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压器组件.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67900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6627.2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号:

CN102442193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6/12申请日:20110930|||公开

IPC分类号:

B60K6/12

主分类号:

B60K6/12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C. E. 梅林; L. 巴辛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10.10.08 US 61/391309; 2011.06.03 US 13/15297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薛峰;杨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蓄压器组件。具体地,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电枢和随动件。电枢和随动件能够选择性地锁定在一起。蓄压器组件可包括偏压构件和螺线管。当螺线管断开时,偏压构件将电枢推向随动件以将电枢和随动件锁定在一起。当螺线管通电时,电枢被磁性地吸向螺线管并离开随动件以将两部件解锁并压缩偏压构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 包括 : 阀体, 其具有纵向轴线, 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 ; 内套筒, 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 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 轴; 轴承元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 ; 随动件, 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 其可 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 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 ; 以及 电枢,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 承元件的止动装置, 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之间运动, 以及 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 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 从所述斜坡脱离, 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 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近所述电枢的螺线管, 其中所述螺 线管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包括螺线管线圈, 其被通电以磁 性地吸引所述电枢离开所述随动件到所述解锁位置。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 主体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此 离开。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弹簧。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 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 的孔径内,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电枢。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弹簧。
10: 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 包括 : 阀体, 其具有纵向轴线, 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 ; 内套筒, 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 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 轴; 轴承元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 ; 随动件, 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 其可 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 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 ; 以及 电枢,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 承元件的止动装置, 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之间运动 ; 螺线管, 其联接到接近所述电枢的阀体, 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 当所述螺线管被激活 时, 所述线圈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以及 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 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 2 从所述斜坡脱离, 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 积。

