜变位空间来配置天窗板用驱动电机,所以不需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另外设置驱动电机的配置空间,相应地能够将室内开口部的开口长度设置得较大。附图说明0018 图1是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外观图,(a)、(b)分别表示天窗板处于关闭状态和打。
11、开状态。0019 图2是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俯视图。0020 图3是表示天窗板的倾斜动作及滑动动作的侧视作用图。0021 图4是沿图2的A-A线剖视图。0022 图5是表示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侧视图。0023 图6是表示天窗板用驱动电机、遮光件和遮光件导轨的侧视图。0024 图7是表示天窗板用驱动电机和遮光件的俯视图,(a)、(b)分别表示遮光件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0025 附图标记的说明0026 1 天窗装置0027 2 固定车顶0028 3 天窗板说 明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3/5页50029 7 前部滑动件0030 8 后部滑动件0031 。
12、9 前部导轨0032 10 后部导轨0033 11 推拉线缆(驱动缆索)0034 31 遮光件0035 31A 前遮光件0036 31B 后遮光件0037 32 卷绕轴0038 32A 前卷绕轴0039 32B 后卷绕轴0040 35 遮光件导轨0041 36 折回部0042 M 驱动电机0043 S 倾斜变位空间0044 S1 折回行程具体实施方式0045 本发明的天窗装置1具有:如图1等所示那样安装在车辆的固定车顶2上的天窗板3、和如图5等所示那样设置在该天窗板3的下方的遮光件31。0046 天窗板3的相关结构0047 如图1所示,天窗装置1具有天窗板3,该天窗板3相对于车辆的固定车顶2自。
13、由开闭地设置、且打开时上倾并向后方移动。而且,在固定车顶2上,以位于天窗板3的后方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4,以位于天窗板3的前方的方式安装有在车宽方向上长的前装饰件5,以位于天窗板3及固定板4的两侧的方式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侧装饰件6。固定板4、前装饰件5及侧装饰件6均相对于固定车顶2固定。天窗板3及固定板4例如是玻璃制的板,前装饰件5及侧装饰件6例如是树脂制的板。如图3所示,在天窗板3的缘部安装有由橡胶材料等形成的挡风条24,在固定板4的前缘安装有由橡胶材料等形成的挡风条25。在天窗板3全闭时,挡风条24随着弹性变形而被压接在挡风条25、前装饰件5及侧装饰件6上。0048 天窗板3是较大型且重。
14、量大的板,打开时,板的四角周围通过图2所示的左右的前部滑动件7及后部滑动件8实现支承重量。在关闭状态的天窗板3的侧缘部的下方,配置有对前部滑动件7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前部导轨9,在固定板4的侧缘部的下方,配置有对后部滑动件8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后部导轨10。前部导轨9和后部导轨10由例如铝合金的挤压型材构成。附图标记26表示室内开口部。0049 前部滑动件7及后部滑动件8连结在驱动缆索即推拉线缆11上。驱动推拉线缆11的驱动电机M配置在前装饰件5的下方。推拉线缆11在驱动电机M与前部导轨9之间被导管12引导,在前部导轨9与后部导轨10之间被连接管13引导。0050 这里,对天窗板3的倾斜机构进行简单说。
15、明。如图3所示,形成在天窗板3的第一说 明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4/5页6面板托架14上的第一提升引导销15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前部滑动件7上的第一提升引导槽16中。形成在天窗板3的第二面板托架17上的第一连结销18连结着形成在连杆臂19的一端上的长孔20。在连杆臂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结销21,该第二连结销21以相对于后部导轨10旋转自如且沿后部导轨10移动自如的方式被连结。在连杆臂19的中程安装有第二提升引导销22,该第二提升引导销2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后部滑动件8的第二提升引导槽23中。0051 前部滑动件7及后部滑动件8在驱动。
16、电机M(图2)的驱动下通过推拉线缆11(图2)而从图3(a)所示的天窗板3的全闭状态一体地向后方移动时,第一提升引导槽16和第二提升引导槽23的各内壁分别向上方推起第一提升引导销15和第二提升引导销22,由此,如图3(b)、(c)所示,连杆臂19立起而使天窗板3上倾。上倾完成后,前部滑动件7及后部滑动件8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第一提升引导槽16和第二提升引导槽23的各槽端的内壁分别向后方推压第一提升引导销15和第二提升引导销22,由此,如图3(d)所示,天窗板3向后方移动。此外,天窗板3移动时,第二面板托架17和连杆臂19通过固定板4与侧装饰件6之间的间隙。0052 遮光件31的相关结构0053。
17、 以下,对遮光件31的相关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遮光件31是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32上的所谓的辊式遮光件,由柔性材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遮光件31是被分割成前遮光件31A和后遮光件31B两部分的类型,与其相应地,卷绕轴32隔着室内开口部26地被配置成前后一对。即,卷绕前遮光件31A的前卷绕轴32A以其轴向为车宽方向地配置在室内开口部26的前方,卷绕后遮光件31B的后卷绕轴32B以其轴向为车宽方向地配置在室内开口部26的后方。如图2所示,前卷绕轴32A及后卷绕轴32B均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支架37上,该支架37固定在未图示的托架上。0054 如图5所示,前遮光件31A和后遮光件31B在室内开口。