说明书


蓄压器组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 2010 年 10 月 8 日提交的申请号为 61/391,309 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 上 述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中的动力系的蓄压器。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具有滚珠和斜坡 锁紧机构的蓄压器。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涉及本发明的背景信息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典型的车辆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在某些动力系中, 发动机有选择地打开 或关闭。 即, 当车辆达到停止时, 发动机在预定停止条件下自动停止, 然后, 在预定重新启动 条件下, 发动机重新启动。 这些动力系还可包括带有蓄压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蓄压器被布置 成向扭矩传递装置排放流体, 例如, 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到离合器, 当发动机打开时积累流 体, 当发动机关闭时保留流体。
     某些蓄压器通过压缩气体加载的活塞排放流体并通过排放气体积累流体。然而, 此类蓄压器必须能够选择地在增压气体中密封。因此, 本领域中对于蓄压器组件有提高的 空间, 其不需要与组件内的密封增压气体相关联的复杂性。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 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电枢和随动件。电 枢和随动件能够选择性地锁定在一起。蓄压器组件可包括偏压构件和螺线管。当螺线管断 开时, 偏压构件将电枢推向随动件以将电枢和随动件锁定在一起。 当螺线管通电时, 电枢被 磁性地吸向螺线管并离开随动件以解锁两个部件并压缩偏压构件。
     在特定形式中, 当车辆的发动机打开并运转时, 电枢和随动件被锁定在一起, 使得 流体从与车辆变速器相关联的扭矩传递装置流入蓄压器组件。当发动机停止时, 随动件和 电枢保持锁定在一起, 流体保留在蓄压器组件中。 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 电枢和随动件彼此 解锁以从蓄压器组件排放流体, 使得排放的流体直接或间接地流向扭矩传递装置。
     蓄压器组件的一些实施例可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优势。 制造该蓄压器组件可比需 要在增压气体中密封的蓄压器廉价。 而且, 蓄压器组件可位于变速器的内部, 不像使用增压 气体的蓄压器那样。
     进一步的特征, 优势, 和适用性将在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的 是, 描述和具体例子目的仅为说明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 : 1. 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 包括 : 阀体, 其具有纵向轴线, 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 ;内套筒, 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 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 轴; 轴承元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 ; 随动件, 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 其可 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 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 ; 以及 电枢,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 承元件的止动装置, 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之间运动, 以及 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 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 从所述斜坡脱离, 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 积。
     2.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近所述电枢的螺线管, 其中所述螺 线管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3. 如方案 2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包括螺线管线圈, 其被通电以磁 性地吸引所述电枢离开所述随动件到所述解锁位置。
     4.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 主体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此 离开。
     5. 如方案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
     6. 如方案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弹簧。
     7. 如方案 4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 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 的孔径内,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电枢。
     8. 如方案 7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
     9. 如方案 7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弹簧。
     10.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包括止动装置, 其在所述锁定位 置中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
     11. 如方案 10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的止动装置是圆周槽。
     12. 如方案 10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的止动装置是多个分立的止动 装置。
     13.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枢上的止动装置是圆周槽。
     14.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枢上的止动装置是多个分立的止动 装置。
     15. 如方案 1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元件是多个轴承。
     16. 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 包括 : 阀体, 其具有纵向轴线, 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 ; 内套筒, 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 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 轴; 轴承元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 ; 随动件, 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 其可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 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 ; 以及 电枢,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 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 承元件的止动装置, 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之间运动 ; 螺线管, 其联接到接近所述电枢的阀体, 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 当所述螺线管被激活 时, 所述线圈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以及 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 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 从所述斜坡脱离, 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 积。
     17. 如方案 16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机动车启动时, 所述螺线管被激 活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并且其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减小以从所述腔室排出流 体。
     18. 如方案 17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机动车保持打开时, 所述螺线管被 停用并且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锁定在一起, 并且其中所述腔室的容积 增加以将流体吸入所述腔室。 19. 如方案 18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机动车关闭时, 所述腔室的容积既 不减小也不增加, 使得所述腔室保存之前积累的流体。
     20. 如方案 16 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 其位于所述内套筒 的主体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 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 此离开, 并且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 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的孔径内, 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 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电枢。
     附图说明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为说明目的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中的部件不 一定按比例绘制, 而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原理。而且, 在所有不同的附图中, 相同的附图 标记指代相对应的部件。在图中 :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滚珠和斜坡锁紧机构的蓄压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示 意性截面图 ; 以及 图 2 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蓄压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描述在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 并且不限制本发明、 及其应用或使用。
     现在参照图 1 和 2, 其中示出了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蓄压器组件, 其以附图标记 10 指 代。蓄压器组件在机动车的动力系中被采用, 所述动力系典型地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蓄 压器组件 10 当车辆的发动机打开时直接或间接地从扭矩传递装置 (例如离合器) 积累流体, 当发动机关闭时保存流体, 并且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直接或间接地将流体排放回扭矩传递 装置。
     作为其主要部件, 蓄压器组件 10 包括阀体或外壳 14, 内套筒 16, 螺线管主体 18, 电 枢 20 和随动件 22。阀体 14 大致为圆柱形并包括孔表面 26, 其限定阀孔 28。阀体 14 还包括开口端 30, 其与阀孔 28 连通。
     内套筒 16 包括主体部分 34 和套筒延伸部 36, 其从主体部分 34 轴向延伸。内套筒 16 还包括内套筒表面 38, 其限定孔 40。孔 40 延伸通过套筒延伸部 36 和主体部分 34。第 一开口 42 位于套筒延伸部 36 的一端并与孔 40 连通, 第二开口 44 位于主体部分 34 附近并 也与孔 40 连通。套筒延伸部 36 包括多个洞 46, 其延伸通过套筒延伸部 36 并与孔 40 连通。 多个轴承 48 位于洞 46 内。轴承 48 优选地为滚珠轴承, 但是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轴承而不 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 虽然只有两个轴承 48 在两幅图中示出, 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任 何数量的轴承 48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套筒 16 附接到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阀体 14, 使得内套筒 16 和阀体 14 同轴。更具体地, 套筒延伸部 36 延伸到阀体 14 的阀孔 28 中, 主 体部分 34 至少部分位于阀体 14 的第二开口 32 内。
     螺线管主体 18 附接到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内套筒 16 的主体部分 34。 螺线管主体 18 和主体部分 34 协作以限定螺线管主体 18 内的中心腔 50。螺线管线圈 52 位于中心腔 50 内。螺线管线圈 52 被选择性地通电以产生磁力, 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螺线管线圈 52 在腔 50 内被中空圆柱轴 54 支撑, 该中空圆柱轴 54 在其端部联接到螺线管主体 18。中空圆柱轴 54 优选地与阀体 14 和内套筒 16 同轴。 电枢 20 包括纵向主体 58 和臂 60。臂 60 从主体 58 径向延伸并位于主体 58 的第 一端 62 和主体 58 的第二端 64 之间。容差弹簧 72 位于内套筒 16 的主体部分 34 和随动件 22 之间的孔 28 内。虽然容差弹簧 72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为螺旋弹簧, 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 任何类型的偏压构件 (包括气体)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二端 64 包括孔径 68, 其与主 体 58 同轴并延伸到主体 58 中。电枢弹簧 74 至少部分位于孔径 68 内。虽然电枢弹簧 74 在本实施例中被示为螺旋弹簧, 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任何类型的偏压构件 (包括气体) 而不 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电枢弹簧 7 接合螺线管主体 18, 如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电枢弹簧 74 优选地具有低于容差弹簧 72 的刚度。
     电枢 20 还包括位于邻近第一端 62 的主体 58 外表面 78 上的止动装置 76。止动装 置 76 包括成角的前面 80 和成角的背面 82。止动装置 76 尺寸设计成容纳轴承 48, 如将在 下文中更详细的描述。止动装置 76 可为沿着主体 58 的整个圆周延伸的单个圆周槽, 或多 个分立的止动装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电枢 20 置于内套筒 16 的孔 40 内并且能在其 内滑动, 使得第一端 62 从内套筒 16 的第一开口 42 延伸并能够在螺线管主体 18 的轴 54 内 滑动, 从而第二端 64 位于轴 54 内且臂 60 延伸到腔 50 中。电枢 20 可相对于阀体 14, 内套 筒 16 和螺线管主体 18 在如图 1 所示的第一或锁定位置和如图 2 所示的第二或解锁位置之 间运动。电枢弹簧 74 将电枢 20 偏压至锁定位置, 弹簧 72 将随动件 22 和电枢 20 偏压使其 互相离开。
     随动件 22 包括头部 84 和轴环 86。头部 84 包括外表面 85, 其与阀体 14 的内表 面 26 一起限定腔室 92。轴环 86 从头部 84 纵向延伸并包括内表面 88。内表面 88 限定孔 90。轴环 86 还包括具有可选地止动装置 91 的斜坡 89。止动装置 91 可为绕轴环 86 的内圆 周延伸的单个圆周槽, 或多个分立的止动装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随动件 22 置于阀体 14 的阀孔 28 内并能在其内滑动。更具体地, 头部 84 从阀体 14 的第一开口端 30 延伸出来 并且轴环 86 在阀体 14 和内套筒 16 的套筒延伸部 36 之间延伸到阀孔 28 中。随动件 22 可 相对于阀体 14, 内套筒 16 和螺线管主体 18 在如图 1 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如图 2 所示的解锁
     位置之间运动。轴承 48 和斜坡 89 的结合形成锁紧机构, 其在锁定位置将随动件 22 和电枢 20 锁定在一起并当轴承 48 脱离斜坡 89 时解锁随动件 22 和电枢 20。随动件 22 的锁定位 置和解锁位置与蓄压器组件 10 有关, 其分别向腔室 92 积累流体和从腔室 92 排放流体。
     在蓄压器组件 10 的操作期间, 当车辆发动机被重新启动时, 螺线管线圈 52 被通电 使得臂 60 被磁性地吸向螺线管线圈 52 以将电枢 20 从随动件 22 拉开 (解锁位置, 图 2) 。如 果斜坡 89 包括这种止动装置, 此运动伴随着弹簧 72 的偏压使轴承 48 从随动件 22 的斜坡 89 脱离并且从止动装置 91 脱离。来自弹簧 72 的力还将随动件 22 偏压以离开电枢 20 从而 减小腔室 92 的容积。因此, 腔室 92 的容积减小使流体从蓄压器组件 10 被排放。
     当流体被排放时, 流体能够被直接输送至扭矩传递装置 (例如离合器) , 或间接地 通过阀体控制系统传输至离合器。特别地, 如控制流程图 93 所示, 在流体从蓄压器组件 10 排放期间, 管线 104 中的流体压力增加, 其打开止回阀 96 使得排放的流体通过排放管线 100 直接或间接地排放至离合器, 从而最小化接合离合器中的延迟, 由此最小化或减小到车辆 驱动轮的功率传递延迟。
     在发动机已经重新启动并保持打开后, 螺线管线圈 52 断开。这样, 电枢弹簧 74 在 发动机重新启动期间已经之前被压缩将电枢 20 偏压以离开螺线管线圈 52 并朝向随动件 22。在此运动期间, 轴承 48 在斜坡 89 上滚起, 并且在某些应用中与轴环 86 的止动装置 91 接合, 使得轴承 48 在斜坡 89 和止动装置 76 的成角的背面 82 之间被压缩以将电枢 20 和随 动件 22 锁定在一起, 其由此压缩弹簧 72 并增加腔室 92 的容积 (锁定位置, 图 1) 。因此, 管 线 104 中的压力减小使得止回阀 96 关闭并且止回阀 94 从入口管线 98 中的流体压力打开, 流体通过入口管线 98 直接从离合器流入腔室 92 或间接从离合器通过阀体控制系统经由管 线 102 流入腔室 92, 在其中流体积累。
     当车辆的发动机关闭时, 轴承 48 保持与斜坡 89 接合使得随动件 22 和电枢 20 保 持锁定在一起, 腔室中的容积既不增加也不减小, 并且止回阀 94 和 96 均关闭使得腔室 92 保持之前积累的流体。
     本发明的描述在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 并且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变体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这种变体不认为是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蓄压器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蓄压器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蓄压器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蓄压器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压器组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21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2193A*CN102442193A*(21)申请号 201110296627.2(22)申请日 2011.09.3061/391309 2010.10.08 US13/152974 2011.06.03 USB60K 6/12(2006.01)(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美国密执安州(72)发明人 C. E. 梅林 L. 巴辛(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薛峰 杨炯(54) 发明名称蓄压器组件(57) 摘要本发明涉及蓄压器组件。具体地。