18、部26的中间部对接,具体的是,形成在前遮光件31A的前端缘上的前把手33和形成在后遮光件31B的前端缘上的后把手34对接,由此关闭室内开口部26。室内开口部26全开时的前把手33、后把手34的位置由虚线示出。附图标记38是构成车室顶棚的车顶衬里。此外,关于在任意的开度位置保持前遮光件31A和后遮光件31B的保持机构的说明,因其不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故省略。0055 如图2、图4、图7所示,遮光件导轨35配置成与前部导轨9相比更靠车辆内侧。遮光件导轨35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型材构成。如图7所示,突设在前把手33的侧部的滑履(slide shoe)33A以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卡合在遮光件导轨。
19、35上。虽未图示,但对后把手34侧也突设有同样的滑履。0056 如图6、图7所示,在遮光件导轨35的前端安装有多功能挡块39。多功能挡块39例如由树脂成型品形成。多功能挡块39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与所述滑履33A抵接而对前遮光件31A的全开位置进行定位的挡块机能;对下述的倾斜变位空间S与遮光件导轨35之间的前遮光件31A的移动进行顺畅地引导的引导功能。0057 另外,在前遮光件31A呈辊状卷绕收纳在卷绕轴32上的辊式遮光件构造中,在从卷绕轴32拉出之后的路径上,如图6所示,形成侧视观察为倾斜状的倾斜变位空间S。此外,在图6中,用实线表示在卷绕轴32上卷绕有较多前遮光件31A的状态下的前遮光件31。
20、A的拉出路径,用虚线表示卷绕有较少前遮光件31A的状态下的前遮光件31A的拉出路径。说 明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5/5页70058 这样,在卷绕轴32与遮光件导轨35之间必然会形成倾斜变位空间S,但假设要缩小倾斜变位空间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时,也就是要减小卷绕轴32与遮光件导轨35之间的间隔时,前遮光件31A的倾斜角度变大。若该倾斜角度变大,则由于铅直方向分量变大,所以对前把手33(图5)施加的水平方向的操作载荷的分力损失变大,前把手33需要大的手动操作力。由此,倾斜变位空间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需要具有一定程度宽裕的尺寸。尤其是,在如下所述地形成。
21、折回行程S1的情况下,作为倾斜变位空间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需要折回行程S1以上的尺寸。0059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卷绕轴32A拉出的前遮光件31A在其两缘经由折回行程S 1而被折回的状态下被遮光件导轨35引导,而在车辆前后方向对室内开口部26进行开闭。折回行程S1形成在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如图4所示,前遮光件31A的缘作为向上方侧折回的折回部36被遮光件导轨35的槽引导。通过形成折回部36,在折回部36整体的范围内,连续地对前遮光件31A的缘部作用复原的恢复力,从而例如即使从室内侧向前遮光件31A施加外部载荷而使前遮光件31A的缘部部分地从遮光件导轨35脱离,作用于其前后的缘部上的所。
22、述恢复力也能够以将前遮光件31A的缘部拉回遮光件导轨35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成为前遮光件31A的缘部难以从遮光件导轨35脱离的构造。对于后遮光件31B也是同样的。0060 在像这样从前卷绕轴32A拉出的前遮光件31A的缘在中途折回的构造中,为了以在前遮光件31A上不发生扭结的方式使折回部36在遮光件导轨35内与该遮光件导轨35平行地移动,需要具有一定程度宽裕的折回行程S1。例如在折回尺寸L为10mm左右的情况下,折回行程S1最低也要10cm左右,倾斜变位空间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需要10cm以上的尺寸。0061 在以上的天窗装置1中,假设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前卷绕轴32A的前方,则需要在室内。
23、开口部26的前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并列驱动电机M的配置空间、前卷绕轴32A的配置空间和用于确保倾斜变位空间S的空间,相应地就无法将室内开口部26的开口长度设置地较大。0062 与之相对,本发明的结构是,如图6、图7所示,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具体地是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折回行程S1的范围(图7中斜线所示的范围)内,从而只需在室内开口部26的前方设置前卷绕轴32A的配置空间、兼用作驱动电机M的配置空间的倾斜变位空间S就足够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不需要另外设置驱动电机M的配置空间,所以相应地能够使室内开口部26的开口长度变大。驱动电机M可以不必整体收纳在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
24、即使配置成驱动电机M的一部分稍微偏离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也是允许的。由于前遮光件31A位于驱动电机M的下方,所以驱动电机M是通过未图示的托架被安装支承在前遮光件31A的上方侧。导管12也被引到前遮光件31A的上方,由此不会与前遮光件31A发生干涉。0063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在已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前遮光件31A的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但也可以是,在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与室内开口部26相比更靠后方侧的情况下,将驱动电机M配置在后遮光件31B的倾斜变位空间S的范围内。0064 另外,当然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由1片遮光件31构成天窗装置的情况。说 明 书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1/7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2/7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182 ACN 102442196 A 3/7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1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