2、,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电枢和随动件。电枢和随动件能够选择性地锁定在一起。蓄压器组件可包括偏压构件和螺线管。当螺线管断开时,偏压构件将电枢推向随动件以将电枢和随动件锁定在一起。当螺线管通电时,电枢被磁性地吸向螺线管并离开随动件以将两部件解锁并压缩偏压构件。(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CN 102442207 A 1/2页21.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阀体,其具有纵向轴线,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内套筒,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

3、体的纵向轴线同轴;轴承元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随动件,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其可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以及电枢,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承元件的止动装置,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从所述斜坡脱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所述电枢的螺线管,其中所。

4、述螺线管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包括螺线管线圈,其被通电以磁性地吸引所述电枢离开所述随动件到所述解锁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主体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此离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弹簧。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的孔径内,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

5、电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弹簧。10.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阀体,其具有纵向轴线,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内套筒,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轴承元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随动件,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其可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以及电枢,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承元件的止动装置,其中所。

6、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螺线管,其联接到接近所述电枢的阀体,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当所述螺线管被激活时,所述线圈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以及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2/2页3从所述斜坡脱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1/5页4蓄压器组件0001 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10年10月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39。

7、1,309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中的动力系的蓄压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滚珠和斜坡锁紧机构的蓄压器。背景技术0003 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涉及本发明的背景信息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0004 典型的车辆动力系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在某些动力系中,发动机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即,当车辆达到停止时,发动机在预定停止条件下自动停止,然后,在预定重新启动条件下,发动机重新启动。这些动力系还可包括带有蓄压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蓄压器被布置成向扭矩传递装置排放流体,例如,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到离合器,当发动机打开时积累流体,当发动机关闭时保。

8、留流体。0005 某些蓄压器通过压缩气体加载的活塞排放流体并通过排放气体积累流体。然而,此类蓄压器必须能够选择地在增压气体中密封。因此,本领域中对于蓄压器组件有提高的空间,其不需要与组件内的密封增压气体相关联的复杂性。发明内容0006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电枢和随动件。电枢和随动件能够选择性地锁定在一起。蓄压器组件可包括偏压构件和螺线管。当螺线管断开时,偏压构件将电枢推向随动件以将电枢和随动件锁定在一起。当螺线管通电时,电枢被磁性地吸向螺线管并离开随动件以解锁两个部件并压缩偏压构件。0007 在特定形式中,当车辆的发动机打开并运转时,电枢和随动件被锁定在一起,。

9、使得流体从与车辆变速器相关联的扭矩传递装置流入蓄压器组件。当发动机停止时,随动件和电枢保持锁定在一起,流体保留在蓄压器组件中。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电枢和随动件彼此解锁以从蓄压器组件排放流体,使得排放的流体直接或间接地流向扭矩传递装置。0008 蓄压器组件的一些实施例可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优势。制造该蓄压器组件可比需要在增压气体中密封的蓄压器廉价。而且,蓄压器组件可位于变速器的内部,不像使用增压气体的蓄压器那样。0009 进一步的特征,优势,和适用性将在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的是,描述和具体例子目的仅为说明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1.一种用于。

10、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阀体,其具有纵向轴线,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说 明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2/5页5内套筒,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轴承元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随动件,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随动件具有斜坡,其可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以及电枢,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承元件的止动装置,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其中所述。

11、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从所述斜坡脱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0011 2.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所述电枢的螺线管,其中所述螺线管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0012 3.如方案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包括螺线管线圈,其被通电以磁性地吸引所述电枢离开所述随动件到所述解锁位置。0013 4.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主体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此离开。0014 5.如方案4所述的组。

12、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0015 6.如方案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构件是弹簧。0016 7.如方案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的孔径内,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电枢。0017 8.如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可压缩气体。0018 9.如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压构件是弹簧。0019 10.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包括止动装置,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0020 11.如方案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的止动装置是圆周槽。002。

13、1 12.如方案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的止动装置是多个分立的止动装置。0022 13.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上的止动装置是圆周槽。0023 14.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上的止动装置是多个分立的止动装置。0024 15.如方案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元件是多个轴承。0025 16.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系的蓄压器组件,包括:阀体,其具有纵向轴线,所述阀体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内套筒,其附接到所述阀体并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内套筒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轴承元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端部附近;随动件,其位于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

14、述随动件具有斜坡,其可说 明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3/5页6与所述轴承元件接合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孔一起限定腔室;以及电枢,其位于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阀体的纵向轴线同轴,所述电枢具有容纳所述轴承元件的止动装置,其中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可沿所述纵向轴线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螺线管,其联接到接近所述电枢的阀体,所述螺线管具有线圈,当所述螺线管被激活时,所述线圈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以及其中所述轴承元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接合所述随动件的斜坡,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从所述斜坡脱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大于在所述解锁位置。

15、中所述腔室的容积。0026 17.如方案1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动车启动时,所述螺线管被激活以将所述电枢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并且其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减小以从所述腔室排出流体。0027 18.如方案1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动车保持打开时,所述螺线管被停用并且所述电枢和所述随动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锁定在一起,并且其中所述腔室的容积增加以将流体吸入所述腔室。0028 19.如方案1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动车关闭时,所述腔室的容积既不减小也不增加,使得所述腔室保存之前积累的流体。0029 20.如方案1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偏压构件,其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主体。

16、部分和所述随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推动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电枢彼此离开,并且还包括第二偏压构件,其部分位于所述电枢的孔径内,所述第二偏压构件被偏压以朝向所述随动件推动所述电枢。附图说明0030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为说明目的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原理。而且,在所有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对应的部件。在图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滚珠和斜坡锁紧机构的蓄压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以及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蓄压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 下列描述在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

17、及其应用或使用。0032 现在参照图1和2,其中示出了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蓄压器组件,其以附图标记10指代。蓄压器组件在机动车的动力系中被采用,所述动力系典型地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蓄压器组件10当车辆的发动机打开时直接或间接地从扭矩传递装置(例如离合器)积累流体,当发动机关闭时保存流体,并且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直接或间接地将流体排放回扭矩传递装置。0033 作为其主要部件,蓄压器组件10包括阀体或外壳14,内套筒16,螺线管主体18,电枢20和随动件22。阀体14大致为圆柱形并包括孔表面26,其限定阀孔28。阀体14还包说 明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4/5页7括。

18、开口端30,其与阀孔28连通。0034 内套筒16包括主体部分34和套筒延伸部36,其从主体部分34轴向延伸。内套筒16还包括内套筒表面38,其限定孔40。孔40延伸通过套筒延伸部36和主体部分34。第一开口42位于套筒延伸部36的一端并与孔40连通,第二开口44位于主体部分34附近并也与孔40连通。套筒延伸部36包括多个洞46,其延伸通过套筒延伸部36并与孔40连通。多个轴承48位于洞46内。轴承48优选地为滚珠轴承,但是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轴承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虽然只有两个轴承48在两幅图中示出,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任何数量的轴承48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套筒16附接到或以其他方式。

19、联接到阀体14,使得内套筒16和阀体14同轴。更具体地,套筒延伸部36延伸到阀体14的阀孔28中,主体部分34至少部分位于阀体14的第二开口32内。0035 螺线管主体18附接到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内套筒16的主体部分34。螺线管主体18和主体部分34协作以限定螺线管主体18内的中心腔50。螺线管线圈52位于中心腔50内。螺线管线圈52被选择性地通电以产生磁力,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螺线管线圈52在腔50内被中空圆柱轴54支撑,该中空圆柱轴54在其端部联接到螺线管主体18。中空圆柱轴54优选地与阀体14和内套筒16同轴。0036 电枢20包括纵向主体58和臂60。臂60从主体58径向延伸并位于主体5。

20、8的第一端62和主体58的第二端64之间。容差弹簧72位于内套筒16的主体部分34和随动件22之间的孔28内。虽然容差弹簧72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为螺旋弹簧,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任何类型的偏压构件(包括气体)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二端64包括孔径68,其与主体58同轴并延伸到主体58中。电枢弹簧74至少部分位于孔径68内。虽然电枢弹簧74在本实施例中被示为螺旋弹簧,应认识到的是可采用任何类型的偏压构件(包括气体)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电枢弹簧7接合螺线管主体18,如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电枢弹簧74优选地具有低于容差弹簧72的刚度。0037 电枢20还包括位于邻近第一端62的主体58外表面78上的。

21、止动装置76。止动装置76包括成角的前面80和成角的背面82。止动装置76尺寸设计成容纳轴承48,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的描述。止动装置76可为沿着主体58的整个圆周延伸的单个圆周槽,或多个分立的止动装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电枢20置于内套筒16的孔40内并且能在其内滑动,使得第一端62从内套筒16的第一开口42延伸并能够在螺线管主体18的轴54内滑动,从而第二端64位于轴54内且臂60延伸到腔50中。电枢20可相对于阀体14,内套筒16和螺线管主体18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或锁定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第二或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电枢弹簧74将电枢20偏压至锁定位置,弹簧72将随动件22和电枢 20偏压使其。

22、互相离开。0038 随动件22包括头部 84和轴环86。头部84包括外表面85,其与阀体14的内表面26一起限定腔室92。轴环86从头部84纵向延伸并包括内表面88。内表面88限定孔90。轴环86还包括具有可选地止动装置91的斜坡89。止动装置91可为绕轴环86的内圆周延伸的单个圆周槽,或多个分立的止动装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随动件22置于阀体14的阀孔28内并能在其内滑动。更具体地,头部84从阀体14的第一开口端30延伸出来并且轴环86在阀体14和内套筒16的套筒延伸部36之间延伸到阀孔28中。随动件22可相对于阀体14,内套筒16和螺线管主体18在如图1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解锁说。

23、 明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5/5页8位置之间运动。轴承48和斜坡89的结合形成锁紧机构,其在锁定位置将随动件22和电枢20锁定在一起并当轴承48脱离斜坡89时解锁随动件22和电枢20。随动件22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与蓄压器组件10有关,其分别向腔室92积累流体和从腔室92排放流体。0039 在蓄压器组件10的操作期间,当车辆发动机被重新启动时,螺线管线圈52被通电使得臂60被磁性地吸向螺线管线圈52以将电枢20从随动件22拉开(解锁位置,图2)。如果斜坡89包括这种止动装置,此运动伴随着弹簧72的偏压使轴承48从随动件22的斜坡89脱离并且从止动装置91。

24、脱离。来自弹簧72的力还将随动件22偏压以离开电枢20从而减小腔室92的容积。因此,腔室92的容积减小使流体从蓄压器组件10被排放。0040 当流体被排放时,流体能够被直接输送至扭矩传递装置(例如离合器),或间接地通过阀体控制系统传输至离合器。特别地,如控制流程图93所示,在流体从蓄压器组件10排放期间,管线104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其打开止回阀96使得排放的流体通过排放管线100直接或间接地排放至离合器,从而最小化接合离合器中的延迟,由此最小化或减小到车辆驱动轮的功率传递延迟。0041 在发动机已经重新启动并保持打开后,螺线管线圈52断开。这样,电枢弹簧74在发动机重新启动期间已经之前被压缩将。

25、电枢20偏压以离开螺线管线圈52并朝向随动件22。在此运动期间,轴承48在斜坡89上滚起,并且在某些应用中与轴环86的止动装置91接合,使得轴承48在斜坡89和止动装置76的成角的背面82之间被压缩以将电枢20和随动件22锁定在一起,其由此压缩弹簧72并增加腔室92的容积(锁定位置,图1)。因此,管线104中的压力减小使得止回阀96关闭并且止回阀94从入口管线98中的流体压力打开,流体通过入口管线98直接从离合器流入腔室92或间接从离合器通过阀体控制系统经由管线102流入腔室92,在其中流体积累。0042 当车辆的发动机关闭时,轴承48保持与斜坡89接合使得随动件22和电枢20保持锁定在一起,腔室中的容积既不增加也不减小,并且止回阀94和96均关闭使得腔室92保持之前积累的流体。0043 本发明的描述在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变体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种变体不认为是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说 明 书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1/2页9图 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193 ACN 102442207 A 2/2页10图 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19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